计分考核对不同类型犯人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一、罪犯计分考核对初犯改造心理的消极影响
( 一) 罪犯计分考核使初犯对改造的本质产生误解
初犯由于第一次犯罪而被判刑入狱,他们在监狱内的生活主要是学习模仿和适应服刑改造环境,心理活动具有被动特点。对管教干警都很尊敬,很老实,采取顺从和配合的改造态度。这样就使初犯心理活动的指向多为外部注意强烈,对事物的感受性高,对各种信息兼收并蓄,但对事物的认识肤浅片面,极易在不良改造风气的熏染下堕落。而记分考核是监狱评价罪犯改造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初犯往往会认为服刑改造就是为了多得改造分。因此会走像错误的路,模仿不良行为,随恶性大流,对计分的认识错误、偏激; 模仿比自己早入狱的罪犯投机取巧的改造行为。
( 二) 罪犯计分考核使一些初犯因改造不彻底为重新犯罪埋下了隐患
由于初犯一入监狱就一心为多得高分努力,因而忽视了从内心深处的改造。由于过分地看重了计分考核,认为只要获得高分就可以减刑,减刑后就离自由不远了,因此没有注重思想上的改造,没有发自内心地改造自己的罪行。当他们出狱后很容易干起老本行,而再次入狱,盗窃犯是这类问题的典型代表。例如某法院对三年来他们受理的盗窃案件统计: 2001 年度盗窃案件为 24 件,累犯案件为 9 件,比例为 37.5% ; 2002 年度盗窃案件为 41 件,累犯案件为 17 件,比例为 41. 4% ;2003 年度盗窃案件为 34 件,累犯案件为 15 件,比例为 44. 1% 。①由此看出盗窃犯重新犯罪的比例比较大,这与改造质量差不能没有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盗窃犯在首次服刑没有改造好,更多的时间去挣劳动改造分了,而忽视了犯罪心理和恶习的改造。
( 三) 罪犯计分考核难以使初犯形成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正是为其他人着想、防止再犯罪的重要心理品质,而监狱的计分考核更多的是让初犯感到为自己多得高分是最重要的,而忽视与其他罪犯的合作。
罪犯计分考核使初犯一开始就进入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并且大部分罪犯会采取不同手段竞争。然而为了减刑假释,初犯不得不一开始就参与到竞争中去,对自己本来就缺乏的责任感和对集体的荣誉感更加淡漠了。对待劳动就是为了高分,即使在同一道工序上,也只想着自己多干、快干得高分,完全失去了与其他罪犯的合作意识。笔者对 37名初犯夜间查房,发现有 4 个房间为了关灯和晚上有人打呼噜而争吵过几次,说明他们多数人没有争取当模范监舍这种集体荣誉感。相比之下,累犯的房间很少出现这种现象,因为累犯把计分考核看得太重,他们知道那样做会违反监规纪律而被扣分,每个累犯都这样想,这样无形中就维护了累犯集体的利益,当集体受到奖励后自然会增强累犯们的集体荣誉感。
二、罪犯计分考核对累犯改造心理的消极影响
( 一) 罪犯计分考核使累犯淡漠的悔罪心理更无机会在改造中产生
累犯由于首次和前次服刑忙于挣改造分,犯罪心理没有得到改造,悔罪心理淡漠,本来就不思悔改,重新犯罪被判刑后监狱仍然是用计分改造衡量罪犯的改造质量,这就使累犯又要忙着挣改造分而没有机会真正发自内心地悔罪、痛改前非了,只是表面上积极改造,实际上混刑度日,等待出狱。笔者对 21 名累犯和 21 名初犯观察了一个星期,当分数周公示时,累犯比初犯抱怨的人数少得多,对分数的看待显得比初犯坦然得多。每周的悔罪日记中,累犯的悔罪日记大部分都带有虚假性,而初犯中大部分发自内心的话多些。这说明累犯更狡猾,根本无法判断他们是否有悔罪心理。
( 二) 罪犯计分考核强化了累犯的投机取巧心理
累犯因熟悉监规纪律,深知计分考核的优缺点,而监狱计分考核恰好为累犯靠服刑经验骗取减刑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他们的投机取巧心理得到了强化,蒙骗过关,改造中偷奸耍滑,骗取高分减刑。笔者通过采访 5 名一线干警得知,他们最烦的是累犯,因为累犯有服刑经验,有的几进宫了,对监狱的各种规定都很熟悉,管教他们时很难把握他们的哪些话和行为是真的。他们有较强的投机取巧心理,喜欢吹捧干警,并且善于利用年轻干警缺乏社会经验来骗取高分,使得干警们很难把握是否真的改造好了这个人。据其中一位年轻干警跟我说,他管的队里有一个累犯,因盗窃罪三进宫了。这名罪犯有个习惯是每隔 4 天就想找干警汇报思想情况,当每次与干警聊天时总是一副痛改前非的样子,把干警给蒙住了,走时又不断地吹捧干警好,每个星期都这样,弄得干警对他不关心就过意不去,于是给他计的分相对较高。后来听此罪犯同一监舍的其他罪犯反应,此罪犯实际上并没有认真改造,还时常讲自己过去辉煌的偷盗史。可见其改造中的投机取巧心理多么明显。
( 三) 罪犯计分考核强化了财欲型累犯的功利心理
在累犯中财欲型罪犯较多,判刑次数越多的罪犯财欲罪的比例越高,判刑三次以上的罪犯达到 74.4%。②监狱计分考核恰恰强化了财欲型累犯的功利心理。财欲型罪犯都具有恶性膨胀的物质欲望和拜金主义价值观。他们的大多数人是在强烈的物欲望和拜金主义价值观支配下犯罪的,此时虽然他们被关押在监狱里,但是他们的那种强烈的欲望和价值观却没有变,而监狱里又没有钱怎么办? 为此他们把目标转移到改造分数上来了。他们努力地挣取分数,而没有真正的发自内心去悔罪。这样久而久之罪犯计分考核极大地强化了累犯的功利心理,这为他们释放后再实施财欲型犯罪埋下了隐患。
三、对初犯和累犯计分考核消极心理的对策
( 一) 对初犯计分考核消极心理的对策
其一,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初犯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利用空闲时间,开展初犯在监狱的各项活动,如举行篮球比赛、排球比赛、演讲比赛、歌唱大赛等活动,培养初犯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荣誉感。对其计分考核可以设置一个集体分,例如这个集体当月的生产总体提高了,可以给集体加分,如果哪个罪犯故意拖集体的后腿,就集体扣分,这样可以加强他们的团队意识。但是同时也要注意防止让他们的恶习交叉感染,防止他们拉帮结伙。
其二,加强对初犯进行改造目的的教育。我国监狱改造罪犯的目的是将罪犯改造成“守法”的公民。而计分考核是对罪犯改造质量的主要评价标准,因此要对初犯及其身边的老犯人加强改造目的教育。其一,在入监教育时要加强对计分考核目的的宣传,让初犯明白得分不是目的,单纯为得分改造一旦被发现改造动机不纯洁,会受到之前得分的清零处罚,一切重新开始计分。其二,还要对老犯人进行教育,教育他们不要给初犯灌输“唯分是举”的思想,如果发现有老犯人故意散播这些消极言论时,要给予严厉处罚。其三,还可以组建改造目的“补习”小组,对于那些扭曲改造目的的罪犯加强改造认知教育。
( 二) 对累犯计分考核消极心理的对策
其一,以抗御诱惑力实验检验累犯的改造质量。抗御诱惑力实验是指针对个体了解了道德、法律规范等社会禁忌或为实现既定目标的条件下,克制自己,不去做虽有诱惑力但不符合规范等的事情。当累犯进入监狱后,监狱对累犯集体进行计分考核实验,同时规定不是发自内心的改造或投机取巧的罪犯给予扣分处理。由于累犯多次进入监狱,对监狱的监规纪律以及评分标准特别熟悉,因此容易产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多给他们设置一些得分的机会,当他们产生了投机取巧的行为或者其他不公平竞争得分了,就给予扣分。这样考验几个月后他们自然会纠正其投机心理,此时可以开始正规地考核他们。
其二,以转移优势兴奋中心矫正财欲型累犯的功利心理。优势兴奋中心是指大脑皮层同时有几个兴奋点,某个兴奋点的兴奋性强,把其他兴奋点的兴奋性吸引过来,使其他兴奋点处于抑制状态。兴奋性较强的这一点就成为了优势兴奋中心,支配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由于财欲型累犯对金钱和物质利益有超强的兴奋点,当他们进入监狱后对加分减刑也很快产生优势兴奋中心,为此产生较强的功利心理。所以对他们的计分方式和标准可以单独设立,要把财欲型累犯较强的分数欲望转移到积极改造上来,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忏悔。例如,可以让财欲型计算机等智能犯罪的罪犯给其他不懂计算机的罪犯教学,或者让操作技能强的盗窃累犯成为监狱生产技术的骨干,使他们自己树立起正确应用计算机和操作技能的价值观,同时体现出自身的正确价值会激励他们改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我国监狱的计分考核对不同类型罪犯的改造心理都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这就提醒我们要尽快改进对罪犯考核的机制和方法,以促使罪犯改造质量从根本上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雅凤. 罪犯改造心理学新编[M]. 北京: 群众出版社,2007.
[2]刘元珍,张虹伟等. 罪犯计分考核的科学化探讨[J]. 中国监狱学刊,200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