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公开透明的五年之变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研究做出的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至今已经5年。一直以来,司法公开被认为是“看得见的正义”。项目组负责人田禾认为,这...
发表时间:2016/07/06
-
论虚假诉讼罪的司法认定
《刑法修正案(九)》(下文简称《刑(九)》)第三十五条将虚假诉讼行为单独列罪入刑,但虚假诉讼罪构成要件要素的认定以及其与诉讼欺诈、诉讼诈骗和恶意诉讼等概念之界分就成为司法实践难以...
发表时间:2016/07/06
-
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探讨
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构建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举措。建国以来,我国在立法和执法层面非常重视人权的保护,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数次修改宪法都着重围绕人权问题展开具体分析研究,实现了人...
发表时间:2016/07/06
-
胡太平:构建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陕西省检察机关以最高检严格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已成为推进“三个陕西...
发表时间:2016/07/06
-
孙宪忠:体系化、科学化推进民法典立法
作为一年一度的盛会,每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凝聚了全世界的目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每一项建议,都切实在为社会进步提供一种可能的选择。
发表时间:2016/07/05
-
中国司法改革的微观考察
以人民法庭这一微观司法设置为中心对我国的 司法 改革进行考察,通过对人民法庭的地位、功能变迁及其具体司法实践与宏观司法改革之间关系的阐释,表明我国的司法改革实践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
发表时间:2016/07/05
-
司法实践中的“民愤”与“民怜”因素举隅
“民愤”和“民怜”是民意的两种不同表现,分别代表对“犯罪人”憎恨或同情的情绪。在古往今来的刑事审判实践中,有不少包含此两类民意倾向的案件。其中民愤因素带有一定的重刑主义倾向,可能...
发表时间:2016/07/05
-
司法改革视野下检察活动监督制约机制的深化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谁来监督监督者”的质疑,而单纯在监督之外再设置监督,又容易陷入无穷无尽的层层监督的桎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
发表时间:2016/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