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水族与苗族和谐关系探究

发布时间:2015-08-25 09:11


  论文摘要 世居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怎雷村的水族与苗族,世代和睦相处,民族关系融洽。这为我们今天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论文关键词 和谐关系 水族 苗族 怎雷村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怎雷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聚居着水族与苗族。两个民族长期友好相处,堪称和谐、文明的典范。本文就其原因试作探讨。

  一、生产生活的交错提高了互信互助
  在怎雷村,经济类型主要以稻作为主,是典型的山地农耕经济,农业成为这里的水、苗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部门。在农忙季节,特别是在春耕和秋收两季,村寨里的水、苗族同胞,无论是亲戚还是邻里,都会互相帮助。这种比较简朴实效的同耕合作意识,在这里显得特别成熟,成为有利的生产方式。
  所谓同耕合作,就是几个家庭以合作互助的形式,首先帮助某一家的农忙,然后再反过来帮助另外的家庭,这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特殊要求的。同耕合作的思想并非简单的一种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维系着家庭、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一般来说,同耕在某一家,大家忙完了农活,就到那家去吃饭。在干农活时,彼此交流生产经验,聊日常趣事;在田间劳作时,更是少不了乐趣。这无形中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增加了情感。这种同耕的劳动合作,不仅保证了单独的个体家庭能在农忙时节完成生产农事,而且在宝贵的时节将整个村寨的农事活动顺利完成。这种自发的互助合作精神,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智慧。怎雷村的水族和苗族由于受到种种地理格局的限制,在单独的个体家庭中,劳动力更是显得十分有限,而把有效的劳动力集中起来合理分配,十分必要。这种轮流互助的生产活动,是不误时、不误工的两全其美的办法,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同时,这种同耕合作的精神还体现了家庭、亲属、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这对于建立水、苗族和谐的民族关系,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在语言学习环境中促进情感交流

  语言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其产生使得人类更易于交流与沟通。随着民族语言的逐渐形成,于是就形成了一群特定的人类共同体,这个独特的共同体在语言上互通,使得他们的心里有着不可分割的认同感。在怎雷村,水、苗族两个民族长期以来和睦相处,很少发现有什么大的矛盾和冲突。这与他们共同的生活地域特别是在语言上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密不可分。他们居住的格局比较密集,日常生活也会互相渗透。两个民族见面打招呼,需要彼此能够听得懂的语言。特别是农忙时节互相帮助的时候,两个民族的交流就体现在语言上,有着一种自觉的包容心态,相互理解和支持。这里的水族和苗族基本上都懂得两种语言。苗族人口中有90%以上的人会说水语,而水族中也有80%以上的人能说苗话,他们将之运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进行友好交流。怎雷村水、苗族两个民族长期情感交融,其重要的支撑就是相互学习不同的民族语言。

  三、婚姻互通的基石形成亲属制度

  怎雷村的水族和苗族是思想观念比较开放的民族,他们互通婚姻,在家庭和社会链带中形成了比较特殊的亲属制度。两个不同民族的青年男女,组成婚姻家庭后,很多不同的文化会在相濡以沫的婚姻家庭中不断得到调适,这是两个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这种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缔结了亲属关系网,在家庭亲属制度中有着根深蒂固的网络在维系着。如果一个苗族女子嫁给一个水族青年,两个人的婚姻中就交织着双方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和亲属网络。这在很多利益上是共存的,彼此间由于有了缔结亲属关系的缘故,从而互相包容,联络着世代的友好关系。这种包容和调适,在怎雷村有着很好的体现。如在丧葬仪式中,根据水族古老的习俗,除了水质产品外是不能吃其他肉质和动物的油脂的,即便是同属一个宗族,在血缘上有缔结关系的,当这个群体中有老人去世了,整个宗族的人都要忌荤吃素,直到落土安葬后为止。这是水族奇特的习俗方式,主要是为了纪念他们共同的祖先,慎终追远,而在现实生活中则是加强民族内部认同的主要来源。如今,怎雷村的这一民族习俗在改变,水族从丧葬仪式的禁忌中学习苗族,他们中要是有老人去世,可以跟苗族一样不用忌荤。这种文化上的相互参透与包容,体现了民族团结,这里的水、苗族亲如一家,其思想观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四、矛盾纠纷的正确处理

  在怎雷村,水、苗族两个民族之间很少出现大的矛盾和纠纷。一般的小矛盾,也很少酿成两个不同民族间的大矛盾。村民有什么问题,一般经过村委会的调解基本上就可以解决。如果遇到大的矛盾与国家法律相抵触,一般都会交由国家法律机关处理,但在怎雷村基本上没有出现过。这里的水、苗族生活在半山腰上,地势地形奇特,梯田景观别有韵味,水源往往会短缺并形成矛盾的聚点。但出现问题和矛盾时,充当调解人的村委会干部,往往都是公正公平的,用同一制度来处理,不为自己贴近的利益而有所偏袒。在处理民事纠纷时,调解人主要以团结为主,以和为贵,使纠纷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还有,这里的两个民族十分注重共度节日,这也是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有效办法。如遇到水族的端节,水族同胞会主动邀请苗族同胞到他们家里做客,一起庆祝节日;遇到苗族的牯葬节,苗族同胞也会主动约请水族同胞与他们一起欢庆节日。还有水、苗族都过的粽粑节,两个民族更会在节日期间共同举办多种民族活动来庆祝,如苗族穿上节日盛装跳起自己传统的“狗瓢舞”,水族也跳自己传统的“斗角舞”,并举行有趣的斗牛活动,等等。通过共度佳节,进一步加深了民族感情。此外,这里的很多利益问题也得到比较好的处理。如在打造怎雷水族民族文化村时,苗族同胞给予大力支持,积极配合,认为自己和水族同胞一同生活在怎雷,把村寨建设得更加美好是他们的愿望,把水族的民族文化打造好,是给怎雷村做贡献,对苗族人民同样有好处,因而鼎力相助。申报活动期间,吹芦笙、跳芦笙舞、演奏瓢鼓舞等,都是苗族同胞的生动展现。

  五、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共同的基础

  在怎雷村,水、苗族的家国情结是比较特殊而又浓重的。他们在亲属关系上及家庭内部,孝顺父母,爱护子女;在邻里间团结互助,与人为善。他们注重加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在一系列民族文化事项中,有着广泛的民族认同。同时,他们积极拥护并接受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着较深的国家认同。特别是怎雷村成为国家级和省级民族历史文化村之后,他们更是注重个人和家族、民族和国家血肉相连的关系,能够很好地与当地各级政府及部门互动互助。干群关系始终得到较好的调和。村民思想觉悟高,大力支持村委会的工作;而村委会干部办事公道,廉政为民,对于诸如国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执行以及扶助项目在村民中的发放等,办理得当。近年来,怎雷村借助各种契机,在打造寨门、硬化道路、修缮路梯过道、人畜饮水、村寨公共设施、村寨全貌瞭望台、村民族博物馆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这与水、苗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共同作用分不开。

上一篇:浅析公安民警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简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