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欣赏
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要求都是要注意的,开题报告是研究论文题目的选择、选题的可行性分析、文献综述的撰写以及研究计划的设计等方面介绍在研究生开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装饰画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欣赏。
装饰画开题报告范文篇1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中国工笔人物画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已形成了融汇着整个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特征和美学价值的完整而独立的艺术体系。它经历过灿烂的岁月,也走
过凋零的时光,是我们民族最伟大也是最成熟的画种之一。研究工笔人物画创作不能不首先研究构图,工笔人物画中构图形式会影响到画面意境的传达。一幅作品中对构图形式的经营,也就影响到画面的优劣。构图是绘画的组织方式,是表达绘画内容与审美意象的重要因素。在构图上,中国画讲求经营,它不是立足于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当代中国社会处于极具的变革之中,各种信息思想碰撞交融,工笔人物画构图自然而然地也就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不同工笔人物画家们“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构图形式丰富多彩。让新时代的中国画坛更加繁荣。在当代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工笔人物画构图如何对西方艺术观念和形式进行吸收借鉴,以及当代工笔人物画构图依傍着什么法则对传统绘画样式的继承创新,不断地使其更加具有时代特征意义,对于中国工笔人物画构图来说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和迫切解决的问题,选择该题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理论意义:六法论当中的“经营位置”,也即历代画家所重视的章法布局,经
营要讲“才巧”要“无适弗该”。就是既要讲究美的法则,又要合乎自然规律,正是从这两点出发,中国画家创造了许多变化多端的构图,并结合实际运用的需要创造了长卷、立轴、屏风及各种各样的绘画形式;创造了以大观小法和散点透视法,形式千变万化;而且善于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将不同时间空间的形象,置于同一画面,“经营”的无限丰富。本文通过对各时期工笔人物画的构图分析,总结其中形式美的样式,对于研究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构图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篇论文是以工笔人物画构图为研究对象,探索各时期工笔人物画的构图形式理念及题材技法的多样表达。笔者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让我们学习中国画构图时有较为清晰地思考方向,让更多的人欣赏中国工笔人物画呈现出的崭新艺术魅力。
实践意义:探讨工笔人物画构图问题,首先是了解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和当
代工笔人物画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次对于当前多元素文化对中国绘画的冲击,如何吸收和借鉴,形成自己独有的绘画风格。这些问题的梳理对本篇论文有很大的帮助,在以这样的视角观察和思路的同时,对笔者自身的艺术创作起到了极大的启发作用。融西为中,推陈出新,于造化中锤炼,在生活中提高。以及对艺术创作创新问题能有所启示。
二、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概述)
1.国内研究情况
中国工笔人物画构图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由此而具有独特魅力。中国画工
笔人物画在画面中空白的运用,散点透视的法则,时间感的呈现在当代仍然具有不朽的魅力。在中国古代的绘画理论中构图又被称作章法、布局或经营位置,东晋时代的顾恺之提出了“置阵布势”,要求密于精思,临见妙裁。不是见什么画什么,而是要求画家根据布势的需要有所选择,中国画十分重视气势和神韵,潘天寿的构图喜欢作方形结构,常常创作奇险的境界,用以表现他雄阔、霸悍、质朴的艺术风格。构图是具体的形式,也是一件绘画作品形式美的集中体现。因为一切形式因素,不论是线条、形体、色块等,都必定集中展露在构图之中。自建
国以来,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国工笔人物画构图形式更加丰富多变、灵活多样,走向了多元化。绘画创作者对人物画形象在画面中的经营布置进行探索实验,从
丰富繁杂的生活中挖掘新的艺术观念与表现角度,使画面构图形式新意迭出,受到积极关注。在当代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宽松的艺术范围使工笔人物画创作有了更广阔的空间。画家们以开放的心态吸取古今中外的精华,无论在油画、壁画、版画、连环画、装饰画,只要有益于表现创作风格的就加以吸收和借鉴,这使得现在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具有了丰富的表现力,呈现出各种可能性。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中国画构图: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方绘画的黄金律,中国画以散点透
视组成画面,形成了其独特的构图形式。它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情节表现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的画面上,使观者可从一个画面中了解到几个时空中的事件、人物。中国画构图基本可以概括为“灵活”二字。这是由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人文精神决定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这样的艺术思想指导下,中国画构图也显现出自由变相的特征。相对西方绘画来说,中国画更注意主观意识的存在。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形似,而更多强调抒发画家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构图形式美:构图即画面的形式美,构图受“立意”的统领,要充分表达“意”,
就必须创造出“有意味性”的构图形式。构图是具体的形式,也是一件绘画作品形式美的集中体现。因为一切形式因素,不论是线条、形体、色块等,都必定集中展露在构图之中。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研究思路:本文通过分析各时期工笔人物画构图形式,引导对绘画构图的形式美的探究。论述工笔人物画构图法则及其意义。本论文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张阐述中国画构图的形式美;第二章具体分析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构图形式;第三章浅谈当代工笔人物画构图演变。通过这样的分析,对中国工笔人物画独特艺术发展有一定的参照。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搜集资料,了解工笔中国画构图特点和准则以及人物画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当代语境下的现状,形成关于研究对象
的一般印象,尽量了解事物的全貌,明晰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2)图片观察法: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各时期工笔人物人物画图
像基础上,所以查阅相关图像资料比较重要;
(3)描述研究法: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构图形式表现的现象及相关理
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进行叙述并解释;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绘画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结合自身对绘画
技法语言的认识,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一种经验的总结。
(5)交叉研究法:运用多中视觉艺术门类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从
整体上对工笔人物画构图形式多样化进行综合的研究。
装饰画开题报告范文篇2
选题意义:装饰美是工笔人物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人们对工笔人物画的装饰美要求越来越高。通过讨论线条的组织表现对装饰美的意义,实现线与画面和谐统一,才能创作出具有线条韵律感的装饰美的画面
研究现状:目前关于装饰美绘画的研究很多,工笔人物画把线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如何合理恰当的组织安排线条,使画面更具有装饰美的却很少,我认为这是值得研究与分析的
可行性分析:本人对工笔人物画中线条及其富有的装饰美极感兴趣,从中可以感受到通过合理组织线条的秩序感和韵律感达到提高画面装饰美的作用。并且在这期间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又有导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该论文的写作。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重点、难点
主要问题:工笔人物画的装饰美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只有线条,而线条是增强画面重要的装饰语言。在绘画作品中适当加强线的作用,对工笔人物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开拓,是有益的创新途径之一。
重点:工笔人物画的装饰美的追求首先不能削弱或冲淡线条对于装饰美的作用,而要再用线的时候合理安排组织线条,使其产生更具有画面装饰美感
难点:我们应不断以新的视角发现和挖掘新的线条表现形式和线条的排列组合方式,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表白形式运用独特线的来塑造工笔人物画的装饰美。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2]庞薰琴:《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3]李浴:《中国美术史纲》,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8年。
[4]卫军:《线与装饰性绘画》,福州:福建艺术,2000年。
[5]潘公凯:《中国绘画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写作进度安排
2010年11月–2010年12月选题、调研、收集资料
2010年12月20日-2011年1月10日论证、开题
2011年1月11日-2011年4月30日写作初稿
2011年5月1日–2011年5月20日修改、定稿、打印
指导教师意见(对文献综述的评语,以及对本课题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论文(设计)结果的预测)
该生以《论工笔人物画中线的装饰美》为题,论文主题明确,论文中很好的阐述了工笔人物画中线对装饰美画面的作用,以及各种线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装饰美效果。参考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对本论文有很好的理解,并且很好的配合指导老师的工作,相信该同学能够很好的完成该论文的写作。
装饰画开题报告范文篇3
一、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加强了版纳与内地的联系,地域性的表征也越来越模糊,因此,版纳佛教装饰艺术“金水漏印”在逐步的传承过程中,失去很多东西。然而版纳等地佛寺建筑逐渐地作为云南特色旅游景点而存在,在佛寺装饰艺术研究中,对于其特色的研究分析就显得尤其重要。“傣族剪纸”和与之相关的“傣族手工造纸”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水漏印作为傣族剪纸工艺的延伸也应该受到重视,笔者作为一名在云南土生土长的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对金水漏印的保护及研究更是责无旁贷。西双版纳佛寺“金水漏印”装饰艺术作为传统手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特定时间内傣族文化的发展程度,如:傣族人民的审美、创造能力和造纸技术、剪纸技术等工艺的综合发展水平,因此对金水漏印这种宝贵的佛教装饰艺术作系统、科学的整理和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时间推移,民族民间艺术也受到不同年代、不同文化的影响,金水漏印这种傣族佛教装饰艺术也不是至始至终一成不变的,它也会受到当代社会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制作工艺、漏印表现的内容等都在发生着变化。作者力图用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分析研究佛教中的这一艺术瑰宝,那就是金水漏印这种图案的艺术特性。但是这种研究离不开它成长的土壤,那就是傣民族的文化,它与傣民族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必须结合傣民族宗教发展史来进行分析研判,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真正找到金水漏印图案的形成发展的必须规律。这样就为后面研究金水漏印的工作者提供宝贵的记录,同时为毕业设计中金水漏印画的创作提供无限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其次,文中总结出的多种现实问题而导致金水漏印这种传统文化流失,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呼吁对金水漏印进行数字艺术保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更多人了解云南傣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装饰艺术特色,继承民族文化传统,促进云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我将客观分析当下版纳地区金水漏印图案的艺术性的同时,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结合田野调研中挖掘到具有南传上座部佛教特色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在毕业设计创作中再现金水漏印图案,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最终总结出一系列适宜将南传上座部佛教艺术融入金水漏印的图案创作中,在丰富金水漏印图案的同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其选题意义表现在:
文化方面:金水漏印服务于宗教传播的同时,也作为中国装饰艺术的一部分而存在,佛教文化与傣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佛教装饰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傣族文化中的竹编艺术、剪纸艺术、织锦艺术、彩扎艺术、陶器等是以艺术形象和艺术手段为其信仰服务的宗教艺术文化,对这些宝贵的艺术文化分析研究其之所以形成的真正原因,特别是它具有的工艺特点,关键的还是通达研究其手法,来达到解密其发展规律的目的。也便于我们更好地去解读佛教艺术、保护佛教艺术,进而光大佛教艺术。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学习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来说,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我们的设计相结合,从而体现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治方面:云南版纳、德宏傣族与缅甸、越南、老挝的泰族的泐人有着共同的族源也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又可在共同信仰的基础上,开展学术文化交流,更好的进行国际交往。对我们研究我国傣族与缅甸、泰国的文化艺术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现在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和观点来学习、解析南传上座部佛教装饰艺术,装饰文化,有助于我们理解宗教文化。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使该地区形成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方面:2013年“中国—南亚博览会”(CHINA-SOUTHASIAEXPO简称:南博会)在昆明举办,学习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帮助我们了解东南亚艺术文化,促进与东南亚多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研究学习南传上座部佛教装饰艺术文化的同时,有助于促进云南傣族地区特色旅游业发展,弘扬当地民族特色文化。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金水漏印制作者调查:傣族剪纸主要服务于佛教,在佛寺中使用较多,与剪纸技艺的长期接触,使傣族男性能够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剪纸作品。金水漏印是一种宗教性的装饰手工艺术,目前从事金水漏印手工工艺制作的大都是傣族村寨里年长的男性长者,现实生活中,不少佛寺中的佛爷(高僧)同时又是剪纸艺人。在傣族地区,每个村寨一般都有一两名剪纸高手,重大佛事活动使用的剪纸作品一般由高手主剪,其他助剪者只是在此基础上稍微做些加工,甚至几乎不做变化,剪纸高手在村寨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倍受村民尊重。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中国近代以来迄止1949年,对南传上座部佛教装饰艺术研究这块几乎为零,抗战前,国家政府曾经对云南地区的民族宗教问题进行过研究。但是,由于抗日战争,加之考虑到战略交通的问题,所以,对这一地区民族宗教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也不够系统,所以成果也不大。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我国政府也曾经安排相关部门,进行过民族文化的调研工作,曾经也拿出过像样的报告。但当时的调查研究,也只是涉及到了宗教一小部分,重点是包括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佛教形态。1949年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这一领域已有不少填补空白的研究成绩。云南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曾于本世纪初,组织了科研机构和云大师生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该小组对少数民族村寨进行了全面系统调查,最后编辑成《云南民族调查与研究丛书》。与之相关的调查资料有《勐海县布朗山乡新曼峨村布朗族调查》、《勐海县曼刚寨傣族调查》等。社会各界组织:2011年西双半纳举办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其中“金剪刀·傣族服饰设计大赛”金奖获得者就是结合了傣族佛寺典型的金水漏印图案作为创作的元素,由此可见金水漏印这种傣族宗教性的民间工艺正在被人们发掘、运用。由金奖获得者的作品可以看到,除了傣族服饰现代化的款式以外,更重要的采用金水漏印这种传统民族工艺作为服饰的装饰元素,这正是现代设计界期盼的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当地教育部门对传统工艺的重视:2012年景洪市第三小学美术课进行了《傣族传统手工艺“金水漏印”与小学美术融合的研究》学生走访民间工艺传人,收集优秀的传统图案,观摩佛寺,让学生学习了穿统的漏印方法,从图案到内容进行大胆创新,提高了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这种活动的展开,更好的教育了当地少数民族的下一代,秉承了傣族的传统工艺文化,同时也创设了特色小学美术教学。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从探析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傣族文化历史渊源出发为论文研究提供文化背景,来研究金水漏印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情况。
(2)金水漏印图案是傣族人民对南传上座部佛教造型艺术的总结,是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装饰艺术中本质、核心的问题,本文重点对南传上座部佛教金水漏印图案的内容题材、构成形式、色彩、佛教文化内涵等进行研究。
(3)现代傣族生活中以漏印工艺为主题,研究与其相关的工艺:漏印装饰画、漏印装饰物品等。对金水漏印工艺及其与之相关的延伸工艺的工具、材料、制作工艺流程、图案特点、文化内涵等做一个系统的研究。
(4)傣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金水漏印工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