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教研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呢?本文结合老师们在教研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来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希望小编整理的这些可以对那些在寻找论文写作“方法”的老师有所帮助与启示。
由于经常有政治教研方面的文章见诸报刊杂志,因此常有同行向笔者“讨教”教研论文写作的“方法”。笔者才浅,自然拿不出所谓的“方法”来“奉献”给这些同行。但由于经常作为评委参与论文评比活动,较多地接触我们政治老师写的一些文章,所以对老师们在撰写教研论文的过程中所存在问题有比较直接的认识。
一、“临时抱佛脚”——言之无物,积累不够
一些老师往往是到论文评比或职称评定时才想到写论文的。于是硬着头皮,复制粘贴,东拼西凑,虽勉强为文,但最终难免给人留下“言之无物”、“不知所云”的感觉。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写作,首当其冲的问题绝非所谓的“方法”与“技巧”,而是老师自身的积累。
厚积才能薄发,要写好教研论文,离不开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长期积累。故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的建议是:加强积累,做到三“多”。
首先是多读。广泛阅读是教师增进自身积累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应该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以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经常阅读学科教学方面的专业期刊,了解学科教学研究的现状,把握学科教学研究的动向,关注并收集学科教研中的新观点、新材料,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其次是多思。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教师实现自我积累的重要条件。教师应努力养成对具体的教育教学事件、问题、现象、困惑等自觉进行思考的习惯,致力于探求前因后果、总结经验教训。这不仅是促进教师的自我积累、不断提高教学教育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不断提高教研能力的必由之路。有思考才会有发现,基于自己的思考与发现而撰写的文章,才可能是内涵丰富、有生命力的文章。
再次是多记。光有多读与多思是不够的,还应强调多记,教师要把自己在阅读和思考过程中的“偶有所得”、“灵光一现”及时记录下来。须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不及时记录,它们可能会逃离你的记忆使你再也找不到它们。当然,你记录下来的可能仅仅是一个片段,是“思维碎片”,但你不能因此而忽视它们。因为你记录下来的任何一个片段,都有可能成为你撰写某篇论文的“引子”,也有可能成为你撰写某篇文章的重要素材。其实,它们正是一颗一颗的珍珠,但珍珠多了,你才有可能把它们串联成一串串美丽的珍珠项链。
二、“画龙未点睛”——面目可憎,拟题不够
忽视拟题,或者轻视拟题,也是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时常见的一个问题。常有老师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精心构思,细心打磨,不辞辛劳终于写出一篇论文,却不愿在“取名”上花一些心思,只是随意甚至胡乱地给“按”上一个题目了事,让人读来不知所指,有的甚至文不对题,让人徒生面目可憎之感。
其实,文章的题目不亚于人的眼睛,给一篇精心打磨而成的文章拟一个适切的题目,其效果无异于“画龙点睛”。为此,笔者建议:重视拟题,力求三“要”。
一是要“明”。教研论文的题目应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要使读者能从题目中,就能大概明了文章的主旨,明白文章所探讨的问题。如笔者所写的《相融相济相辅相随——我读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政治试题》(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年第10期)一文,题目就是力求向读者展示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政治试题的特点:基础与能力相融、微观与宏观相济、继承与创新相辅、知识与热点相随。
二是要“小”。如果文章的题目太大,贪大求全,但分析不全面,就易使文章显得空洞;如果分析面面俱到,则又难以深入,全使文章显得肤浅。因此,教研论文的题目宜小不宜大。如从一个较小的角度切入,则小题大作,有利于把问题讲深讲透,从而提高文章的深度。如笔者写过《知识体系构建的N种模式》一文,专门讨论高考政治复习中构建知识体系的方式问题,总结了概念辐射式、逻辑递进式、要点提炼式、问题引领式、热点关联式五种构建知识体系的模式。由于题目小,角度集中,使得文章内容充实、指导性强,后来发表在《求学》(文科生版)2008年第2期上。假使把本文的题目换成《高考政治基础知识的复习方法》甚至《浅谈政治学习方法》之类的大题目,虽内容依旧,但给人的感觉已截然不同也。
三是要“新”。我们在给文章拟题时不能太“通俗”、太“平铺直叙”,有时不妨换一种“说法”,追求一种新意,给读者一丝新奇。这样,能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笔者写过《教研组网站建设三“味”谈》一文,分析了教研组网站建设应该具有“教”味、“研”味和“组”味,文章的题目就颇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该文在2008年浙江省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5期上。
三、“脚踏西瓜皮”——东拉西扯,布局不够
不注重论文的谋篇布局,也是教研论文撰写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少老师撰写论文常常是信马由缰,下笔千言、行云流水,虽自我感觉良好,但实则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形散而神更散。该详写时惜墨如金,该略写时却又浓墨重彩,论文写作整个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质量自然受到影响。
文章的结构尤如人的骨架,结构合理,整篇文章才能“筋骨强健”,才会更具说服力。因此,教研论文的撰写必须十分重视谋篇布局。而谋篇布局的关键在于列好提纲,故笔者建议:列好提纲,做好两点。
首先是要给文章的每一部分拟定适切的小标题。其一,小标题应是本部分内容的简练概括和集中反映;其二,平级提纲的小标题应做到字数相近(最好是字数相等),内容相称。这样精心拟定的小标题,更有利于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其次是要尽量使同级提纲下的各部分篇幅大致相近。如果同级提纲下的各部分篇幅相差过分悬殊,不但影响文章整体的结构美,更会影响文章内容布局的合理性。为此,写作之前就要对文章每一部分所要运用的素材、所要提出基本的观点等作出统筹安排。
如笔者在写《情景材料处理应把握的四个“度”》(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12期)一文时,所列的提纲为四部分:“一、强调信息挖掘的充分度;二、提高教学主体的参与度;三、突出问题设计的探究度;四、力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这个提纲中各部分的小标题既做到了字数相等、内容相称,又是各部分内容的高度概括。提纲所列的每一部分都配以笔者精心挑选的一个情景材料处理的典型案例,加以必要的分析与点拨,一篇内容充实、结构合理的教研论文便写好了。
四、“采得百花不酿蜜”——堆砌材料,提炼不够
有的老师平时也积累了不少很好的素材,但当他把这些素材综合起来写成文章的时候,效果并不理想。这与我们一些老师只会做蚂蚁的工作——“搬运”,而不会做蜜蜂的工作——“酿造”,有很大的关系。一篇教研论文如果只是一味地堆砌材料,只“叙事”而不“研究”,把教研论文写成“记叙文”,无疑会失去教研论文应有的高度与深度,也不可能会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观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是撰写教研论文的主要目的所在。为此,在教研论文写作中务必走出“采得百花不酿蜜”的误区。对此,笔者建议:分析提炼,指导实践。
有好的素材并不等于就有好的论文。要真正发挥自己所占有的材料的作用,关键在于对素材的剖析与解读,从中发现、提炼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或理论价值来。如面对“教训型”素材,我们应该思考如下问题:为什么会这样?这会造成什么后果或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办?面对“经验型”素材时,则要思考:成功的关键在哪里?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从中有哪些做法和经验值得今后借鉴?等等。教研论文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素材的积累,更在于作者对于这些素材的思考与分析。
例如,笔者写过《以变求新常变常新——例谈课本材料的处理艺术》一文(发表于《政治课教学》2003年第7期),其中在写“角色转换,力求人材关系的亲近性”这一部分时,引入了这样一则素材:
教材在“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这框内容中有一则“议一议”的材料:“‘我的理想是能骑上一辆崭新的山地车’,‘我特别希望能到香港玩一趟,这就是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考上重点大学’。这些想法分别属于什么理想?”(高二思想政治下册第86页,老教材)笔者是这样处理这一材料的:先请一些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并把学生的理想在黑板上列出来,然后再请其他同学来分析这些同学的理想分别属于什么理想。
如果文章仅写到课本材料的具体处理方法这一层次,显然还不能成为一篇成功的教研论文。我在介绍了课本材料的上述处理方法后,接着对这种处理方法作了具体的分析:一是分析学生游离于材料之外的“观众”的角式定位的缺陷;二是分析转换学生角式,使之由“观众”变为“演员”的好处;最后得出结论:上例中“对课本材料的处理,妙就妙在并不是单纯地叫学生审视材料,而是让学生转换角色,进入材料。这样的处理,既使学生有话能说,有话要说,调动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又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人生理想教育。”这样,对素材的分析提炼就比较到位了,文章的现实意义也更强了。
五、“初级产品出口”——效益低下,修改不够
我们知道,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多以初级产品或半成品为多,价格低廉;这些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或半成品经过发达国家的加工制作,再返销到发展中国家时,已是身价倍增了。简单的“初级产品出口”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吃尽了“剪刀差”的亏。我们有不少老师在教研论文的写作中,其实也经常吃着“初级产品出口”的亏:论文一写成,还未细看,便匆匆忙忙地投寄到报刊杂志社去了,结果往往是泥牛入海,效益自然低下。殊不知,这篇泥牛入海的论文,如果加以必要的“加工制作”——修改和完善,其命运可能就会完全不一样呢。
刚写好的论文,就如刚造好的毛坯房,而文章的修改润色,尤如房屋的装修。装修一新的房屋看起来舒心、住起来舒服,哪里是毛坯房能相提并论的。故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建议:重视修改完善,坚持自我批评与征求他人意见相结合。
首先,要严格进行自我批评。文章写好后,无论是整体结构、素材运用,还是遣词造句,甚至是标点符号的运用,都要进行认真的推敲与斟酌。但是,要自己给自己挑毛病又是何其的困难,因为作者写作时肯定认为是正确的才写上去的,也即作者在写作时其实已经作了“最佳”选择。为此,笔者建议,文章写好后先放上十天半月“冷处理”,自觉跟文章保持一定的距离,等自己从写作的兴奋期中解脱出来了,再作进一步的修改,这样更易发现文章中所存在的问题。曾有人说,“在写作时,要能钻进去;在修改时,要能跳出来。在写作时,要‘深信不疑’,在修改时,要‘吹毛求疵’”。教研论文的写作也当如此。
其次,要善于征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教研论文中一些作者自己很难发现的问题,旁人却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因此,在具体修改过程中,如有可能,应尽可能多请同事或同行审阅指正。当然,在征征求别人的意见建议时,有两个问题还是需要注意的:一是诚恳虚心,只有诚恳虚心,别人才会以诚相待,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是清醒慎重,对别人的意见建议要加以理性、客观的分析,抱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对合理的,吸纳修改,对不合理的,则须坚决放弃。
补遗:
一、“被人牵着鼻子走”——特色不够
关于教研论文的写作,曾有老师问我:“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是什么?”言下之意是,他也要去凑个热闹,撰写热门文章了。这在某种角度反映出了我们一些老师在做研究时存在着“被人牵着鼻子走”的问题,特色不够。
教学研究中其实是无所谓热还是不热的。考试研究热还是不热?课堂教学热还是不热?没有独到的见解,恐怕都是旧的;但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就又都是新的了。热还是不热?某种角度看,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自己的思想或者想法。
因此,要走出这一误区,除了需要我们关注教学教研的现状外,更需要我们观照自己、研究自己,做到三“问”:一问自己已做了什么?重点是从自己已做的工作中去获取经验、吸取教训。二问自己能做什么?重点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所在。三问自己想做什么?重点在于给自己明确长期或者短期的目标,并注意围绕这个目标去实践、去思考。总而言之,只有围绕自己在做的工作而撰写文章,才能走出“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窘境,才会是最有特色的文章。
二、“大题大做”和“小题小做”——转换不够
所谓“大题大做”和“小题小做”,是指有些老师在撰写论文的时候,不注意或者不善于转换,发现大问题就做大文章,碰到小问题就做小文章,结果往往是分析大问题时只能蜻蜒点水,讲不透,深度不够;分析小问题时只能就事论事,找不到内在的联系或者规律,导致高度不够。
要走出转换不够的误区,具体而言,主要是两点。
一是大题要小做,也即发现一个的较大的问题时,不一定要直接写这个问题,而是找一个或者几个比较小的切入点来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如何命制试题为例,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作必要的转换,可能会更容易入手。如从题型来看,可以分成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而选择题和非选择内部又有不同的类型,如果针对其中的某一类或某几类具体的题型来写,可能更容易一些;从性质来看,有比较经典的好题,也有不太成功的存在问题的试题,如果围绕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成功的或者不成功的试题进行分析,从正面或者反面来讨论试题应如何命制,可能也会比较容易写出如何命题的文章来。
二是小题要大做,也即碰到一个较小的甚至是细节性的问题,可以从横向或者纵向,对这个问题作深入的分析,把小问题做大。如某节课的教学中自己设计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导入,若想以此为题材写文章,那就不能仅仅是把这个设计本身写出来,因为这样写得最好,也只是一篇叙事,甚至连案例都算不上,更不要说是不是论文了。那么如何把这篇小文章做大呢?方向是两个:横向看,能不能给这节课再设计几种不同的导入,如果给这节课设计了五种甚至八种各具的特色的导入,用文字组织起来,可能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了;纵向看,能不能对自己的这个导入进行深入分析:自己所设计的这个导入的特点和优点是什么?这个设计的成功对自己或者别人有什么可资借鉴的内容?如果把这个分析清楚了,这个问题也就做大了,文章的质量可能也就上去了。
三、“上错花桥嫁错郎”——针对不够
有的时候,我们投稿的文章未能最终变成铅字,原因可能并不是文章本身的质量不行,而是投稿的方向不对,投到A刊可以发表的文章却偏偏投到了B刊,导致最后未被录用和发表。这真可谓是“上错花桥嫁错郎”,造成遗憾。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就要加强研究,做到知己知彼。无论是杂志还是报纸,从服务对象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学生的,另一类则是针对教师的。因此对我们自己所写的文章,首先就要考虑是写给学生看的,还是写给教师看的,然后有针对性的投稿,才会有的放矢,提高文章的录用率。即使是完全针对教师的杂志,每一家也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政治学科的杂志虽然数量不多,一共只有三家:北京师大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陕西师大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和华东师大的《思想政治课研究》。但这三本杂志的栏目设置及具体定位,都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我们若准备向这三本杂志投稿,自然就要先仔细研读这三本杂志,知道它们都设有哪些栏目,每个栏目刊发的文章有什么特点或者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选择,给自己的文章找一个合适的“婆家”,提高投稿的针对性。
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沟通不够
据我所知,我们有的老师是这样的:写好了一篇文章,投到了某刊物,然后左等右等,不见录用;然后再写、再投、再等……如此循环。像这样的老师,不可谓不用心,也不可谓不重视教研,但从发表的角度看,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这类老师的做法属于典型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顾埋头耕地,却不注意与所投刊物的编辑老师作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殊不知,他所投出去的文章,极有可能与正式发表只有半步之遥,但差之毫厘却失之千里呢。
要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要加强与编辑部的联系,主动与编辑老师进行沟通。具体来说,就是一篇文章寄出去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与编辑部进行联系,了解审稿的进展情况,同时及时向编辑老师进行具体阐释,或者获取对文章进行修改的机会。曾在与某杂志的编辑老师探讨该杂志所刊发的一篇文章时,获得这样的回答:“《××××××》一文作者××,虽未谋面,也无任何瓜葛,但是比较执着,总是阐述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说自己……对高考试题如何关心重视。再者,文章也不长,经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就给刊登了。”我想,编辑部老师的这个回答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何况,现在通讯这么发达,联系这么方便,除了电话,不少杂志和报纸都建有专门的QQ群和杂志官博,只要我们有心,沟通本应不成问题的。
上一篇:教研论文标题的几点说明
下一篇:教研论文应具备的五个特点分析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