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本管理中导入企业战略管理的理念并与之融
发布时间:2015-07-06 11:34
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企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和微妙的环境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应采取新的管理方式,强化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势在必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外延性、挑战性的特点。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包括成本效益理念、成本的全局管理理念、价值工程理念和人文管理理念,其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进而为企业营造持续的竞争优势。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求生存、谋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成本控制,才能赢得降价空间来靠价格优势提高销售量,创造企业的最大效益。对成本控制而言,它存在于产品形成的每一环节,如:设计环节、工艺环节、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的成本优势是众多管理者共同追寻的目标。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定义
“战略”一词源于军事用语。《辞海》中对战略的定义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将“战略”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便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其定义可理解为:企业为保证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管理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在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战略成本管理更关注成本管理的全局性和长远性,将成本分析与成本信息置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与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相关要素结合在一起,通过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管理作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
二、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背景
从20世纪中叶起,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企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与过去相比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微妙的变化。
正是由于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又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战略管理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又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这一需要,一方面将成本管理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融合;另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和延伸,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一)战略成本管理具有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即成本管理的高瞻远瞩性,而非仅为暂时的成本降低而降低。
(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从企业所处的总体竞争环境出发,不仅关注企业自身产品的价值形成及增值过程,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而非只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成本行为仅是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要知道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在竞争中能够获得成本优势。
(三)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直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总之,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
(四)战略成本管理具有挑战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寻求企业的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仅单纯考虑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只有当这些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
四、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及具体应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作为竞争主体,怎样用战略观念来支配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既有一定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成本效益理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因此成本管理应该树立成本效益理念。传统的成本管理重点在成本节省,即在原有的成本基础上,一味寻求紧缩开支来达到低成本的目的。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这种成本管理的确减少了企业的“铺张浪费”,为企业节约了目标财富,但从长期看,这种日常管理模式的优势也必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愈演愈烈而成为强弩之末,因为任何一种产品成本的降低都是有极限的,例如,一辆设计重量为23t的铁路敞车,无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材料消耗,都不可能少于23t的钢材消耗。而且,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有些投入是不可能避免的,但只要企业的“投入”能置换更大的“产出”(或回报),那么这份“投入”就是有意义的,这就是成本效益观念,这种成本观念可以说是“花钱是为了省钱”,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再比如,近期铁道部做出加快铁路既有货车120km/h提速改造任务的决策,尽管近几年铁道部将为既有货车提速改造付诸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从实现铁路又快又好发展和提速增效的角度看,近期的投入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不仅可以促进铁路经济的腾飞,也必将带动国民经济大动脉,推动早日实现小康社会雄进的步伐,因此此举也是战略成本管理成本效益理念应用的典范。
长期以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成本分析与研究,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要求。战略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应树立成本的全局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作为一条永不间断的业务长河,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因此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源深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状态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源流到售后服务细节。
在铁路车辆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占全部成本的75%。改进采购管理,降低原材料及能源采购成本,对降低产品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全局性分析,同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对降低采购成本,提升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采购管理往往倾向于一种物资多个供应商,感觉上很保险。而现代管理的趋势是通过全局管理,优化供应链,减少供应商,并建立互信、互利、互助的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得长期商业利益。由于环节减少,降低了采购成本,增加响应速度。
因此企业要全局性把握所有成本内容,并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保证企业做出最优决策,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价值工程理念
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的形成是企业所从事物资上和技术上等各种活动的成果。而这一系列活动在价值的形成过程永远是环环相扣的,就如纽成的链条,故称价值链。价值链的每一环节,都关系着企业整体工程的命脉,因此对影响成本的每一环节,从项目调研、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到售后服务都将应视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使管理人员对每一环节的成本控制都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使产品的利润实现最大化。例如若能在产品设计中引入价值工程理念将为企业持久的经济亮点。
尽管铁路车辆工业企业一直在寻找一条有效的成本降低途径,许多企业都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而在成本管理的现实操作中,大部分企业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调研、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对产品的影响,实际上以上三阶段决定了产品成本的70-85%,足以决定企业的命运。
铁路车辆工业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铁路车辆产品成本高低主要取决于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是否合理。设计不合理、质量过剩会造成先天性浪费和损失,加之工艺流程不合理,工艺路线划分不明确会无谓地增加产品成本。事实上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等到制造或生产阶段再控制成本,使企业大幅减低成本的能力受到了严重制约,因为此时70-85%的成本已经生成。因此,在产品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理念,以最优性价比为目标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和制造产品的最优工艺方案,实现最低成本设计,可使企业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
(四)人文管理理念
企业的成本是由各种独立或相互作用着的因素合力驱动的结果。而在众多驱动因素中,除了客观因素外,人为的主观动因也是驱动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工人之间以及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观因素。从成本控制的角度看,人为的主观动因具有巨大的潜力,从而可进一步启发我们在成本管理中的一些新思路、新观念。
五、战略成本管理的经济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或成本领先),进而为企业营造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一)战略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与时俱进的结果
上世纪以来,企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竞争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即能为企业营造恒久竞争优势的成本),因此企业若想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持续的竞争地位,强化战略成本管理势在必行。
(二)战略成本管理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经营与文化的结合、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财务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推行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
在以前的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不可否认,在成本管理中,节约作为一种手段是不容置疑的,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手段。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该是对比“产出”看“投入”,从而提高成本效益。如果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升幅,而获得更高的使用价值,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何乐而不为呢?成本管理必须为企业整个经营服务,从长远和全局的战略高度上去组织成本管理,寻求企业恒久的竞争优势。
(四)战略成本管理适应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可以使企业管理能动地适应和处理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促进企业统筹兼顾,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并努力改善企业自身状况来减少环境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求生存、谋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成本控制,才能赢得降价空间来靠价格优势提高销售量,创造企业的最大效益。对成本控制而言,它存在于产品形成的每一环节,如:设计环节、工艺环节、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的成本优势是众多管理者共同追寻的目标。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定义
“战略”一词源于军事用语。《辞海》中对战略的定义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将“战略”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便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其定义可理解为:企业为保证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管理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在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战略成本管理更关注成本管理的全局性和长远性,将成本分析与成本信息置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与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相关要素结合在一起,通过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管理作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
二、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背景
从20世纪中叶起,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企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与过去相比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微妙的变化。
正是由于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又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战略管理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又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这一需要,一方面将成本管理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融合;另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和延伸,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一)战略成本管理具有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即成本管理的高瞻远瞩性,而非仅为暂时的成本降低而降低。
(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从企业所处的总体竞争环境出发,不仅关注企业自身产品的价值形成及增值过程,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而非只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成本行为仅是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要知道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在竞争中能够获得成本优势。
(三)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直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总之,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
(四)战略成本管理具有挑战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寻求企业的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仅单纯考虑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只有当这些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
四、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及具体应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作为竞争主体,怎样用战略观念来支配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既有一定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成本效益理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因此成本管理应该树立成本效益理念。传统的成本管理重点在成本节省,即在原有的成本基础上,一味寻求紧缩开支来达到低成本的目的。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这种成本管理的确减少了企业的“铺张浪费”,为企业节约了目标财富,但从长期看,这种日常管理模式的优势也必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愈演愈烈而成为强弩之末,因为任何一种产品成本的降低都是有极限的,例如,一辆设计重量为23t的铁路敞车,无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材料消耗,都不可能少于23t的钢材消耗。而且,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有些投入是不可能避免的,但只要企业的“投入”能置换更大的“产出”(或回报),那么这份“投入”就是有意义的,这就是成本效益观念,这种成本观念可以说是“花钱是为了省钱”,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再比如,近期铁道部做出加快铁路既有货车120km/h提速改造任务的决策,尽管近几年铁道部将为既有货车提速改造付诸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从实现铁路又快又好发展和提速增效的角度看,近期的投入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不仅可以促进铁路经济的腾飞,也必将带动国民经济大动脉,推动早日实现小康社会雄进的步伐,因此此举也是战略成本管理成本效益理念应用的典范。
(二)成本的全局管理理念
长期以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成本分析与研究,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要求。战略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应树立成本的全局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作为一条永不间断的业务长河,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因此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源深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状态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源流到售后服务细节。
在铁路车辆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占全部成本的75%。改进采购管理,降低原材料及能源采购成本,对降低产品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全局性分析,同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对降低采购成本,提升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采购管理往往倾向于一种物资多个供应商,感觉上很保险。而现代管理的趋势是通过全局管理,优化供应链,减少供应商,并建立互信、互利、互助的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得长期商业利益。由于环节减少,降低了采购成本,增加响应速度。
因此企业要全局性把握所有成本内容,并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保证企业做出最优决策,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价值工程理念
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的形成是企业所从事物资上和技术上等各种活动的成果。而这一系列活动在价值的形成过程永远是环环相扣的,就如纽成的链条,故称价值链。价值链的每一环节,都关系着企业整体工程的命脉,因此对影响成本的每一环节,从项目调研、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到售后服务都将应视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使管理人员对每一环节的成本控制都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使产品的利润实现最大化。例如若能在产品设计中引入价值工程理念将为企业持久的经济亮点。
尽管铁路车辆工业企业一直在寻找一条有效的成本降低途径,许多企业都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而在成本管理的现实操作中,大部分企业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调研、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对产品的影响,实际上以上三阶段决定了产品成本的70-85%,足以决定企业的命运。
铁路车辆工业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铁路车辆产品成本高低主要取决于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是否合理。设计不合理、质量过剩会造成先天性浪费和损失,加之工艺流程不合理,工艺路线划分不明确会无谓地增加产品成本。事实上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等到制造或生产阶段再控制成本,使企业大幅减低成本的能力受到了严重制约,因为此时70-85%的成本已经生成。因此,在产品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理念,以最优性价比为目标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和制造产品的最优工艺方案,实现最低成本设计,可使企业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
(四)人文管理理念
企业的成本是由各种独立或相互作用着的因素合力驱动的结果。而在众多驱动因素中,除了客观因素外,人为的主观动因也是驱动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工人之间以及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观因素。从成本控制的角度看,人为的主观动因具有巨大的潜力,从而可进一步启发我们在成本管理中的一些新思路、新观念。
五、战略成本管理的经济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或成本领先),进而为企业营造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一)战略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与时俱进的结果
上世纪以来,企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竞争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即能为企业营造恒久竞争优势的成本),因此企业若想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持续的竞争地位,强化战略成本管理势在必行。
(二)战略成本管理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经营与文化的结合、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财务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推行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
在以前的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不可否认,在成本管理中,节约作为一种手段是不容置疑的,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手段。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该是对比“产出”看“投入”,从而提高成本效益。如果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升幅,而获得更高的使用价值,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何乐而不为呢?成本管理必须为企业整个经营服务,从长远和全局的战略高度上去组织成本管理,寻求企业恒久的竞争优势。
(四)战略成本管理适应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可以使企业管理能动地适应和处理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促进企业统筹兼顾,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并努力改善企业自身状况来减少环境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上一篇:电信企业引入作业成本法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医院成本核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