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成本效益原则在小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5-07-06 11:40

  [摘要] 小企业因自身特点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时容易受到成本因素的制约。本文在阐述内部控制中成本效益原则涵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小企业正确理解和运用成本效益原则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合理运用成本效益原则的方法。
  [关键词] 小企业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中成本效益原则的涵义
  
  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理性概念,表现为理性的经济人总是以较小的成本去获得更大的效益,一般也被认为是经济活动中的普遍性原则和约束条件,因此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而在内部建立和实施的各种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等所形成的控制机制,这些方法、措施和程序的建立和实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设计控制环节、设置岗位、配备人员,确保各控制环节的运行等都必须付出的代价,也可以理解为不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而内部控制的效益则是内部控制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在企业得到良好运行所应达到的控制目标,即: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避免因浪费、盗窃或不当经营决策而产生的损失;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率,规避经营风险;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内部控制所应遵循的成本效益原则指的是只要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效果大于其成本,就是经济合理的,就应当设置和运行该项控制;反之,则不应当采用该项控制。
  内部控制的成本是现时的,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估量的,而控制产生的效益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所达到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风险和损失的可能性,很显然这种效益是未来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体现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管理理念的环境中,企业不得不考虑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效益问题,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时,在可能获得的收益与不设置相应控制可能产生的损失之间做出理性的判断,进行权衡和取舍。
  
  二、小企业正确理解和运用成本效益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小企业因具有经营规模小、组织机构简单、职责难以划分、资金有限、市场风险高等特点,其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更容易受到成本因素的制约,因此小企业尤其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好成本效益原则。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中许多控制的成本和效益是难以确定的,有时需要较多的主观判断。由于主观判断的失误会使得必要的控制未能实施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或者某些控制成本超过预期效益,使得控制程序得不偿失。因此,需要成本效益原则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约束,掌握成本效益原则的“度”,以减少操作上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同时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只是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而不是惟一原则,因此还应当与以下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相互协调。
  1.合法性原则。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性原则居于首要地位,成本效益原则必须在坚持合法性原则的基础上加以贯彻和运用,小企业不得以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为借口拒绝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例如《会计法》明确规定了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那么企业就不能因人员少而让出纳兼任会计岗位。
  2.相互牵制原则。企业应当保证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小企业虽然机构设置简单、管理人员有限,但还是要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岗位和人员之间的权责分明、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有些小企业出于压缩成本的需要,由少数员工负责日常行政事务、会计核算和资产保管,往往一人多岗,各岗位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分工,对不相容职务没有进行有效的职责分离,如银行印鉴及支票由一人掌管、采购兼保管等,因此发生贪污、盗窃、挪用等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较大,且不易被及时发现,一旦发生,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3.重要性原则。小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当实行有重点的控制,只有将控制成本花费在那些影响企业成败和经营效率的重要事项,才能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在内部控制的设计中,有些小企业片面强调完整性和严密性,照抄照搬大企业现成的制度,设置了过度繁杂的控制程序,抓不住重点,增加了不必要的控制成本,由于这种理念和做法严重脱离企业实际,难以在企业中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经营管理的效率。
  4.有效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约束所涉及的企业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重视和执行程度。在小企业,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家族式家长制现象普遍,容易造成任人惟亲,部分人员凭借其特殊身份破坏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企业主也往往越权管理,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使得内部控制无法有效执行,从而也影响了企业员工对控制的理解与执行。因此在不增加控制成本的情况下,企业领导重视并自觉遵守内部控制能够提升控制的效果。
  5.时效性原则。对成本与效益的权衡需要较多的主观判断,需要站在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上去考虑。当企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市场供求状况、企业规模、经营业务等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也会导致企业风险重点的转移,因此,对成本与效益的权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随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小企业合理运用成本效益原则的方法
  
  小企业合理运用成本效益原则,就是力求使有限的成本产生尽可能大的效益,或在不改变某项控制的效益时尽可能降低控制成本,提高内部控制效益或成本比。为此,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实行有选择的控制,建立起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通常的情况下,内部控制的环节越多、控制方法和措施越严密则控制效果越好,但控制成本也越高。这就要求小企业应充分考虑企业规模和业务特点,实行有选择的控制,可从最基础层面的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做起,建立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文件记录控制、实物资产保全控制、全面预算控制和内部稽核制度。同时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的业务循环,如采购、销售、付款和收款等循环分别设计控制活动,抓住关键控制点,即在一个业务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那些控制环节,如果缺少这些控制环节,业务处理过程很可能出现错误和弊端,达不到既定目标。对关键控制点应特别强调相互牵制的设计,在横向上一项业务至少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部门或人员,在纵向上一项业务也要经过两级或两级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使上下级相互监督。在不能做到职责划分的情况下,应当加强事后的监督检查。
  2.注重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控制环境是指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人员的品德操守与素质、管理者的经营风格与经营理念、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政策与程序等内容,它决定内部控制的基调和企业文化的氛围,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实施控制的自觉性,是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从目前许多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来看,许多企业缺少内部控制的良好意识,企业主和高层管理人员往往不重视内部控制或频频越过内部控制。在小企业中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将会在不过多增加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极大地提升内部控制的效果。为此,小企业应优化组织和管理机构,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将控制责任和控制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之中,防止关键人大权独揽、任人惟亲和排斥异己的现象发生,配备与承担的职务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加强考核和奖惩力度,对员工实施素质控制,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机制。
  3.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管理层利用信息系统内部生成的经营、财务等信息和来自外部的市场份额、法规要求和客户投诉等信息,及时发现业务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有效地控制各项业务活动;沟通是使每一个员工都能了解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知道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以便顺利履行其职责,建立信息传递与反馈中的保护条款,保护和鼓励对违反内部控制规定的检举揭发行为。作为有效的信息与沟通系统,不仅要设立向下的沟通渠道,还要设立向上的、横向的以及对外界的信息沟通渠道。

上一篇:谈在商业企业核算中应用作业成本法

下一篇:企业或有环境成本准备金设置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