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本相关问题浅析
发布时间:2015-07-06 11:44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实意义,旨在为高校进行成本核算、加强支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出产业化的特点,高校进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是大势所趋。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建立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之前,应首先明确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
一、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作为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一部分,一般应按照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确定的会计原则进行。由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建立在不核算成本的基础上的,因此有些会计原则与核算成本的要求发成了矛盾。为了核算教育成本,高校这一特殊主体在遵循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大部分会计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遵循以下会计原则:
(一)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收付实现制原则
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除经营性收支外均实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要求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款项是否已经收付为标准。而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和费用支出要以其实际发生为计量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权责发生制是和收付实现制相对称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按照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支出。显然,两种会计处理标准相比较,权责发生制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准确地确认和计量会计期间内所实现的收入与所发生的费用成本。高校的权责发生制会计主要是就非限定性资金而言的,对那些具有专门用途和指定用途的专项资金、专用基金等,要求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有的甚至要求单独提供会计报告。出资者关心的是资金是否按其指定的用途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难以采用或没有必要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对这类资金的收支采用收付实现制。
(二)专款专用原则
这是高校成本核算区别于企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对于国家指定用途的各类专项资金和专用基金,应当根据指定用途使用,不能挪作他用。专款专用原则对于高校的资金使用权限固然有所削弱,但却是出资者对其资金使用的一种约束和控制,是对高校不要求投资回报的资金使用的一种要求,是出资者权利的体现。
(三)分期核算的原则
同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不断类似,高校教育活动也在不断地进行着。为了取得一定期间学校提供教育服务所消耗的成本信息,必须划分成本核算期间,按期计算教育产品的成本。必须指出,成本核算的分期与教育产品的成本计算期不能混为一谈。不论教育产品培养周期的长短如何,成本核算工作,包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都必须按月进行。至于某一特定教育产品的成本计算,笔者认为应不同于企业成本计算期间的划分,不能采用日历年制,而应采用培养周期和学年制。这里所说的培养周期是从培养对象入校至毕业的时间,学年制是指从每年的8月份至次年的7月份为止的时间。这与高校的教学年度相一致,能更准确地计算、分析、考察高校教育成本。
(四)实行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的原则
长期以来,国家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行无偿占用制,学校对国家一般不负经济责任,造成固定资产的占用、配置不尽合理,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经济职责三者脱节,导致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浪费。实行固定资产有偿使用原则,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又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固定资产使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促进高等学校加强办学成本核算,最大限度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减少办学资源的闲置或浪费。
高校作为非营利机构,对成本信息计量与披露的要求和企业相差极大,迄今为止,对教育成本的核算仍无成规的统一准则。然而,近年来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单一的对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和反映、缺乏对教育成本进行分门别类的归集和计算的会计体系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无论是从自身强化成本效益意识还是向社会各界提供有效成本信息的角度看,都有必要实施教育成本核算。
(一)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政府拨款额度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实行依靠政府拨款和向学生个人收取学费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的问题,如何确定高校的学费标准就成为一个必须解决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到底收多少学费,才既能保证学校的正常运作和提供合理充足的教学服务,又能适当考虑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又应按什么标准对高校进行教育投资,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归集到一点,就是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问题。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确定正确的生均培养成本对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政府拨款额度意义重大。
(二)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高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教育经费紧张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同时又存在着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的情况,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建筑设施重复购置、重复建设的情况到处可见。政府包办教育直接制约了市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高校只有实行成本核算,打破高校只计支出不计成本的核算方法,正确归集和控制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耗费,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机制,使各高校树立投资与成本核算观念,加强高校的理财意识和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使高校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办学质量。
(三)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可以为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提供信息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随着高校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方面,实现了较大的转变:一是在对教育经费投入方向方面,实现了由一般到终点的转变;二是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的思路方面,实现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三是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的渠道方面,实现了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机制。这种新机制的不断调整和完善,需要有准确的教育成本核算信息。要想加大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投资就要有完整、正确的成本资料,能够根据教育成本计算出投资成本,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定投资的数量与规模。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出产业化的特点,高校进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是大势所趋。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建立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之前,应首先明确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
一、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作为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一部分,一般应按照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确定的会计原则进行。由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建立在不核算成本的基础上的,因此有些会计原则与核算成本的要求发成了矛盾。为了核算教育成本,高校这一特殊主体在遵循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大部分会计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遵循以下会计原则:
(一)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收付实现制原则
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除经营性收支外均实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要求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款项是否已经收付为标准。而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和费用支出要以其实际发生为计量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权责发生制是和收付实现制相对称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按照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支出。显然,两种会计处理标准相比较,权责发生制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准确地确认和计量会计期间内所实现的收入与所发生的费用成本。高校的权责发生制会计主要是就非限定性资金而言的,对那些具有专门用途和指定用途的专项资金、专用基金等,要求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有的甚至要求单独提供会计报告。出资者关心的是资金是否按其指定的用途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难以采用或没有必要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对这类资金的收支采用收付实现制。
(二)专款专用原则
这是高校成本核算区别于企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对于国家指定用途的各类专项资金和专用基金,应当根据指定用途使用,不能挪作他用。专款专用原则对于高校的资金使用权限固然有所削弱,但却是出资者对其资金使用的一种约束和控制,是对高校不要求投资回报的资金使用的一种要求,是出资者权利的体现。
(三)分期核算的原则
同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不断类似,高校教育活动也在不断地进行着。为了取得一定期间学校提供教育服务所消耗的成本信息,必须划分成本核算期间,按期计算教育产品的成本。必须指出,成本核算的分期与教育产品的成本计算期不能混为一谈。不论教育产品培养周期的长短如何,成本核算工作,包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都必须按月进行。至于某一特定教育产品的成本计算,笔者认为应不同于企业成本计算期间的划分,不能采用日历年制,而应采用培养周期和学年制。这里所说的培养周期是从培养对象入校至毕业的时间,学年制是指从每年的8月份至次年的7月份为止的时间。这与高校的教学年度相一致,能更准确地计算、分析、考察高校教育成本。
(四)实行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的原则
长期以来,国家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行无偿占用制,学校对国家一般不负经济责任,造成固定资产的占用、配置不尽合理,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经济职责三者脱节,导致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浪费。实行固定资产有偿使用原则,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又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固定资产使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促进高等学校加强办学成本核算,最大限度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减少办学资源的闲置或浪费。
二、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
高校作为非营利机构,对成本信息计量与披露的要求和企业相差极大,迄今为止,对教育成本的核算仍无成规的统一准则。然而,近年来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单一的对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和反映、缺乏对教育成本进行分门别类的归集和计算的会计体系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无论是从自身强化成本效益意识还是向社会各界提供有效成本信息的角度看,都有必要实施教育成本核算。
(一)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政府拨款额度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实行依靠政府拨款和向学生个人收取学费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的问题,如何确定高校的学费标准就成为一个必须解决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到底收多少学费,才既能保证学校的正常运作和提供合理充足的教学服务,又能适当考虑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又应按什么标准对高校进行教育投资,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归集到一点,就是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问题。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确定正确的生均培养成本对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政府拨款额度意义重大。
(二)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高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教育经费紧张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同时又存在着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的情况,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建筑设施重复购置、重复建设的情况到处可见。政府包办教育直接制约了市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高校只有实行成本核算,打破高校只计支出不计成本的核算方法,正确归集和控制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耗费,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机制,使各高校树立投资与成本核算观念,加强高校的理财意识和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使高校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办学质量。
(三)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可以为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提供信息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随着高校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方面,实现了较大的转变:一是在对教育经费投入方向方面,实现了由一般到终点的转变;二是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的思路方面,实现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三是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的渠道方面,实现了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机制。这种新机制的不断调整和完善,需要有准确的教育成本核算信息。要想加大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投资就要有完整、正确的成本资料,能够根据教育成本计算出投资成本,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定投资的数量与规模。
上一篇:浅谈营利性医院科室责任成本核算
下一篇:工程项目成本风险分析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