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中的经济学分析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5-07-16 11:37

  【摘 要】 文章对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经济学角度对企业成本控制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围绕着应用途径提出建议:深化对企业成本控制的认识;创新成本过程控制实现形式;完善利用隐性成本决策模式。并探讨了成本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生产性企业;成本控制;经济学分析;应用


  企业成本控制历来被各类型经济组织所重视,从成本控制的手段构成来看,大多是以会计成本核算为基础。对此,笔者并不赞同。理由在于,会计成本核算具有事后性的特点,而这种事后控制无法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事前和事中帮助。另外,只是聚焦于会计成本控制仍存在不足,毕竟在企业优化产能结构的时候更需要关注其中的隐性成本。唯有在综合考虑了显性和隐性成本因素的情况下,才能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关键信息。正因如此,对企业成本控制展开经济学分析并实施应用化处理,便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本文首先对企业成本控制中的短板问题进行解构,在此基础上完成经济学分析。最后,构建出应用途径来。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文主题讨论,下文将以生产性企业为考察对象。
  一、企业成本控制的短板解构
  企业成本控制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成本控制的过程性关注过少
  前面已经指出,目前企业过于依赖会计核算制度来进行成本评估,但这种基于事后性的成本控制模式本身就是一个短板问题。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可知,企业资金在时间维度上先后经历货币职能、生产职能和商品职能,而在这三个职能就在整体上构成了成本控制的环节,且每个环节的控制绩效环环相扣。因此,传统事后核算下的成本控制模式,实则将资金所经历的三个职能阶段相隔离了,这样就无法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整体最优。
  2、对隐性成本控制意义重视不够
  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隐性成本包括:沉淀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这些在经济学专著和教材中都有涉及,但在企业传统成本控制下却被忽略了。以沉淀成本为例,这一隐性成本的生成在于“资产的专用性损失”。这一生成机制对于企业优化产能结构和技术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忽略这一成本构成的情况下,则将弱化企业管理层在相关决策上的制定难度。
  二、解构基础上的经济学分析
  由此,在优化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导向下,需要为解决当前的短板问题提供经济学分析。
  1、针对成本过程控制的经济学分析
  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过程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目前,需要强化事前、事中控制机制。然而,建立在全面预算管理下的过程控制,却被证明时常受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干扰,从而使得诸多控制手段流于形式。因此,这里的经济学分析就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随着企业逐渐以项目制作为生产管理的形式,也导致了项目制下所固有的团队作业模式必然在客观和主观因素上,分别影响到会计成本控制的绩效。客观因素在于技术流的不可分性,使得我们无法通过边际分析在界定成员个体的成本控制绩效;主观因素则在于团队内部的利益使然,而人为隐藏关键信息。可见,这里需要着力解决人为因素下的成本控制问题。
  2、针对隐性成本控制的经济学分析
  隐性成本作为经济学范畴,为我们优化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了启发。上文主要归纳出了三类隐性成本,沉淀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这里主要对后两类进行分析。机会成本的形成建立在两大假设条件下,(1)该资源的稀缺性;(2)该资源的多用途性。不难知晓,企业资金便符合产生机会成本的条件。为此,企业管理层在实施战略制定和调整时,需要关注资金配置的机会成本问题,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交易成本”一说发端于科斯的新制度经济学,而最后被威廉姆森发展为“交易成本”概念。这一成本将为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提供启示,即若要降低交易成本便需要增强与客户交易的频率和稳定性。
  三、分析基础上的应用途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基础上,应用途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构建。
  1、深化对企业成本控制的认识
  企业管理层和财务管理人员,应深化对企业成本控制的认识。认识的重点在于,关注成本控制的过程性和对隐性成本的理解。其中,管理层还需要着力于对隐性成本进行解读,并将对隐性成本的考虑贯彻到企业战略决策的制订中来。为此,可以通过业务培训的形式来实现这一认识目的。另外,在项目制下内部成员也应从工程技术领域来认识成本控制模式。
  2、创新成本过程控制实现形式
  创新成本过程控制形式,在于应对因信息不对称现象所带来的控制绩效不高的情形。为此,在保留现有控制经验的同时,还应将成本控制转换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利益诉求。可以在大中型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将部门界定为相对独立的类市场经济主体,在内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来实现资源交换。这样一来,便能提升部门负责人的成本控制意思。
  3、完善利用隐性成本决策模式
  对企业隐性成本控制的意义在于优化管理层的战略决策,以及降低企业与市场在能量交换上的摩擦力。因此,为了降低沉淀成本的发生,则需要在固定资产重置上遵循“先核心、再外围”的路径;为了降低机会成本,则需要优化配置企业的资金资源,对此应建立起预算硬约束的机制来;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则应强化与客户之间的契约管理,从而在与之交易的高频率和稳定性上较低交易成本。
  四、未来还须重视的问题
  1、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
  一般而言,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体现为企业的成本中心。这一地位就要求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对成本的控制程度进行评估。从资金使用上来看,则体现为应对其的使用效益展开评价。因此,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便成为必然。这里须注意一点:应着重考察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
  2、建立与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核心环节,应建立与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这不仅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作为成本中心的地位使然,还是企业财务目标管理的内在要求。并且,企业还应建立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通过对各部门管理者正式与非正式协商渠道的建立,强化企业资金监管意识和力度。
  五、小结
  本文认为,对企业成本控制展开经济学分析并实施应用化处理,是目前急需完成的任务。在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途径需要围绕着:深化对企业成本控制的认识、创新成本过程控制实现形式,以及完善利用隐性成本决策模式等三个方面来展开。

上一篇:浅论关于人本管理的理论辨析

下一篇:例解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