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5-07-23 10:16

【摘 要】本文从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入手,从社会,学校和个人的角度对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字】教育成本 核算 理论基础 意义

1958年,最早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者之一的约翰•维译()出版了名为《教育成本》(The cost of Education)的专著。自此,教育成本就成为教育经济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开始研究教育成本的核算问题尤其是高校的教育成本的核算问题。
为什么要研究教育成本?研究教育成本的核算有什么意义?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一些具体的分析。
一 教育成本核算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学校属于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事业单位一般是不计成本的,所以,高校的会计也不要求进行成本的核算。但是,随着高校的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教育投资体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报账式”会计核算体系已不能满足对高校会计信息处理的需求。
1998年1月1日起开始试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将原来的“三大”会计核算要素统一规定为“五大”会计核算要素,并将将原来的“收付记账法”改为国际通用的“借贷记账法”,并确立高校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要求高校的会计工作应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这为高校成本核算奠定了理论基础,使高校成本的核算工作成为可能。
二 教育成本核算的社会意义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
英国教育经济学家希恩认为:“教育部门,同其他经济部门一样,要使用一部分宝贵资源,这些资源,如不用于教育部门,就可以用于别的部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高校实行“供给制”,即实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因而,学校只注重教学和科研活动,不讲成本核算,不讲办学效益,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教育资源利用率极其低下。
通过教育成本核算才能分解经费的使用情况,可以全面掌握教育经费活动的过程及效果,跟踪考察人、财、物的消耗情况,为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提供依据和方法,使高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国家制定合理的教育投资规划。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确定高校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部门根据在校学生年人均教育成本,规定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 1996 年12 月16 日颁布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和标准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共同作出原则规定。在现阶段,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具体比例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承受能力分步调整到位。可见,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指标是合理确定拨款标准和收费标准的依据,一所高校如不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就无法确定生均成本,也就无法确定究竟收费多少才能维持学校正常的运转。


(三) 教育成本的核算是建立合理的负担和补偿机制的前提
教育作为一种生产性投资,社会、用人单位、个人都是受益者,因此,他们都应该合理的分担教育成本。1999年国务院总理李岚清在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对高等教育的培养成本要尽快建立起一种由国家、学校、学生家长和个人共同合理分担的机制。”建立教育成本的分担和补偿机制的前提条件是要研究教育成本,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
三 教育成本核算对学校的意义
(一) 有利于高校的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非物质生产领域,它一方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又是商品、劳务购买者和消费者,这样高校就成为构成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参与市场竞争。把竞争机制引进高校,必将促使高律财务管理由拨款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
管理需要相关相关的数据进行规划和控制。为了满足学校决策的需要,就有必要采用适当的标准和方法对教育过程中各种纷繁复杂的投入和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和描述。也就是要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从而提供预计性和分析性的信息。
(二) 衡量高校办学效益的依据
提高办学效益,就是要以较少的耗费,实现较多的教育成果。
只有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才能在同类院校之间进行办学效益的比较,充分利用高校
的资源,促使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高校由原来的国家包办转变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高校之间有办学方式、发展规模、招生分配、科技成果转让等领域逐步与市场接轨,高校面临着调整、联合、合并的发展趋势及办学风险。进行人才成本核算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衡量办学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准。
四 教育成本核算对学生和家长的意义
随着学生缴费上学的普遍实行,学生(或其家长)已成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对于教育服务价格确定依据的教育成本自然非常关心。1998年海南大学的自费毕业生就提出,学校应对他们两年来的各项费用进行结算,对不合理及超出部分予以退还。他们认为,既然是自费,学生就有权知道自己的钱用在哪里(《南方周末》,1998.7.3)。
因此,核算教育成本,有利于学校财务的公开,有利于大众对学校财务的监督,也能使学生和家长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0—65.

上一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保险公司成本费用“粘性”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