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

发布时间:2015-07-07 09:46
摘要:“整合”,它是指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和业务流程,合并、撤销或增加一些业务部门,包括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以erp与电子商务的整合作为研究内容,指出erp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商务是erp的延伸,两者相整合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整合后两者必然发挥“1+1>2”的优势。
  关键词:erp;电子商务;整合
  
  erp与电子商务的整合思路基于erp与电子商务紧密的相关性,更出于现实发展的考虑。erp与电子商务整合即为erp与电子商务两种企业运作模式的有机集成,目的是为了把两者的相关部分柔性地结合到一起,使两者优势互补,发挥整体效用。
  
  一、erp与电子商务整合的必要性
  
  外部商务环境的变化和erp本身的局限,使得电子商务与erp整合成为一种必然。企业要生存,就必须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及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两者的整合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1.外部商务环境的变化。以网络、电子商务等为特征的新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但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贸易、生活和学习方式,而且也促使企业的发展趋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大的企业集团强强联合,组成新的跨国战略联盟,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和主体力量,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环境这五个要素已经成为衡量供应链和企业整体水平与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全球企业的竞争趋势已由原来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领域和地域的限制,参与到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等。国际商务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生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资源日益通过国际市场进行配置,也将商业、贸易推向了全球化。通过网络,商务、交易都将趋向无国界化,在这种环境下,企业间的交往日趋频繁,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业务往来也越来越紧密复杂。如何协调这些企业间众多复杂的业务往来关系,是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所面临的新问题。这一切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erp虽然在企业管理方面为管理者提供了不少实用、可靠的功能和工具,但由于现代商业环境日趋复杂和多变,市场情况变幻莫测,企业需要一套更好更全面的系统,能为它们提供更好的功能和工具来及时捕捉商机,快速作出反映,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大的价值,能为客户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以不断巩固市场,能根据市场信息尽快开发和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去创造新的市场等等。这些都是以往的erp所不能完全满足的,需要和电子商务相结合,加入新的功能和工具,这些都对erp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实现erp与电子商务的整合成为必要的。
  2.现有erp系统的局限性。尽管erp的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但是目前大多数erp系统还主要用于企业内部,集中于如何使企业自身运转更加有效。但是企业的收益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流程的加速运转和自动化,还取决于它的供应商、分销商及客户等。企业间的erp系统将是高度集成的供应链系统,能够跟供应商和客户形成战略联盟或虚拟组织,实现组织间的协调运作,但现在的erp系统还达不到这个目标,它的局限性表现在这几个方面:erp虽然是面向供应链管理,但其重心仍在企业内部;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信息越来越重要,但现在的erp软件系统还不完善,对电子商务的支持也尚未成熟,电子商务环境下的erp系统必须要能够支持企业与战略伙伴的信息交流,实现协同商务;erp与电子商务的整合程度低,尽管很多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但是由于没有后台erp系统的支持,使得从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后台erp系统中。
  所以要把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系统引入企业。企业首先要在思想上明确集成的目的及所能达到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以最先进的技术为保障,实现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
  
  二、电子商务与erp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需要有业务流程重组相配合,同时,也要对应用软件各模块进行合理划分和有机集成。而集成就是将原来没有联系或联系不紧密的单元组成为有一定功能的、紧密联系的新系统,它包含着两种或多种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
  与电子商务在整合需求上的可行性。企业之所以提出电子商务与erp整合的要求,是因为企业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已经认识到竞争是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完整的供应链管理不能单独依靠传统的erp来完成,而电子商务的优势正是在对企业的外部管理上。企业管理由内向外延伸是企业发展必然的结果。只有当企业发展到这一步时,企业才会考虑到erp与电子商务的整合。因此,当企业提出集成需求时,应该已经充分考虑过企业的发展方向,已经对整合的目的及整合后的效果有了充分的认识,整合在需求上是可行的。
  与电子商务在整合技术上的可行性。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为erp与电子商务整合提供了技术支持,整合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是erp与电子商务整合过程中的一大特点。erp系统是基于企业内部网将企业各部门、各流程联系起来的。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实际上是在企业外部网上架构电子平台,供应商和分销商、客户等通过这个平台与企业进行信息交互。企业将erp中的库存信息和生产计划提供给供应商及客户,供应商根据生产计划及时提供原材料配给,客户可以根据库存下单并将需求提供给企业,企业在得到客户需求后及时组织生产,以确保产品充足,同时又可降低库存。这样三者之间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企业与供应商、客户间进行信息共享时,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对于企业间的通信安全可以通过vpn技术得以保障。在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加装防火墙,确保了企业内部重要信息的安全性。

  三、erp与电子商务整合的策略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何使erp更有效地支持电子商务、如何与电子商务系统整合,是关系到企业成败的关键。
  第一,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需要有业务流程重组相配合,也需要运用软件各模块进行合理划分和有机集成。在实现两者的整合时,erp方面应优先考虑采购、生产计划、市场营销、销售、库存、财务等物流、资金流密切相关的模块,电子商务方面应考虑网站管理模块、网上销售模块、网上采购模块和网上资金收付模块,把两者的这些模块集成到一起,构成一个新的运用系统,可以称之为整合系统。整合系统要为今后模块的扩充留有接口。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传统销售模式和网上销售模式都必须对统一产品库存进行减量,两种模式下的销售额都必须反映到市场销售部,并在市场销售部进行汇总,为市场需求分析提供数字依据;传统采购模式和网上采购模式都必须对同一投入库存进行加量,两种模式下的采购额都必须反映到计划与生产部,并在该部门汇总,为市场供给分析提供数字依据;两种模式可以共享投入品编号或产品编号数据库、供应商数据库、客户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数据;两种模式下的资金收入与支出,包括应收应付,都必须反映到财务部,在财务部进行汇总,并做一些财务指标分析。
  第二,随着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把系统建成intranet模式。这种模式指企业将自己的intranet有限度地对商业伙伴开放,允许已有或潜在的商业伙伴有条件地通过internet进入自己的intranet,可以访问一些erp系统模块,如现在已经实现的供应商可以访问仓储子系统。企业的生产子系统也可以向商业伙伴开放。商业伙伴可以有限度的查看本企业的生产计划,甚至可以对生产计划的制定给出建议,也可以查看自己订单的完成情况。这样可以使企业与商业伙伴很好的沟通,最大限度地提高商业信息传输率,可以减少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第三,电子商务与erp系统的整合仅仅依靠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erp系统应该围绕电子商务进行相应的企业组织创新和企业各部门的优化重组。erp与电子商务的融合需要整个企业协调运作,企业必须不断对现有运营模式进行改善和重组,更改职能工作部门设置,调整人员配置和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构筑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同时,企业经营模式的任何改变必将对电子商务体系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推动电子商务结构的不断发展完善,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这样的企业重组就形成了“erp”与“电子商务优化”之间的良性循环,也就推动了双方的协同发展以及企业的良性发展。
  第四,为确保erp与电子商务更好地整合,转变传统观念也至关重要。erp与电子商务的整合,必然牵动全局,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企业深层次的一场变革。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现行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施erp系统,必须同时推进传统观念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实施erp系统最关键的因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转变将会引起许多人利益的再分配,因而必然会遇到许多阻力。这就要求最高决策层全力推动企业领导者、管理层及员工转变观念,在思想意识上有正确的认识,以便在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综上所述,erp通过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达到优化企业资源,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施网络化管理的目的,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解决了与外部世界的通信、交易的问题,它能增加企业的市场机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些有赖于后方强有力的支持。erp与电子商务的整合,将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丁飞.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4).
  [2]管宝云.erp与电子商务整合实施企业信息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8).
  [3]黄小原,卢震.erp理论与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陈超.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潜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6,(3).

上一篇: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研究

下一篇: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