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对外贸企业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7-07 09:48
在这场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国际贸易的变革中,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一方面希望借机取得后发优势,另一方面又存在资金、技术等先天的不足。有的国家甚至对电子商务带来的贸易创新好处例如公开贸易信息、节约单证成本、增加透明度等没有足够的认识,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除去少数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电子商务的边缘,被动地接受电子商务的自由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写作硕士论文地区来说,在加快外贸发展的过程中抓住并利用好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能为自己创造竞争优势和赶超机会,可以借此迅速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忽视它,则有可能继续落后甚至是丧失原有的优势,结果可能拉大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距离。
我国电子商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却发展迅速。我国政府自90年代初开始,就相继实施了“金桥”、“金卡”、“金关”等一系列工程,己初有成效。1998年3月,中国银行和世纪互联网共同完成了国内第一笔电子交易,这意味着我国电子银行建设的启动。1998年7月8日,外经贸部组建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运行,这是第一个由政府组建的网上交易市场,标志着我国在网络贸易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05年4月1日,我国第一部对电子商务的单独立法—《电子签名法》正式开始生效,此法将对我国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合同订立产生深刻影响。
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列世界第三。如何完成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型,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创新优势寻求贸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我国这阶段外贸发展的主要问题。电子商务引起的贸易创新将给我国经济及外贸企业发展带来以下影响:
(l)调整外贸产品结构。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更加突显。各类高科技产品、开发软件、视听产品、法律服务等产品和服务需在政府产业扶持与出口诱导下快速发展。
(2)改变贸易条件。电子商务突破服务贸易的时空限制,为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供良机。对于我国,因为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在中间产品和标准化制成品方面,商品缺乏相对优势。但是在电子商务引导的创新领域,相关数字产品的商品和服务,却具有共同的起点。
(3)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电子商务向我们开放了全球市场的每一个领域,它扩大了可贸易的范围,深化了国际分工,更新了交易手段,改造了国际贸易的经济主体和经营方式,分化了国际消费偏好,使得国际贸易的成本和收益结构都发生了改变,从而深化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
目前,我国的出口结构基本实现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初级产品的替代转型。这种替代能够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但也蕴含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优势面临矛盾:一方面根据资源享赋,我国目前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但是这些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些优势还必须利用。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票赋和交易条件决定的静态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但比较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竞争优势是国际竞争中更具能动性的因素。
就我国的情况来说,我国对外贸易的生产要素基础由于长期历史和政治的原因,至今仍停留在以资源、劳动力要素为主的阶段,形成了粗放型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虽然电子商务所带来的贸易创新给我国带来了不少好处,如信息在国际范围内通过信息网络自由流动、信息处理的跨国传递和资源共享突破了一些国家、地区、行业和某些大型跨国公司对市场信息的限制和垄断,信息技术导致的这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消除了一些贸易及投资障碍,信息的公开性特点、平等获取原则使我国的对外贸易企业具备了与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竞争的条件及抓住世界市场的机会,为其创造了一个极好的发展空间,但也使我国原来具有的自然资源及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重要性降低,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韩国等,它们的资源享赋与我国基本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但目前它们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根据它们的经验,创造竞争优势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贸易结构导向的转变,过去参加国际竞争主要是依据自身的供给条件,以资源票赋为导向,现在则是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快捷与方便无疑为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是有效地进行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化工作。为了使比较优势成为竞争优势,各个竞争国都争先采取新技术,以新技术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口的产品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但是这些产品包含了更多的新技术含量,因而有明显的写作硕士论文竞争优势。我国现有的产业,包括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例如纺织业也应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以降低成本,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时代并不改变成本和效益的经济学基本原则。对我国外贸和经济和谐发展而言,如何在电子商务带来的创新背景下完成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和对外贸易结构的逐步转型同等重要。
我国电子商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却发展迅速。我国政府自90年代初开始,就相继实施了“金桥”、“金卡”、“金关”等一系列工程,己初有成效。1998年3月,中国银行和世纪互联网共同完成了国内第一笔电子交易,这意味着我国电子银行建设的启动。1998年7月8日,外经贸部组建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运行,这是第一个由政府组建的网上交易市场,标志着我国在网络贸易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05年4月1日,我国第一部对电子商务的单独立法—《电子签名法》正式开始生效,此法将对我国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合同订立产生深刻影响。
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列世界第三。如何完成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型,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创新优势寻求贸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我国这阶段外贸发展的主要问题。电子商务引起的贸易创新将给我国经济及外贸企业发展带来以下影响:
(l)调整外贸产品结构。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更加突显。各类高科技产品、开发软件、视听产品、法律服务等产品和服务需在政府产业扶持与出口诱导下快速发展。
(2)改变贸易条件。电子商务突破服务贸易的时空限制,为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供良机。对于我国,因为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在中间产品和标准化制成品方面,商品缺乏相对优势。但是在电子商务引导的创新领域,相关数字产品的商品和服务,却具有共同的起点。
(3)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电子商务向我们开放了全球市场的每一个领域,它扩大了可贸易的范围,深化了国际分工,更新了交易手段,改造了国际贸易的经济主体和经营方式,分化了国际消费偏好,使得国际贸易的成本和收益结构都发生了改变,从而深化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
目前,我国的出口结构基本实现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初级产品的替代转型。这种替代能够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但也蕴含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优势面临矛盾:一方面根据资源享赋,我国目前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但是这些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些优势还必须利用。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票赋和交易条件决定的静态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但比较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竞争优势是国际竞争中更具能动性的因素。
就我国的情况来说,我国对外贸易的生产要素基础由于长期历史和政治的原因,至今仍停留在以资源、劳动力要素为主的阶段,形成了粗放型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虽然电子商务所带来的贸易创新给我国带来了不少好处,如信息在国际范围内通过信息网络自由流动、信息处理的跨国传递和资源共享突破了一些国家、地区、行业和某些大型跨国公司对市场信息的限制和垄断,信息技术导致的这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消除了一些贸易及投资障碍,信息的公开性特点、平等获取原则使我国的对外贸易企业具备了与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竞争的条件及抓住世界市场的机会,为其创造了一个极好的发展空间,但也使我国原来具有的自然资源及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重要性降低,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韩国等,它们的资源享赋与我国基本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但目前它们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根据它们的经验,创造竞争优势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贸易结构导向的转变,过去参加国际竞争主要是依据自身的供给条件,以资源票赋为导向,现在则是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快捷与方便无疑为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是有效地进行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化工作。为了使比较优势成为竞争优势,各个竞争国都争先采取新技术,以新技术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口的产品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但是这些产品包含了更多的新技术含量,因而有明显的写作硕士论文竞争优势。我国现有的产业,包括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例如纺织业也应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以降低成本,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时代并不改变成本和效益的经济学基本原则。对我国外贸和经济和谐发展而言,如何在电子商务带来的创新背景下完成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和对外贸易结构的逐步转型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