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延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

发布时间:2015-11-09 11:13

  今天, 我们召开全省推进26县加快发展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部署26县摘掉“欠发达”帽子、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谋划新常态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春节过后,省委、省政府就召开这次会议, 足以说明这次会议的重要性。这是一次加强“造血”功能的思想动员会, 也是一次加快发展的工作部署会。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确立加快发展的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就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形成了新常态下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贯彻落实“ 四个全面” 治国理政总方略, 坚持以“ 八八战略” 为总纲,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新特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加快发展,就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把统筹区域发展纳入“八八战略”的总体部署之中。我们要续写好“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 就要26县摘掉“欠发达”这顶帽子、加快发展,更快更好地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摘帽”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我省距离“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不到一年了。时间非常紧迫,任务能否完成, 就看欠发达地区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摘帽”。经济上要“摘帽”,首先思想上要“摘帽”。26县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摒弃保“欠发达”帽子、靠外力“输血”的“等靠要”思想,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时不我待, 真抓实干, 勇于“摘帽”、加快“摘帽”。如果把我们的26县放到全国去比较,已经不是欠发达了。我们所谓的“欠发达县”,无论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还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大多已超过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发展水平,“摘帽” 的经济社会条件已经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省里要26县“摘帽”,而是26县要主动“脱帽”, 跟上全省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和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步伐。

  2.加快发展,就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强调,“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抓好这项工作, 团结带领广大群众通过顽强奋斗早日改变面貌”,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欠发达地区愿不愿“摘帽”、敢不敢“摘帽”、能不能真“摘帽”,考验的就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26县的领导干部要义不容辞地担起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重任。既要有“狮子”一样的气概,也要有一颗聪明的脑袋。不仅要敢于担当,勇于摘掉欠发达的帽子,更要善于担当,尽快改变欠发达的面貌,绝不能在一个地方干一年没有进展, 干两年仍没起色,干三年还是涛声依旧,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3.加快发展,就要有造福一方的为民情怀。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欠发达地区摘掉“帽子”,加快实现生态富民,这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时时刻刻为百姓谋,不能为自己个人谋”。随着我省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盼生产更发展、生活更富裕、生态更优美。26县不仅要摘掉“欠发达”的帽子,更要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的“绿富美”。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对26县的工作要求,也是26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我们绝不能辜负老百姓的期待,要始终心怀百姓、情系民生,带领老百姓加快绿色发展、加快特色发展、加快内生发展,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

  4.加快发展,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过,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不必在我,就是要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要为大我而弃小我;要处理好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26县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届接着一届抓。“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迈向现代化征程的新起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事业的成功未必就在我手中、在我任期,但为了事业的成功,我们不能消极等待,不能无所作为,既不要为一时政绩而急功近利,也不要彷徨不前错失发展机遇。一定要着眼未来、立足当前,坚持问题导向,盯住薄弱环节, 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钉下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加快发展。

  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加快发展的新动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主动适应新常态, 推进26县加快发展, 就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导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朝着这条路子走下去,推进绿色发展;就要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 打好转型升级“ 组合拳”, 推进跨越式发展; 就要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加强公共服务,推进和谐发展;就要更加注重发展动力转换,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内生发展。26县要加快发展,走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路子,关键是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一, 要增强特色产业竞争力。特色产业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核心,生态产业是我省内陆山区的优势产业。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最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培育和增强特色产业竞争力。一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餐桌上的安全”和“舌尖上的美味”。要紧紧围绕生态和绿色主题,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先行区和绿色农产品主产区。

  二要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工业。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提升发展农林产品精深加工、来料来样加工、民族工艺品制造。对接省里“七大产业”发展,结合当地优势, 创造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挖掘地域人文特点,推进特色制造与文化创意相融合, 打造区域品牌,彰显地方特色,增强特色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三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山水生态资源的独特优势,注重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把青山、绿水、风光、森林、空气等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推进生态旅游全域化发展,加快培育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乡村民宿等业态,把生态旅游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四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连锁超市、地域文化创意、区域仓储物流、职业技能教育、新型农村金融等新业态,促进产业结构提升优化。

  第二, 要增强小县大城集聚力。城市是人口和产业集聚的载体,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内陆山区要从地广人稀的实际出发,坚定地走小县大城的城市化发展路子。一要加快推进人口产业集聚。要把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现代化美丽县城建设、中心镇改革发展和小城市培育、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不断增强城镇承载能力, 提升人口、产业、要素集聚能力。二要有序推进农民异地搬迁、下山脱贫。对地处偏僻、条件恶劣的山村来说,要以自然村整体搬迁为主要形式,进一步推动下山搬迁脱贫,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和创业发展空间。三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和产业集聚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来支撑。要完善资金筹措办法,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省级补助力度,降低县级配套投资比例。要统筹规划安排,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省道、铁路、机场、水利、电力、通讯、广电、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三,要增强创业创新驱动力。创业是实现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创新是区域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全面深化改革,努力营造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浓厚氛围, 以大众创业培育经济新动力, 用万众创新撑起发展新未来。一要激发大众创业热情。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加大创业就业政策扶持力度,建设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平台,积极培育创业市场主体, 不断开拓创业渠道,营造良好创业环境,掀起大众创业热潮。二要焕发万众创新激情。创新驱动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 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 提升广大市场主体竞相创新的能力。三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按照全省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在加大政府自身改革的同时,全面深化农村重点领域的改革。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农村土地、农业经营、农村金融、户籍管理、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 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第四, 要增强生态环境支撑力。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一要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坚定不移地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 大力实施清洁土壤、大气污染防治、平原绿化等行动,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二要提升生态屏障功能。加快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加强流域源头保护,加大耕地资源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加强生态公益林、重点防护林建设,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三要完善生态奖惩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完善与生态环境质量相挂钩的奖惩机制。建立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探索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第五, 要增强公共服务保障力。向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要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一要提升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要深入推进中小学布局优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快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发展, 完善城乡教育共同体机制,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二要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覆盖面。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加快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实现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县市全覆盖。三要保护和发展特色文化。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加快图书馆、文化馆、特色博物馆、群众体育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推进特色村寨、“浙派”民居建设,鼓励文化精品创作,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四要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医疗、养老保险的人群覆盖面,完善保障标准调整机制。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扩大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向低保边缘户和困难低收入家庭覆盖,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2015年,所有县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600元以上。

  三、着眼增强“造血”功能,采取加快发展的新举措

  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2003年以来,我省从实际出发,相继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山海协作工程”“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政策”“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我省已经成为全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站在这样的新起点上,省委、省政府作出26县加快发展的决策,这是新形势下我省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的战略部署。推进26县加快发展,创新完善政策举措,重点要把握好五个方面。

  1. 支持力度不减。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围绕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将一以贯之地实施下去。省里对26县的支持不会削减,工作不会放松。一是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减。26县“摘帽”后,省财政的扶持政策总体力度不会削减,一般性转移支付不低于2014年的总量,并不断增加。遵循保基本、托底线的原则, 合理划分省与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 夯实市县基本运行财力保障基础。二是结对帮扶工作力度不减。省里明确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力度不减、资金不减,稳定省、市、县三级对26县省级扶贫重点村的结对帮扶关系,完善“一村一计一部门”“一户一策一干部” 的帮扶机制。三是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力度不减。进一步拓宽山海协作内涵,完善山海协作平台, 创新山海协作机制,推进山海协作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提升。四是扶持低收入农户加快增收的力度不减。下一步,要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和第二轮“特别扶持计划”,提高扶贫精准性和有效性。今年,全省基本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贫困现象。

  2.转变扶持方式。这些年,我们对26县“输血”输了很多,有一定的效果, 但从根本上还没有培育出很强的“造血”功能。外在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依靠自身发展才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扶持方式要从过去“输血”的方式加快向“造血”的方式转变。转变扶持方式,就要从过去简单的资金帮扶向产业发展帮扶转变,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转变扶持方式,就要从过去的物资帮扶向智力培育帮扶转变,大力培养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增强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力。转变扶持方式, 就要从过去单一的经济帮扶向民生保障帮扶转变,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提高自身发展的支撑力。

  3.优化资金结构。省里对26县的资金帮扶总量不算少,但资金使用绩效还不十分理想,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要通过优化帮扶资金的支出结构来提高资金转移支付绩效。一是要突出重点领域。专项性转移支付要重点用于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等方面。钱要花在刀刃上,“三公”经费要进一步降下来,把省下来的钱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二是要集中资金使用。用整合的办法,把各个渠道、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专项资金统筹起来,集中财力办大事。要把有限的帮扶资金用到关键环节,切实提高帮扶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要拓宽筹资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有限的财政帮扶资金投入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26县的建设和发展。

  4.完善具体政策。推进26县加快发展,政策支持还是必不可少的。省里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要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一是政策导向要更清晰。激励振奋精神,鼓励自力更生,引导发挥特色,立足内生发展,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路子。二是政策措施要更精准。针对制约发展的瓶颈,抓住脱贫致富的关键,做到精准帮扶、精准服务、精准发力,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切实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三是政策奖惩要更有力。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政策,按照考核奖惩办法,以2014年度为基准,比发展质量,比发展水平,干得好的“奖”“增”“加”,干不好的“罚”“减”“换”。四是政策体系要更完善。省委、省政府将制定出台政策意见,省直各部门要制定具体配套政策,有关地区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政策之间要加强衔接配套, 形成整体合力。

  5.提高整体水平。推进26县加快发展,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提高整体水平,关键是增强“两个能力”,就是增强26县的内生发展能力和低收入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只有26县增强内生发展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整体发展水平才会出现质的提升。只有低收入农户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全省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提高整体水平,重点是缩小“三个差距”,就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人群收入差距。只有缩小了这“三个差距”,全省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更协调、更均衡、更可持续。

  四、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加快发展的新机制

  推进26县加快发展,事关全省改革发展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仅要认真做好当前的“摘帽”工作,更要积极谋划“摘帽”后的工作举措,构建加快发展的新机制,确保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

  1.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和解决好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省直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认真做好相关政策举措的调整完善和组织实施工作。各市、县(市、区)要结合各地实际,建立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扎实做好“摘帽”和“摘帽”后的具体工作。

  2.改进考核激励机制。今后没有发达与欠发达之分,只有工作先进与工作落后之别。省直有关部门要拿出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加强对26县的考核。从2015年起,对26县不再考核GDP及相关指标,主要考核生态保护、民生保障、居民增收等工作。省里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按综合考核结果,对干得好的,实行差别化奖励;对干得不好的,不仅没有奖励,还要适当减少帮扶资金,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考核激励良性机制。

  3.完善要素配置机制。推进26县加快发展需要有力的要素保障。要优化土地配置机制,继续支持土地整治工作,对26县在年度用地计划上予以倾斜支持, 加快推进土地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引导有限的土地指标投向重点地区、优质项目,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要健全金融服务机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培育新型金融组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 增强加快发展的金融支撑。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人才引进使用的特殊政策, 吸引更多的技术、管理、经营人才。选好配强党政领导班子,继续选派优秀干部任职挂职,加大与省直部门、其他地区的干部交流力度。

  4.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推进26县加快发展,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要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要充分发挥浙商作用,继续做好浙商回归各项工作,强化精准服务,鼓励浙商回乡创业, 参与优势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要切实加强舆论宣传, 引导主流媒体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弘扬先进, 鞭策后进,鼓劲加油,传递“ 正能量”, 努力为推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上一篇:浅议城市规划与城中村改造协调机制

下一篇:城镇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规划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