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探究新公共管理批判及其价值根源

发布时间:2015-11-09 11:14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主要针对西方公共管理和国家行政领域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而被学者们提出。在公共管理和公共经济理论当中,官僚机构由于其自身在行动目标和约束条件方面的特点,形成了让整个社会难以忍受的众多弊病。为了解决由于公共机构缺乏市场机制影响 的问题,新公共管理理念应运而生。但是在目前,对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抨击和否定之声在欧洲管理学界仍旧不绝于耳,而新公共管理理念和反对者们所提出的意见之间的差异,事实上正根源于两者在价值判断方面的巨大差异。

  一 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对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批判

  为了对新公共管理理念批判的内容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本文将首先对新公共管理理念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相应理论批判的内容进行了研究。

  (一)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内容

  新公共管理是相对于西方代议制民主制度建立之后所形成的,由专业文官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公共管理制度。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由于专业化的官僚队伍内部不能够运用市场价格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并且不以利润最大化目标为运营目的,因此存在着低效率的问题,应当在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当中引入市场价格机制,对政府部门进行民营化,从而实现公共产品供应效率的提升。

  首先,新公共管理思想旗帜鲜明的将现代文官政府作为自己的批判对象,认为现代代议制民主制度之下的文官政府具有低效率的特征。自西方经济学理论当中出现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以来,政府在公共行政当中所具有的内在问题就日益被人们关注。著名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唐斯在其著作《官僚制的内幕》当中,就对官僚制为特征的文官政府所具有的内在问题以及其产生根源进行了剖析。文官政府由于能够取得的外部支持相对恒定,因此新进入的人员能够获得的利益相对较少,这使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不倾向于进入行政部门,这直接导致了行政部门当中充斥着保守者,而行政部门内部的管理人员也逐渐将组织的运作行为和组织的运作目标分离开来。文官政府内部的人员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的资源,从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因而这些文官就往往倾向于扩张自己的部门,这直接导致了行政部门普遍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

  其次,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普遍认为,公共管理活动当中存在的问题的直接根源是公共管理部门没有价格机制作为引导资源配置的工具和杠杆。利润、成本和价格等变量在企业实际运营的过程当中,始终都具有支配地位,但是在公共部门的运营当中,这些变量并不会直接的发挥作用。公共部门的决策者往往倾向于通过扩大自身控制的资源,从而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部门扩张当中所带来的公共部门的运营成本上升的问题,并不在公共管理部门的考虑范围之内,而政府部门并不追求自身利润,但公共产品的供给本身又难以完全的被价格等因素引导。公共产品的实际价格的提升,最终并不会带来供应数量的大幅增加,公共产品当中的相当的部分也不能够被有效的定价。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公共部门脱离市场价格机制,运营成本高昂等问题。在以市场和效率为导向的学者眼中,这种现象应当被扭转和纠正。

  最后,新公共管理理论事实上提出了一整套依靠市场机制提供公共产品,从而取代政府和文官队伍的制度设计。对相应的部门的私营化是这一政策的核心内容,而将私人资本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则是这一制度设计的核心理念。新公共管理理论将公共产品作为和私人物品一样的一种商品,提出用价格机制引导其配置,用成本收益机制决定厂商的内部经营措施和管理模式。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公共管理理念体现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特征。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新公共管理理念从政府部门对价格机制和成本利润机制缺乏敏感性的问题出发,提出现代文官政府在效率方面的缺失,并要求以市场机制和利润机制引导公共资源的配置,并最终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化。

  (二)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被提出之后,批判之声就在学术界广泛出现。对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对市场内部的自发性的怀疑,对私人和公共物品的边界的争议,以及对社会公平价值的强调等方面。

  首先,对市场自发性问题的怀疑是对公共管理理论批判的主要方面。市场的自发性是市场当中的主体由于利润最大化目标,而容易产生违反法律和公共道德的问题。西方社会由于经历市场经济时代的历史相对较长,对市场当中存在的利用信息优势进行逆向选择,做出败德行为的问题认识比较深刻,因此存在大量学者反对将公共产品交由企业提供的现象。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传播的背景之下,产品的相关信息不能够为消费者所广泛认知,这使得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能够用各种方式欺骗消费者,从而谋取暴利。因此,利润最大化目标能够以一种破坏力较大的方式,直接影响到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而由于企业内部的信息保密制度的限制,公共机构事实上也难以对相应的企业施以有效的监督。市场自发性的问题要求公共行政力量对市场当中的主体进行监督和约束,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当中,用企业取代政府的思路,将直接取消掉非市场因素在经济活动当中的制约机制。如果市场当中的监督机制也被市场机制本身内涵化,监督行为就会同样被价格机制所取代。公共部门当中原本存在的寻租问题,最终也会被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所取代。

  其次,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划分也始终都是公共部门的私营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内在特征,边际成本近乎不存在的特质,使得均衡产量难以被推导出。而非排他性也就使得价格机制并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不能限制产品的使用事实上也就不能够为产品定价,公共产品的提供因此只能够通过政府的力量,但是如何划分好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这在目前的学术界范围内依旧具有较大的争议,这使得公共部门的私营化迟迟难以被推动。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众多的公共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已经成为一种企业经营决策所必须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而企业本身又具有根据自身的信息优势采取欺诈行为和欺诈策略的内在动机。公共部门掌握的相关信息事实上正是一种公共资源,如果这些资源被盲目的转化为可供出售的产品,市场秩序本身就会遭受到极大地挑战。但是相应的信息资源事实上又是企业决策所需要的要素,因而企业愿意对相关资源赋予一定的价格。如何区分信息资源和与之相类似的公共资源的产品属性,截止至目前仍然没有明确的认识。

  第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当中对社会公平的轻视,也是倍受社会公众所诟病的一个问题。新公共管理论的核心是将公共服务产品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定价,这种定价模式将直接影响社会当中的中低收入者消费公共产品的能力。对于一些维持最低生活标准所需要的社会福利性质的公共产品而言,市场定价机制的实施,无异于剥夺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消费公共产品的能力。西方政治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当中所强调的社会公平的基本含义,主要集中在过程公平和机会公平等方面。新公共管理理念强调的价格机制和私营化,会使得很多社会下层人士的子女丧失获得教育的机会,并最终使他们丧失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机会均等的理念将无法被实施,最终社会阶层将可能出现固化的风险,社会稳定也将难以保证。事实上这种风险本身也是直接限制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本身运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这种教育机会的丧失转变为一种贫穷在不同世代之间继承的直接诱因,社会不同阶层的转化和流动就会变得越来越缓慢,甚至最终趋于停滞。在此背景之下,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保证资源供给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事实上就是唯一的选择,而这两种特性事实上又是市场机制所欠缺的。

  综上可见,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不公平、不稳定和外部性等特征,是目前学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大为批判的一个重要内在原因和视角。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限性是市场机制不能够取代公共部门的直接根源。公共部门固然存在低效率和官僚化的问题,但是在主要的批评者看来,这些问题所造成的效率损失较之于市场调节公共产品最终带来的社会不稳定的风险而言,仍旧是可以接受的。

  二 对新公共管理批判的价值根源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目前公共管理活动当中由于存在着大量的官僚机构,因此存在着严重的效率低下和机构膨胀的问题,应当通过对公共服务部门的市场化,用企业的运营模式向社会推广相应的公共产品。但是由于对市场机制本身的公平性等方面的缺陷的考虑,一些批判者提出了与市场化主张截然相反的观点。明确这些批判者的逻辑起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分析新公共管理理论当中存在的内在缺陷和公共管理领域内的思想动态。

  (一)对人文主义精神的不懈追求

  人文主义是引导西方社会由中古时代进入到近代和现代社会的重要社会思潮。强调人本身的价值和尊严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一切活动事实上都要以服务于人为目标,这在西方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当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一直贯穿着西方近现代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人文主义精神当中对人的内在价值的重视,事实上正是众多学者对新公共管理提出批判的一个重要逻辑起点。

  人文主义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最终都要服务于人自身的利益。而现代新公共管理批判理论事实上着重强调了公共管理领域目前存在严重的非市场化问题,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官僚结构庞大。但是由于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公共产品提供模式,事实上能够给社会当中的大多数成员带来一个底线的公平和保障,人本身的价值和尊严得到了尊重,为人本身的尊严和价值损害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很多学者看来是值得的。人文主义所体现出来的以人本身的价值和尊严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的核心思想,事实上正是这些反对者和批判者们的逻辑上的内在出发点。

  (二)对人权和公民权的重视和强调

  人权和公民权是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理论当中的两个核心命题。人权和公民权的概念当中的核心内容正是人本身应当具有的平等权利。平等是西方政治哲学当中突出强调的观念,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依靠着同其他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才能够保证人之间具有一种相互结合的关系。人的相互结合是人的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是社会当中的每个个人的权利都应当被保护,并通过法律等外在制度条件形成受到维护的公民权利的逻辑起点。

  正是因为对每个个体的尊重,对人的平等权利的肯定,西方政治学者和社会学者反对以价格的变动配置,维持社会稳定和人的最基本生活的社会公共产品资源。价格机制本身以人能够付出的价格的大小来决定是否对社会当中的各个个体提供产品,但是人的平等地位事实上不能够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和破坏。因此,公共产品的提供,事实上不能按照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用价格等因素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对人权和公民权本身的尊重,事实上正是现代市场机制得以建立的基础。现代市场机制本身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才建立的,现代资产阶级革命当中以个人的权利和平等的观念对抗封建王权和特权,这使得资产阶级得以掌握政权,并建立起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但是如果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限制了市场经济体系本身的发展,则市场经济体系应当依赖公共管理活动,通过市场以外的力量纠正市场自身的失效。

  事实上,人权和公民权本身正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条件。只有法律上的平等,才能够保证劳动力转化成为商品,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但是如果市场机制的过度扩张直接影响到了公民权利本身,则市场制度就在蕴藏着毁灭自身的风险。西方众多的学者就是通过这样的分析范式来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加以批判的。从市场经济体系本身的构建历程和构建基础出发,反对市场机制的滥用是这种思路的基本内容。

  (三)对社群生活的回归

  新公共管理理论当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个人主义精神的特质。从个体出发,以个体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突出特点。这种充斥着工具理性思想的认知方式,事实上在将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混为一谈,用个人的功利主义行为取代集体活动当中的利他主义取向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当中所包含的内在问题。

  部分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者提出新公共管理理论,事实上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公共管理理论领域内的一次严重的扩张。新自由主义是在经济学理论内,自上个世纪后期以来,新自由主义理论大规模传播,对国家干预的反对是新自由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在特征。延伸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部,新自由主义的思想就体现为对政府的公共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的否定,削弱政府等公共机关的作用,使国家在公共管理活动当中逐步让位于市场机制,从而为资本寻找到一个扩张的出口正是这一思想的内在特征。

  三 结 语

  新公共管理理论本身强调以市场机制取代政府和公共部门来提供公共产品。对这种理论的批判,主要围绕着对市场的自发性的怀疑,对社会公平的担忧和对私人及公共物品之间的划分等几个方面加以进行。而批评者们的意见事实上正是从公民权和人权的角度所提出的一种平等的理念,社群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已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加以批判的理论依据。新公共管理理念当中所蕴藏着的新自由主义思想是其不能够很好地解决个体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浅析西方政府新公共管理改革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下一篇:探析“新公共管理”的借鉴适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