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头脑风暴法在大学管理应用型课程中的有效运
一、头脑风暴法概述
1.头脑风暴法的产生及实践意义。头脑风暴法是美国创造学之父亚历克斯·奥斯本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通过发散性思维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是通过找到与众不同的和异想天开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头脑风暴法是指针对某一研究主题,主持方着力营造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让所有与会人员自由畅想,提出想法或方案,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引发联想、产生共振和连锁反应,从而可以诱发更多的创意及方案。在许多具体实践经验表明,头脑风暴法可以排除折衷方案,对所讨论问题通过客观、连续的分析,找到一组切实可行的方案,因而头脑风暴法在政治决策、企业决策、军事决策以及民事决策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大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问题的解决,小至家庭或个人事物、疑难的排除,物品的改良、技术创新等。例如,在美国国防部制订科技规划中,曾邀请50名专家采取头脑风暴法开了两周会议。参加者的任务是对事先提出的规划提出异议。通过讨论,得到一个使原规划文件变为协调一致的报告,在原规划文件中,只有25-30%的意见得到保留。由此可以看到头脑风暴法的在应用实践上的有效价值。
2.实施头脑风暴法基本原则。
(1)自由畅想。即要求与会者尽可能解放思想,无拘无束地思考问题并畅所欲言,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或说法是否“离经叛道”或“荒唐可笑”;欢迎自由奔放、异想天开的意见,必须毫无拘束,广泛地想,观念愈奇愈好。
(2)禁止批评。禁止与会者在会上对他人的设想评头论足,排除评论性的判断。至于对设想的评判,留在会后进行,也不允许自谦。
(3)想法越多越好。鼓励与会者尽可能多地提出设想,以大量的设想来保证质量较高的设想的存在,设想多多益善,不必顾虑构思内容的好坏。
(4)借题发挥,不断完善。 鼓励盗用别人的构思,借题发挥,根据别人的构思联想另一个构思,即利用一个灵感引发另外一个灵感,或者把别人的构思加以修改。例如娃哈哈在德国考察饮料市场时,发现当地有一款去除发酵环节的啤酒,主要消费者是妇女和儿童,回国后立即发明了适合学生族、上班族和开车族的啤儿茶爽。
二、大学管理应用型课程的课程特点
1.综合性。管理应用型课程大多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对其它的一些学科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才能有效的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经济学、人文学、政治学、美学、金融学、财会等等。但是每一个学生不可能对所有的相关知识都有所涉及,故而集思广益就会变得非常重要。利用头脑风暴法让每一个学生都畅所欲言,既锻炼了个人能力,又让解决方法多样化。
2.实践性。管理应用型课程大部分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靠老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课堂的限制让学生变得非常的被动,行为上的被动就会带来思想上的被动。在管理课堂最难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里面来。不仅仅是带着耳朵来听课,更应该在一个又一个的主题牵引下,调动兴趣,开动脑筋,就像迷宫探秘一样,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头脑风暴法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3.普遍性。管理应用型课程是一种覆盖面比较广的应用性课程。除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本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大量管理课程,还有相当多的外系专业,如高尔夫管理、会计、金融、市场营销、文秘等等,开设了管理学的核心课程。故而管理应用型课程在教授的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所教授学生的学科特点,结合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点,让学生能够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在具体运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相关议题也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调动对本专业其它核心课程的兴趣。
4.系统性。一门完整的课程教学过程是一环紧扣一环,从理论到方法再到具体处理流程以及现代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一开始就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让整门课程在学生的理解和具体运用中能够真正的变成处理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法,例如在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学生应能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问卷设计、资料整理、资料分析、撰写报告这样一系列的教学过程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在一学期的时间内,一步一步的思考,实地运作,最后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后,能有步骤、有计划、有系统的完成调查全过程。让每一个学生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能够如同自然科学的应用方法般简单,而不仅仅是理解理论,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
三、管理应用型课程头脑风暴法有效运用的流程
1.实施头脑风暴法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教授一门管理课程之前,首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整本书在哪些章节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以管理学为例,在计划、决策、组织、人员配备等章节就可以结合运用头脑风暴法来让学生以创业计划书为议题进行设计。在讲授完这些相应章节的理论知识以后,应根据学生自由搭配或是集体协商确定每一个小组的名单,每一个小组选出一名主持人和一个记录员。
2.合理选择议题。议题在头脑风暴法运用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一个坏的议题会让头脑风暴法流于形式。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和当代大学生本身的特点出发,一个好的议题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符合专业培养教育目标,故而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授课,所设置的议题可能是不一样的,例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人员招聘和考核上运用头脑风暴法,市场营销专业和会计专业在专业侧重点上是不一样的,议题设置也应不一样;二是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管理议题设置从范围上看可大可小,若在计划章节运用,议题可以小到给班集体设计一个春季出游计划,也可以是一个学校小门店的创业计划,更可以是一个大型公司新产品的营销计划,具体设置什么样的议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是本专业的学生,那么议题专业性应该要强一些,如果是外系的学生,可能只学习过一两门管理课程,议题就应该生活一些,这样学生不会觉得晦涩难懂,又愿意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3.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搜索与议题相关的知识。在头脑风暴法运用的过程中,最忌讳的是学生对这个议题并不了解,那么在具体讨论的过程中,就会无话可说,或是简单的附和他人的观点,那么头脑风暴可能就会丧失它的意义。所以在头脑风暴法实施的前一个课时,就告知学生下一堂课我们要讨论的议题,让学生可以提前了解相关知识,或是可以申请一节课在图书馆集体查阅相关资料,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与议题相关的各种资料,思维能够跟开阔一些,方案也会与时代背景联系的紧密些。
4.会中合理分工,主持人鼓励学生发言,记录员运用对话录的形式记录每一个学生发言。若是第一次运用头脑风暴法,很多学生在听完基本原则之后可能会存在流程理解不够的情况,条件如果允许,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运用头脑风暴法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了解头脑风暴实施的流程和具体细节,主持人和记录员各自的职责和功能。若是没有多媒体,老师可以选取一组学生,首先由老师担任主持人的角色,其它组的成员坐在教室四周暂时围观,在操作的过程中,一一详细讲解头脑风暴法实施的流程和操作细节。在运用头脑风暴法的过程中,老师应仔细观察每一组学生的动态,有的小组讨论非常激烈,要关注语言的运用,若是出现负面的语言,应及时予以纠正;有的小组发言的人比较少,可以建议做成一个圆圈,按照顺序一一发言,当小组内所有成员都不能提出新的观点,及时宣布会议结束,进入下一个步骤。
5.讨论结束后,给每一组留下合理的时间整理数据,进行会后总结。讨论结束后,总结是非常主要的一个环节,所有的小组成员比对记录员所做的记录,多方面的因素分析,选择一个最可行的最满意的方案,然后全体成员就这一个方案进行相应细节方面的完善。所有小组将方案整理完善之后,按照小组的编号依次由主持人上讲坛讲解每一组最终确定的方案细节。最后,老师可以根据每一组提的方案进行分门别类,运用两两PK或是民主集中制选取票数最多的方案为优胜方案。
上一篇:浅谈互联网时代的首富变迁
下一篇:浅谈发文机关代字编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