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探讨
一、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简析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及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会计信息所反应的是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通过财务报表等形式将经济主体的发展情况展现给相关利益者,使其能够通过会计信息来进行经济决策。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其内涵的要求,对于会计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会计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综合体现。
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而言具有其内在的特点。该种会计信息的提供是以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情况为基础来进行计量和确认,并以及相关会计要素和经营内容制作成会计报告呈现出来。它反应了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客观性是其所应具有的首要特点。会计信息的客观性是其完整且真实的反应事业单位经营状况的基本前提,是对各种会计计量要求及其他相关信息的一种综合体现。此外,会计信息应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是其信息所体现的内容与企业发展的相关性,使其能够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从而使其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特点使得利益相关者能够以该信息来了解企业的历史发展情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为其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还应具备可比性,使其能够与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以及同行业发展予以比较以得出事业单位发展的潜力,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及时性也是会计信息所应具备的特点,对于事业单位发生的交易事项进行及时的计量,确认,避免出现一些拖延或者提前的现象。而会计信息还应做到明确性和重要性,使信息使用者能够更为直观的获取有效信息,使其更具实用性。
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信息不准确是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很多时候无法准确的反应某一会计期间事业单位真实的经济活动,无法做到账实相符,票证的替代现象较为多见,并且在会计处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了影响。此外,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未能做到全面性。在许多事业单位中,存在一些没有按照会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相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或者对于披露信息的处理不合符相关规定,使得会计信息无法保证起全面性。对于会计信息的处理上也未能做到及时。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会计信息的处理要从经济行为发生以及突发事件的披露等方面出发,对于日常的经济行为,在其发生后未能及时进行计量和核算,使得其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无法得到保证,而对于一些重大事项及突发事件的披露未能做到及时性,使其整体效果无法保证,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
就当前事业单位信息质量而言,普遍呈现出质量较差失真现象较为严重。而这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从视野单位的内部来讲,其会计管理制度以及风险控制制度的缺失导致了企业信息质量无法保证。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其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就当前的情况而言,事业单位中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责任无法落实的现象较为多见。虽有财务管理制度的框架,但是缺乏有效的操作制度和规范,无法保证其实践性和有效性。比如对会计凭证管理制度的确实导致了会计失真现象较为多见。而财务管理制度的滞后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多的是沿袭传统制度体系,对于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以及会计制度建设的重视不足,使得会计信息失实现象较为多见。
监督体系的缺失是会计信息质量无法保证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使得其内部监督制度及外部财务监督制度相对不完善,使其无法有效的实现会计风险防范,最终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监督体系的缺失使得各项会计工作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事业单位对其资金来源以及使用等都无法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的缺失以及外部监管不力,使其资金使用以及经营收入情况等无法得到真实的体现,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了影响。
外部环境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理念以及财务管理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企业法人治理机制不断完善的同时也提升了其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但是事业单位未能充分利用该种管理理念来改善其内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更多的停留于传统发展的阶段,会计工作人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管理规范的执行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整体素质偏低等也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三、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措施
第一,要对企业信息质量有正确的认识。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信息质量对于企业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的重要影响,并且要充分认识到其对事业单位整体发展的影响。只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够更好的推进各项会计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完善,从而更好的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不断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实现权责分明的同时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导机制建设,使得会计计量及会计核算工作等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断强化会计管理工作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并且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
第三,注重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效率以及会计信息质量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员工培训等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够更好的完成会计信息的计量、归档等工作,同时提高其会计核算的整体水平。此外,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使其对自己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能够严格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保证会计工作合规性的同时也有效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四,完善会计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完善能够有效的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要注重其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使得会计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管,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通过监督执法体系的建立等使得政府部门以及审计等部门的作用得到发挥,实现其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使其能够严格依据相关法规的规定开展工作。同时注重相关中介机构作用的发挥,使其更好的监督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不断的扩宽监督渠道,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使其受到社会各界的监督,督促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第五,充分内部控制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极大的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也极大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事业单位应该从自身情况出发,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其作用的发挥,通过风险识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内部审计制度的应用来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实现其质量的综合提升。这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要注重内部分工的完善,使得各项会计工作都能及时有序的开展,避免会计计量的史实等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