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教育应用改革分析论文(共5篇)
第1篇: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统计分析
一系列可控资源在土地和资源管理中,都需要一定的土地作为基础,土地的利用和占用是以加强土地管理工作为基础的。土地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但由于经济发展,建筑建设以及高速公路建设等进行了一定面积的占用,且目前仍处于土地占用的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应该深入研究如何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分析,以更加合理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资源利用,节约集约土地资源。
1土地统计分析
土地统计的含义是指对土地综合利用的规划和保护,如土地质量、土地统计的数量、利用和分布情况等,是土地综合、系统记录、整理和分析的土地管理措施。土地统计不仅是土地的统计工作,也是统计过程数据的编制和统计科学思维的指导,这三者是相互依存的。土地统计特征是土地资源管理的一个分支,不仅是土地现状的闲置统计,也是土地是否被废弃的验证。
(1)土地的完整性。土地统计是对整个土地工作的研究,不仅是加强土地管理的控制,也是对现有土地资源的研究和规划。
(2)土地统计数量反映了土地数量和土地管理规律,土地统计不仅是当前对土地利用的规划,也是对土地全面管理和变化的分析。
(3)工具性土地统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土地管理手段,它不仅是基于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用软件、书面图和其他形式的调整,也是土地管理信息反馈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最终结果。其他土地管理的特点是控制统计工作的特点,区域土地管理更是加强土地管理的重要措施。
2土地统计的相关内容
土地统计工作是维护一定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规划现有土地资源的开发,加强土地管理,制定一系列土地规划和相关制度的土地管理措施。
(1)土地统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土地管理措施,不仅是对土地的统计工作,也是当前土地面积、质量和所有权分配的统一规划。土地调查面积的控制不仅是对国家土地的汇总,也是对市、县、乡土地资源的一系列控制工作,其是利用一定的工作总结,加强土地评价的质量,具有一定针对性。
(2)土地统计使用的意义是保证土地的质量、分配和权属动态变化的主要态势,不仅保证了土地和人类生产的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土地的总体规划和建设,为科学利用土地、土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3)土地统计整理主要是基于土地的研究目的进行一定的土地管理工作,通过土地调查获得的土地统计,对土地管理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使之系统化,保证土地管理和控制的总体特征,并对土地信息进行重新处理。在土地统计中收集的信息是整个过程的总结,是确定后的依据性文件。
(4)土地统计分析是土地管理的最后阶段,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土地总体数据和图片的分析。科学利用数据分析手段,是开发利用土地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土地管理法的调整。
(5)不同产业和不同领域土地开发的内涵不同,在土地管理中,土地开发是指通过工程或生物措施将土地转化为可利用土地的行为,包括荒山、贫瘠的荒地等。根據土地利用后的土地利用情况,土地开发可以分为农业土地开发和建设用地开发两种形式。
(6)在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1985年~1995年,全国累计耕地面积7368亩,同期,非农业建设占用面积29.6亩。通过土地开发,能够有效弥补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7)根据国家规划委员会和国家土地管理局对中国土地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截至1991年4月,开发土地资源总量为11.01,占土地总面积的7.7%。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土地统计工作中土地分配的相关过程,分析了土地统计各阶段,以确保各个进程的协调发展。
3结语
土地统计分析是土地统计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土地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统计科学理论,分析了土地的统计数据,阐述了土地利用和发展管理的现状,揭示了土地的内在性质和规律,提出了土地资源与社会发展矛盾的解决方法。统计分析包括:进一步处理整理结果,计算各种指标,从一般的特殊性来寻找一般表现,对现象进行总结判断和评价。
作者:牛俊敏
第2篇: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前言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在土地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表达和分析应用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土地资源信息技术。它对于实现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1.土地资源信息技术的构成
1.1信息获取技术
获取信息是利用信息的先决条件,信息获取技术是土地资源信息技术的基础。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具有全时域、全天候、全球空间的准确定位和实时导航功能,可以实现对地表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定位,获取土地资源的空间位置数据;遥感技术覆盖面大,宏观性强,获取地物信息速度快,能对土地资源的各类信息进行不同尺度、不同时相的观察,以获取现势性信息。因此,在土地资源信息技术体系中,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和遥感技术构成了土地资源信息获取技术的基础和核心。
1.2信息存储与处理技术
在获取了土地资源信息后,就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信息存储和处理技术是建立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土地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关键。地理信息系统是空间型的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能快速實现对海量的各类土地资源信息数据的综合处理,并提供各类辅助决策咨询意见。因此,在土地资源信息技术体系中,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成为土地资源信息存储与处理的关键和核心技术。
1.3信息表达技术
土地资源的信息表达技术除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本身具有的对空间数据信息的图形化输出功能外,还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将经过加工和处理的各类土地资源信息在网域内进行传输和表达,满足用户查询和信息共享的需要,促进土地资源信息的快速传播和高效利用,从而实现土地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和系统化。
1.4信息分析
应用技术当前土地资源信息技术体系中的信息分析应用技术主要有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对特定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等人类活动,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模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土地资源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则是将专家的经验,采用合适的表示方法,经过知识的获取、总结、理解、分析,存入知识库,然后利用计算机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处理和应用。它对于实现土地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2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的应用研究
2.1应用于土地调查
信息技术在土地调查上的应用,主要是利用RS技术,通过RS获得的图像,利用软件以及相关信息来分析图像,以获得土地的具体信息,最终提供土地的图像和具体的数据信息。在数据的获取方面,由于遥感技术有其特有的优势,可以获取各种波段的信息,分辨率高,而且周期也短,利用这些优势就可以短时间内获取各类土地的信息。在提供丰富数据的同时也节约了时间,可谓高效及时。而全球定位系统在土地调查上也有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空间定位。通过卫星或者航拍系统,GPS可以准确地确定需要调查的地方的地理坐标,在准确定位后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准确迅速的到达目的地,完成相关的研究工作。在这些工作完成后,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获取的土地信息进行分析验证,进一步数字化各类信息。
2.2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
信息技术在用于土地规划方面无可取代。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那将耗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对于一些山地地区,由于地貌的未知性,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无法保障。而且土地信息的数据繁杂多变,完全依靠人类的大脑是无法完成的。研究人员也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建立了很多数据模型和数据处理的程序,这让土地利用规划有了可参考性,时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3应用于土地评价
在以往的土地评价当中,注重的只是当下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没有长远和科学的考虑和评价体系,这也和当时的科技条件和信息来源的匮乏有关。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土地评价后,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土地信息,为土地的评价提供基础信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对土地进行准确定位,并对周边环境也有所披露,准确的指导评价工作;而空间信息系统的使用,则对土地进行综合信息的拼接、比较和分析,甚至利用模型还可以通过打分的方式对土地进行评价,便于结果的输出,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普通人都可以直观的认知土地评价的结果。
2.4应用于土地的动态监测
在对土地进行调查、规划和评价之后,还应该对土地信息进行动态的监测。因为土地在经过自然条件和人工干预后会出现变化,而且土地的利用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对土地进行动态的监测,随时掌握土地的变化动态,为科学的利用土地和落实各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由于信息技术具有高效、快速、宏观、覆盖面广等优点,因此在土地的动态监测中信息技术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另外,在监测之后,土地的整理工作也会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3.结语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撑。基于土地资源的重要性,针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必须要受到高度重视,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保障。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这对政府部门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土地资源管理中,随着网络平台的建设和信息化水平的推进,政府部门的服务会更加贴近民众生活,获得民众的青睐。政府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使得政府服务信息更加透明化,民众对政府职能也能实现有效监督,这对土地管理业务顺利有效执行大有裨益。
作者:兰志强
第3篇: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土地利用的重要性,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进入新世纪后,土地的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也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课题。本文在此背景下,阐述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和特点,并深入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相互关系,旨在为我国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相关理论指导。
土地,一直都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无论远古的农耕时代还是现代的信息时代,土地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从某一角度可以说土地利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生活的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结构也在发生重大的转型,为了让我国在未来国际社会竞争中保持强劲的综合实力,就必须要求我们走好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这重要的一步。
一、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
土地利用转型是指土地在与阶段经济相适应时发生的利用形态上的变化,其中土地的利用形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被拓展为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显性形态指一个区域在特定时期内由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结构,具有数量和空间结构两重属性;隐性形态指依附于显性形态且需通过分析、化验、检测和调查才能获得的土地利用形态,具有质量、产权、经营方式等多重属性。
二、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
土地利用转型是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两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对于土地资源的管理主要包括经济手段、工程管理和政策管理等几个方面,只有在这几方面采取措施,才可对土地利用做出顺利科学的结构转型。
(一)土地资源管理经济手段方面
土地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主要指国家土地管理局或其他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调节和引导,从而实现其管理职能。其中最常见的土地经济管理手段是利用土地租金和土地价格进行宏观调控。另外还可以辅之以税收等手段进行调控管理。例如在某地出现大量的闲置用地时,政府为了促进对土地的合理化利用,通过鼓励个人或商家对土地进行承包,同时出台相应的土地租金和地价方面的法律规定等方式,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再者基于耕地的重要性,为了限制商业建设占用农业耕地的现象,政府通过提高土地占用税等方式保持耕地面积维持在一定范围,严格控制耕地向非农业用地的方式转变。此外为了刺激土地投资,实现土地资源隐形转型,当地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向相关金融结构借贷来提高土地集中度。
(二)土地资源工程方面
土地资源工程是一项包含土地规划技术、土地整治技术以及系统工程技术的综合工程,它涉及众多学科的交叉。对于土地的整治离不开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步骤,而这些过程无一不属于工程技术的范畴。当前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土地利用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如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农村用地缺乏经济性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农业土地利用规模缺乏经济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乃至于以后所出现的有关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都必须通过土地整治来解决。另外通过土地整治使得土地肥力增强或是改善盐碱成都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制度方面
土地资源管理者主要从全社会利益和宏观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制定有关政策和法规,以引导土地利用的转型,完善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节约制度等,例如某地区为了加强对闲散耕地面积的控制,便制定政策如下:所有将闲散耕地复垦者,均享受财政资金补贴扶持。通过这个政策,闲散耕地被很好的得到了利用。另外为了防止由于土地转型而引发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各地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相应政策,实现资源合理管理,促进土地利用转型。
三、土地利用转型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影响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方面还有一定距离,并且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对于土地管理与利用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国家对土地的管理政策也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譬如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逐渐出现了围湖造田、大量砍伐森林与开垦等不利于土地生态均衡的現象,此等行为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面对这些不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现象,我国逐渐引进全新概念,如:退耕还林、生态种植等计划。这些举措有效的推进了我国土地利用转型的进程,使得土地利用越来越科学以及适应生态发展。这也是在我国土地转型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实现了土地资源在利用的构想。
四、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互馈机制
目前,我国已经进人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土地使用较为粗放,土地利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因而就必须对土地使用进行有效管理,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会的发展,维护国家稳定。比如,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占用了农村用地,然而在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限制下,就必须对耕地进行保护,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就需要在土地利用类型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中建立完善的互馈机制,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之,对于我国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土地的资源管理与利用转型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从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过程形成趋向性变化,形成最佳土地管理状态。
作者:张璐
第4篇: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遥感课程教学改革
从1980年国家科委制订遥感科技发展规划以来,遥感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国家决策、土地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为人类认识国土、开发资源、监测环境、研究灾害以及分析全球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全国从事遥感的企事业单位发展势头迅猛,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科研及工程应用类项目日益增多,各级测绘、土地、林业、农业、水利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对于遥感技术应用及二次开发等人才结构与人才素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快速增长。目前遥感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2015年本科应届生的就业率达到91.74%。此外,全国有120多所高等院校的农学类、地理科学类、测绘类、土地资源管理类等专业均设置了与遥感相关的课程。随着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事业单位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技术与综合水平,也不断要求遥感技术人员需熟练掌握常用软件信息处理技术(如Erdas,Envi、PCI及Matlab等),同时具备应用和创新能力。因此迫切需要高校遥感课程向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方向改革,以便满足国家各个领域对于遥感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土地资源管理类遥感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遥感课程是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的基本理论与处理技术,熟练掌握图像解译与计算机分析的能力,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少与专业学科发展相融合、学生基础相适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教材。目前,各高校沿用的理论教材中,陈述彭、赵英时及孙家抦主编的教材适合遥感专业,梅安新的遥感导论适合在非遥感专业中普及。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借助遥感信息处理技术在全球变化、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节约集约用地分析、土地整理与复垦、耕地保护、农村居民点演变、宅基地退出机制、新型城镇化、生态响应机制等科研领域取得了良好进展,但目前使用的教材在应用方面的介绍尚没有纳入近年来的相关热点与研究成果,沿用教材与本专业特色之间缺少衔接。
2.课程实践方式单一,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遥感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并能够较快地培养起软件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由于学时所限,目前多数高校的遥感课程设置45学时,其中实践课程15学时左右;理论教学内容为实践教学内容的两倍,实践教学也以常规上机操作为主。遥感课程的实践环节应该同时包括上机操作和野外实地考察。通过一定课时的野外实践,学生们可以更清楚地明了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地物类别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遥感课程缺少与专业发展相结合的科研项目及实践案例的讲解与练习,使得学生大多停留在书本上理解知识点,即便学会了简单的上机操作,也难以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到真实案例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实验所用的遥感图像数据不够丰富,加大了实践教学中图像对比、融合及变化等分析的难度。部分高校购买了多种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并建立了影像数据库。然而仍有一些学校的地学类专业缺少实验科目所需要的遥感影像数据,大部分依旧采用地理空间数据云,USGS等网站的免费数据,这些免费遥感影像数据的精度达不到足够的标准,难以让学生充分认识不同影像数据的特点及用途,不利于学生对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方法的掌握。
综上所述,遥感图像处理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具体案例,从课程结构、内容体系、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使课本知识与实操紧密结合。同时,还可以通过安排学生们适当学习相关的软件二次开发,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自主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
二、遥感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
1.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类遥感教材建设,更新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教学内容体系。结合当前社会对于遥感应用领域人才需求进一步更新教材,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开展基本原理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改革的讨论和研究,编写出版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教材。教材可从绪论、理论基础、应用技术及实际应用这四个部分编写。绪论部分,在对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系统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热点领域、方向、经验及成果展开叙述,并进行对比分析,力求学生掌握遥感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趋势。理论基础包括遥感的物理基础(地物波谱原理;多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微波遥感数据的本质区别)以及平台概述与传感器原理的介绍,通过问题引导及应用举例的方式,使学生熟悉地物电磁波谱特性并了解成像原理。应用技术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增强及融合)、图像目视解译(目视解译原理与方法、认识图像识别特征、遥感像片判读)、图像的计算机解译(模式识别原理;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多种特征提取常用方法)及变化检测四大部分,实习设计部分包括ENVI/ERDAS软件在遙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遥感与GIS、RS集成应用等内容。编写教材时,应注重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围等,强调掌握技术原理和方法及软件实现手段。最后再将目前国内外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实际案例放进遥感应用章节中。
2.实施多样化理论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基础知识教学时,教师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课堂讨论等多样化理论教学方式的交叉使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并构建起一种师生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关注与指导。在理论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其自主创新学习的课堂氛围,提供生动而具体的材料,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新型的课堂教学应强调学生间的互动,可以给学生小组一定的时间就某个有价值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有各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在积极与他人互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扮演活动指导者的角色,同时也是活动平等的参与者,为遇到难点的学生提供帮助与建议。教改应倡导一种“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下理想化的学生参与课程流程应是“在预习中提出疑问—在交流中自主探究—在教师讲解中反馈问题—在得出结论后重新消化知识”。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再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串讲,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解决土建,从而让整个教学体系趋于完整,教学过程有的放矢。
3.增加上机实践与野外实践环节,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对接。为了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实践课程的安排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在遥感课程课堂教学中,穿插一定课时的上机操作与野外实践课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涉及的原理和算法很多,因此上机实践环节需要教师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上机实验教学中的软件操作紧密结合,使学生真正理解并熟练掌握遥感图像处理的重要功能。需要与课题讲授的内容相穿插的实践操作部分包括:辐射校正与几何矫正、图像增强处理、目视解译、计算机分类以及图像变化检测。实验课通常使用Erdas或ENVI软件作为平台,并采用AVHRR、MODIS、TM、SPOT、QuickBird等多种分辨率的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对应不同的理论模块逐一进行各项实验内容的演示与操作,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内容,并及时收集学生们的实验结果,了解学生对于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说明,为下一轮实验教学总结经验。实践表明,学生们参与上机操作的意愿较高,对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向教师反馈,实验效果良好。这种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相互交叉、反馈式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们对于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操作水平。
野外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不同地物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差异,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地貌学、城市规划等相关课程的原理,培养学生野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对考察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区位、地形地貌等内容的综合考察流程与方法,满足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遥感课程、土壤地理学课程、地貌学课程等实践教学的需要教学与科研需要。
在制订野外实践教学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上机实践与野外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将野外实践教学作为遥感图像处理课程中的有机部分予以统筹安排,制定相应的野外实践教学计划,编写野外实践教学大纲,切实提高野外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4.改进教学环境资源,加大软硬件的投资,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由于受到实验教学条件和师资等因素的限制,遥感专业旧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实践课已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环境的更新建设将是教学改革的新重点,也会成为传统教学的有力补充。具体来看,教学环境的改革应主要集中在加大软硬件的投资建设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软硬件条件的好坏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对于优化教学设施与环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兴趣及重视程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重视遥感图像处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配备大容量、高性能的计算机硬件以及Erdas、ENVI、Arcgis、PCI等专业处理软件,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部分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缺少遥感精品课程,可以通过尽快组织精品课程申报与建设,整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的课件资料、教师队伍、遥感数据、科研成果、实际案例及硬件设施等各项资源,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推广发展网络学习,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对任何课程来说,师资队伍关系着教学改革成败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学校应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一线教师应达到研究方向紧跟学科前沿,授课方面不枯燥乏味,授课过程中能与学生积极互动,对实践课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快速解决等基本条件。学校还应努力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秉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为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期拓展教师培训渠道,为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提高本课程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形成一流的教师团队。除此以外,可以继续加强教研教改的研究,通过教改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还应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并引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课题申报,使学生以小组团队方式共同研究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达到以项目促学习的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创新能力。
三、总结
遥感图像处理是当前国土资源、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的重要应用技术之一。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遥感发展与应用带来了难得的黄金阶段,遥感业务所服务的对象也因此不断得到扩展。遥感课程作为时下最热门的学科之一,各大高校应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致力于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遥感专业技术创新与应用人才。高校遥感课程教学改革应立足于常年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结合院校的专业特点,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我们应对传统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教学方式予以改进,通过课堂教学、上机操作与野外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交叉、及时反馈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采用教学传授与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的模式,指导学生参与具体的科研与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具备一定的程序开发素养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遥感课程的教学将不断予以调整与完善,丰富教学手段,适应遥感学科的发展,并能够基于当前社会与市场对遥感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为社会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达到标准的全面型人才。
作者:石淑芹等
第5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编制
土地既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构成要素,已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土地管理人才培养的责任重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设土地资源专业的高校不下百所,由于各学校学科背景不同以及土地科学本身的多学科性等原因,各校培养人才往往依据各自学科背景,针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某些方面,课程体系设置差别很大,课程体系与专业属性匹配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也是一个专业生命力的根本,高校和教育部门无不重视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和高校的特色办学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这也为课程体系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就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进一步加强研究[1]。
利用框架模型构建课程体系可以将各种复杂因素加以简化,从而使课程体系更有逻辑性,更加符合认知规律。本文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土地管理专业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编制,以Dresel的本科课程体系设置分析框架为主体,构建新的土地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一、Dresel课程设计框架[2]
Dresel框架模型是1971年PaulDresel给出的课程体系编制的分析框架,它由4个连续统一体和5个基本要素构成[3]。院系在进行课程体系编制时,首先必须对这4个连续统一体的倾向性逐个做出判断,确定课程体系在每个连续统一体中需要侧重的位置;其次,针对在每个连续统一体中所确定的位置,反复思考5个需要关注的基本要素。课程连续统一体中的相应位置以及基本要素一旦确定,课程体系的特色也就体现出来了[2]。Dresel课程体系框架是一个接近实际操作的分析框架,特别适合于在高等院校院系层面上进行,通过选择连续统一体中的侧重点来体现课程的价值取向[2]。
按照Dresel的框架要求,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编制时,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明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第二,对照框架模型的4个连续体确定办学理念和形式,在反复思考5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课程体系。第三,进行课程内容论证与调整,确定课程顺序的安排以及学期间的平衡。
二、我校土管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起源于矿山测量,以土地复垦为特色,着力解决煤矿土地恢复利用问题,具有鲜明的工科特色。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归属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大形势下,必须坚守工科特色,抓住自己的优势,才能在全国土地管理专业百家争鸣中继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校土地专业始终坚守矿业特色、工科特色。
专业总体培養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管理学及资源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方法,具有管理、测绘、信息技术、工程设计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房地产、矿业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开发整理与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矿产资源开发等管理与技术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我校土地管理课程体系
针对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结合Dresel框架模型,在新版本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编制时,充分考虑以下方面问题:
(一)课程设置体现学生为主体,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课程设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各类课程,均设有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尤其是专业课,提供的选修课程学时和要求学分(时)比达到了3.5:1,通识课程在要求学时内还明确了一定学时的学生自学内容。
(二)课程设置围绕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都是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狭隘认识,最终会导致专业发展方向偏离正常轨道。
(三)专业方向的引领课程
由于开设了土地利用、房地产、矿产资源三个专业方向,设置引领各个方向的主干课程。
(四)突出特色
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典型的矿山测量背景和矿山土地复垦特色,设置的专干课程突出这些特色。
课程体系结构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两个部分,其中理论教学包含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类,每一类课程又分别设置必修和选修两种形式。通识课程侧重于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行为和情感关注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注重学科内容、学科结构与方法论、学术目标等。选修课程学生自由选择,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和灵活性。但是,为了保证学科的严谨性和统一性,专业选修课中也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方向必选课程。在教与学的理念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必修课程学时内也安排一定数量的自修内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践教学是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工科属性的特征之一。我校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三类课程中实践环节分别占了7.7%,30.6和36.5%。
四、学期课程平衡
课程顺序的安排以及学期间的平衡,既要体现课程内容之间相互衔接关系,也要符合学生对知识接受的逻辑关系。此外,需要考虑各学期的课程数不能太多或太少,尤其是核心课程每学期不超过3门。为了方便学生复习考研、就业等问题,把本科阶段4年分为9个学期,其中1-6和9学期为20周,7-8学期为10周,其中第8学期不安排理论课程学习,仅安排2个学时的实践课程,学生根据自身发展规划自主安排。
五、与课程设置相关的几个问题讨论
(一)区分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的本科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成为大众化的普通教育。但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本科学历教育不应存在职业教育的影子。高职教育土地管理提出以素质能力教育为本,“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的教育口号,专业核心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也与本科课程设计类似[5]。如何在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中体现差别,在相同内容广度情况下把握好不同深度,在相同深度情况下,需要有更广的基础理论。另外在教与学的理念方面也应有所区别。本科教育应分应用型和研究型分别培养[6],研究型突出学科基础理论的学习,实践突出研究性课题训练。应用型突出实际技能的训练,但比职业教育应有更好的理论基础。
(二)学生培养既要服务当下更要着眼未来
本科培养目标往往受到就业的影响,难免会跟着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方式。当前土地利用冲突和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土地领域和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为未来土地管理指明方向[7]。但是,作为土地资源管理本科层次的教育,应在立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兼顾土地基本理论研究,课程内容的深度上不应仅仅满足社会需求。这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时充分考虑课程相应内容的深度,尤其是对研究型学生应有明确要求和训练。
(三)课程内容大整合
按照模块设置课程体系是近年来很多高校采取的方法,对模块内的课程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8]。但是由于课程讲授时需要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往往出现基础知识重复讲述,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教学资源。因此,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大的整合,在不同专业方向形成几门主要的大课程,在教学安排上由多名教师联合教授。这更能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
作者:王辉等
热门论文
- 土地资源管理教育应用改革分析论文(共5篇)
- 土地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建设分析论文(共4篇)
- 审计学应用改革分析探讨论文(共5篇)
- 饭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应用对策分析论文(共5篇)
- 土壤学教学改革实践应用探究论文(共5篇)
- 教育学原理改革应用分析硕士论文(共6篇)
-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育改革论文(共2篇)
- 电子商务法应用改革措施分析论文(共5篇)
- 社区管理改革创新问题分析论文(共5篇)
- 物流管理教学改革应用建设及推广论文(共5篇)
- 旅游管理信息化教学改革分析毕业论文(共5篇)
- 供应链管理应用问题分析研究论文(共5篇)
-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应用研究论文(共5篇)
- 管理学教育应用改革研究走向论文(共6篇)
- 地籍行政管理学的改革应用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