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与维护
发布时间:2015-07-04 20:19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数字图书馆“馆藏”发展与维护的研究,分析了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馆藏”发展的现状,查找了影响“馆藏”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馆藏”维护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为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和维护提供了借鉴依据。
论文关键词:数字;图书馆;馆藏;发展与维护
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虽然都在积极推广电子资源的利用,重视馆藏资源建设,但对“馆藏”发展观念和相关的政策支持似乎有些欠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图书馆的馆藏不仅要重视馆藏资源的采购,更要关注读者的潜在需求,维护好“馆藏”,更好的为读者做好信息服务。
一、“馆藏”的发展
(一)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发展
“馆藏发展”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可是眼下国内文献中使用并不多,一般以“藏书建设”来代替,并且认为藏书建设是指符合图书馆任务与读者需求,系统的建立、发展、规划、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其活动内容包括藏书基础模式的确立、藏书体系规划、藏书补充、藏书组织管理等。这些虽然涉及馆藏发展活动的大部分内容,但仍然显得过于狭窄。自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关注与图书馆藏书有关的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就出版了以“馆藏发展”为题的图书和论文集。这一方面反映了图书馆员工接受了人们将目光从个别的新资料转向现代的馆藏全体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图书馆员工强烈地意识到图书的馆藏不但是指图书,而且也应该是指任何形式的记录资料。美国曾有图书馆学家认为:“馆藏发展”是指弄清图书馆所服务的人员的情报需求,制定规划收集文献,克服藏书中的薄弱环节,保持藏书的活动,以保证用户使用信息资源的过程”。有人也认为,馆藏发展将从根据读者的潜在需求收藏资料转变为根据读者的当前需求来提供信息。由于馆藏发展的目标和重点转移到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而不是努力建立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馆藏,所以,馆藏发展不在偏重采购,而是要求馆员学会鉴别和检索用户所需信息。应当指出,在向数字图书馆转变过渡的阶段,不可过早选择抛弃选书这个环节,但这一实事将被逐步接受,也是将成为馆藏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更重要的将会是整个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社会角色的再定位。
(二)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
数字图书馆也叫“电子图书馆”,相对传统图书馆而言,它管理和珍藏的不是纸质的图书,而是数字化的“电子图书”,所以数字图书馆是存储和管理大量数字图书,并为人们提供网络检索和阅读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不需要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和一排排的书架,只需几台服务器和网络即可。
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目标与传统图书馆并无不同,但由于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特征、网络存取与读者使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习惯与传统文献有所不同,所以数字图书馆必须重新审视“馆藏”发展目标。传统的馆藏发展政策是最高的指导原则,它必须适应于各种载体,包括数字化信息资源。对于数字信息化资源要建立一套收集各种资源的理论,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提供有序的存取方法,并将其进行整合,确保数字化信息资源有其足够的优点被选择。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收集要掌握好科学上的平衡、信息形式的平衡、指导工具与研究工具的平衡、读者不同需求的平衡。要及时做好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要做到及时获取广泛的信息,信息之间能相互连接,达到无时间、空间的障碍,能便利、及时、快速存取,做到资源共享,便于存档、更新的、保存。
(三)影响“馆藏”发展的主要因素
数字图书馆馆藏的发展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对于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馆藏发展,我们应根据数字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发现、识别、评价、选择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将其融入到数字图书馆的整体馆藏与服务当中,为了建立一个科学、合理、适用的数字化信息馆藏体系,在建立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中应考虑到以下影响因素。
一是用户的需求性和资源的权威性。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在推进馆藏建设时缺乏适当的馆藏发展政策,似乎也未能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规划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收藏和利用,有的图书馆虽然购置大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但不是所有的信息资源都受到读的喜爱。因此图书馆在建立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馆藏发展政策时,应当首先考虑到用户的需求。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权威性主要应考虑信息机构的稳定性与可信赖程度、著者、出版者和权威性文章的审查方式等必须要全面考虑。
二是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使用的方便性。所选资源应该是虚拟馆藏在相应的主题范围内完整无缺,应考虑到当前用户的需求内容范围是否全面,主题是否有一定定深度,是否具备有能提供有关主题的任何信息和其它补充信息。信息资源的组织与设计是否合理,界面是否易用,是否具备有较完整的检索功能,检索途径是否多样,检索方式是否灵活,是否具备有较高级别的查询,以及信息资料的传递方式是否全面、多样。
三是信息资源的使用和运行环境。要考虑到软硬件环境的建设,硬件环境就是机器设备、网络环境软件要求等枝术条件,即检索终端、服务器、打印机等设备与网络是否连接。软件环境是指数字化信息服务和人员情况,包括枝术管理人员、参考咨询馆员、用户教育与培训人员等。
二、“馆藏”的维护
数字图书馆的馆很容易被分解成多个互不依存的独立成分,这使我们很难使数字化馆藏的各个方面信息同时完整地再现。因此,数字图书馆馆藏维护的首要任务必须是组成该资源的各方面信息能同时完整准确的再现。
(一)“馆藏”维护的主要内容
传流图书馆的馆藏维护所考虑的是图书馆信息的收集、组织、流通、排架、剔旧、装订等问题,这些措施都是针对印刷型馆而设的,数字图书馆的馆藏既有现实馆藏,也有虚拟馆藏,其维护应主要把握以下内容:一是信息载体维护,主要是对信息载体的保存和备份。二是技术维护,目前信息化资源的格式往往随供应商而异,不同的供应商之间的信息资源难以互转,即使是同一家供应商,经过计算机系统的几代更新后,原有的格式也已无法使用,因此技术维护是长久保存数字化馆藏最难解决的问题。三是内容维护,数字化信息资源特色之一是内容易修改、更新,这也造成使用及内容维护上对资料正确性及权威性识别的困难,资料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被部分遗失,也可能遭人恶意或善意的修改,从而造成内容的失真。因此要想使信息资源得以长久使用与保存,数字图书馆“馆藏”维护必须具备有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储存功能和存取功能。
(二)“馆藏”维护的基本要求
一是将馆藏确定为一个离散的整体加以保存和维护。传统书刊资料各方面信息之都是以密不可分的整体形式存在的,这使保存对象都具有了明显可辩的边界。数字图书馆馆藏的边界不是清晰的,特别是当它们由不同媒体聚集成复合对象,或连接着网上资源而形成复杂对象时,就更是摸不着边界了。因此,为完整真实地保存数字文献,必须将其作为一个离散的整体加以对待。二是保存电子馆的媒体、外观和内容。保存电子馆藏的媒体,首先要保存住了这些最初记录的数据,为今后的利用提供保证。组成电子馆藏的各个信息元是离散的,保存电子馆藏至少应当维护好其内容并使其可以长期存取。电子馆藏的内容也是以一定的格式与版面反映出来的,包括字体种类与大小、空行的使用、先列、标题、页脚、页数、标记等。要完整地保留电子馆藏内容,就必须将以上成分全都保存好。要保留住这些数字文献的外观,还必须保存它们的页面格式规范,特别是当这些规范有利于电子馆藏内容的判断时,就更应当将其保存下来。
(三)保存电子馆藏的功能性
电子馆藏对象具有远远超支传统纸质文献的功能性,它可以包含多媒本成分,也可以以超文本格式存在,还可以含有数字存储器自动产生的动态成分,另外它具备有守航功能。这些都截然不同于传统文献的功能性,应当完整地保存下来。
(四)要保证电子馆藏的真实、可信
真实可信地保存电子馆藏就是保证用户眼前的馆藏资源是用户所需要的,对于传统纸质文献而言,这是轻而易举,甚至理所当然的。但对于电子馆藏而言,在经过长期保存后,能达到这些要求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应建立电子馆藏归档的权威机构,让电子馆藏保存在令人信任的存储基地,防范未授权变更,并通过多次,多重地对保存对象的核验、监视与检查,尽可能地使每个拷贝再现电子馆藏的初始状况。
论文关键词:数字;图书馆;馆藏;发展与维护
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虽然都在积极推广电子资源的利用,重视馆藏资源建设,但对“馆藏”发展观念和相关的政策支持似乎有些欠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图书馆的馆藏不仅要重视馆藏资源的采购,更要关注读者的潜在需求,维护好“馆藏”,更好的为读者做好信息服务。
一、“馆藏”的发展
(一)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发展
“馆藏发展”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可是眼下国内文献中使用并不多,一般以“藏书建设”来代替,并且认为藏书建设是指符合图书馆任务与读者需求,系统的建立、发展、规划、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其活动内容包括藏书基础模式的确立、藏书体系规划、藏书补充、藏书组织管理等。这些虽然涉及馆藏发展活动的大部分内容,但仍然显得过于狭窄。自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关注与图书馆藏书有关的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就出版了以“馆藏发展”为题的图书和论文集。这一方面反映了图书馆员工接受了人们将目光从个别的新资料转向现代的馆藏全体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图书馆员工强烈地意识到图书的馆藏不但是指图书,而且也应该是指任何形式的记录资料。美国曾有图书馆学家认为:“馆藏发展”是指弄清图书馆所服务的人员的情报需求,制定规划收集文献,克服藏书中的薄弱环节,保持藏书的活动,以保证用户使用信息资源的过程”。有人也认为,馆藏发展将从根据读者的潜在需求收藏资料转变为根据读者的当前需求来提供信息。由于馆藏发展的目标和重点转移到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而不是努力建立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馆藏,所以,馆藏发展不在偏重采购,而是要求馆员学会鉴别和检索用户所需信息。应当指出,在向数字图书馆转变过渡的阶段,不可过早选择抛弃选书这个环节,但这一实事将被逐步接受,也是将成为馆藏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更重要的将会是整个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社会角色的再定位。
(二)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
数字图书馆也叫“电子图书馆”,相对传统图书馆而言,它管理和珍藏的不是纸质的图书,而是数字化的“电子图书”,所以数字图书馆是存储和管理大量数字图书,并为人们提供网络检索和阅读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不需要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和一排排的书架,只需几台服务器和网络即可。
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目标与传统图书馆并无不同,但由于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特征、网络存取与读者使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习惯与传统文献有所不同,所以数字图书馆必须重新审视“馆藏”发展目标。传统的馆藏发展政策是最高的指导原则,它必须适应于各种载体,包括数字化信息资源。对于数字信息化资源要建立一套收集各种资源的理论,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提供有序的存取方法,并将其进行整合,确保数字化信息资源有其足够的优点被选择。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收集要掌握好科学上的平衡、信息形式的平衡、指导工具与研究工具的平衡、读者不同需求的平衡。要及时做好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要做到及时获取广泛的信息,信息之间能相互连接,达到无时间、空间的障碍,能便利、及时、快速存取,做到资源共享,便于存档、更新的、保存。
(三)影响“馆藏”发展的主要因素
数字图书馆馆藏的发展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对于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馆藏发展,我们应根据数字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发现、识别、评价、选择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将其融入到数字图书馆的整体馆藏与服务当中,为了建立一个科学、合理、适用的数字化信息馆藏体系,在建立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中应考虑到以下影响因素。
一是用户的需求性和资源的权威性。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在推进馆藏建设时缺乏适当的馆藏发展政策,似乎也未能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规划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收藏和利用,有的图书馆虽然购置大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但不是所有的信息资源都受到读的喜爱。因此图书馆在建立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馆藏发展政策时,应当首先考虑到用户的需求。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权威性主要应考虑信息机构的稳定性与可信赖程度、著者、出版者和权威性文章的审查方式等必须要全面考虑。
二是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使用的方便性。所选资源应该是虚拟馆藏在相应的主题范围内完整无缺,应考虑到当前用户的需求内容范围是否全面,主题是否有一定定深度,是否具备有能提供有关主题的任何信息和其它补充信息。信息资源的组织与设计是否合理,界面是否易用,是否具备有较完整的检索功能,检索途径是否多样,检索方式是否灵活,是否具备有较高级别的查询,以及信息资料的传递方式是否全面、多样。
三是信息资源的使用和运行环境。要考虑到软硬件环境的建设,硬件环境就是机器设备、网络环境软件要求等枝术条件,即检索终端、服务器、打印机等设备与网络是否连接。软件环境是指数字化信息服务和人员情况,包括枝术管理人员、参考咨询馆员、用户教育与培训人员等。
四是成本效益与后续服务。成本效益是数字化化资源选择的重要因素,主要要考虑数据费、通信费以及其它设备费等。很多互联网资源虽然说是免费,但共潜在的维护、存取、检索价格必须要考虑进去。对于后续服务必须要考虑到数据的生产商、代理商是否可靠,是否是商业化运作,其提供数据更新或新版本的持续能力和售后服务如何。
二、“馆藏”的维护
数字图书馆的馆很容易被分解成多个互不依存的独立成分,这使我们很难使数字化馆藏的各个方面信息同时完整地再现。因此,数字图书馆馆藏维护的首要任务必须是组成该资源的各方面信息能同时完整准确的再现。
(一)“馆藏”维护的主要内容
传流图书馆的馆藏维护所考虑的是图书馆信息的收集、组织、流通、排架、剔旧、装订等问题,这些措施都是针对印刷型馆而设的,数字图书馆的馆藏既有现实馆藏,也有虚拟馆藏,其维护应主要把握以下内容:一是信息载体维护,主要是对信息载体的保存和备份。二是技术维护,目前信息化资源的格式往往随供应商而异,不同的供应商之间的信息资源难以互转,即使是同一家供应商,经过计算机系统的几代更新后,原有的格式也已无法使用,因此技术维护是长久保存数字化馆藏最难解决的问题。三是内容维护,数字化信息资源特色之一是内容易修改、更新,这也造成使用及内容维护上对资料正确性及权威性识别的困难,资料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被部分遗失,也可能遭人恶意或善意的修改,从而造成内容的失真。因此要想使信息资源得以长久使用与保存,数字图书馆“馆藏”维护必须具备有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储存功能和存取功能。
(二)“馆藏”维护的基本要求
一是将馆藏确定为一个离散的整体加以保存和维护。传统书刊资料各方面信息之都是以密不可分的整体形式存在的,这使保存对象都具有了明显可辩的边界。数字图书馆馆藏的边界不是清晰的,特别是当它们由不同媒体聚集成复合对象,或连接着网上资源而形成复杂对象时,就更是摸不着边界了。因此,为完整真实地保存数字文献,必须将其作为一个离散的整体加以对待。二是保存电子馆的媒体、外观和内容。保存电子馆藏的媒体,首先要保存住了这些最初记录的数据,为今后的利用提供保证。组成电子馆藏的各个信息元是离散的,保存电子馆藏至少应当维护好其内容并使其可以长期存取。电子馆藏的内容也是以一定的格式与版面反映出来的,包括字体种类与大小、空行的使用、先列、标题、页脚、页数、标记等。要完整地保留电子馆藏内容,就必须将以上成分全都保存好。要保留住这些数字文献的外观,还必须保存它们的页面格式规范,特别是当这些规范有利于电子馆藏内容的判断时,就更应当将其保存下来。
(三)保存电子馆藏的功能性
电子馆藏对象具有远远超支传统纸质文献的功能性,它可以包含多媒本成分,也可以以超文本格式存在,还可以含有数字存储器自动产生的动态成分,另外它具备有守航功能。这些都截然不同于传统文献的功能性,应当完整地保存下来。
(四)要保证电子馆藏的真实、可信
真实可信地保存电子馆藏就是保证用户眼前的馆藏资源是用户所需要的,对于传统纸质文献而言,这是轻而易举,甚至理所当然的。但对于电子馆藏而言,在经过长期保存后,能达到这些要求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应建立电子馆藏归档的权威机构,让电子馆藏保存在令人信任的存储基地,防范未授权变更,并通过多次,多重地对保存对象的核验、监视与检查,尽可能地使每个拷贝再现电子馆藏的初始状况。
上一篇:浅析西门子人力资源
下一篇:保障阅读权利 享受阅读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