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大城市带动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5-07-04 20:23
 摘 要:本文结合城市化的理论与现实,分析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大城市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及其在服务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
  关键词:城市化战略 大城市 经济持续发展
  
  城市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影响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四大趋势。目前
  一、城市、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大城市在集聚人口、集聚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非农就业岗位方面具有更多优势
  城市是人群和工业高度集中的场所,有着雄厚的生产能力,发达的交通运输,先进的文化技术和灵通的情报信息,为专业化协作创造了优良的环境,而由于协作,使人力、物力、财力得以提高,从而大大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
  作为人类文明标志的现代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为特点、以集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先进思想及科学技术的主要策源地,是现代文明的摇篮,代表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和生产力发展的高峰。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它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数量和规模的发展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核心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非农就业岗位。城市化是社会结构的大变革。
  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据有关部门测算,通过城市化,当我国农村人口数量降到全国人口的25%(3—4亿)以下时,我国农村的土地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生产,农产品的成本才会大大降低,农产品的市场化、商品化的比例才能得到大大提高,农民才能从传统的农民变为现代农业工人,人均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能达到与城镇人口相等或接近的水平,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www.lw881.com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3.7亿农村劳动力,7.6亿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低,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实现稳定的转移,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不大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五、大城市、特大城市是我国城市化的主导力量
  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30%—70%后发生)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又是城市化过程中加速发展阶段的规律。主要原因是大城市在资金、人才、信息、交通、市场、管理和效率等方面,比中小城市具有更大的优势。结合我国的实际: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09年

上一篇:浅谈学科馆员的学科角色探析

下一篇:试论连云港市实施“农家书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