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校图书馆分类编目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5-07-04 20:57
摘 要:图书分类编目是图书馆业务的基础工作,是图书加工处理的中心,近年我国分类图书编目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编目工作的现状,讨论分类编目领域中存在的一些急待解决的课题,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分类编目 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分类编目工作是图书馆编目工作的一个分支,是学生、教师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书目的重要渠道。它是采购与典藏流通工作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分类编目质量的优劣与编目数量多少,直接影响到馆藏数据库建设及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学校图书馆图书数量的不断增加,图书类型逐渐多样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分类图书编目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严重阻碍高校图书馆编目发展的突出难题。
  一、高校图书馆分类编目的现状
  (一)分类编目数据的共享性差
  由于目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还没有作为强制标准在各个图书馆使用,除中图法外,《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均为国内一些图书馆使用。就是不同的图书馆使用的同是中图法来进行图书分编,也存在馆藏使用本问题,那就是不同的图书馆会根据机构的特点和保持分编连续性而制定中图法使用时的一些具体细则,这些细则允许分类时可以自行确定一些对该馆而言比较重要的图书的分类类目,如一些医学院校图书馆把法医学df795方面的图书直接分类至r89,即将r医药卫生类目中的交替类目[r89]法医学启用为正式类目,这可能也是按照图书分类时的最大使用原则而规定的。因此,分类编目数据一致性比较差,很难直接为不同的图书馆共同使用。
  (二)分类编目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图书馆的分类图书常常按照编目者的个人习惯和兴趣编目,脱离了读者心理;分类图书编目工作较为复杂,图书编目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编目分类图书的速度有待提高;宣传力度不够,新书完成分类编目工作之后,往往就安静地放在书架上,没有新书通报,也没有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
  提高图书分类编目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是分编部门改革创新的要求,也是图书分类编目工作者研究的一项新课题。但我国高校图书馆分类编目工作的质量较差,效率较低,这种状况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工作要求,更不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
  (三)网络环境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高速信息网络的发展使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变,这种转变给图书馆分类编目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传统的图书馆是封闭型的,尤其是在手工操作的情况下,分类编目工作范围有严格的界限,分工也很细。而在网络环境下,对馆藏文献进行分类编目,就不再是在一个封闭环境里对文献的一般加工,而是处在开放动态的网络环境中对纷繁的信息进行组织分类。由于知识信息急剧增长,高校图书馆逐步向社会开放,因而信息的组织和加工必须扩大,分类编目工作的范围也相应扩大,要对网上全文信息、数据库信息以及网页信息等非文献型信息进行编目,增加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储存量、检索量。
  (四)图书馆自身力量不足,编目工作大量增加
  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各高校纷纷合并重组,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成倍增加,学生与图书馆藏书之比按教育部评估标准远远不够。为了解决图书数量不够的问题,各高校均投入大量经费,突击购买图书资料,造成图书馆编目业务工作量增加,大批新购图书积压,影响了上架流通。
  (五)分类编目不规范
  随着计算机这种现代化的设备兴起,读者利用计算机检索查询所需阅读的文献资料,这样既方便,又节省时间。但是,一些分类编目人员在编目过程中出现编目标准不科学、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出现了一书相类似内容的书被分为二种分类号,流通部门放置在不同的位置的现象,造成错查、漏查等后果,给教学、科研工作带来了困难。


  二、高校分类图书编目的发展趋势
  (一)分类编目人员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针对分编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的现状,分编人员专业化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从事分类编目的专业人员,必须熟悉一系列的标准,包括文献编目标准的数据库、数据库建库标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标准、网络通讯等标准,例如,信息检索协议(z39.50)、馆际互借协议(is010160/10161)、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i。)、通用多8位编码字符集(iso/iecl0646)等。
  大多数图书馆已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高校图书馆已形成网络并与cernet、chinanet、internet等联网,专业分类编目人员熟悉以上标准之后,就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从网络中查找、加工、组织信息,以书目、索引、题录、汇编、综述、述评等形式提供给读者(用户),使其成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分类编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分类编目实行外包业务
  图书馆分类编目业务外包,是指图书馆和图书供货商之间,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数据传输,异地渊或到本馆冤帮助图书馆完成其图书分类、图书编目、图书加工任务的一项业务活动。它既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节省高校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图书馆新书滞后等问题。
  虽然图书馆分编业务外包模式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但它体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过程中图书馆职能社会化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化程度的提高,虚拟馆藏比例的上升及联机编目的普及,图书馆内从事信息贮藏与处理的人员将减少,从事读者信息服务人员,尤其参考咨询人员将成为图书馆的核心人员,图书馆的整个组织机构、工作流程、人力资源应用等都应加以重视与重新分配。随着图书馆管理的改进,分编业务外包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分类编目的规范化发展
  图书的分类编目人员要严格地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以及《中国机读目录格式》的标准进行分类编目,并根据本馆的藏书特色以及适应新兴学科图书的特点,制定出本馆分类编目细则,使图书分类编目工作达到科学化、准确化、规范化的要求。此外,图书分类编目人员还要增强工作的责任心,把错分率减少到最低限度,以确保高质量的文献机读目录数据。
  (四)联机联合编目趋势不可抵挡
  联机联合编目,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大规模的联合目录数据库,是我国编目工作的未来发展之路。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书目数据的联机编制和网上交流有了得以实现的条件,我国联机联合编目提上日程。
  联机联合编目就是将各自独立的多个文献机构(即成员馆)的目录资源通过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和网络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联合目录数据库,从而使得所有与该数据库联网的机构均能共享库中的书目资源,并可开展异地联机编目(包括联机原始编目、拷贝编目、现有书目记录的升级和修改、编制规范记录等);也使得用户在任何一个与数据库联网的终端或pc机上均能查询到全部成员馆的书目和馆藏信息。
  实现联机联合编目,必须建立一系列相关的国家或国际标准,要进一步做好标准化工作,必须尽快地研制出用于自动化系统连接和提供不同系统间书目、全文和图像等信息检索的中国国家标准协议,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必须选取编目质量较高的数据库作联机编目的基本数据源,其中的书目记录是经最大限度精简过的可共同使用的。
  三、总结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汲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渠道,高校要针对分类编目的现状及问题,采取相关措施改进图书馆分类编目工作,并结合分类编目发展趋势,确定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使其更好的为学生,为老师服务。


  参考文献:
  [1]肖建国.试论高校图书馆分类编目业务外包.情报探索.2007(01)
  [2]万学晶.网络环境对分类编目人员素质的要求.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03)
  [3]聂科.提高图书分类编目质量和效率的体会.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04)
  [4]刘美枝.我国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的现状及其改进.中国电力教育.2008(03)
  [5]金芳.我国图书馆编目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信息资源建设.2008(03)

上一篇:数字时代对文献外借服务的要求

下一篇:县级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