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东西部工资性收入差距趋同分析

发布时间:2015-11-06 11:25

论文导读::本文以GM模型为基础,假设西部不发达地区的产品模仿生产能力取决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创新产品种类的数量,运用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证明劳动供给数量的增加对东部和西部有不同的效应,东部劳动供给的增加有利于降低地区间工资性收入差距,西部劳动供给的增加会加剧地区间工资性收入差距,得出劳动力的区域间转移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工资性收入差距的结论。
论文关键词:创新与模仿,劳动供给,收入差距

  一 引言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地区之间发展差异的出现,地区间收入差距也明显的拉大,其中东西部差距显得更为突出。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解释有很多,其中大多数认为主要是国家区域性政策方面等客观原因造成的。王小鲁,樊纲(2003,2005)认为国家公共产品投放及区别性的区域政策等引起和加大了这种地区之间的差距。林毅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刘培林(2003)生产要素的配置不合理是地区收入差距的原因。王格玮(2009)认为各地区在产业结构的选择对收入水平上有重要影响。Young(2000)认为地区性政策是地区差距拉大的关键。 除了经济政策上一些客观原因外,经济发展的地区间差异也还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方面的原因。市场经济自身规律的作用下,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趋同还是分化?钟春平,徐长生(2006)运用熊彼特技术创新和“创造性破坏”理论解释了地区间收入差距震荡式扩大的动态特征,认为经济增长速度越大,这种创造性破坏程度越高,地区间收入差距就会越大。
  本文将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证明中国地区之间的工资性收入差距存在趋同的趋势。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近些年代,同时也是人口红利最为显著地时期,劳动量的增加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和相对欠发达的内陆特别是西部地区对工资性收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运用GM(Grossman -Helpman 1991)模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中证明在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产业技术的研发和模仿传递过程中,发达地区和相对不发达地区劳动数量有利于减缓这种地区间工资性收入差距论文服务。现在有许多文章研究发达地区和非发达地区之间劳动供给对相对工资的动态影响,其中最早的是Krugman(1979),在他的研究结论中显示一个地区劳动供给的增加降低了该地区的相对工资。Grossman 和Helpman (1991a,b)内生化了Krugman(1979)属于外生的创新和模仿两个变量得到一个地区劳动供给的增加可能引起相对工资的增加的结论。Lai(1995)在Grossman and Helpman(1991)的模型基础之上对劳动做了技术性劳动和普通劳动二者之间进行了区分,结论显示在一个地区技术性劳动工资的增加正相关于另一个地区的技术性劳动数量的供给,同时,一个地区普通劳动者的相对工资负相关于另一个地区的普通劳动者的供给数量。
  中国的近些年的技术进步在国内有一个较为普遍的传递规律,沿海地区地区由于存在多种优势,在先行引进或研发出新的产品后,通过地区间贸易,从东部地区产品贸易输入到西部不发达地区,这种贸易对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过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西部地区能够比较容易的根据东部已有的产品和结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逆向分析和推导出生产该产品具体的实现办法,从而获得或提高制造技术。在这种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贸易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中,不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源于这种技术模仿。Connolly(2003)对这种不发达地区通过从发达地区进口产品来进行模仿提高技术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得到了支持。
  为简化分析过程但不改变其结论,把国内分为发达和不发达两个地区,假设不发达地区对产品的模仿能力仅仅取决于发达地区的产品种类数量,在这个假设基础之上,分析劳动供给对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间相对工资的影响。得到劳动供给的增加对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相对工资有着不同的影响方向。这意味着劳动力价格在市场机制调解下地区间工资性收入差距应该缩小的传统结果在这里同样得到体现,但是其中的道理并不像传统静态模型那么简单。这些将在后面得到具体的说明。
  二 模型分析过程
  本文假设不发达地区的模仿生产能力完全取决于发达地区产品种类数量的情况下,利用Grossman-Helpman原始模型对相应参数假设更改后进行比较静态分析,来研究劳动供给对相对工资的影响,然后给出经济上的解释和总结。
  假设经济由发达和不发达两个地区组成,两个地区都能够生产消费品。发达地区具有发明新产品的能力,不发达地区不能发明新产品但是能够模仿发达地区发明的新产品。假设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每个消费者都最大化跨时期效用。
  
  跨期预算约束为:
  
  在这里是即期效用,变量,r,,,,n ,分别代表时间偏好、利率、消费、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不同类别的产品数量以及对第j种产品的消费量;其中,下标分别代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不发达两个地区。另外,在这里因为偏好在不同地区是相同的,同时资本是可以完全流动的在不同地区之间。因此时间偏好参数和利率参数在不同地区也是一致的。上面最优化的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解出每个家庭的静态最优化问题,即每个家庭最大化即期效用,此时有:
  
  在这里为产品j的价格,解这时的最优化问题得到下式:
   (1)
  这里表示任何两种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加总每个地区对j产品的需求,j产品的总需求为:
  (2)
  在这里表示总需求。
  在第二阶段,最大化跨期效用有:
  (3)
  变量上方的点表示变量对时间的微分。为使表达式简单,在这里可以讲总消费标准化为因此有:
  (4)
  此即为通常情况下的最优化条件,利率等于时间偏好系数。
  对生产者,每个企业掌握生产一种产品的技术,能够用一单位的劳动生产出来一单位的产品论文服务。这样投入生产的总劳动量在发达地区是,同时在不发达地区为,这里代表发达地区的发达地区生产的产品种类, 表示不发达地区模仿生产的产品种类。 表示各发达地区产量, 表示不发达地区仿制的产量。
  

  由于历史和制度性阻碍因素的存在,再假设发达地区企业的工资率高于不发达地区的工资率即,再选择适当的单位使各自地区的所有的产品价格相等,并且在两个地区的价格均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
  (5)
  这里表示在地区i生产的产品价格。由于实行的成本加成定价法,一旦发达地区的产品被不发达地区的仿制出来,该种产品就在不发达地区被生产。从(5)式中在i地区各自的利润为:
   (6)
  这里表示在地区i的售卖数量。
  根据Romer(1990)和Grossman-Helpman模型,每单位时间产生出来的新产品数量为:
  (7)
  这里表示在地区i的总劳动量, 表示在创新活动中劳动需要的参数。同样,在不发达地区每单位时间产品被模仿的数量为:
  (8)
  这里代表仿制活动中需要的劳动参数,是仿制活动中的知识存量。Grossman-Helpman假设=,由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存在,在本文中假设=,这意味着不发达地区的知识存量取决于发达地区产品种类的数量而不是仅仅取决于本地区的产品数量。不发达地区产品的购买数量直接关联着发达地区产品数量,因此从发达地区的进口对不发达地区的仿制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对技术模仿的假设也被Jensen(1986)使用过,不过使用的目的是研究产品生命生命周期。
  假设不发达地区的企业是随机选择发达地区的产品进行仿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因此模仿率可以简单的定义如下:
  
  有了上面的这些等式,再来考虑各个均衡条件,首先考虑到各个地区劳动市场出清的情况。从(7)式和(8)式中,劳动市场出清意味着:
  (9)
  (10)
  相应的,这里表示创新产品的增加率。
  下面再考虑到资本市场的出清,即各地区不能产生资本套利行为时有:
   (11)
  这里,代表创新生产计划带来的投资量,这个等式表示短期利率加上资本所得等于风险调整利率。同样在不发达地区无套利条件下市场出清时有:
  (12)
  这里,表示在不发达地区从事仿制生产某种产品的投资量,值得注意的是不发达地区因为在模仿性生产活动中没有风险,所以没有风险因子出现。在均衡中,发达地区的创新活动是一个正值,还可以表示如下:
   (13)
  均衡中,在不发达地区同样在有:
    (14)
  把上面的(4)、(6)、(9)以及(13)带入(11)式中,在静态中有,在发达地区综合均衡条件如下:
   (15)
  从上面的推导过程中,可以知道这个等式意味着劳动市场均衡,产品市场均衡以及资本市场均衡。
  同样对不发达地区,把(4)、(6)、(10)以及(14)带入(10)中得到不发达地区的静态均衡等式:
  (16)
  将(9)式同(10)合并,并带入(2)式和(5)式,
   (17)
  上式分别对取微分得到:
  (18)
  (19)
  其中:
  在每个方程的第一项两个地区为从事制造业所需劳动力数量相对需求变化的间接效应,第二项为每个地区从事研发或模仿活动对另一个地区劳动力数量变化的间接效应,第三项为各自地区从事技术研发或模仿对本地劳动力数量需求变化的间接效应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最后一项为劳动力数量增加带来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是指劳动力数量增加带来了研发活动的增加,以及由此产生的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劳动力的相对需求。直接效应是指劳动供给量的增加,带来了商品供给量的增加,因此带来了商品价格和相对工资的降低。从(18)和(19)式可以看出,劳动量的变化通过4个渠道来引起相对工资的变化。例如,在不发达地区劳动量的增加引起相对工资的变化,是通过一连串的影响来实现的,首先从事制造业不发达地区同发达地区相对劳动力数量需求(第一项)增加,鼓励发达地区创新活动的增加(第二项)带来发达地区相对工资增加,这又带来不发达地区模仿活动(第三项)增加进而带来不发达地区的相对工资的上升,同时由于增加了商品的供应(第四项)降低了商品的价格带来了不发达地区相对工资的降低。
  在(18)(19)式中,的变化对相对工资带来正的负的效应同时存在,对相对工资的总影响究竟是正还是负仅从这个式子中无法确定,因此,为确定具体的影响,把(15)(16)式代入到(17)式中:
  
  上式分别对取微分得到:
  
  继续求解:
  
  
  其中:
  

  
  
  由上面可导出:
  (20)
  由此,前面(18)、(19)式显示了劳动供给对相对工资的影响渠道,上面的不等式(20)得到了一个明确的影响结果。即发达地区相对工资同劳动的供给成正相关,而在不发达地区相对工资同劳动供给负相关论文服务。
  三 解释和结论
  可见,通过在GM模型中模仿生产决定条件的改变,使产生的结果和GM模型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在GM模型中,劳动供给的增加对发达和不发达地区间的相对工资没有明确的影响,在这里为得出的结果做一个解释。
   当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从(18)、(19)式的比较静态分析中,劳动供给对相对工资的影响是通过四个渠道老实现的,首先来看(18)式,当发达地区的劳动供给数量增加时,研发部门得以扩张使g增加,存量增大,模仿活动增加从而有增加,使得降低相对工资的间接影响相对于被部分抵消。下面再观察(19)式,当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数量增加时,模仿活动受到鼓励使增加。如果是在GM模型情况下的,模仿的生产效率增加。但是在时,模仿的生产效率不会增加,而且,随着模仿率的增加,减少使模仿的生产效率受到抑制。这样,增加对相对工资的间接影响相对于的情况被部分抵消。
  可见,通过这个更符合现实的技术模仿活动决定条件后,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结论,劳动力数量对相对工资的直接影响占主要部分,在发达地区劳动供给的增加相应增加了相对工资,在不发达地区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却降低了不发达地区和和发达地区的相对工资比率
  从上面的模型中可知,在不考虑其他非市场因素时,这种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视角上看,劳动供给数量的增加应该对这种地区间工资性收入差异有趋同的趋势。中国在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劳动力人口处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在上面的模型中做静态分析时,假设地区之间的劳动力由于非市场因素,劳动力流动受到阻碍。实际上,由于在劳动力地区之间的流动障碍不断地在减小,东西部的工资差异导致劳动力数量大量从不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发达地区的劳动供给在增加,这种增加会增加比率而减少地区间工资差异,同时在不发达地区的劳动供给相对降低,从上面的结论可知,在不发达地区劳动供给的降低会使不发达地区的相对工资上升,也有减少地区间工资差异的趋势。
  正如文献综述中介绍的情况,中国出现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应该从非市场因素去寻找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大量转移不但不是加剧东西部收入差距的原因而是起到了改善东西部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鲁,樊纲,2005:《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第10期24-36。
[2]林毅夫,刘培林,2003:《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第3期19-25
[3]王格玮,2009《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经济学季刊,第1期。
[4]钟春平;徐长生,2006:《创造性破坏与收入差距的振荡式扩大》,经济研究,第8期,114-123
[5]Krugman,Paul R.,“A Model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and 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Incom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7(1979):253–66
[6]Grossman,Gene anan Helpman,“Endogenous Product Cycles,”Economic Journal101(1991a):1214–29.
[7].Connolly,MichelleP.,“The Dual Nature of Trade:Measuring its Impact on Imitation and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72(2003):31–55.
[8]Romer,Paul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1990):S71–102.
[9]Jensen,Richard ie y,“A Strategic Approach to the Product Life Cyc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Economics 21(1986):269–84.
 

上一篇:中国对外反倾销的寒蝉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动态

下一篇:近期我国政府调控房地产政策分析_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