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_主成份分析法
论文导读::改革开发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效主要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在于经济增长是否使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来考察西部地区2004-2008年经济发展状况,通过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改善西部地区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及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西部大开发,主成份分析法
中国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西部地区逐渐凸现出各种不和谐的因素,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制约,多层次矛盾渐露,因而需要从深层次来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状态,即分析经济增长质量问题。衡量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成效,主要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在于经济增长是否使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在于是否能为西部地区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所以在关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主成份分析法,我们也要从经济增长的本质,即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来考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改善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及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最早的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专著是苏联经济学家卡马耶夫于1977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目前常用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方法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单指标评价,由于单一指标所反映的信息量较小,且往往都是从经济效率方面来考察,故单指标评价经济增长质量则显得粗略;二是综合评价,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综合评价;三是增长因素分析,典型的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即利用索洛残差法、隐性变量法或潜在产出法等估算出一定时期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对其中的构成进行分析,从而考察经济增长的质量。国内学者近些年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大多都是关于中国整体经济质量的总体研究,如单薇(2003)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持续性、潜力四方面确立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的评价理论,对1995-2000年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陈晓声(2005)和纪淑萍(2006)从多元统计分析的角度提出了对经济增长质量这一多维指标体系评价问题的一点思考,并分别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评价;赵英才,张纯洪,刘海英(2006)在理论基础上将反映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划分为产出效率、产出消耗、产品质量、经济运行质量和生存环境质量五类,直接采用相对指数法进行评价分析;郭庆旺、贾俊雪(2006)根据索洛残差法、隐性变量法和潜在产出法估算出1979-2004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状况;李俊霖,叶宗裕(2009)运用经过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对1978-2006年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除了关于中国整体经济质量的总体研究文献外,还有关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的文献,但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文献很少论文范文。具体有徐婕,张丽珩(2007)从系统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主要考虑经济增长代价下各地区间相对经济效率和发展平衡性,应用DEA方法来评价2004年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状况;马晓晴(2008)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差异做了研究;毛燕玲、肖教燎等(2008)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中部地区六个省会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王文彬主成份分析法,王雅华(2009)对我国中部六省的经济增长质量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高丙吉(2009)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1978年到2007年30年来居民生活质量、经济增长的竞争能力、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水平等指标体系,对甘肃省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以上学者们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分析都未将焦点聚集在西部,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分析评价很少,因而本文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来对2004-2008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做详细分析,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包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
(一)西部大开发从理论上促使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始于1986年,在省级行政单位的基础上,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积占全国的70%。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发展相对落后。国家审时度势,在党的“十五大”上,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从政策上逐渐使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进行数量型经济增长发展西部经济,再逐步使西部经济从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升华。由于中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间经济增长条件的异质性表现得相当突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大相径庭的经济稳态,这种稳态的差异主要由人力资本禀赋的差异、制度或体制发展程度的不同所导致。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创造有利于西部地区以更快的速度实现经济增长的条件,通过改变影响经济稳态的条件达到与东部地区接近的稳态水平进而利用经济增长固有的趋同规律通过趋同最终达到趋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因而西部大开发从理论上促使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西部大开发在实践上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西部大开发实施10年来,西部的基础设施和民生不仅有了巨大发展,而且西部的投资、消费和生态也有所好转。这大大增强了西部内生性发展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方便了西部人的生活,而且反过来大大拉动了投资,2000-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9%。民生的改善,使得老百姓的购买力空前提高,消费增长迅猛,年均增长14.9%。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果明显,一、二、三次产业比例1999年的23.8:41.0:35.2调整为2008年的15.6:48.1:36.3。其中主成份分析法,宝钢、首钢等百余家中央企业参与建设,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也开始入驻西部地区,这些大企业、大集团成为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旅游业已经成为西部地区越来越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优质棉、牛奶、苹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并在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善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此外,关中--天水、成渝两大经济板块已初现雏形,重点经济区已经成为东部企业和外资企业在西部投资的主要落脚点。因而西部大开发在实践上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论文范文。
三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状态描述
(一)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国内外有不少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但明确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比较少。本章依据《以质量看待增长--对新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与反思》一书中对经济增长的界定,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的数量增长到一定阶段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效率提高、结构优化、稳定性提高、福利分配改善,国民经济素质与创新能力提高,从而使经济增长能够长期得以持续的状态。经济增长质量一般关注经济增长的结果、前景和持续性,结构的协调性、福利的分享性、增长的稳定性都会对经济增长的质量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描述
改革开放后西部地区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不仅大大改变了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拓展了全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增强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后劲。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大大改变了西部地区闭塞落后的面貌,使物流更为通畅,人员出行更为便捷。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使西部的绿色不断延伸,西部生态屏障得以加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西部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西部地区的就业人口2008年达到两亿人,比2000年增加2229万人。危房改造、饮水安全、送电到乡、广播电视村村通,即便是西部地区偏远农村的群众,生活质量也得到一定的提高。西部地区进入了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2000-200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55亿元增加到58257亿元主成份分析法,年均增长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4624元增加到1.6万元,从相当于各地区平均水平的59.5%提高到63.7%;工业增加值由5946亿元增加到2.4万亿元左右。图3-1和图3-2分别就2004-2008年西部10省、市、自治区的生产总值变化和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变化来描绘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
图3-1 2004-2008年西部地区各省生产总值
图3-2 2004-2008年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
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由表3-1、图3-3可见,第一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由2004年的17.79%下降到2008年的14.37%,平均每年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在2005年略有下降,但从2006年开始第二产业比重又逐渐稳步上升,直至占到46.85%,可见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在改革开放中获得较大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从2004年开始有上升的趋势,但从2007年开始又逐步下降,2008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为38.78%,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而言还是比较有活力的。从二元对比系数来看,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比较稳定,约为0.25,反映了农业与非农业部门的差别比较大。
表3-1 2004-2008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状态
年份 |
第一产业比重(%) |
第二产业比重(%) |
第三产业比重(%) |
二元对比系数 |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
17.79 16.35 14.90 14.55 14.37 |
44.63 42.43 44.85 45.65 46.85 |
37.58 41.22 40.25 39.79 38.78 |
0.25 0.24 0.24 0.25 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