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战略

发布时间:2015-11-10 10:50

论文导读::有必要对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战略构想加以论证。全力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而且这一战略构想将打造母城大连新的旅游产业动力引擎和增长点。
论文关键词:长海县域,国际旅游群岛,战略构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已经明确做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导向,要求沿海地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要求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渔港建设,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1]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不但是国家对“十二五”规划中“发展海洋经济”指导思想的践行,而且也是对发展滨海旅游业的极大肯定与支持。而反观中国北方地区,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足,缺乏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海岛资源。众所周知,在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格局上,一直存在“南重北轻”的现象。尤其当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更是加剧了我国南北方滨海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态势。为了使我国海洋经济和旅游业整体协调发展,提高北方滨海旅游业竞争力,同时也为了满足北方人们对海岛旅游度假场所的迫切需求,有必要在我国北方近海地区充分开发特色海岛旅游资源。而大连长海县作为东北唯一的海岛县,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群岛资源和强大的母城影响力,完全具备了肩负这一重大战略使命的实力,所以应积极自觉领受国家使命,全力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以此打造中国首个群岛型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进而增强我国滨海旅游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在国家范围内形成南有“海南国际旅游岛”,北有“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南北遥相呼应之势。在此,有必要对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战略构想加以论证。
  一、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战略价值
  为追求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也为充分开发我国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稀缺性海岛资源,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和战略上的首选。这不仅能够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而且这一战略构想将打造母城大连新的旅游产业动力引擎和增长点,还有利于丰富我国在环黄渤海地区的滨海旅游业资源,进而使我国在东北亚旅游市场中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因此,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价值相当重大。
  1. 提升我国在东北亚旅游市场中的国际综合竞争力
  长海县所在的北黄海海域,[①]最近一层国际辐射范围当属东北亚地区。(见图1)东北亚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包括俄罗斯的东部地区、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见图一)。东北亚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区域内各国旅游业发展也是蒸蒸日上。其中以日本和韩国的旅游业发展最为迅猛。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由68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海岛资源极为富足。该国相当重视旅游业的开发,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运输省就制定了“Welcome Plan 21”战略,鼓励发展入境旅游。[2]2003年日本提出“观光立国”的战略,[3]这极大促进了其入境旅游的发展。另外,日本政府于2010年7月正式放宽中国游客赴日个人游签证条件,使得当年前往日本的中国游客超过了150万人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韩国所在朝鲜半岛素有“三千里锦绣山河”之美称。其著名海滨城市釜山和仁川都是吸引游客的游览胜地。尤其是风光旖旎的济州岛,更是引无数游客的瞩目。据资料可知,从2003年起到目前,中国访问韩国的旅游人数年增加率一直保持25%以上,2007年赴韩旅游的中国游客超过了100万大关。2010年8月韩国继日本之后也放宽了中国游客个人赴韩旅游的签证要求,以求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邻国纷纷出台政策扶持和推动本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同处东北亚地区的中国也应该积极采取战略对策,力挺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以促进我国在东北亚旅游业中的竞争力。“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创建,一方面能满足我国尤其是北方人们对海岛旅游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可吸引日韩游客赴我国境内旅游,从而促进我国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另外,“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若能与我国内地著名自然历史旅游景观形成合力,必将对海外游客,尤其是日韩游客产生极大吸引力和召唤力。因此,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将有效提升我国在东北亚国际旅游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图1 长海县地理位置宏观示意图
  注:图中网状区域为长海县所在地
  2. 丰富我国在环黄渤海地区的滨海旅游业资源
  长海县所在的北黄海与渤海紧密连接,两者中间只隔着辽东半岛,相对于北黄海,渤海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的更加完善。渤海是中国最大的内海,环渤海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海岛、海潮景色宜人。主要景区和景点有天津滨海旅游度假区滩广坡缓;青岛海水浴场海碧天蓝,青岛崂山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大连金石滩全国首批4A级旅游度假区的海石滩礁群奇模怪样,旅顺蛇岛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秦皇岛南、北戴河的砂、林、亭、廊交相辉映;烟台万阳海水浴场水净滩阔,烟台长岛丽质天成的海上乐园;营口北海、月牙湾、熊岳西海、仙人岛、白沙湾浴场;还有兴城著名的菊花岛。应该说环渤海地区不乏滨海旅游景观,然而同环黄渤海地区特别是津京唐地区人们对滨海旅游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以至于为数众多的游客被迫前往南方尤其是海南岛享受海岛景色,甚至还有大批远赴日本和韩国寻觅海岛风光的游客,既费时费力,又价格不菲。因此在环黄渤海地区挖掘新的、潜力巨大的滨海旅游资源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而长海县域地处北黄海与渤海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更为重要的是其长期封闭,群岛资源未得到科学的规模化开发,因此,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这一重大战略构想的实施,再凭借长海县自身富足的海岛资源,必将大大丰富环黄渤海地区的滨海海岛旅游资源,从而满足环黄渤海区域人们的需要,乃至可以满足海外游客的需求。可以肯定,此举将为环黄渤海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3. 打造母城大连新的旅游产业动力引擎和增长点
  根据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走绿色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大连市同样遵循着这条科学发展路线,不断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表1,计算可知,自2004年以来,大连市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28%,旅游外汇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达22%,接待游客数和接待海外游客数的年平均增长率达21%。赴大连旅游的海外游客中日本人占据了半壁江山,其次是韩国人和俄罗斯人。长海县是大连市距离日本、韩国最近的区域,因此千方百计吸引日韩客源是长海县域发展国际旅游的关键。需承认,虽然旅游业是大连的主打产业之一,但与北京、西安这样的历史文化古都相比,其城市历史文化底蕴仅有一百多年的积淀;比起北海、三亚等南方著名滨海旅游城市,大连的海滨旅游旺季又相对较短。为弥补旅游资源相对不足和旅游季节相对短暂的先天缺欠,大连有必要开发长海县这片旅游市场潜力无限的群岛资源,将其打造成“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中国首个集会议、休闲、运动、养生、游乐、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级群岛休闲度假胜地,以此来丰富大连的滨海旅游资源。2009年大连市政府审时度势,通过了《大连长山群岛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并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关于加快长山群岛发展有关问题会议纪要》的总体安排,全力推进长山群岛的开发开放工作。[4]这意味着长海县向着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战略构想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据预测,长山群岛旅游业将迎来年均增速达20%~30%“黄金发展期”。更令人期待和振奋的是,到2030年,旅游业后来居上,将首次登上海岛产业老大的“宝座”,产值突破200亿元,等于再造5个现今的长山群岛。[5]应该认定,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必将成为大连旅游发展中的新的动力引擎和增长点,同时也使“浪漫之都,时尚大连”这个“东北好旺角”更加声名显赫,[②]名扬四海。
  

  表1 大连市旅游收入和接待游客年增长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大连是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它横跨黄海和渤海,海岸线占辽宁省的68.5%,是“海上辽宁”的主体部分,也是辽宁旅游业的主体部分。大连市旅游收入和入境人数,历年都占全省总额的50%以上,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年接待海外游客超过10万人的城市。[12]面向未来,大连市提出要将自身建成国际性风景旅游名城,旅游业将是大连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而大连的旅游业,又是以“海”为特色的海洋旅游业。因此,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发展特色群岛旅游业,对于建设“海上大连”将起到重要作用。反之,长海县借助大连创建国际性风景旅游名城的东风,更好更快的发展特色群岛旅游业,这为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提供了强大后盾。
  三、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项目支撑
  应该承认,在大连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值得令人期待。然而,倘若仅停留在凭空假想而不付诸行动,那么其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美好愿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摆放和安排有助于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产业项目,以作支撑。
  1. 积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为国际旅游群岛增加丰富内涵
  建设海珍品良种繁育基地和优良种苗库,即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是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基础性支撑项目。为此,要大力采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解决目前养殖比较粗放、集约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要加快海岛种苗业的产业化发展步伐,拓宽种苗来源渠道,严格把握种苗生产及引进的质量关,重点建设海珍品原良种繁育基地;要坚持以常规主导品种培育为基础,以优良新品种引进培养为重点,以本地品种与外来品种培育相结合的方式,扩大种苗培育总体规模;要重点抓好獐子岛和广鹿大垣两个海珍品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使种苗业成为长海县渔业的优势产业;要在渔业立县政策引领下,努力做到政府搭台,金融支持,科研先导,龙头引领,以带动全县养殖业户扩大规模,提高渔业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要在“五合一”[③]渔业产业化模式的推动下,围绕建设现代海洋牧场的发展目标,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以规模化、科学化发展为手段,大力推进县域支柱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截至目前,大连市獐子岛渔业集团在长海县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已突破1500km2,是迄今全国最大的海洋牧场。该企业还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将海洋牧场面积增至2000 km2
  从理论上说,狭义的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海域内,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建立的可人工控制的海洋生态系统。而广义的海洋牧场则可指在狭义海洋牧场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各种海洋资源,开发出一个集休闲、旅游、度假、疗养、行业会展、商务洽谈、高端论坛等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式、多功能、综合性的海洋空间区域,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精神、缓解压力、愉快工作、广交朋友、吟诗作赋的活动场所。长海县域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不能只是简单地饲养和繁殖某些海洋产品,而是要将海珍产品科学养殖与海岛休闲旅游业融合起来,以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为平台,大力开发新颖的、多功能的海洋群岛休闲旅游业,进而增加“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丰富内涵。
  2. 适度发展县域低碳轻工业,筹建海产品加工区和出口基地
  就长海县而言,大力推动县域低碳轻工业发展,积极扶持修造船行业现代化,是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重要保证。因此,要积极发展船舶修造工业,以县修造船厂为骨干,通过改扩建工程,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现代管理经验,努力提高船舶修造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对建造大吨位、大功率现代化渔船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提高建造大型先进船舶的能力;要鼓励民营企业投资造船业,将修造各种渔船作为长海县船业发展的立足点,建立相应的修造船产业园区,以此来优化长海县的产业结构,使其在市场经济中更具竞争力;要鼓励渔民转变观念,走渔业工业化道路,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要探索发展工业及生活所需要的备品、备件及配套产品等行业,不断壮大县域工业经济实力,以此来推动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进程。
  应该认定,建设海产品深加工区和外贸出口基地,是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国际市场取向。为此,应突出科学用海,加快渔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做细、做精水产品加工业,打造现代化渔业生产加工基地;要以发展海洋无公害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为重点,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开发新产品,大力开发海洋生物制药、海洋保健食品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加快海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增强产品出口创汇能力;要继续加大整合现有加工资源力度,形成原料生产、初级加工和精深加工互相关联的产业链,积极形成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要在硬件建设上立足于同国际接轨,进一步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通过建设高标准厂房,引进先进设备,应用现代工艺,大力开展综合加工和深度加工,建设大批新型海洋食品企业,并建立具有规模效应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区;要注重鼓励生产企业通过ISO系列认证、欧盟注册、水产品HACCP认证、美国FDA认证、日本农林水产省认证等,以增强企业产品质量信誉度,进而吸引更多资金;要依托距离日韩较近的地缘优势,筹建海产品外贸出口基地,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从而为长海县海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海洋食品打入国际市场构筑绿色通道,同时也为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打造“长海海食文化”特色精品,提供技术和质量保障。
  3. 发展海岛多功能旅游产业,打造群岛型国际休闲旅游品牌
  发展海岛多功能旅游产业,打造群岛型国际休闲旅游品牌,是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重中之重。为此,长海县应充分利用宝贵的群岛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渔场资源,不断创新独具特色的海岛旅游项目,并通过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使长海县的旅游业更加贴近大海,具有海的味道,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大海,享受大海。
  3.1海岛度假旅游 长海县四周被大海环抱,海洋的天然调节作用使长海县具有宜人的半湿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夏不酷热,冬少严寒,年平均气温在9.6~10.5℃之间,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温和,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小[④],有“天然空调”和“天然氧吧”之美称。因其远离尘嚣,没有污染性工业,大气环境和海水水质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此外,长山群岛依托气候宜人、环境幽雅、风光秀丽、海水清澈、天空湛蓝、林木茂盛、鸥鸟成群、沙滩金黄、洞穴海蚀、奇礁怪石,构成了秀美壮阔引人入胜的群岛醉人风光。大文豪郭沫若先生就曾在此留下了“汪洋万顷清于靛,小屿珊瑚列画屏”的优美诗句。所以,特别适合休闲避暑、观光度假。
  3.2海岛饮食与文化旅游 长海县位于我国著名的海洋渔场之中,素有“天然鱼仓”之美誉。鱼、虾、蟹、贝、藻资源极其丰富,有优质刺参、皱纹盘鲍、大连紫海胆、中国对虾、魁蚶、海螺、虾夷扇贝等海珍品10余种,六线鱼、黑鲪、星鳗、鲆鲽等经济鱼类近百种。北纬39°的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经济价值极高,是最具吸引力的海洋保健食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国宴上的鲍鱼就出自长海县。依托优质的海产品烹制出具有长海风味的海鲜佳肴,如烧海参、蒸鲍鱼、扒鱼翅、烤大虾、爆干贝、涮文蛤、炒香螺等,能够使游客大饱口福,流连忘返。此外,还要扩大长海县现有旅游节庆活动的范围和规模,比如大连长山群岛国际钓鱼节、渔家风情旅游节、马祖旅游文化节等。在传统旅游节日的基础上,增设新颖的专题节日活动,与传统海岛文化“海神娘娘”等祭拜活动相结合,突出海岛主题特色。丰富的海产品成就了长海县的“海食文化”,异彩纷呈的长海旅游文化节,增添了群岛的喜庆气氛,成为吸引广大国内外游客的一大亮点。
  3.3海岛历史人文旅游 在长海县大长山岛发现上马石文化遗址,发掘出上马石青铜短剑墓等;在广鹿岛贝丘遗址发现了距今6500余年前的制骨作坊,发现了一批玉器及与人面雕塑相关的装饰品。根据已发掘的127余处贝丘遗址和出土的大量石器、骨器、玉器、蚌器、陶器等文物显示,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在长山群岛繁衍生息,渔猎耕耘,创造了长海早期文明。此外,尚有不同历史时代留下的文物,在广鹿岛发现战国时代钱币燕明刀,隋代五铢钱,老铁山隋唐水师衙门遗址等。目前,这些文物保存完好,可供游客参观鉴赏。另外,由于长海县地处边防要塞,又是京津门户,所以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就爆发在长山群岛的东北海域。1904年日俄战争以及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军入侵中国东北也在此留下了证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海县也被列为根据地。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长海县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3.4海岛体育旅游 根据长海县的自然资源禀赋,在海岛体育旅游项目设置上应注重娱乐性、趣味性、参与性和科技性。长海县拥有大量渔场,乌蟒岛又是中国钓鱼协会的海钓基地,应继续开发以獐子岛、褡裢岛、大耗岛、小耗岛、石城岛为主的群岛资源,扩大海钓旅游,还要建设以体育竞技为主的国际海上运动基地;要充分利用现代海洋牧场,形成集海空飞行、海上观光、海下潜水、滑水、冲浪、热气球、赶海、养殖、捕捞于一体的立体式的群岛特色体育运动游;开展海岛摄影游、海岛科普夏令营游、群岛生存挑战冒险游等特色体育旅游项目;要开展参与性和实践性运动旅游活动,让游客吃住在渔家,并随船出海,开展养殖和捕捞等具有渔民特色的亲历性旅游活动,使游客充分感受海岛民俗风情,以增强海岛旅游的召唤力和吸引力。
  3.5海岛风景旅游 长海县海岛风景以气象万千的海蚀、海积形成的奇礁异石为特征,以一望无际的大海和星罗棋布的岛屿为依托,且形态各异、巧夺天工、匠心独运。应该充分利用大自然所赋予的壮美景致,开发出经典景观,达到融汇艺术性和美学价值于一体的效果,给游客留下如置身于仙境、世外桃源般的感觉。可是由于岛屿众多,全部游览会费时费力,所以应突出个性化选择,时间紧迫的游客,可选择空中鸟览的方式来欣赏群岛美景,利用长海县民用机场,开辟乘小型飞艇、飞机进行环群岛鸟览特色旅游新航线,在空中俯视群岛,将会给游客留下整体的视觉冲击力和不同于陆地游的别样感受;时间充裕的游客,可以通过游船环岛游的方式来感受大海的气息。还应以岛、坨、礁资源为基础,以近海渔业生产为背景,大力开发海底观光游和海岛生态风光游。
  

  3.6海岛会展购物旅游 长海县距离大连市区较近,应该合理利用大连发达的城市功能,快捷的通讯网络以及与海外的广泛联系,依托大连市的开放性、国际化和举行众多国际性会议的先天条件,举行以海为主题的海岛休闲会议、展销会、博览会、商贸和购物旅游等活动,比如海上达沃斯等。另外应学习海南省海滨水城博鳌镇的经验,作为亚洲论坛第一次会议举办地后,引来一系列国际性和区域性会议在此举行。[13]
  四、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薄弱之处
  必须看到,目前正处于海岛资源开发起步阶段的长海县面临着诸多现实的困难和难题,比如县域产业结构失衡,旅游配套设施、人才缺乏,旅游管理、营销能力弱等问题,若不能加以时日根本解决,必将有碍于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战略构想的实施。
  1. 三次产业结构失衡,逐步显现发展风险
  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海岛县,自古以来就有“靠海吃海”的传统,使得长海县域经济一直由渔业“担纲主角”。然而,随着渔业资源的锐减,养殖容量的局限,海岛经济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另外,渔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极为明显,这成为阻碍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结构性壁垒。具体来讲,作为支柱产业的渔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偏大且产业结构单一,人工抵御自然风险力度甚微,风暴潮及海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会对海产品尤其是海珍品的养殖产出造成毁灭性破坏,进而影响到下游产业链继续发展。这种较强的单一产业依赖性极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冲击,而一旦渔业生产环境被破坏,政府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加以修复。不仅如此,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消耗也会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并且长期难以恢复。另外,出于对海洋海岛资源的保护,海岛工业发展受到限制。同时,由于自然条件及工业发展基础制约了人口聚集方向,海岛交通运输业及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也受到抑制。从图4可以看出,长海县的产业结构是典型的海岛型传统经济结构,第一产业渔业一家独大,第二、三产业相比差距不大,但与第一产业相比差距明显,均发展缓慢,且对长海县的经济贡献率偏低。
  
  图4 2004年至2008年长海县三次产业近年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大连统计年鉴
  2. 旅游发展存在瓶颈,著名景观数量有限
  长海县拥有天然形成的优良海岛资源,虽然近年来已对旅游资源进行了一定的开发,旅游产业也有所发展,但是基本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由于目前县域内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交通运输能力依然有限和相关旅游配套服务水平落后等因素的制约,给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增设了诸多障碍。其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一是长海县每年入岛游客数量和旅游产值虽在不断增加,但旅游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比如长海县的旅馆、饭店建设档次较低,星级宾馆和饭店数量较少,目前渔家旅店仍是接待游客的主力,约占旅店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与长海县旅游业未来发展目标和所应具备的接待能力要求相距甚远。另外,景区标志和介绍牌较少,也缺少销售旅游纪念品的专卖店、各种娱乐设施、公共厕所和垃圾堆放点等等,这都不同程度有碍于旅游业的发展;二是旅游配套设施整合度不够,以至于旅游业综合效益下降。由于长海县刚刚对外开放,且自身原始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现存港口资源和交通运输资源急需整合,并需亟待提升运能。三是人员和资金的跟进速度缓慢。由于村级小岛旅游业投资风险较大,所以过去岛内旅游产业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投资,企业、金融机构或个人的参与度不够,致使岛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四是旅游景区规划和设计水平不高,原有旅游产品也存在结构单一、雷同等现象,缺乏经典和特色景观、吸引力逐渐下降和游客重游率低等问题。五是政府对于旅游开发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也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保护机制,重复低水平建设、盲目开发、各级管理部门协调缺失等现象时有发生。[14]
  3. 旅游人才相对匮乏,旅游事业发展受限
  长海县缺乏人才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人才储备不足,且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长海县旅游业的发展步伐。这无疑会限制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发展进程。长海县如今已经制定了未来发展规划,群岛型旅游业将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在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经济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县域劳动力增长缓慢,这将难以满足第三产业扩张对人口的需要,由其是小乡镇社会系统不完善,更难以吸引人口的聚集,影响旅游市场的发展规模,劳动力的转移也缺乏合理性、规范性,进一步削弱了各中小乡镇的旅游业开发潜力。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长海县人才占总人口的比重极低,数量较少,后续力量严重不足。在人才层次方面,缺乏专精尖人才,技术型人才层次较低,专业性高学历人才严重缺乏;在行业分布方面,行业分布不均,且管理型人才相对较少。旅游行业不但人才稀缺,而且住宿、餐饮等行业的服务人员也相当匮乏。由于具有旅游专业技能和旅游管理经验的人才有限,多年来长海县仅有一家具有经营资格的国内旅行社,垄断格局明显,且缺乏外部竞争力,旅游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简单陈旧,极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住宿方面,由渔民开设的渔家旅店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渔民不具备旅游服务管理相关知识,以至于市场秩序混乱,无证无牌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现象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造成了长海旅游业仍在低档次徘徊。[15]
  4. 旅游营销策略单一,削弱市场竞争实力
  与国内其他著名海岛相比,例如普陀山,舟山等地区,目前长海县的知名度非常低。长期以来旅游营销手段不多,形式传统而单一,营销力度不够,营销方式不新颖,不灵活,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详实而可行的营销方案,在营销上所投入的资金也十分有限。旅游营销方面的弱点,加大了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难度。从根本上讲,长海县的旅游管理部门和行业主体对于旅游业中营销的必要性重视程度不够。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中,没有现代旅游营销策略和手段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长期以来由于营销机制不健全,缺乏树立大品牌、培养升级金字招牌、注重品牌宣传的概念,长海县不但失去了国内外广大客源尤其是环渤海地区的潜在旅游人群,同时也失去了先发制人的发展机会,处于被动追赶的不利境地。根据调查了解,不但很多东北三省、环渤海地区的人们不了解长海县的群岛旅游资源状况,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大连当地人也从未到过长海县旅游。可见,旅游宣传力度的不足,旅游营销观念的缺失,犹如洪水猛兽般阻挡了长海县海岛旅游业发展前进的道路。与世界著名海岛旅游胜地相比,长海县无论是在旅游营销策略多样性,还是在营销策略具体的实施和操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归根结蒂也就是在对外开放程度上亟待提高。过去长海县域的封闭状态和保守思想,不仅制约了其群岛旅游业的大发展,而且同达到国际级群岛旅游胜地的标准也相距甚远。
  5. 生态保护意识不足,存在过度开发隐患
  长海县群岛旅游资源尚处于开发初期,过去封闭的状态,使得岛上的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淡薄,观念中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存在先破坏生态环境,再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治理的隐患,这对于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极为不利,必须扼杀在萌芽之中。长海县域与内陆及沿海区域相比,海岛地域空间相对狭小、生态系统脆弱,资源和空间有限,环境承载力偏低,生态系统在人为干扰和破坏下极易退化且不易恢复。长海县一直以来都是以第一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多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不合理的海洋开发,使长海县近海海域生物资源日渐减少,有濒临枯竭的危险。由于近年来长海县旅游业不断发展,去年又出台了《大连长山群岛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这意味着长海县已步入海岛资源全面开发的“快车道”,县域人民和有实力的大企业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面对如此宏大的开发规模,极有可能出现监管不到的“死角”,造成对海岛地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对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破坏的情况。如果长海县政府相关部门对海岛资源开发管制不严,就将更加雪上加霜。在海岛开发过程中,一方面,本来就稀缺的海岛陆地资源可能存在大量浪费和粗放利用的问题,将会损失大量海岛土地资源。另一方面,许多无人岛礁会遭受严重破坏,甚至消失,从而威胁国家海洋权益和海洋国土完整。
  五、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对策创意
  以上揭示了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过程中已经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有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面对这些亟待解决和规避的问题,有必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合理的举措、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创意,以使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得以顺利实施,并最终取得成功,从而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循名责实的贡献。
  1. 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协调县域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根据“佩蒂-克拉克定理”(Petty-Clark’sLaw)[⑤]和库茨涅兹的研究成果,某区域产业结构演变都遵循以下规律:
  
  其中:X1, X2, X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
  随着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不断上升以及第一产业逐渐下降的趋势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这是对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的理论性指导。
  根据长海县海岛产业结构现实情况,长海县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为:
  
  其中:X1, X2, X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
  

  长海县以渔业作为支撑的第一产业,具有扎实的经济基础;以旅游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将成为长海县未来的新兴支柱产业;处于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从前长海县不对外开放的状态,仅以“飞地”形式发展的第二产业工业规模较小,但近年来发展有所起色。着眼于长远,长海县作为一个县域经济体,不能只注重渔业发展,只有三次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体制转变、经济转型、功能提升”的良好局面,才能够促进县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国家提出有关海岛开放政策以后,长海县应积极抓住这一机遇,努力调整三次产业结构,适度向第二、三产业倾斜。在保持渔业基础地位的同时,不断加快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这将进一步丰富长海县产业结构内涵,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共享,有效提升大连乃至辽宁的现代服务业水平及综合服务功能。同时要适度增加第二产业特别是海产品深加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唯有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使长海县经济走上又快又好的发展道路。
  首先,全力开发海洋资源,夯实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基础。除了重视水面资源,还要重视开发海底资源;要加强对新产品开发,提高海珍品产量,增加产品附加值;要继续巩固现有优势品种浮筏养殖基地、水产品苗种繁育基地、海珍品底播增殖基地、优良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海珍品原良种基地和实用新型养殖技术研发推广基地等六大生产基地建设,[16]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全面发展海洋渔业经济。
  其次,加大对工业的开发力度。一方面,利用“飞地经济”发展皮口工业园,使其发展为长海县渔业延伸产业链条上一个重要的下游产业承接地。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县域内工业园建设的投资力度,打造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此外,要积极发展船舶修造等临港工业;要重视科研工作,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波浪能、潮汐能、海水盐差能等海洋新能源;充分发挥大连海洋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的作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长海县工业发展进程。
  再次,着重发展旅游业,使其发展为县域新兴支柱产业。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将更加丰富和完善大连全域城市化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功能。长海县应注重提升海岛旅游的丰富性和多功能性。同时,应注重运用海洋科技,使海洋海岛旅游业产业化、规模化,真正做到科学开发海岛资源。
  2. 优化旅游软硬环境,因地制宜打造精品
  长海县若要做强做大群岛旅游业,必须运用科学理念进行海岛旅游发展规划,整合海岛资源,要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使设计出的旅游产品能满足客源市场的需求,而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要配有多样化的旅游项目与之相适应。为了真正解决目前长海县所存在的旅游开发问题,必须努力做到: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港口建设,开辟新的海上旅游航线,整合岛内存量港口和运力资源;二是要完善海岛交通体系,充分利用港口资源优势,推进新港口建设,形成陆岛间、岛岛间紧密连接的海上运输网络,并适时适当地增加快艇、气垫船、水上飞机等新型交通设备;三是健全游客咨询服务体系,根据不同要求的游客,推荐不同内涵、不同层面、不同文化的旅游产品,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模式;三是加强旅行社体系建设,鼓励和扶持有能力的企业投资注册旅游公司,成立高标准的旅行社;四是住宿实现类型多样化,包括星级宾馆、高级商务会馆、私密度假别墅、青年旅舍、野营帐篷和家庭旅舍、水上人家等各种类型和档次;五是健全餐饮、娱乐、购物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做到特色化、品牌化和系列化,进一步开发旅游纪念品市场,利用海岛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生产科技含量足、档次高和具有艺术性、收藏性的产品;六是建设和购置海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海钓基地、海钓船队,购置高速客船、潜水艇等,设置高标准的厕所,安放具有多国语言的旅游指示路标和介绍牌匾,以将多功能海岛旅游实质化;七是在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和设计方面,要遵循“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主动邀请国际著名设计团队来长海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还要加强与国际著名海岛旅游胜地的合作交流,共同开发海岛资源,比如与塞浦路斯、马尔代夫、巴厘岛等世界著名海岛旅游地区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和模式,加速长海县旅游业发展步伐。也可通过招标的方式将岛屿旅游开发经营权出让给企业,尤其是一些国际上知名的岛屿旅游开发集团,使岛屿的旅游开发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同时也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17]八是政府部门要高标准严要求选拔录用具有旅游专业知识的高学历人才到旅游局等相关部门任职,依托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海岛旅游开发,实现海岛旅游业永续发展。九是在旅游品牌建设上,要对各个海岛资源进行全局统筹,科学评估,有序开发,分阶段、有重点地集中力量打造精品,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海岛特色,既不同于大陆,也有别于其他海岛。努力做到“一岛一品牌”,甚至多品牌的战略目标。
  3. 吸引培养服务人才,促进旅游业大发展
  海洋旅游和娱乐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能够容纳较多的劳动力就业,与之相适应的技术熟练人员是旅游娱乐业发展的关键。[18]此外,在区域经济学中,区域行为主体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类,两者存在竞争关系。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受各自利益驱使,向所在区域内经济资源、市场资源、基础设施资源较好的地域流动。人口是任何区域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其优化选择迁移现象同样出现于人才的流动上,人才的分布地域也同样集中于社会基础设施相对发达的地区,产业孵化最快的地区对人才吸引力最强。通过理论上的指导,要求长海县各个中小岛屿必须大力完善岛内社会基础社会建设,唯有如此,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另外,长海县要完善招人、用人、留人及人才提升的机制,建设吸引人才的发展平台,建立系统性的绩效奖励鼓励,充分调动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通过政府和实力较强的企业吸引人才之外,要建设系统规范的人才市场,指导和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和配置。
  服务人才的引入和培养将促进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建设,借以提升长海县软硬环境水平,为县域对外开放搭建平台。首先,政府要通过各种优惠和特殊政策,努力吸引优秀复合型高端人才入岛就业和创业,并通过有实力的企业招聘,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甚至海外归国人才招入岛内发展;其次,要注重岛内人才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远程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长海县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手段。长海县应依托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平台来培养适合海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应用型高级人才;再次,还要增设旅游业基础人才培训基地,进行上岗就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优秀人员给予推荐实习和工作的机会。同时应经常对当地居民进行公益性旅游文化知识普及,提高长海县域人民的整体综合素质。逐步形成“处处是旅游环境、人人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19]通过以上措施来解决县域各类服务业人才的制约,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为长海县域创建“大连长海国际旅游群岛”提供可靠的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4. 丰富旅游营销手段,加速海岛旅游发展
  未来长海县的旅游业将成为县域经济的龙头,而旅游业的大发展离不开现代旅游营销手段,必须给予足够重视。为此,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旅游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应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另外,海岛旅游经济属于客源型,需要开发广大的游客市场。因此,必须向国内外加强旅游宣传工作,突出海岛旅游区特色,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打造旅游品牌,传播旅游文化,提升海岛知名度,以达到开拓客源市场和吸引投资的目的。[20]
  首先,以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四代媒体为主进行广告宣传。必须强调,作为新兴营销理念和策略,网络营销凭借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召唤力,其具有其他传统营销策略无法比拟的市场推广效果。长海县应成立专业化的旅游网站,及时准确地发布海岛旅游资源基本概况、旅游项目特色、功能及相关旅游信息,提供网上咨询、网上预定、网上销售和网上论坛等顾客服务,全面地、多角度地、有效地推广旅游业,以开拓客源市场。同时配合其他各种媒体和媒介,将长海县海岛旅游远扬海内外;其次,积极参加辽宁省和国内外各类旅游博览会和展览会。会前要充分做好会展准备,精心设计和布置展台,使之能充分展示长海县海岛风光、风貌和风情;第三,派出精干的营销队伍对主要目标客源市场区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个体经营者和国家公务员进行直接促销;第四,定期对主要目标客源市场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进行电话宣传推广。应注意到,长海县主要旅游客源市场以东北三省及其中的大型企业为主,并以京津唐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为辅,多渠道、多模式、多方位地开展营销活动,精心打造专业旅游市场;第五,积极联系合作旅行社,并配合旅行社开展各项推广宣传活动,协助旅行社提高市场关注度。争取举办相关旅游节开幕式、闭幕式等重大活动,以提高长海县群岛旅游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第六,在旅游目标消费城市,针对主题旅游活动或重大事件举行现场咨询会和推介会,以引起当地民众的高度关注;第七,加强长海县与大连市的联系,建设真正的“海上大连”,整合区域优势旅游资源,形成多个区域联合营销体,对东北地区和环渤海城市群及长三角城市群的旅游市场进行大力宣传,甚至要将触角延伸到南方、西北乃至日本、韩国、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地。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产品差异互补、线路相连、客源互送和相互宣传,形成区域对外宣传合力。
  5. 遵循生态发展原则,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海岛开发应重视海洋资源开发与海域环境协调发展,以使资源、环境和经济为世代可持续发展得到利用。[21]由于要对海岛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长海县即将启动和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为防止先破坏再修复,先污染再治理的不科学行为的发生,当前有必要在县域范围内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生态环保知识大普及。
    长海县要充分认识到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发建设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地降低生态成本,努力选择适合地区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并始终走一条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为此,应紧密结合现行环境保护政策,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相关法律规范与认证标准,规范发展生态旅游;要构建生态旅游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旅游的指导与服务;要强化旅游环境监管,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坚决纠正借用生态旅游名义破海岛环境的行为,保证生态环境质量;运用公益宣传等手段强化当地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转变居民的观念,使海岛居民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海岛的生态环境;选择懂得保护环境的旅游企业开发生态旅游,尽量采取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经营模式;加强游客管理,采用技术手段控制游客数量,使其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建立完善的景区制度等来约束游客的行为;[22]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开发海岛资源,切不可一哄而上,盲目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要考虑海岛容量,确定海岛旅游承载力,使海岛的旅游发展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以求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23]在海洋渔业方面,当资源获取达到生态承载力阀值时,应禁止生产和捕捞规模的扩大,而要根据海域生态、养殖和捕捞现状,建立合理、精细的区域休渔制度,促进海洋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N]. 人民日报,2010-10-28(01).
[2]王艳平,王晓峰.推进中日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 东北亚论坛,2006(4):77.
[3]凌强.浅析日本观光立国战略与对华旅游市场开放[J]. 现代日本经济,2006(2):41-46.
[4]大连市政府.大连市长山群岛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获准通过[EB/OL]. 辽宁省人民政府网, ,2010-12-16.
[5]王忠,战庆国.直挂云帆济沧海[N]. 大连日报,2010-5-23(A01).
[6][7]翟国谦.长山群岛[J]. 海洋科技资料,1979(3):120-121.
[8]张莉莉.长海县长山大桥开工建设[N]. 辽宁日报,2010-10-27(001).
[9]长海县政府.长海概况[EB/OL]. 长海县政府网,.2010-5-27.
[1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N]. 人民日报,2010-10-28(01).
[11]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辽宁省人民政府网,.2010-12-18.
[12]王颖译.海洋地理国际宪章[J]. 地理学报,1999(5):284-286.
[13]陈可文著.中国海洋经济学[M]. 北京: 海洋出版社,2003:145.
[14]栾维新等.长山群岛区域发展的地理基础与差异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2005,25(5):544-550.
[15]王跃伟,栾维新,陈航.发挥海岛旅游资源优势加快长海县旅游业发展[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82-87.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辽宁大连长海县优化主导产业提高海岛渔农村经济运行质量[EB/OL]. 新农村商网,,2010-12-18.
[17]张志宏,李悦铮.长山群岛旅游业深度开发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9):110-114.
[18]陈可文著.中国海洋经济学[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144.
[19]林胜.拓宽对外交往渠道借鉴旅游发展经验——海南省代表团访问乌克兰塞浦路斯情况报告[J]. 海南人大,2008(1):24-27.
[20]肖珊.长山群岛开发模式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8.
[21]国家海洋局编.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M].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209.
[22]肖珊.长山群岛开发模式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7.
[23]肖珊.长山群岛开发模式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6.
 

上一篇:贵州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硬约束与工业强省_毕业

下一篇: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04年比上年增

加的百分比

2005年比上年增

加的百分比

2006年比上年增

加的百分比

2007年比上年增

加的百分比

2008年比上年增

加的百分比

2004~2008年年平均

增长率

旅游收入

34

50

5

26

26

28

旅游外汇收入

39

14

16

25

13

22

接待游客数

39

19

13

15

21

21

海外游客数

41

15

17

20

13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