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分析

发布时间:2016-02-29 10:48

  关键能力的概念最早是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在1974年提出,指的是一种普遍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关键能力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够适应并可自我提升的能力,是独立于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人的能力。

 

  这种独立又具有_定得相对性,是在_定范围的岗位群可以发挥作用的能力。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变革以及就业的压力造成学习该专业的学生不一定能够从事该专业的工作,这需要学生具备能够在一定范围的相关职业领域进行转化的能力,即关键能力。关键能力的培养其实贯穿于人生历程中的方方面面,但有意识和系统性的培养主要是在学校,对高职学生来说则需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培养和强化。

 

  这就意味着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和其所学专业相关联的,不同职业领域的受教育者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应是在结合其所学专业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和有所侧重的。而且关键能力的培养受时间和受教育者基本素质的制约,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想完成关键能力的全面培养,加上受教育者基础素质的差异性,是很难做到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是相对的,应将培养重点和受教育者所能从事的相关职业领域联系起来。将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是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依托的,是溶于专业技能的培养中的,是对专业技能中所需要的个人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凝练和提升的过程。关键能力培养目标不应脱离一定的职业范围,而仅就关键能力而谈关键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应就受教育者的专业而谈关键能力的培养。就工商管理类专业而言,我们首先必须清楚相关企业和岗位对高职生关键能力的需求。

 

  1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关键能力需求分析

 

  工商管理类专业是管理学的_个分支,包含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等相关领域,在国内外的许多高等教学机构都有开设,并根据市场和岗位需求确定各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现今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虽然各学校的表述有_定的差异,但概括起来均有这么几点:_是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是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或者说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的人才。三是对社会需求和人才应用范围的表述:毕业后能在工商企业、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等部门从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四是高职教育的实质: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这四个方面来说,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各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和改革。社会需求方面各高职院校也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并努力争取校企合作,以其实现培养企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培养目标中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其高度的全面性和概括性,加上可操作性差,无法考核等因素,造成各院校对其重视度不够,致使人才的培养更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但从大量的人才需求方面的研究文献里表明企业最重视的是员工的职业素养,其次才是专业能力。如徐侠、石盛林在《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需求调研》里提到71.4%的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最重视职业素养,其次是基本能力,再考察岗位能力,最后才看所具备的知识结构。这种只注重专业知识,轻视个人的素养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并未真正满足企业和岗位的需求,对人才的培养中提出的以能力为主线的高职教育改革并未落到实处。

 

  为了明确相关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对关键能力的需求主要侧重于哪些方面,我们采用实证调查分析法,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和岗位发放了调查问卷,共选取了50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其中制造业10家,商品流通企业10家,物流及服务业10家,机关事业单位10家,金融企业10家,基本能覆盖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市场需求面。问卷采用书面形式,由调查者发放并跟踪和收回,因培养时间有限,所以问卷采用限定性选择的方式,问卷涉及四个方面,分别是个人素养、基本能力、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调查企业最需求的8项关键能力。

 

  发放问卷数量50,收回有效问卷45份。根据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大多数企业选择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必备的8项关键能力中,涉及个人素养的是诚实可靠、自我约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涉及基本能力的是对信息的分析能力、系统的工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专业能力的是和客户的沟通能力和基本的专业知识,涉及社会能力的是团队合作能力。当然由于单位性质、规模和岗位不同,对人才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如有些营销企业更注重交流表达能力,有些岗位重视信息操作能力和外语运用能力。明确企业所需求的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关键能力,可以使高职院校在该专业的人才关键能力培养方面目标明确,从而寻求最佳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提高关键能力培养的效率和成功率。

 

  2工商管理类专业高职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意义

 

  2.1教育现状造成对关键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我国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理念多以孩子为中心,许多孩子在家庭中受到长辈的过多宠爱,自我意识很强,自利在潜意识里已逐渐成为其行为的主导,很少考虑和顾及别人的想法,缺乏理解他人和关爱他人的意识。而善于把握客户的想法和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为工商管理类人才所必须的能力和素质。

 

  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模式,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一味的从书本上进行记忆式学习,缺乏创新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在针对多变的商界和管理领域,重要的是变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对碰到的没有在书本中的问题束手无策,甚至是学习成绩和对书本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也是如此,缺乏对知识向技能转化的意识和能力。

 

  在我国的教育评价体制中,是以分数的高低评价和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排位,学生在这种竞争型评价体制的引导下,无和他人合作和沟通的意识。在工作和生活中,个体作用的发挥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些工作和成果人是无法独立完成的,只有和他人合作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发挥更大的作用。

 

  2.2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关键能力培养的需求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备受世界瞩目,和各国的经济合作、经济往来逐年增长,优良的企业文化和信誉至上的企业精神为打开合作的通道和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形象有很深远的意义。而且国内许多发展态势良好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无不和其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及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有关。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间重要的竞争要素,高素质的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仅是指相关领域中高端技术性人才,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有较强的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人才。

 

  针对当前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对人才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人才培养,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培育拼搏奉献、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心人才成长,鼓励和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可见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社会竞争力的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是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最新人才培养观。这就意味着受教育者是,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备优良的道德修养和能适应新环境、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的新型人才。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分析


  2.3高职教育的市场化趋向

 

  20119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_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第_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也就意味着培养的是企业一线的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岗位群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技能人才主要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人才设计出来的图纸、计划、方案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工作,如技工、商贸服务人员等。1就此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能够看懂图纸、计划和方案,并能具体实际执行的人。所以所培养的人才的信息分析能力、系统的工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职教育中不能忽视的关键能力。准确定位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和市场接轨的重要前提,现今教育市场化趋向和就业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关键能力的培养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

 

  3现今关键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3.1重视度不够

 

  教师对关键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低于对专业技能知识的传授,课程在设置上也以专业需求为主,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看重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关键能力的培养,即使有_定得重视,但缺乏系统系和目的性,也缺乏持久性,关键能力的培养是_个长期续化的过程,是逐渐的将外在的经验和思维方式方法内化的过程,所以需要教师对课程中的内容加以整合,将关键能力的培养搭建在专业课程的传授过程中,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制定培养目标,细化培养方式方法,形成系统的关键能力培养链,使得学生的关键能力得以真正的强化和提升。

 

  3.2缺乏系统有效的培养措施

 

  虽然有许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企业和岗位需求调查研究,但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关键能力仍然只是泛泛而谈,加上课程设置和培养措施从培养时间上来说存在_定的矛盾性,而且现今关键能力的培养只停留在课程设置的改革上,以增加实训课和校企合作来解决学生和就业岗位接轨的问题,因关键能力的具备不是几门课程的改革和实践课程的增加就可以解决的,造成了只是接轨的形式化,学生并没有将岗位需求的关键能力内化,短期内好像可以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而_旦新的问题出现或发生岗位的变动,便无法适应,所以这种改革并没有真正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关键能力的培养仍停留在表面阶段。

 

  4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关键能力培养措施

 

  4.1确立关键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确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决定了清晰而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是关键能力培养的首要环节。建立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关键能力培养目标,是学校和企业的_致意向。因此首先应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关键能力培养目标,以保证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导向性和目的性,是进一步确定培养措施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当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不仅仅只是针对相关专业教师而言的,对学生同样重要,学生在明确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之后,才能有的放矢,主动配合教师完成对自身素养和能力的塑造。就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说,根据当前的市场调查,本人将能力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诚实可靠,具有一定得自我约束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具备_定沟通能力,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团队精神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4.2优化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方式

 

  关键能力的培养不是__夕就可完成的,受教育者将掌握的外在的理论和方式方法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能力,需要教育者对受教育的对象反复的引导和受教育者自身反复的练习,只有逐渐将教育者针对教育对象设计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维习惯,才能最终内化成自身的能力,这个过程是_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教学组织是关键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因为教学组织可以将关键能力培养目标细化到每_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是关键能力培养目标的具体落实环节。教学组织可以以教师为主导,也可以以学生为主导;可以采用讲授方式,也可以采用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方式;可以是课堂教学模式,也可以是现场实习演练模式;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采用独立思考、讨论、合作、竞争等方式。教师对于教学方式的设计不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形式上比例关系,而是精心设计的实质上的能力培养方式。教师应就其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侧重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相互之间合作沟通交流等关键能力的培养,每门课程完全依据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培养目标设定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通过不断引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教学方式,采用交流与交互式学习,组建项目小组、兴趣小组,以学促学,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意愿,从而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是促进关键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径。

 

  4.3构建关键能力培养的考核评价模式

 

  对工商管理类高职学生的培养考核评价应以其关键能力的测定为主线,构建相应的考核评价模式。关键能力考核模式首先应明确考核评价体系,如商情分析,营销策划、市场调研、团队合作等能力目标。让教师知道关键能力培养的侧重方向,让学生知道关键能力学习的目标。其次,确定考核方式和方法,用多元化和灵活性替代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方式,用实战或模拟情境考核替代纸上谈兵。学校可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将真实的工作任务和项目作为考核的题目,或采用模拟实战的方式,进行晋级考核。再次,采取分项多次考核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期间针对不同的考核项目,采用自主申报的方式,可多次进行各能力项目的考核。考核不是目的,能力形成才是最终的目标,考核是能力培养的手段,运用好的手段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才是考核的最终目的。

 

  总之,根据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关键能力的具备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和自我发展的必备条件。但碍于关键能力培养受到时间和先期教育的制约,无法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培养,只能是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中渗透关键能力的培养,各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专业和课程关键能力培养目标,精心设计能力培养方式,优化教学组织,才能将关键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人才的培养和市场、企业的需求接轨。

上一篇:工商干部队伍垂直管理利弊分析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误区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