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误区分析与对策
一、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的误区
1.将“案例教学”误解为“多讲实例”。有的教师误以为讲讲实际的例子或故事就是案例教学,甚至以此代替理论知识的传授。认为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教学,其结果是表面上热闹,而实际上学生听完课后既没有学到理论知识,也没有得到实践训练,更谈不上提高应用能力,这种所谓的“案例教学”很可能比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还要差。案例教学时是以学生的学与练为主,借助案例研讨来实现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而举例是教师在讲解理论时通过举例来说明,教师用来说明某一理论的一种辅助方法。
2.将“案例研究”误解为“学习案例”。案例教学是否成功关键看学生是不是案例教学法中的主体,看教学过程是不是学生在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分析与研究,看教师扮演是不是引导者的角色。然而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出现了错位现象,案例教学法中仍然是教师讲解得多,代替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学生还是被动地听、忙于记笔记。有些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案例的学习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担心学生接触社会少,缺少企业管理实践经验,难以对管理案例进行分析,担心影响教学进度,结果致使采用的案例教学法效果不佳。
3.将“选择案例”误解为“照搬案例”。一些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盲目崇外,认为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工商管理的成功案例,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殊不知国外企业的制度背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等等都与中国有很大区别,这些案例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加上学生缺乏对其相关背景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还有的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偏离高职教育的特点,没有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选择案例,选择分析型案例多,而选择描述型案例或技能型案例少,仍然偏重于理论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忽视了通过案例研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原因分析
1.教师的三个方面不到位。少数教师缺乏对案例教学的清晰认识,主要是由于三个不到位。一是认识不到位,有些教师误认为案例教学就是多举例子,思想上不重视,甚至对案例教学的一般程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都没有了解就匆匆进入课堂,由于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结果是教师认识模糊,很难真正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更不用说能熟练驾驭案例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了。二是准备不到位。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还是组织案例分析、讨论和总结,需要教师花费比传统教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策划。可是,有的教师不仅自己准备不充分,也不组织学生对案例涉及的相关知识做准备,结果是案例教学不成功。三是运用不到位。案例教学法具有实践性强、难度大的特点,教师需要经过长时间地实践训练,才能够将案例教学运用到位。有的教师缺乏对案例教学应用能力的学习和锻炼,缺少案例教学的技巧和方法的学习,案例教学未能发挥最大效用。
2.选择的案例素材不合适。高职院校的教学强调职业性、实践性,而适合高职进行的案例非常少,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是还存在照搬本科或者MBA案例的现象,由于这些案例素材偏重于理论,技能训练的内容较少,不能满足高职案例教学的需要。二是来自我国的工商管理一线的案例素材比较少,为数不多的案例还主要是分析型的案例,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难度偏大。如果将案例直接搬过来,由于许多案例缺少情景资料,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三是由于一些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改编案例,老师们常常选择别人编写的我国大型企业的管理案例,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中小企业,如果只是学习“海尔”经验,达不到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难以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未来岗位实际。四是专业教科书中的案例过于陈旧,跟不上行业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对这样的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和探讨,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3.教师的实践经验不丰富。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工商管理的经验,对工商管理一线的管理有深刻的认识,能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分析。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一方面,教师很少有去企业咨询实践的机会,缺少去工商管理一线的岗位实践锻炼,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困难较多,难以适应案例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主动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案例的热情不高,不愿意花费很多时间编写合适高职学生的能力层次的案例,在教学中表现为缺少组织技巧,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缺少方法,这不仅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也限制了教师案例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也是制约我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因素之一。
4.学生的参与欲望不强烈。一是高职学生基础稍差,不适应案例讨论分析与研究的方式,常常是案例分析简单应付,讨论时不知如何应答,影响了案例教学的进程与效果。二是遇到研讨的案例太难或案例的背景资料难以寻找,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参与案例讨论的热情越来越低。三是教师有效组织和控制案例研讨的方式不当,缺少组织方法,甚至“为节省时间”代替学生分析案例,或者将所选取的案例只是让学生学习一下就草草结束,不对案例进行细致地研讨,学生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功体验,缺少案例分析的成就感,更缺少启示。久而久之,学生不愿意参与案例教学的活动。
三、走出工商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误区的对策
1.三点一线,注重案例教学目标的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一个个案例的分析研究,学习和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学“案例”。因此,案例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以“三点一线”为抓手,即:抓重点、难点、疑点和学生的能力培养主线。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案例教学的形式无论有多种变化,但不可以游离到教学目标之外。简言之,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典型事件的角色体验,在讨论中形成结论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学会应用能力的过程。因此,案例教学看似无为,实是有目标的。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但教师要控制好教学的节奏,才能把握好“收与放”的度。_方面,在案例讨论中,“放”以是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度,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辩论,为学生创造_个和谐的环境。另—方面,在案例研讨中出现争议和冲突时“收”以是否影响教学课堂秩序为度,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鼓励学生自由讨论。
2.三选一留,注重案例难易适合的选择。一个好的案例可以激发起学生对案例研究的兴趣,选择案例的适合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选最近三年以内发生的事件的案例,也就是说,案例具有时效性和新颖性,过时的案例没有吸引力,激发不起学生的热情。其次,选配有环境背景的_个主题事件的案例。_个与教学相关,能说明相关原理、理论的案例,才能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知识与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分析与讨论案例中的关键性问题,从案例中受到启发。再次,选择符合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案例。无论是选择还是编写的管理一线的案例,必须考虑难易程度。案例既不能太容易,也不宜太难,两者均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留:选择的案例给学生留下可以展开讨论和思考的空间,启发学生去思考案例中的问题,启发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
3.三引一导,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_个引导者的角色,重点抓好“三引一导”,即:引心态、引状态、引动态;导维度。一引学生有容人的心态。当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无论自己是否赞同,学会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从中寻找有用信息的能力。二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在引导的同时,控制案例讨论的进程,保持讨论围绕主题进行。三引学生创新思维的碰撞动态。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无论什么思维角度,无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多么新奇,都给予鼓励的掌声。—导:即适时指导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当学生讨论观点趋同时,引导他们寻求不一致的观点;当学生讨论观点出现不一致时,则引导他们充分阐明理由,通过多维度的讨论与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案例教学是让学生参与到管理情景或实际问题的讨论中。无论是成功的案例还是失败的案例,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分析与解决某一问题时存在着多种可能解答,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教师习惯于给标准答案,学生就会认为每次的讨论没有意义,只是在做做游戏,装装样子,从而不愿意敞开心扉,只想听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这种做法在无形之中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4.三学一悟,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案例教学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活动中构建了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学生在研究、分析那些现实经营管理的案例中,学会收集案例、学会判断与分析、学会创新、感悟创新的快乐。第一,学生学会收集工商管理案例的方法。或按原因、按结果,或按时间、类别,通过人人参与,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收集和储备案例,建立近三年我国工商管理系统的典型案例库。第二,学生学会解剖案例的方法。在讨论案例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管理情景、不同的角色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让学生在讨论中感悟,在案例分析中学会对案例内容的梳理,提高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路。通过理论课的学习,掌握创新思维要点,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逐渐养成寻找不同答案的思维习惯。第四,让学生在案例讨论中感悟创新的快乐、在案例分析中感悟思辨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策划中感悟创意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
案例教学是否走出误区,关键看教师是否转变了角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案例教学的质量高不高,主要看学生是否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只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案例、精心策划与组织案例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