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实践探索
工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实践探索有助于彰显高校人才培养特色,丰富校企深度合作理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基于校企合作专业定位,工商管理专业应夯实校企合作载体基础,拓展校企深度合作路径,使校企深度合作制度化、实践化、项目化,提升校企深度合作的效能。
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校企合作模式逐渐显现出其优越性。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一个热门专业,迫切需要基于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一、校企深度合作的现实意义考量
1.彰显高校人才培养特色。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同质化发展趋势,很多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形式。但是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够,究其原因是没有基于校情推进校企合作。工商管理专业进行校企深度合作研究,有助于彰显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
2.丰富校企深度合作理论。尽管校企合作成为大多数学校的一种常态化行为,但是各学校之间校企合作存在不均衡现象。工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将有助于丰富校企深度合作的理论,对其他专业的校企深度合作产生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3.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工商管理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是基于当前校企合作的一种思考。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导致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仍然没有走出“重知识、轻技能”的困境。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探索要根据市场需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实践
1.基于校企合作专业定位。新时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该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是工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工商管理专业首先要基于校企合作的背景进行专业定位,解决人才培养的导向问题。
(1)校情分析。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色,如果抛开自身的优势求创新显然是不明智的。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总结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一方面加强对学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反思。
(2)企情分析。企业实际考量首先要基于企业发展的现状与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两元主体互相考量,做到客观科学。校企深度合作要基于企业发展的现状,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使企业的现状得到有效扭转,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扬,改变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被动局面。
2.夯实校企合作载体基础
校企合作不是建立在理论研究层面,而是要通过切实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将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不断推向深入。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需要夯实校企合作的载体基础,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客观载体基础,确保校企深度合作的推进。
(1)学校层面。学校方面,要构建具有实际推动作用的校企深度合作机构。该机构由学校领导人直接担任,确保机构在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不仅能提供校企合作的理论指导,而且能够有效地组织好校企深度合作。
(2)企业层面。在企业方面,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交互机构,确保学校与企业能够基于校企深度合作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关键。学校和企业要对学生的实践进行考量,以推动校企的双向互动,互相促进。
3.拓展校企深度合作路径。(1)校企深度合作制度化。工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要加强制度构建,以制度促进校企合作的实效性。制度构建要基于校企利益共同体构建,只有基于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才能对学校与企业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双方在校企深度合作中都能获得利益,提升双方深度合作的主动性,而不是倾向于传统的学校主动。
(2)校企深度合作实践化。目前校企深度合作实践化程度不够,不少校企深度合作停留在仿真实践阶段。这虽然对学生的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仿真实践毕竟与真实环境下的实践不同,真实环境下的实践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成性,能够培养学生运用工商管理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化。项目化最能体现校企深度合作的成果。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要继续推动校企项目化实践。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根据校企合作所要达到的预期,将企业目标与学校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项目中,通过项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总之,工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与企业要在合作中形成共同的利益体,提升双方的主动意识,在实践中积极探寻校企深度合作的路径,提升校企深度合作的效率。
作者:王丹 来源:新校园(下) 2016年5期
上一篇: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