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原则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04 09:33
摘要:企业是一个由人、财、物、技术、信息等组成的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应遵循市场中心、价值中心和人本中心三大原则。三大原则中,市场中心、价值中心是基础,人本中心原则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原则。
关键词:企业;企业管理;原则
一、企业管理原则的涵义与作用
(一)企业管理原则的涵义
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家和管理者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企业管理原则是以丰富的管理实践为基础,以管理科学理论为指导,并为企业管理实践所检验,是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实质及其基本经营管理规律所作的高度概括和表述。法约尔认为:只要在管理实践中经检验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规则或规律,都可称得上是管理原则。由于企业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因此在最初的管理学著作中就有“原理说”和“原则说”。企业管理到底是遵循原理还是原则呢?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最基本的,可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规律,一般用于自然科学。原则是指说话和行动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因此,用管理原则更为妥当一些。
(二)企业管理原则的作用
企业管理原则是企业管理的基石,是企业经营行为评判的标准。企业的目标是多方面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都会有各种不同的具体目标。但企业最根本的目标只有两个,一是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目标,二是社会效益目标。因此,企业管理原则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根本目标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与社会效益目标有时是互相矛盾的,协调这种矛盾,处理好企业与国家、社会和个人间的关系,也是企业管理的内容和目的之一。因此,企业管理原则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管理应完成合理组织生产、推进技术进步、有效利用人财物、开发人力资源、协调内外关系等工作任务。因此,企业管理原则是保证企业管理任务完成的基石。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特定的组织也不例外。一般来说,企业管理所研究的问题,都在探求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加销量、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等等。但工作效率、利润不应是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企业和企业家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应是:全体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遵循企业管理原则有利于企业终极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管理原则的历史演进
管理活动源远流长,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出现了分工与合作,就有了管理。而管理科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企业管理原则的探讨也是逐步演进的。
(一)古代企业管理原则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以制针业为例说明了劳动分工理论,分析了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间接提出企业经营管理应以劳动分工为原则。查尔斯·巴贝奇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更深入、更细致地分析了劳动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
(二)古典企业管理原则
古典企业管理原则形成于二十世纪初到该世纪中叶,它以泰罗和法约尔为代表。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企业管理应遵循科学原则。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对企业管理贡献很大,但其局限性也逐步显现。泰罗科学管理原则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认为人是纯粹的“经济人”,工人最关心的是自己的金钱收入;第二,偏重管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社会因素;第三,只注重工作现场作业效率的提高,未能从企业整体上考虑如何解决好经营管理问题。法国的亨利·法约尔从企业整体上研究管理职能和一般管理原则。一般管理理论包括三方的内容:一是将企业的全部活动概括为六大类别,管理是其中的一类;二是把管理的要素看成是管理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三是提出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十四原则。
(三)现代企业管理原则
二战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生产力发展加快。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管理科学有了飞速发展,各种管理理论不断涌现,并形成十几种不同的派别,也提出了企业管理应遵循不同的原则。比较著名的管理原则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和西里尔·奥唐奈(cyril o'donnell)的程序管理原则;以麦克雷戈的“x—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为依据提出的企业管理激励人的行为原则;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伯特·西蒙(h·a·simon)的管理就是决策的原则;卡斯特(f·e·kast)等人管理遵循系统的原则,这一管理原则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英国的伍德沃德(john woodward)等人提出了企业管理应该遵循权变的原则。该原则认为,组织和组织成员的行为是复杂的,而环境也是复杂的,没有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适于所有情况。因此,管理方式或方法应随情况而变。在大量实验总结的基础上,peter drucker提出企业管理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以马斯洛人本心理学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人本原则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主要成果。美国管理学者肯·布兰佳(ken blanchard)在“价值管理”(managing by values)一书中提出了企业管理的价值导向原则。
三、企业管理应遵循三大基本原则
前述企业管理原则的历史演进表明,企业管理是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每位学者提出的管理原则只是从某一角度进行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思维。根据历史和现实总结,企业管理应遵循三大基本原则,即市场中心原则、价值中心原则和人本中心原则。
(一)市场中心原则
市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依据。管理学者德鲁克(1954)认为:“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创造顾客。……顾客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有且只有两个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以市场为中心就是要树立市场导向的理念。市场中心原则要求我们重视两个市场,即产业市场和消费者市场;管理两类客户,即经销商和最终消费者。因此,市场中心原则的最低要求首先是适应市场,适应市场才能生存;其次,企业要面对产业市场的竞争,在企业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最后,市场中心原则的最高要求是创造市场,引导市场消费趋势是企业发展能力提高的表现。
(二)价值中心原则
企业是一个价值传递和创造网络体系,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价值的增加来展开。因此企业要树立价值中心原则。价值中心原则要求我们进行价值管理。要真正实行价值管理就要从三方面来进行:一是企业要能高效利用和转化有限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二是企业的一切生产与经营活动要服从创造利润的基本目标,只有创造利润才能实现其他价值;三是企业要能够为利益相关者创造和增加价值,这种价值是一个综合价值。
(三)人本中心原则
企业管理应以人为中心,这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原则。为此,企业要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本管理是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它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相对应的概念。如何看待股东、员工、顾客、公众的利益,如何处理利益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注重人的发展。现代企业管理是一种人本化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革命性进步,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承认人的主体性。第一,承认企业管理的主体是职工,而不是少数高高在上的管理层,更不是资本的运作和机器设备的更新。第二,承认消费者是企业发展的主体,企业是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提供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单纯地制造或出售产品或服务。第三,承认企业发展要促进社会同步发展,企业发展要有利于社会进步。
1、企业管理要注重培养、使用和挖掘企业员工的才能和潜力。在企业内部,以人为本的核心是解决员工和企业的关系问题,亦即如何看待企业员工的需要和发展问题。以人为本就是创造员工满意度,如果只是把员工看作“资源”或者“资本”就不会得出这个正确答案。员工是运用资源或者资本(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识)来创造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人,其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满意度。创造员工满意度是创造让员工发挥绩效的条件。
2、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要有利于企业的股东、顾客和社会。股东对企业拥有所有权,企业家对企业有控制、管理权,顾客和公众通过购买企业产品,最终拥有对企业的监督权和否决权,他们通过手中的“货币选票”和“舆论”来行使他们的权力。员工通过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以顾客为导向,就是要强调质量、信誉和服务的完美。要开发顾客满意的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倾听顾客的呼声。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树立社会责任理念。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在1920年被德国的公司法学者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主张,企业的目标是二元的,即除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外,企业还应当保障和提升社会公益事业。
(四)三大原则构成企业管理的基石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企业所面临的实际环境和任务,依据上述三大原则进行日常的管理与运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家和管理者不能只顾其中之一,而是必须综合运用这三个原则。三大原则中,市场中心、价值中心是基础,人本中心原则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原则。企业管理首先必须面向市场,处理好顾客和竞争的问题。只有如此,企业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其次,企业管理要为顾客、股东、政府、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为单方创造价值。只有如此,企业才能持久发展;第三,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利润,而应是与企业有关的所有人的共同发展,只有所有人共同发展了,社会才能进步,企业才能持久生存下去。因此,服务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企业管理的最大原则。所以,人本中心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原则。
关键词:企业;企业管理;原则
一、企业管理原则的涵义与作用
(一)企业管理原则的涵义
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家和管理者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企业管理原则是以丰富的管理实践为基础,以管理科学理论为指导,并为企业管理实践所检验,是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实质及其基本经营管理规律所作的高度概括和表述。法约尔认为:只要在管理实践中经检验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规则或规律,都可称得上是管理原则。由于企业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因此在最初的管理学著作中就有“原理说”和“原则说”。企业管理到底是遵循原理还是原则呢?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最基本的,可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规律,一般用于自然科学。原则是指说话和行动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因此,用管理原则更为妥当一些。
(二)企业管理原则的作用
企业管理原则是企业管理的基石,是企业经营行为评判的标准。企业的目标是多方面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都会有各种不同的具体目标。但企业最根本的目标只有两个,一是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目标,二是社会效益目标。因此,企业管理原则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根本目标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与社会效益目标有时是互相矛盾的,协调这种矛盾,处理好企业与国家、社会和个人间的关系,也是企业管理的内容和目的之一。因此,企业管理原则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管理应完成合理组织生产、推进技术进步、有效利用人财物、开发人力资源、协调内外关系等工作任务。因此,企业管理原则是保证企业管理任务完成的基石。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特定的组织也不例外。一般来说,企业管理所研究的问题,都在探求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加销量、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等等。但工作效率、利润不应是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企业和企业家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应是:全体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遵循企业管理原则有利于企业终极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管理原则的历史演进
管理活动源远流长,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出现了分工与合作,就有了管理。而管理科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企业管理原则的探讨也是逐步演进的。
(一)古代企业管理原则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以制针业为例说明了劳动分工理论,分析了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间接提出企业经营管理应以劳动分工为原则。查尔斯·巴贝奇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更深入、更细致地分析了劳动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
(二)古典企业管理原则
古典企业管理原则形成于二十世纪初到该世纪中叶,它以泰罗和法约尔为代表。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企业管理应遵循科学原则。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对企业管理贡献很大,但其局限性也逐步显现。泰罗科学管理原则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认为人是纯粹的“经济人”,工人最关心的是自己的金钱收入;第二,偏重管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社会因素;第三,只注重工作现场作业效率的提高,未能从企业整体上考虑如何解决好经营管理问题。法国的亨利·法约尔从企业整体上研究管理职能和一般管理原则。一般管理理论包括三方的内容:一是将企业的全部活动概括为六大类别,管理是其中的一类;二是把管理的要素看成是管理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三是提出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十四原则。
(三)现代企业管理原则
二战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生产力发展加快。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管理科学有了飞速发展,各种管理理论不断涌现,并形成十几种不同的派别,也提出了企业管理应遵循不同的原则。比较著名的管理原则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和西里尔·奥唐奈(cyril o'donnell)的程序管理原则;以麦克雷戈的“x—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为依据提出的企业管理激励人的行为原则;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伯特·西蒙(h·a·simon)的管理就是决策的原则;卡斯特(f·e·kast)等人管理遵循系统的原则,这一管理原则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英国的伍德沃德(john woodward)等人提出了企业管理应该遵循权变的原则。该原则认为,组织和组织成员的行为是复杂的,而环境也是复杂的,没有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适于所有情况。因此,管理方式或方法应随情况而变。在大量实验总结的基础上,peter drucker提出企业管理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以马斯洛人本心理学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人本原则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主要成果。美国管理学者肯·布兰佳(ken blanchard)在“价值管理”(managing by values)一书中提出了企业管理的价值导向原则。
三、企业管理应遵循三大基本原则
前述企业管理原则的历史演进表明,企业管理是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每位学者提出的管理原则只是从某一角度进行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思维。根据历史和现实总结,企业管理应遵循三大基本原则,即市场中心原则、价值中心原则和人本中心原则。
(一)市场中心原则
市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依据。管理学者德鲁克(1954)认为:“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创造顾客。……顾客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有且只有两个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以市场为中心就是要树立市场导向的理念。市场中心原则要求我们重视两个市场,即产业市场和消费者市场;管理两类客户,即经销商和最终消费者。因此,市场中心原则的最低要求首先是适应市场,适应市场才能生存;其次,企业要面对产业市场的竞争,在企业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最后,市场中心原则的最高要求是创造市场,引导市场消费趋势是企业发展能力提高的表现。
(二)价值中心原则
企业是一个价值传递和创造网络体系,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价值的增加来展开。因此企业要树立价值中心原则。价值中心原则要求我们进行价值管理。要真正实行价值管理就要从三方面来进行:一是企业要能高效利用和转化有限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二是企业的一切生产与经营活动要服从创造利润的基本目标,只有创造利润才能实现其他价值;三是企业要能够为利益相关者创造和增加价值,这种价值是一个综合价值。
(三)人本中心原则
企业管理应以人为中心,这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原则。为此,企业要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本管理是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它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相对应的概念。如何看待股东、员工、顾客、公众的利益,如何处理利益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注重人的发展。现代企业管理是一种人本化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革命性进步,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承认人的主体性。第一,承认企业管理的主体是职工,而不是少数高高在上的管理层,更不是资本的运作和机器设备的更新。第二,承认消费者是企业发展的主体,企业是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提供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单纯地制造或出售产品或服务。第三,承认企业发展要促进社会同步发展,企业发展要有利于社会进步。
1、企业管理要注重培养、使用和挖掘企业员工的才能和潜力。在企业内部,以人为本的核心是解决员工和企业的关系问题,亦即如何看待企业员工的需要和发展问题。以人为本就是创造员工满意度,如果只是把员工看作“资源”或者“资本”就不会得出这个正确答案。员工是运用资源或者资本(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识)来创造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人,其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满意度。创造员工满意度是创造让员工发挥绩效的条件。
2、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要有利于企业的股东、顾客和社会。股东对企业拥有所有权,企业家对企业有控制、管理权,顾客和公众通过购买企业产品,最终拥有对企业的监督权和否决权,他们通过手中的“货币选票”和“舆论”来行使他们的权力。员工通过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以顾客为导向,就是要强调质量、信誉和服务的完美。要开发顾客满意的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倾听顾客的呼声。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树立社会责任理念。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在1920年被德国的公司法学者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主张,企业的目标是二元的,即除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外,企业还应当保障和提升社会公益事业。
(四)三大原则构成企业管理的基石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企业所面临的实际环境和任务,依据上述三大原则进行日常的管理与运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家和管理者不能只顾其中之一,而是必须综合运用这三个原则。三大原则中,市场中心、价值中心是基础,人本中心原则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原则。企业管理首先必须面向市场,处理好顾客和竞争的问题。只有如此,企业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其次,企业管理要为顾客、股东、政府、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为单方创造价值。只有如此,企业才能持久发展;第三,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利润,而应是与企业有关的所有人的共同发展,只有所有人共同发展了,社会才能进步,企业才能持久生存下去。因此,服务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企业管理的最大原则。所以,人本中心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原则。
上一篇: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的战略选择
下一篇:企业领导与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