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管理调查分析论文(共2篇)
第1篇: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一、引言
自我国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从而带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法律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国教育问题已经被提上日常,大学校园作为当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都逐渐引起了学术界以及教育界的热议。有关于应试教育、大学生犯罪、大学生就业、高考等名词成为了互联网上的热门搜索名词,并且逐步成为了当代家长、社会各界人群关注的重点。工商企业管理调查是当代我国各大高校的人们专业,其隶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体系,拥有多个发展方向。由于中国的发展现今已经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主,农业、工业为基础的重要时代,从而在我国社会当中有关工商企业管理相关人才的缺口也逐渐增加。并且,大学作为与社会相互连接的重要纽带,其每年为社会中输送大量的人才,也就使我国社会各大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逐渐增大。这一现状给予了当代我国各大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由于国家及有关部门对这一专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也就使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这一专业,以提升自身的办学声誉,希望以此学科的培训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本校当中。但是,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却逐渐偏离了我国教育界的预期,由于盲目扩招的现象普遍存在,给当代进修工商企业管理学生带来了就业困难的严重现状,并且由于高校资源有限,大多数学校打着优质办学的口号,不断扩大对该学科大学生的招收人数,使得该专业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较低,不具备与社会岗位相互接轨的能力。而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其是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缺乏这些能力的培养将会给当前这一专业学生带来就业问题、工作晋升问题等。为此,作者在本文中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互联网渠道对学习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工作行业、职位及内容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汇总与分析,以期找到更加适合当代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式与内容。
二、调查方案
(一)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论文所获取的研究数据,均由作者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全国各大高校论坛上派发,通过同学号召、教师号召、互联网宣传的方式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共计在全国发放24个省市高校,共计165所高校(皆属于二本以上全日制高等本科院校)。在本调查问卷发放过程当中,共计发放问卷数量为120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1200份(由于便于统计,故发放整数份)。经过统计,此次问卷调查所获得的人数中有800份为女生,400份为男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统计毕业生均为应届生,不包括办理暂缓就业的学生,也不包括社会工作人员。调查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项,具体如下列示:第一为性别;第二为地区;第三为是否找到工作;第四为就业的行业及岗位。
(二)调查结果
在对上述调查问卷进行分类以及整理之后,具体的统计结果如下列示:(1)对于性别的统计。在调查问卷当中男生所占毕业为三分之一,共计400人。女生所占毕业为二分之一,共计800人;(2)对于地区的统计。在调查问卷当中,学生来自于中国24个省市的高校,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学生总人数占总体学生样本数量为百分之六十,其中来自于二线城市例如武汉、南京、重庆、天津等地区学生样本数量为百分之三十,其中来自于其他地区,例如港澳台地区、广西、云南等我国西部地区学生的总体样本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十;(3)根据对第四个选项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之后,作者发现,其中大多数学习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走入社会岗位之后从事前台、文秘等文科类岗位的为百分之五十,其中从事企业咨询工作的为百分之十,从事销售工作的为百分之十,继续选择深造的为百分之十,其他为百分之二十。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经过上述的统计之后,作者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了下述的分析:(1)对于性别的分析。根据统计男女数据的比例,经过三个选项相互结合之后,作者发现,其中男生的就业比例高达百分之六十,而女生的就业比例相对于男生较低为百分之五十;(2)对于所在区域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位于一线城市地区的就业比例为百分之七十,而位于二线城市的就业比例为百分之五十,位于其他地区的就业比率为百分之四十五;(3)将三个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合并进行分析之后,作者发现,其中位于一线城市地区的男性就业较为容易就业,此项统计与学生专业性无太大关系;大多数学习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都是偏向于文科类的,也就是管理类的工作,他们需要保持较好的与人打交道、撰写文书、朗读主持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四、对当代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现状的建议
(一)完善现有专业授课体系,开展多样化教学
我国高等院校应当对现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授课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1)对现有教科书内容及所选课程门类进行甄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一门非常偏重于实践性的课程,而现有大多数高校对于该专业教学都是偏向于理论课程教学。为此,应当不断整合与更新现有授课内容,对给学生授课的教材进行不断的调整,在其中添加实用性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理论、阅读与自学的能力;(2)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互联网科技飞速影响下的高等院校,应当与这一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新媒体以及现有多媒体设施,使学生更多的接触到社会,使他们对社会中该专业的实践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提升教师团队整体素质,聘用校外导师
我国高等院校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应当不断提升现有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对于该专业而言,其实用性较强,就决定了其授课教师不仅仅需要拥有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并且还需要拥有实践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我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课题研究与校外企业相互合作,从而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发挥其在授课环节当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我国各大高校还应当积极的聘请校外导师,利用学校办学的特点与主打的学科,吸引校外导师加入到学校中来,为班级学生现身说法,提供有益于其今后成长与发展的建议。
(三)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建立实习实验室
三、以正确的方法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科学合理的规划,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庞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因学校性质的不同而变得简单。因此,高职院校虽与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性质有所不同,但其校园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合理规划。首先,要在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奠定高职特色的基调,从校情出发形成鲜明特色;其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协调发展,缺一不可,同时有所偏重地适时做出调整,要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再次,学校各部门全员参与,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以主人翁姿态共建校园文化,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后,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始终都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付诸实践。“行百里者半九十”要避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空喊口号不做实事,应以科学合理的实施框架,将具体而详尽的内容和措施全面落到实处。
与时俱进的网络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1世纪已步入互联网时代,各高职院校纷纷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利用网络文化提高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环节效率。如今学生们不仅可以在课堂和图书馆获取知识,还可以借助网络这个方便快捷的渠道,足不出户交流学习心得,而老师也可以为学生们网络答疑。因此,校园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和学习模式也得益于网络文化的发展有所转变,师生之间形成互动教学体系,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学校可利用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广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是网络文化也可能对高职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正确全面地认识信息化,并利用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它推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第2篇:工商企业管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系,工商企业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纷纷设立工商企业管理课程,大力培养工商企业管理人才,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工商企业管理的内容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和改革工商企业管理的课程体系,从而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
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1.课程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高职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那一套,课堂上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记,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侧重讲解各章节的系统性,过多地强调思维的严谨性、逻辑的严密性,缺少与现实社会发展的联系,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教材更新慢,教学内容陈旧
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所使用的教材更新速度十分缓慢,往往一套教材会用上很多年,因此,课本内容往往与学科发展相脱节,与工作岗位要求相脱节,无法保证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跟上时代潮流。很多知识虽然已经过时,但是在课堂上老师还在不厌其烦地教着,学生也在痛苦地学着。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而且也难以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级管理人才。
3.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思维模式,过分注重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就存在过分追求专业知识的内部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缺点,课程设置复杂,造成学生学习负担大,而且抓不住重点。许多不重要的属于边缘的知识占据了大量的课时,一些晦涩的过时的理论知识依然被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脱离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往往学生花了许多精力学习的知识,到后来却发现根本无用武之地,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种脱离实际的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
4.课程体系定位不准确
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课程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改革缺少顶层设计,没有明确的方向,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从而使得课程改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有些改革措施并不符合实际要求,有些措施实施的初初衷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往往偏离设计者的目的,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目前,通过数次改革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课程依然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由于改革过程中一些人呼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工商管理的专业课程以及课时都遭到压缩,课程设置往往以够用为度,这样一来使得本来就不怎么充足的上课时间进一步减少,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也只能进行粗浅的讲解,从而影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知识体系不完整,基本知识不牢固等问题。
5.当期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我国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据了绝大部分,也就是说,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而很少有参加实践的机会,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对理论知识倒背如流,但是一旦遇到现实中的实际管理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原因就在于在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低,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1.体系框架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以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为导向,以工商企业管理本身的学科特点为依据,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标。首先,要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人才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要具有良好的品质和素养,这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工商企业管理所做的是管理工作,因此,对人才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更高。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首先必须照顾到这一内容,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其次,专业知识方面。无论什么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体系和基本理论知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也是如此,因此工商企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训。当然,工商企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牵涉的方面很多,仅仅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必须既注意专业知识的教育,也要兼顾相关领域的教育。但是必须坚持够用适度的原则。最后,实践能力的培养。工商企业管理的教学不能仅仅靠纸上谈兵,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并且最终决定了教学质量。所以,在工商企业管理的课程设计时要充分了解企业管理的现实需要,根据企业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并且探索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让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增强学生实践锻炼。第四,除了正式的教学活动之外,还应该设计各种第二课堂,例如专家讲座、学者访谈、课外调查等,丰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锻炼他们的各项社会能力。
2.课程体系构建要点
(1)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建立工作过程完整的课程体系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课程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置,“淡化”原有学科专业色彩。需要对“工作领域”逐个进行讨论,并对课程进行合理归并和拆分。依据任务与能力的需要,设计通用课程,并对课程进行分层。要重视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同时要把握好课程容量,控制每门课程学时。课程名称设置也要突出任务特色,明确反映课程目标。要认真研究课程设置逻辑路径,编制课程结构图。
(2)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教学有必要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进新教学模式,如:探究型教学模式、实践活动型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型教学模式、协作讨论型教学模式等。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考核方法的革新。对于工商企业管理课程来说,理论的学习必不可少,因此,在理论学习课上,教师应该优先考虑使用讲授型模式,以讲解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另一方面,工商企业管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需要引进实践活动型教学模式。这样就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整合为一个整体。使“教,学,做”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进一步改进考核方式,探索闭卷、开卷、口试、无纸化考试、上机测试、现场操作、项目研究等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
(3)以职业能力目标为导向,构建综合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知识、能力整体设计、协调发展的原则。同时,必须明确专业所面向的具体工作岗位。第一,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第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要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在实际工商企业管理中,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工商企业管理的学科基础,不断拓宽专业面。除了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课程的教学,还应该开设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第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一般是二、三个,每一个职业核心能力针对一个岗位群,每一个职业核心能力通过3-4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来实现,这3-4门课构成了一个模块。
(4)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教师自身来说,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由于工商企业管理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变化万千的工商企业,企业需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工商企业管理工作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它需要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根据当前市场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转变教学观念。从学校方面来说,要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提供深造的条件,主要是让广大教师深入工商企业管理的第一线,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努力让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为学校培养一支基础知识扎实,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能够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
(5)创新专业教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但是学校本身由于各方面的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必须借助学校以外的力量来实现这种要求。因此需要加强校企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校企共建机制。校企合作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关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许多专业都建立起了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有必要借鉴这种有益经验,通过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让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学校则根据企业要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使那些工作在一线的管理者们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有效地弥补学校师资结构的缺陷,从而全面培养学生能力。还可以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形式,强化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合理地柔性调整教学进程。也可以利用学校教学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实现网络远程学习,把课堂延伸到企业,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任课,将企业的理念和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总之通过校企合作既能够促进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的革新,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管理的现实要求,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存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工商企业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是培养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重要机构,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工商企业管理的现状。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顺应时代潮流,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由于缺少长期规划,改革目标并不明确,导致改革措施缺乏系统性,难以形成合力,最终效果并不理想。面对当前形势,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采取综合措施,构建一个新型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而使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跟上时代发展潮流,我国家发展输送合格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