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政府审计合作问题分析论文(共3篇)

发布时间:2023-12-10 08:31

  

第1篇: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整合的相关问题探析


  一、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简要概述


  政府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对会计账目进行独立检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结果进行独立的监督。西方国家的政府审计内容除一般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外,正向着重于经济和效率审计、项目效果审计发展,也就是绩效审计。我国政府审计包括中央、地方以及行政单位预决算审计。政府审计的目的,一方面是监督国家财政预算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另一方面是对财政决算情况作出客观的鉴定与公证,为财政管理提供改进措施,并揭露违法行为。社会审计,也叫独立审计、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由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接受客户委托,对其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经济资料所实施的审计。社会审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监督机制的主要形式,其对于巩固市场信用基础,保持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被誉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相对于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都属于外部审计,但是它们是两种本质不同的审计,在监督性质、审计目标、审计标准、审计经费或收入来源、取证权限、对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多不同之处。总的来看,二者各具优势与弱势。政府审计依据宪法和审计法而确立,法律地位高,审计机构设置具有系统性,审计经费由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独立性高,但政府审计存在审计力量不足,因长期从事单一类业务,审计技术水平显得落后和狭隘等劣势。社会审计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和风险性,从业人员素质很高,人员规模也超过政府审计,但社会审计是受托审计,不具有强制性,且在经济利益上依赖于被审计单位,独立性受到很大影响。


  二、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整合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受限等问题严重制约政府审计发展。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执行的效果也不尽满意。面对新形势,国务院提出对国家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力求做到审计工作的全覆盖,即只要是使用财政资金的项目,都要有审计的监督。这一任务单靠审计机关的自身力量很难完成,也加剧了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而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审计机构数目庞大,审计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审计机构汇集了大量的审计、会计、工程造价、金融、税务等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如果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进行整合,不仅能缓解政府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资源不足的矛盾,也有利于取长补短,获得互补效应,推动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共同发展。从目前国际上的做法来看审计资源整合也是比较通行的方法,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存在政府审计部门聘请社会审计的详细规定,实践中大量审计项目外包给有资格的社会审计机构实施。


  从我国政府审计面临的困境及国内外态势看,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整合是发展的必然。我国近年来不仅学术界给予充分关注,政府也相应的采取了类似整合措施,不过在整合过程中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审计资源整合的交易费用高、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组织模式、两者人力资源水平失衡、审计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审计技术和方法不平衡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审计资源整合的进程。


  三、推进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整合的有关建议


  (一)加大审计经费的投入力度


  审计机构从事审计业务必须有一定的经费来源,保证开展业务所需的各项开支。审计经费的独立是审计保持独立性的保障,审计经费短缺是政府审计进行资源整合的第一个瓶颈。扩大审计经费的投入需要国家完善法律基础,通过法律规范来界定出那些类型项目可以聘请社会审计,每种类型审计项目如何追加审计经费,经费有了独立来源就给审计业务的独立性提供了保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整合的问题。


  (二)逐步实现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的共享


  包括审计资料的共享,審计人才共享,审计技术和方法共享等。在审计资料共享方面,二者可以相互利用工作成果,减少重复审计,节约部分成本,提升审计效率;人才共享方面,政府审计如遇有审计力量不足,相关专业知识受到限制等情形时,可以从社会审计机构聘请审计师参与审计工作;审计技术和方法共享方面,由于社会审计对象的广泛性,其在审计技术和方法上具有多样性,政府审计应加强与社会审计的交流,共享有关技术与方法。


  (三)重视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的协调


  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审计活动,要真正实现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的资源共享,必须重视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的协调,搞好合作,实行制度分工。如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方面,政府审计可以仅保留对公司财务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必审权,而把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权交由社会审计去实施。再者,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可考虑各自从劣势区域退出,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具有优势的审计领域,这样不仅能取得较好的审计效果,对发展各自审计组织也颇具意义。


  (四)建立全面的审计信息资源库


  审计信息资源库包括政府审计机关信息资源库,这是收集国家审计人员的信息数据库;社会审计信息资源库,这是包括我国所有注册会计师和登记注册的事务所的信息;被审计单位信息资源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登记所有国企信息及组织各级审计机关集中开展的审计对象的调查信息;审计资料数据库是收集与审计工作有关的各类文字资料;财经审计法规数据库是指审计署及地方出台的财经审计法规。建立的审计信息资源的数据需要始终保持在更新的状态,这个数据库能及时反映我国最新的审计信息资源。审计信息资源库建立后,需要把这些资源进行充分交流与共享,故此在建立了数据库后需要审计机关提供一个交流信息的平台,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采取网络进行资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审计信息资源库建设无疑有助于推进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整合的进程。


  作者:吴浪等

  第2篇:论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合作


  引言


  政府审计非常关注国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因为它关系到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国家审计规范在强调政府审计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的同时,也鼓励将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实现互利共存,因为对于法定的政府审计监督对象而言,它的内部审计其实是国家审计的延伸。因此政府审计在执行工作程序时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成果来提高自身的审计效率与质量,二者可以彼此促进。


  一、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具有互补性


  政府审计与国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具有一致性。二者都是对国有机关、企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影响财务信息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审计。因此,对于真实合法性审计,由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具有相同的审计范围和审计目的,政府审计可授权内部审计按照政府审计的目的和具体要求来实施工作,通过内部审计取得相关会计信息真实、合法、完整性的审计资料。而对于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审计评价,政府审计可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对本单位经营管理过程较为熟悉的优势,在审计实施时要求其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评价作为审计重点,并对其整个审计过程实施积极的参与和监督,政府审计就会高效地取得相关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资料。作为企事业单位内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内部审计,同样也可以合理最大程度地利用政府审计成果,特别是真实合法性方面的审计结果。内部审计可以根据适当的标准对政府审计工作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详细了解政府审计所采用的审计准则及其在审计过程中与组织之间的协调情况,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可以相互利用审计证据


  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可以充分保证其工作的有效性。这时,政府审计在实施审计程序时,可以适当利用内部审计提供的影响单位财务、经营信息真实性及内部控制健全性、有效性的审计证据,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审计时间、精力和提高审计效率,实现两种审计资源的有效整合。如通过利用内部审计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和测试程序,减少一些不重要的相关测试;通过利用内部审计对存货的盘点资料,只用对关注的少数存货进行抽查盘点,忽略大部分存货盘点程序;通过内部审计提供的单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舞弊线索,及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大问题等等。当然,政府审计在利用内部审计证据时,一定要判断内部审计证据能否达到审计目标、内部审计证据所支持的审计结论是否重要、内部审计过程是否有效等。


  三、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合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注意合理评价审计行为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是单位的一种自我监督,在组织、工作、经济方面都受本单位的制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独立性。因此,政府审计在利用内部审计成果时,必须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其所在机构在本单位的地位与独立性进行评价。对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的评价可征询被审计单位适当层次的管理者或内部审计人员本身,通过了解内部审计人员在该单位的组织身份,审计程序、审计取得有关记录或数据的途径及其活动是否受到限制以及对有关审计敏感区域的是否回避等进行明确;对内审机构独立性的评价可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及其运作、内部审计在本单位的地位和功能的定位、管理当局或董事会的指令或授权等进行了解。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没有必要对所有内部审计行为的独立性进行评价,政府审计可以只就影响内部审计行为结果的部分进行评价。


  2.要审查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审计资格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它包括审计人员的教育程度和专业经验、专业资格等等,政府审计只有通过监督、检查和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资格条件和职业道德操守和客观性程度才能决定是否利用内部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并考虑所要利用的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审计项目的重要性,相关会计事项的性质、复杂程度及其可能被错报、漏报的风险等等。


  3.要明确审计责任。当前审计工作存在很多风险,内部审计作为单位风险控制和管理控制的专家,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合作将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风险。当然,由于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在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监督权限和独立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政府审计应当对与审计有关的所有重大事项独立地做出专业判断,不应全依赖内部审计工作;如果内部审计由于某些原因不起作用,形同虚设,那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之间就谈不上合作与成果的相互利用了。另外,虽然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可以相互分享审计成果,但不能分担各自的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应该由审计意见的提出者对其所发表的审计意见负最终责任。


  结语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社会对审计监督体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整个审计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为了使总体审计更有效率,两者必须相互配合协调,发挥各自的作用。一个好的内部审计对政府审计质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合作和沟通,内部审计能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政府审计才能更好地节约审计成本,为整个市场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正确处理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对于提高审计的效率、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天聪

  第3篇:关于政府审计所需人员素养及其培养


  从审计实践看,政府审计是一项内容非常丰富的工作,需要在国民教育中设立独立的专业和相关学科来加以支持。下面以实际案例来具体说明。


  1五十个部门信息化建设安全情况的审计报告


  这份审计报告中,安全性直接作为审计目标。而不是书本中的根据《审计法》第2条第3款的规定,我国国家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


  审计评价中,许多内容与审计目标并不相关。例如,促进了政务公开和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了行政监管能力及执法能力;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审计目标直接相关的内容有一段:各部门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


  紧接着,转入报告的主体部分,列示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病毒感染或网络攻击入侵,使信息系统失灵或瘫痪,信息内容被篡改或窃取的现象时有发生。


  软硬件故障多发,或人为因素导致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和数据丢失。


  信息系统软件和硬件大量采购和配置国外品牌,存在安全隐患。比如,计算机需要换件维修,若外国人员来维修,很有可能把重要零件换走,从而窃取国家大量信息数据,对国家造成不利影响,现在,基本都是使用国产的,这对信息防护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从报告的内容看,安全性是首要目标,甚至几乎是唯一目标,其它目标退居可有可无的地位。


  报告的建议也主要针对安全性问题: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强化安全措施:加大研发投入,扶持民族信息产业;完善政府采购政策,鼓励使用国产品牌。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审计人员掌握相关计算机技术也是十分必要的,而这在现行的审计教育中,并没有被突出。


  2分析与建议


  审计由于政府审计的异化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异化的程度越深,国民教育中的审计教育就越困难。


  由于政府审计涉及到政府预算、国有资产、政府管理职能所涵盖的所有领域,因此审计学科的设计和审计人才的培养就异常困难。


  其实,越是这样,就越需要国民教育的支持。


  从政府审计角度讲:一个合格审计人员的相关知识教育,在现行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很难全面完成。学习一个专业的毕业生,不做进一步的培训,几乎做不了多少政府审计工作。


  合格审计人员的基本教育要求:会计知识+审计知识+计算机知识(主要是数据处理知识)+某一种相关专业(例如财政、金融、环境、土木、工程管理等等)知识。


  然而,在国民教育中,这些知识分属不同的专业,一次教育机会达不到政府审计的基本教育要求。


  审计署业务人员专业结构:会计专业27%、经济学专业20%、计算机专业12%、审计专业10%、金融专业9%、法律专业7%、财务专业5%、其它10%。


  從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看,政府审计既需要每一个单个专业的精深,又需要多种专业的复合。就个人看,谁的知识复合的多和好,谁就更抢手。


  为弥补国民教育中对政府审计人员素养的相关培训,审计署曾开设过下列课程辅导班。


  (1)投资审计班。课程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导论、建筑工程构造识图与计量、建安工程造价编制与审计、固定资产投融资理论与实务、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竣工决算审计案例分析与模拟、投资绩效审计案例分析与模拟、建设项目管理与审计、工程投资审计典型问题案例分析。


  (2)计算机审计中级班。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网络应用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程序设计基础与应用、会计信息系统与审计、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除计算机专业人员,均需参加培训。


  (3)计算机审计高级班。课程包括:主流数据库对比、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数据中心建设与数据管理、审计数据获取技术与方法、审计数据综合分析、数据安全管理、云计算与大数据。


  3可能的解决方案


  (1)辅修:财政加审计、金融加审计、计算机加审计、数据分析加审计、土木工程加审计、环境科学加审计、等等。鼓励跨专业辅修,结合社会需求给与必要指导。


  (2)双学士,但时间较长,性价比不好。


  (3)五年(或六年)制本硕连读,是系统的学习。


  (4)本科加硕士:非审计类本科加审计硕士。


  (5)国民教育加在职脱产二次国民教育:目前仅限于协议留学。


  (6)国民教育加在职业余二次国民教育:目前限制越来越多。


  4国民教育课程设置建议


  4.1从学科和课程建设角度讲:


  4.1.1课程案例化:大量模拟式,少量研究式,模拟主要政府审计领域。


  4.1.2课程实验室化:主要审计实务课程应在实验室完成。例如:政府预算执行审计、企业财务收支审计或财务报表审计、金融企业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环境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等。


  4.1.3课程信息化:实验室完全信息化,在虚拟环境中完成案例教学和实务模拟。


  这样的课程尚属于空白,个别学校在做初步尝试,完全成功的尚未见到。


  以上许多方案,富于理想化色彩,决策时需要慎之又慎。本文由于知识经验所限,若有不妥之处,万望批评指教。


  作者:李洋

上一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

下一篇:审计学应用改革分析探讨论文(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