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6-06-29 16:28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人才供需与旅游业的需求脱节。当下,我国旅游业方面的人才供需现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典型特征:一个方面的特征是由于我国旅游行业不断的在发展和进步,要求学校相关专业能够提供较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需要创新性的人才;另一个方面的特征是在我国的旅游产业配合旅游教育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常规的专业人才在供求和培养方面已经很好的满足了旅游市场的需求,并且步入了饱和状态。在这样的趋势下,也有一定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即旅游领域高层次方面的管理人才出现了短缺和创新能力不强的情况。


  根据我国现阶段旅游业人才供需的现状来看,造成以上状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高职院校在旅游教育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普遍创新性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专业技能水平也偏低,与当代旅游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极为不符,导致了其与市场的需求脱节的问题发生。


  2.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具体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更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旅游管理这个专业由于自身实践性比较强,因此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摆脱不了理论性和学科性教育方面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旅游人才的定位上,定位方式虽然大而全式,对学生多渠道的就业极为有利,但是这样的培养模式,反而使学生缺少了能适应具体的岗位和旅游业特点的实践能力,导致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低,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等。


旅游管理


  3.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在设置课程方面,大多只重视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高职的旅游专业普遍缺乏教育的经验,其在教育过程中,几乎是采用本科的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来进行教学的。因此,在沿用本科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后,高职的旅游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偏离自身的轨道,且在课程的设置上没有达到专业化和模块化,致使理论课课程量远远多于实践操作的课程量,导致课程设置和旅游岗位需求严重的脱节,培养出来的人才普遍眼高手低,很难与旅游行业对相关岗位提出的要求相适应。


  4.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在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任职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属于一毕业就到学校工作,虽然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功底,但是普遍缺乏与旅游行业相关的一些实践经验。同时,新任职的教师在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具备方面不够过硬,与旅游业缺乏联系和沟通,任职教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将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很好的融会贯通起来。


  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不仅对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极为不利,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缚了对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达不到最初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也随之减弱,严重制约了旅游专业教学质量在全方面的提高。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确定人才培养的途径。高职院校应确定旅游人才培养的途径,确保人才供需与旅游业的需求相符合。高职院校在对旅游人才进行培养时,无论校内实训条件有多优秀,学校都应积极主动的与旅游企业展开合作,充分的依靠相关的旅游企业,让学生在良好的实习平台上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一个实践平台。


  在旅游企业中,不仅有相应的设备和设施,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极为有利,还给予了学生在校内无法感受到的较为真实职场的环境。就当下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正处于人力资源匮乏的低潮期,再加上旅游业人才的流动性相对其他行业较大,因此增强了其与学校合作来培养旅游人才的积极性,为学校提供了较为便捷、高效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与旅游企业积极展开校企合作,改变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并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旅游行业的需求想符合,进而为培养创新性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展开教育教学最基本的依据之一,我国的教育部在制定相关教育计划时,提出了高职院校应大力发展其的职业教育,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而培养出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技能型的人才即操作型、技艺型人才,是在工作现场或生产一线为社会直接谋取益处的工作者, 技能型的人才应熟练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和专业的理论知识。


  高职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并根据旅游业的需求,将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转换为综合职业的能力及全方面素质的培养。同时,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还应从多方面出发,要求学生在能够达到整体素质方面较高、知识结构方面较全、事业综合的技能较强、视野较宽阔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等,将学生培养成技能型的专业人才。


  3.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旅游业涉及的范围较广,嚢括了旅行社、饭店、风景区和会展等,所以专业课程的设置对于旅游专业来说,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区域的经济情况、当地的社会发展的情况及学生就业的方向来设置专业的课程内容。


  因此,高职院校教学的应改善教学方法,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杜绝一个旅游管理的专业既有旅行社的管理课程、饭店管理的课程,也有景区管理的课程和会展管理的课程等情况的发生。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展开针对性教学,确保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在就业中,能够全方面的掌握业务知识,并有效的履行岗位的职责。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和发展专业性较强的创新型的教学团队,具体做法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学校可以从外界环境引入高水平的、专业性较强的教学人才,借助这些专业力量来加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创新的教学队伍的建设。此外,学校也可以聘请在旅游业领域有权威地位或较高知名度的教授,通过专业培训、知识讲座等方式来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旅游专业的教授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技术支持,也为学校构建旅游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创造机会来增加部分新教师的专业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让他们能够基于良好的专业基础上,开阔旅游专业的教学视野。学校可以鼓励新教师与学生一同去参加实习活动,或者创造机会让新教师去旅游企业展开挂职工作,也可以让新教师参加关于旅游方面的一些学术会议及实践培训的活动等。这些方法能够使新教师在良好的专业基础上,积累了关于旅游行业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教学_水平,确保师资队伍的强大。


  三、结语


  今后我国旅游业即将迎来跨越性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的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通过确定人才培养的途径、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改善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四个方面来构建出合理性及科学性较强的一个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而提高自身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旅游业输送与之需求符合的专业人才。


张晓彬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探析

下一篇: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特色提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