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乡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共2篇)
第1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浅说
高校乡村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实践教学得到日益重视的今天,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如何开展得更好,理应成为该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许多高校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其中,顶岗实习作为一项新的实践教学形式出现在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何谓顶岗实习,它的出现是否符合教学规律,能否推广,顶岗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探究这些问题,对我们深化实践教学,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顶岗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新形式
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尽管理论水平高,但动手能力差,社会经验不足。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低,固然与大学扩招有关,但也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不无关系。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核心;要加强实践教育,重新设计实践教学和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比重。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又重申,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并明确要求,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应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应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对此,一些高校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出现了许多生动活泼的实践教学形式。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一些高校修改了原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进程中。如低年级有专业见习、野外见习、课程实习;高年级有毕业(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模拟实验、第二课堂活动等等。实习时间也大大增加。与此同时,一种新型的专业实习形式——顶岗实习也出现在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就是学校派学生去旅游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期间暂时顶替一些员工的岗位,履行其相应的职责。与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实习不同,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有工作岗位,实习单位发给一定的实习津贴,学校派带队教师,实习单位安排优秀员工任指导教师,即让学生准就业。顶岗实习一般在毕业年级进行,是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进程全面掌握各项旅游管理和服务基本理论后,再到相关企业去进行。顶岗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在于,“零距离”地接触旅游企业,熟练掌握旅游企业操作技能和第一手资料,了解企业运作的基本方法与管理流程,为学生将来在旅游企业任职积累实战经验。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最初是在高职高专进行,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本科教育变得越来越大众化了,而且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所具有的职业化倾向也日渐为国内众多的旅游院校所认识和接受。在此背景下,顶岗实习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种实践形式,开始在一些本科院校流行起来。
顶岗实习对高校旅游管理
专业建设的积极作用
根据旅游产业的特点,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企业大体包括旅行社、旅游公司、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顶岗实习的出现,有利于实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促成学生、学校及企业三方受益。
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有利于深化书本知识,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到旅游企业去,到服务第一线中去,能亲身理解本专业的含义,应对各种社会关系,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有效锻炼和提高其交际协调和应变能力。顶岗实习能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团队合作。此外,在顶岗实习中学生还能享受一些福利和报酬。如实习期间,企业对实习生包吃包住,且生活标准不低;企业发给实习生一定的实习津贴等。顶岗实习结束,实习学生一般都能得到学校和企业联合签发的《顶岗实习合格证书》。由于旅游企业十分看重被录用者的工作经历,《顶岗实习合格证书》成为学生工作经历的最好证明。
目前,大学校园内的实训大多是一些单一的基本操作训练,缺乏综合性强的实训基地。部分学校经费和场地都有限,实训条件也比较差。而在短期内国家、学校难以投入大量资金来改善实训教学条件。顶岗实习能有效利用企业资源,拓宽校企合作渠道。通过顶岗实习,学校能节约大量教学资源,降低教学成本,同时能及时了解行业信息,制定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培养方案,培养出高质量、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在高等教育走向市场化的今天,学生就业形势好,学校的声誉高,生源也会好,教育质量提高就有了基础,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就企业方面来说,顶岗实习对其也有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受过正规的理论教育,一般来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要优于企业的一般员工。通过顶岗实习,旅游企业无须付出前期培训费用,即可获得高质量、高素质的一线工作人员。顶岗实习能降低旅游企业用人风险。旅游企业往往要雇佣数量较多的临时工,但在招募临时工时,企业无法考察被录用者的道德品质和经历,而顶岗实习就能消除这种隐患。旅游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费用占成本的30%~40%。使用实习生可以降低人工费用,提高企业效益。在顶岗实习中,学校参与实习生管理,能减少企业管理难度和管理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此外,企业可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实地考察,择优录用一部分学生。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运作依据
符合国家的办学方针实际上,顶岗实习符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2+1”教育模式的要求。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一些普通高校的特殊专业也在探索顶岗实习的可行性,如一些师范大学鼓励学生去乡村顶岗施教,一些工科院校安排学生去工厂短期顶岗等。这样,在实践性很强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实施顶岗实习也在情理之中。当然,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不能照搬高职院校的既有模式,应结合自己学科及专业特点,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定岗实习形式。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为旅游产业培养合格的、能应对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旅游管理教育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应用型人才最大的特点在于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强,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并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因此,旅游高等教育要实现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提供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顶岗实习是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基本技能的最好形式,是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
促成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战略。笔者认为,高校产学研结合,不仅表现在科研成果转化、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还应当表现在对人才的培养上。高校只有通过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才能够造就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满足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的需要。
与国际接轨采取校企合作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培训,是旅游专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如英国伯明翰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学生必须到星级酒店或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公司去实习一年,这一年的规定学分和平时在校实习的学分同样计算,而且,学生实习不仅仅从事服务员工作,还必须到所在实习单位的各个部门顶岗操作;澳大利亚国际旅馆学校学生的学习分为校内见习和校外实习,其中校外实习包括经营性实习和管理性实习两个部分,学生必须在饭店的各个部门和岗位轮回工作,获得实际工作经验。顶岗实习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当然,如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实施不当,难免会出现新的问题。据笔者所知,一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虽把顶岗实习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运行情况不一,效果也有差异,出现以下不足之处:(1)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就业岗位不一致;(2)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一部分学生中途退出实习;(3)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学校很少介入,学生的实习管理完全由企业管理;(4)与企业沟通协调不够,学生合法权益难有保障。另外,一些学校把学生实习当作赚钱的途径,只按比例提取实习管理费,基本上放弃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努力纠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要制定实施方案及科学的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考核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必须制定一个详细、客观、准确、公正、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顶岗实习。学校要科学评价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千万不能流于形式,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要选好实习企业高校在选择实习企业时,一定要选择那些信誉良好、管理科学、服务优质、设备精良的旅游企业。只有在这样的企业,学生才能学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实践锻炼的目的。
要合理设置时间和制定轮岗计划必须合理设置顶岗实习时间,这样才能优化理论教学和顶岗实习效果。在顶岗实习中,实习生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目的是要熟悉各个岗位,为以后从事旅游工作奠定基础。因此,要合理设置轮岗计划,让学生得到轮岗锻炼的机会。
学校应与实训单位签订协议,以维护学生的权益顶岗实习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的具体生产岗位去锻炼。学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社会机构,各自的运行规律和追求目标不同。不同的目标会使双方在许多方面的认识上出现分歧。为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对顶岗实习应实行契约化管理,通过协议较好地协调和保证学校、学生、企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实习学校有责任保障实习学生的权益,同时也要教育学生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要选配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要搞好实践教学,教师很重要。顶岗实习要求指导教师不但具备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目前一些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新建专业,办学经验缺乏,特别是一些从事旅游教育的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难以胜任指导顶岗实习的重任,这是一个必须弥补的缺陷。可以效仿国外一些学校的做法,让教师定期去企业工作一段时间,积累实践经验;或聘请企业中的优秀员工和管理人员作兼职教师,打造出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全面满足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的需要。
综上所述,顶岗实习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可取形式,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使之逐渐成熟。当然,顶岗实习只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但绝不是唯一的形式。顶岗实习应与其他实践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第2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1引言
中国旅游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今的中国旅游业从原来的以入境旅游为主,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入境旅游三大市场并举,国内旅游、出境旅游更是呈现出跳跃式发展。在国内旅游中,短线游、一日游、近郊游、乡村游、自驾游成主要方式,旅游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变化,中国旅游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而且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和自我完善之中。现阶段,中国旅游高等及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良好,其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基层和中层管理骨干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到2012年底,有高职教育旅游管理类10个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1100所(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到90%以上,即近950所高职院校开设有旅游管理类专业),共设置了旅游管理类的相关专业共1900所(个),累计培养相关毕业生340000人,在校生人数430000人,2012年计划招生人数190000人。说明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建设发展已较有基础,社会和行业影响力已较大。
随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也越来越受关注。按照其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的旅游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等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就此问题分四步进行了研究,第一步对国内外同类工作现状进行调研,总结其经验和教训;第二步以陕西省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教育相关院系学生进行调研,调研同学们对实践教学现状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实践基地建设和聘请相关旅游一线从业人员进行授课(讲座)的建议;第三步综合第一步和第二步调研情况开展实践基地建设,设置课程(授课、讲座题目内容,方式方法等),并聘请旅游相关政府及企业人员进校授课;第四步对旅游系学生进行调研,就相关实践基地建设,一线人员授课效果等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效果建设实践基地、构建旅游一线人员参与旅游管理教学的路径模式,完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调研情况
本论文研究的基础资料,一是总结分析以往的教学实践资料,二是发放问卷,实地调查。通过广泛的同学、同行关系获得,通过各地协作人员、网络等手段调查获取。
2.1调研对象
目组成员以西安财经学院高职学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旅游学校、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商职业学院、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西安商贸旅游学院、陕西工运学院、西安华西大学等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餐饮管理、服务与礼仪管理、导游管理等专业为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杨凌区、榆林市、汉中市、渭南市、延安市等省市旅游相关部门、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相关部分企业为调查对象,就聘请一线人员进校参与教学的路径和模式分析研究,提出操作性、应用性强的科学方式方法、以便拓宽和深化我省旅游专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组成员聘请陕西省旅游局,陕西中青旅,汉阳陵博物馆、君悦城堡大酒店,西安旅游集团、陕西旅游汽车公司等一线旅游从业人员来校进行旅游相关专题讲解,共举行讲座十余次,讲座聘请人员全部是陕西省旅游一线从业人员,讲座内容涵盖了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主要以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餐饮管理、景区管理、旅游交通管理、旅游购物、旅游商品开发、游客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行政管理、旅游法律法规等进行讲座。项目组成员就讲座内容、讲座效果等进行现场跟踪,对听课学生进行现场调研,采集了大量一手数据,所采集数据准确无误,对于本项目研究起到了极大地作用。项目组成员对采集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内容包括聘请旅游一线人员参与教学效果指标的测度、指标间关系和指标性质的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在定量研究结果基础上进行定性归纳概括,包括参与教学模式(方式方法)的描述、特征的总结、规律的提取等。在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的同时,又采取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项目组成员系统搜集了国内外同类高校、同类工作模式的数据,另外还对陕西省、西安市、安康市、汉中市、宝鸡市、延安市、榆林市、杨凌区、渭南市等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旅游相关企业一线从业人员、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旅游相关专家学者等方面人士进行访谈。通过一系列的反反复复的过程,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对我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观点和结论,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期望陕西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能够按照这种模式聘请一线人员参与教学,应用研究结果,为我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服务。
本项目研究的基础资料,一是总结分析以往的教学实践资料,二是发放问卷,实地调查。通过广泛的同学、同行关系获得,通过各地协作人员、网络等手段调查获取。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000份,实收有效问卷910份,经过汇总,结果如下:
在问卷1对“旅游一线从业人员参与教学(讲座)”的问卷调查中,对旅游一线人员参与高职旅游教育的项目设计,你认为下面哪些方面对你最有吸引力时,旅游相关政府管理人员;旅行社相关从业人员(一线人员,包括导游、领队、外联人员等);景区相关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在非常有吸引力方面排名在前三位,后者依次为酒店相关从业人员(管理人员);旅行社相关从业人员(管理人员、旅行社相关从业人员(二线人员,包括计调、财务、营销人员等;景区相关从业人员(一线人员,包括售票、解说、接待服务人员等);景区相关从业人员(二线人员,包括人事部、财务部、销售部人员等);景区相关从业人员(管理人员);酒店相关从业人员(一线人员,包括前台、餐厅、客房服务人员等);酒店相关从业人员(二线人员,包括人事部、财务部、销售部人员等);旅游购物点相关从业人员(包括管理、采购、销售人员等);旅游交通相关从业人员(管理人员);旅游交通相关从业人员(一线司机、安保、调度人员等)在问卷2对“实践基地建设”的调查问卷中,对高职旅游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的描述中,你认为哪些方面最能提高高职旅游教学质量,得分最高前三位的分别是旅行社二线,社内实习,包括计调、财务、营销人员等;酒店,二线,包括人事部、财务部、销售部等;酒店,星级酒店;后者依次为旅行社,一线,包括跟团导游、领队实习等;景区,二线,包括人事部、财务部、销售部等;酒店,一线,包括前台、餐厅、客房服务等;景区,一线,包括售票、解说、接待服务等;景区,历史人文景区;景区,自然景区;旅游购物点,包括管理、采购、销售等;酒店,经济性酒店。
在问卷3对“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问卷中,学生对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的描述中,在上大学以前,您对旅游管理专业持什么态度?选C喜欢最多;您更喜欢旅游管理的那个方向?选B景区和C酒店的平分秋色,人数基本相同;您是否赞同将旅游管理专业细化为四个方向?选C赞同的最多;您认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应该在何时开设?选B第二学期的最多;您认为本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各年课程数量设置是否合理?选C合理的最多;您认为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课程数量如何?选C还可以的最多;您认为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实习效果如何?选B有点收获的最多;您认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在哪些方面改进?回答多是增加技能与就业培训,增加高级别实习、实践机会,增加接触面等等。在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评价中,对理论课程专业课评价较好的分值较高,大多数同学认为非专业课一般。在实践课程评价中,认为实践实习基地建设非常重要,聘请政府旅游管理一线人员授课、聘请旅游企业一线人员授课较重要。
2.2存在的问题
在对问卷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后,项目组成员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实践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当中,通过调研发现了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陕西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建设落后、实习面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管理松懈、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实践质量标准缺乏等问题,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明显下降,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国内外聘请旅游相关政府企业一线人员参与旅游管理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聘请的授课者没有经过正式的授课培训和学习,对学生的心理、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方面不能很好的把握,另外由于身份和年龄等的差距,与学生之间有一些距离障碍,在课时、课程、模式、方式方法上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降低了教学效果,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另外对于没有授课经验的一线人员来说,其备课和讲课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挑战,学校如何协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以取得效果最大化,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问题,须认真对待。
3建议与对策
3.1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方面
3.1.1注重实践实习基地建设,重视实践教学。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时,应做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突出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可做到学生毕业后能实现与用人单位的全对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3.1.2在师资队伍配置方面,增加实践能力强的老师。要保证实践教学质量,需有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实践教学的实施。
3.1.3选用操作性强、实践应用型好的教材。选用教材要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注意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选用教材要新,教材能不断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1.4合理评价学生实践实习成绩。要鼓励学生爱实践、爱实习,就必须合理评价他们的实践实习成绩,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实践实习的激情。
3.2聘请旅游相关政府、企业一线人员参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及路径
3.2.1优秀的旅游人才需要良好的旅游教育。旅游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专门型技能型人才。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罗兹柏等认为应注意以下两点:侧重理论和侧重操作都未免失之偏颇。不宜定位于为旅游行业培养输送高级管理人才,因为高职教育只能培养具有经营管理潜质潜能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会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屑做基层工作,眼高手低。赵鹏等认为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充分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特点。罗兹柏等认为以一种新的视角将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专业主干课、素质技能课和相关知识课等三大系列来设计。朱飞认为应建立公共基础课、科学人文素质课程、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实习与实践训练课程模块等五类课型体系,充分体现知识面宽、基础扎实、择业方向明确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项目组经过认真调研,充分论证,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学生培养方面,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是比较合适的,即以教学为核心基础,以技能培训为实践推动环节,以科研探索为发展导向的教学、实践、科研一体化。
3.2.2参与旅游管理教学的旅游一线人员的身份问题,可以采取兼职教授、兼职研究员、辅导教师等方法进行。教学(讲座)题目应该和本科学生专业课紧密结合,这样才可以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其内容不但要涉及旅游实践方面的东西,更要设计旅游从业人员需求以及素质要求等方面,以便学生在学校学习时能尽可能的往就业方面靠,以扩大就业面。教学课程课时设置以合理为好,切忌太多,过于频繁,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也不能过少,一学期最多不超过五次,最少不少于2次,教学模式(方式方法)可以采取先讲座、后提问,再讨论的模式,也可以先座谈、讨论再讲座的模式,教学地点以学校为主,在学校有利于学生安全,也可到现场进行观摩学习,现场讲解、现场讨论,现场与员工互动的方式,这样可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入了解,其中至少有一次在外部现场讲解学习,在费用核算方面,应坚持长期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根据时间、出行情况予以计算,在这一年中,聘请的一线旅游从业人员从不计较劳务费、出行补助费等等,和他们交谈中,他们更看重自己的作用和名声,这样的话可采取聘请其为本校兼职教授、辅导老师、兼职合作研究员等来满足其要求,这样既可以节省经费,又可以扩大自己学校的声誉,另外也能给学生带来一些就业机会。3.2.3聘请参与旅游管理教学的旅游一线从业人员的学历与职称选择。参与高职旅游管理教学的旅游一线人员的学历最好为本科以上。项目组成员在2011-2013两年期间,进行的十余次讲座实践中,所聘请的一线人员3人为硕士,6人为本科,4人为大专,从教学效果来看,在旅游局工作的本科人员效果最好,据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工作,手头有大量的一手资料聊,讲课的实质内容丰富,说服力很强,二是其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讲课的语言逻辑性、组织性、生动性也很强,讲座的实际效果非常好。相对来说,大专毕业的从业人员,讲课的组织性和逻辑性就比较差一些。所以在聘请一线人员参与教学时,以本科以上学历为宜。
从调研来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授课效果非常好,知识背景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当然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授课效果更好一些。
3.2.4聘请参与旅游管理教学的一线从业人员的职业情况。通过调研得知,聘请一线人员参加理论与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应该认真思考,以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聘请人员在行业内的分布状况来看,以旅游业三大主力行业酒店业、旅行社业、交通业为最好。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期望聘请以下方面的一线从业人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旅行社从业人员,应涵盖国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中外合资旅行社、外资独资旅行社从业人员;酒店从业人员,应涵盖不同星级宾馆酒店、国内外连锁宾馆酒店的从业人员;景区管理人员,应涵盖历史人文景区、自然风景名胜景区、人造景区等从业人员等。这里边没有学生提出来需要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的旅游交通从业人员来做讲座。
随着长期的校企合作、政校合作,旅游管理教学需要,如果在聘任一线从业人员方面进行较长时间的实践,在聘请人员中选择优秀的授课人才,将他们起来,建立旅游一线从业人员参与教学管理的专家库,那是最好不过的。
3.2.5校内校外授课老师相结合的方式。校内老师理论知识丰富,校外老师一直在旅游一线工作,实践操作经验多、技能熟练,一线旅游从业人员来校授课时,如有本校专业课的老师参加,如果能做到本校专业课老师提前与一线老师就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讨,将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这种组合和教学模式能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3.2.6前往一线参观学习、企业听课。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到一线旅游企业参观学习、听课等实践教学模式是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行的实践教学方式,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了解旅游企业的基本经营范畴、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规章与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旅游企业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岗位有什么样的特点、有什么样的要求、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对自己的实践薄弱环节有了一定的掌握,帮助学生为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工作。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学生参观学习时所看到的旅游企业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优秀的企业文化、饱满昂扬的精神面貌、恰当合理的目标和追求,从业人员具备的优良素质等,必然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锻炼、职业道德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
3.2.7聘请一线人员参加教学项目设计。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以下教学内容感兴趣: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旅游专业学生就业前景;酒店从业人员知识技能要求;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世界遗产深度之旅—从兵马俑谈起;导游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旅行社集团化经营管理;文化与旅游;生态旅游;试论旅游企业员工心理与领导策略;旅游企业员工流失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提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分析等等。参考学生意见,应进行所列举题目的相关讲座。
3.2.8聘请一线人员参加教学时间选择。从调研得知,聘请一线人员参与旅游专业教学,应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起就想迫切知道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以及将来努力发展的方向,所以从学生进入校门起就开始做一点旅游相关的专门讲座,有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情况,有利于学生坚强学习信心,找准学习目标,提前考虑要优先掌握的知识,做好导游证等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证件的考试工作,以便做好将来的职业规划,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2.9聘请一线人员参加教学地点选择。聘请一线人员参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可选择地点有两处,一处是在学校教室进行,一处是在室外进行,室外的地点可选择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地,边看边讲。选择教室做讲座,主要内容是关于理论方面的,比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旅游政策法规例解等等,选择室外,主要是相关一些技能方面的,比如旅行社营销、导游接待、宾馆酒店工作流程、餐饮接待、景区规划等等,这方面如果能边看边听一线从业人员讲解,不但能改变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西安财经学院高职学院餐饮管理与服务及旅游管理专业有6个教学实习基地,学校和实习基地相处关系融洽,其工作人员可为高职餐饮管理与服务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系列讲座。
4结语
本文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实习基地建设、聘请旅游相关政府、企业人员参与旅游管理的教学,就其参与教学的身份、教学内容、教学课程课时设置、教学模式(方法方式)、教学地点、参与人员在行业内的分布状况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由单纯理论知识的掌握转向能力的培养,探索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利于旅游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能普遍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和提高就业率。有利于拓宽实践教学思路,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本课题研究尚需完善,尚未提出更详尽的实践实习基地建设路径、模式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计划,在聘请一线人员分布情况及授课题目设计方面也不尽完善,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