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涪陵区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品牌战略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08 09:47

  发展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各级政府的工作中心之一,旅游业的乘数效应使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想凭借传统的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业,旅游资源匮缺乏地区也设法凭借经济实力人为地创造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业,以带动经济的发展。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涪陵区,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旅游业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涪陵区旅游资源概况与特点的分析,提出涪陵区旅游业发展应实施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品牌带动战略;及破除交通瓶颈,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加强区域合作,将涪陵—武隆的旅游资源联手进行整体规划打造的战略,通过大力培育涪陵文化旅游品牌带动涪陵区旅游及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品牌

  一、涪陵区旅游资源概况
  该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得益彰。
  1.人文旅游资源
  (1)巴文化遗址。两千多年前,巴国国王坟墓主要埋在涪陵一带。2002年9月,在涪陵白涛镇陈家嘴村小田溪(距城区20千米),市文物考古所挖出了13座巴王墓,里边有大量的纯金宝剑、玉佩、玉璧等大批珍贵的国家级文物,是涪陵区发展考古、溯源、观光旅游的特色资源。
  (2)水下碑林——白鹤梁。系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位于乌江口外的长江之中,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用雕刻的石鱼做标记,记录了自唐代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起1200多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同时还有唐、宋、元、明、清历代雕刻的165段文字,大多出自历代书法家和名人的手笔。
  (3)名扬天下的榨菜之乡。在中国名目繁多、品味各异的酱腌菜制品中,涪陵榨菜以表似碧玉、红如玛瑙的外观形态和特殊风味驰名中外,与欧洲的酸黄瓜、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因涪陵是榨菜的发源地和集中产地,故被誉为中国的榨菜之乡。1963年四川省文史资料编委派人到涪陵进行采访,座谈核实,确定了涪陵榨菜创始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早在1930年,涪陵榨菜已远销海外,年销售量达3万坛。到2007年,涪陵区青菜头种植面积为50.3万亩,产量105.4万吨,产销成品榨菜3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创汇1000万美元左右,利税1.7亿元,成为全国榨菜的最大产销区,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人文旅游资源。
  (4)源远流长的易经文化。与涪陵城隔江相望的北山坪半山腰上就是著名点易园,是北宋理学家程颐讲授“理学”的场所。黄庭坚、朱熹等著名历史人物在此留下了丰富的墨宝。是求知、休闲、观光旅游的理想场所。
  (5)“816”军工洞。位于白涛镇乌江之滨,原兵器工业部“816”厂所在地。当年全国上百个地质、规划、设计和施工单位6万多人,先后参加了816工程建设,用5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洞体开挖任务。
  其他如陈万宝庄园、原城区八景(群潴夜吼、荔圃春风、黔水澄清、白鹤时鸣、松屏列翠、桂楼秋月、鉴湖笛、铁柜樵歌)等都具有一定旅游价值。
  2.自然旅游资源
  (1)雨台山风景区——雨台山因祈雨而得名,正因为丰富的祈雨文化,雨台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灵秀之美。景区内地势平缓,苍松蔽日,翠竹遍野,动植物150余种,植被覆盖率达96%以上,四季鲜花盛开,空气清新。山顶上12个山丘围着一近百亩水域的湖泊形成山环水、水抱山的奇特景观。雨台山因为其钟灵毓秀而成道教圣地,至今还遗留活菩萨、石头开花的观音岩、洪恩寺等古老的宗教遗址。信步雨台山的西面,绵绵群山尽收眼底,并可坐观两江汇流,鸟瞰涪城全貌,一览涪州八景。攀临东峰,可望日出群山。
  (2)千里乌江画廊——乌江发源于贵州省乌蒙山,全长1050公里,在涪陵城区注入长江。其中重庆境内彭水至涪陵的‘乌江画廊’两山夹一江,路在山腰行。
  (3)天台峡谷——位于涪陵城东南19公里,属千里乌江一脉,整个景区绵延163公里,河谷陡立千仞,峡中飞泉跌水千姿百态,目前主要旅游项目为8公里水上漂流、天然泳池嬉水、钓鱼、品茶等。
  (4)石夹沟——位于武陵山境内,平均海拔约1500米,该景区游道线全长8公里,景区内景观众多:十里大峡谷雄阔壮美,谷底奇石叠垒,溪流淙淙;千尺三叠瀑直挂绝岭,飞泻而下,气势壮观;蜿蜒一千六百多米的青天峡地缝冠绝天下,两壁峭崖仅隔数尺,直插云端。探步其间,神摄气敛,幽谧古奇之感顿生。春来万木竞绿,金秋层林尽染,盛夏清凉,入冬银装素裹,好一处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
  其他有大溪河、聚云山、望州山、平西坝、水磨滩、武陵山公园、鸡公山主题公园、石鼓古镇等旅游资源。
  二、涪陵区旅游资源的特点
  1.区位优势明显,辐射范围广
  涪陵区处于三峡库区腹地和重庆、宜昌两大旅游增长极的中点上,位于三峡旅游发展主干轴与“川渝黔”旅游发展轴的交汇处,是新三峡生态文化旅游片区的节点和乌江旅游辐射带的口岸,在长江三峡旅游经济区域中具有优越的区位,辐射范围广阔。既可纳入三峡游环线中,又可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如:渝涪高速的单向距离118公里左右,重庆主城市民自驾游仅一小时左右的车程,在周末自驾游日益流行的今天,涪陵区潜在的游客市场相当巨大。
  2.自然旅游资源品位高,价值大,吸引力强
  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这里的奇山俊水。其旅游开发已被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务院三峡办、国家计委、水利部、交通部、国家旅游局等部委纳入旅游总体规划,有望成为国家级旅游黄金线。
  3.人文旅游资源神奇迷人,丰富多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涪陵区拥有几千年文化沉淀形成的巴文化遗址历史,点易园,水下碑林——白鹤梁,榨菜之乡的美誉, 在中国乃至世界均享有较高的声誉;涪陵还拥有现代经济建设造就的工农业旅游资源,“816”核工业基地、太极集团等均驻于此地。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资源体系,为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发展涪陵区旅游业的战略思考
  旅游产品是一个行业的产物,而不是一个企业的产物,游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游资源的开发是指把旅游资源改造成为旅游吸引物,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性活动。它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立足长远,着眼未来,突出重点,逐步开发,需要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1.实施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
  (1)树立“旅游兴、百业旺”的观念,用这一观念来主导旅游业的发展
  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了政府主导型战略的有效性。从发展中国家来看,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主导的程度一般都比较高,以高效率的政府行为补充市场缺陷,并以此加速市场的发育,如:新加坡政府每年投入上千万美元对旅游产品进行宣传,从发达国家来看,政府在旅游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曾专题召开过1500人参加的“白宫旅游会议”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日本政府每年投入几十亿日元宣传其旅游产品。2007年重庆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前三位为泰国、新加坡、日本,也说明了政府宣传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2)政府主导型战略就是按照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在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特别是做好政策与资金主导,大力招商引资,通过组织大型活动以形成总体形象,争取旅游业更大的发展。按照 “打造精品、完善名品、开发新品”的工作思路,涪陵区要抓好旅游景区建设,就应根据资源特色打造主题鲜明的旅游景点。政府牵头做好包装、宣传工作,通过推出个性鲜明的旅游精品,并使其发展为名品,有了叫得响的名品,再不断完善名品,开发新品,形成涪陵区旅游“亮点”不断,“看点”推陈出新。
2.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培育涪陵文化旅游品牌
  涪陵区要立足水下碑林——白鹤梁,巴文化遗址,千里乌江画廊,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的涪陵榨菜,“816”军工洞,雨台山,石夹沟等自然、人文资源,打造出著名的涪陵品牌。如:涪陵白鹤梁水文文化考察旅游,涪陵宗教文化探秘旅游,涪陵巴文化鉴赏旅游,涪陵榨菜民俗文化体验旅游,“816”核工业三线建设文化回忆旅游,石夹沟徒步健身游等。其中可重点培育涪陵的水文文化、宗教文化、巴文化、榨菜民俗文化等旅游品牌,使涪陵的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成为涪陵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3.破除交通瓶颈,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
  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必须先行,以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同时设计满足不同旅游者的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如:将涪陵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组合成精品旅游小环线,涪陵、武隆、丰都组成“金三角”中环线,乌江画廊、梵净山、张家界、长江三峡构成大环线,同时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农家乐等休闲旅游,吸引周边居民周末度假自驾游。
  4.加强区域合作,将涪陵—武隆的旅游资源联手进行整体规划打造。
  1998年6月改设的重庆市涪陵区,辖原枳城、李渡区域,丰都、武隆划归重庆直接管辖。
  (1)武隆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情况
  地处“老、少、边、穷”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武隆,西邻涪陵,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其秀美的山川、神奇的溶洞、幽静的大峡谷,古老的原始森林、独特的南国草原仙女山著称于世,其中武隆芙蓉洞位于武隆县江口镇4公里处的芙蓉江畔,发现于1993年5月,经中国与澳大利亚有关溶洞科研机构两次实地勘测,评价为:“世界奇观,一级洞穴景点”,“一座地下艺术宫殿和洞穴科学博物馆”, 尤其是洞中的三绝——水中葡萄、水下刺猪花、棕柱石笋,为国内其他溶洞所罕见,其中水中葡萄堪称世界一绝。 武隆天坑三桥---位于重庆市的武隆县城东南20公里处,距仙女山约15公里,距天下第一洞芙蓉洞仅30公里,天生三座规模庞大、气势磅礴的石拱桥称奇于世,是全国罕见的地质奇观生态型旅游区。
  重庆武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6.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全票通过,使武隆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大家庭。当地还有淳朴的土家族民风,武隆正以“梦幻武隆”品牌向国内外游客推出。
  武隆2004年以后一跃进入重庆主城区以外37个区(县)旅游业发展的首位,创造了12个全市第一。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电影中“万人军中取首级”撼人心魄的那一幕重头戏是在武隆天坑景区的雄峻山涧中实施的航拍,就是因为看上了“乌江画廊·梦幻武隆”的奇丽风光。
  (2)涪陵与武隆资源互补,可谓灵秀涪陵,梦幻武隆
  涪陵的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突出,武隆的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优势明显,相邻的涪陵与武隆在旅游资源上具有的明显互补性,使两地具有合作的可能与必要,通过彼此合作、优势互补两地的旅游业都可得到长足的发展。
  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加强区域合作,重点培育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经过2年~3年的有序开发和包装,立足重庆的涪陵旅游业,必将逐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前景光明。拥有独特人文旅游资源的涪陵,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张英:试论涪陵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007.02.21资源网
  [3]武隆风景区简介,旅游城市网
  [2]涪陵区榨菜产业实现三个“快速增长”.

上一篇:有关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下一篇:探析遵义土司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