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9 09:51

内容摘要:本文从旅游城市连绵区的内涵出发,论述了建设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现实意义,展望了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战略布局,并提出了发展战略。

  关键词: 旅游城市连绵区 发展战略 湖北省
  
  在区域旅游和城市地理研究中,“旅游城市化”和“城市连绵区”是探讨得较多的两个热点问题。“旅游城市化”,是指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旅游城市的规模不断增大,边界不断扩张,城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城市连绵区”则是指许多城市及其邻里社区首尾相连,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有着密切相互作用的巨型多核心城市地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众多城市及其邻里社区组合不断扩展并相互连接逐渐形成城市连绵区,现阶段已成为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普遍现象。从“旅游城市化”与“城市连绵区”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前者的发展对于后者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就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而言,对上述两种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普遍缺乏相互联系的视野,“旅游城市连绵区”全新概念的提出,将两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所谓“旅游城市连绵区”,是指由众多核心旅游城市及其环城游憩带不断扩张并相互连接、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无障碍目的地旅游城市集群,它是弱化了行政区划界限,以旅游吸引物为纽带,以旅游产业化为引擎,以旅游城市为跳板的区域旅游系统。
  
  建设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意义
  
  从湖北省的地域旅游特征和城市格局上看,具有良好的构建旅游城市连绵区的先天基础。wWW.lw881.com省会中心城市武汉通江达海、承东启西、汇聚南北,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城市综合实力较强、产业底子雄厚、基础设施完善,所有这些都表征出武汉市已经具备作为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极的优良条件。在武汉周边以100公里为半径则覆盖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八座各具旅游特色的城市,形成了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旅游城市群。此外,荆州、宜昌、襄樊也是湖北省旅游业较为发达的中等城市,在地域空间上与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等著名旅游胜地紧密相连。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构建既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又是湖北省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提升经济竞争力、实现经济腾飞的内在要求。其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
  根据“点—轴”开发理论,旅游城市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将扮演“增长极”的角色,而其间的旅游交通路径则将演化为“生长轴”,它们共同像“磁场”一样吸引周边的生产要素。于是,旅游城市的边界被不断扩大,同时新兴的旅游城镇也将涌现出来,众多非城市居民加入到旅游从业者的队伍中来。可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规划建设,客观上将使湖北省的城市化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二)有助于形成旅游产品品牌
  品牌产品既是区域旅游形象的重要载体,又是形成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湖北省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来看,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高的精品名牌尚显匮乏,建设旅游城市连绵区可以有效地整合省内的优势旅游资源,规避已有的小品牌在旅游市场上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的局面,形成新的具有规模效应的品牌产品联合体,从而树立起具有形象展示功能的“旅游大品牌”。
  (三)有助于共享各类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城市形象的载体,也是旅游发展的命脉。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旅游效率,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因为区划行政壁垒的阻隔,湖北省内的基础设施资源尚未形成一个能够高效运转的网络,甚至在某些地方还存在人为设置的障碍。例如,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道路上还存在很多断头路和瓶颈路,一些级别不高的公路还有拦路收费的现象,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城市之间的客源互送,不利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发展的战略构想
  
  基于湖北省各大城市及主要旅游吸引物既有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定位,可在境内重点打造东、西两个彼此相互依存的旅游城市连绵区。“鄂东旅游城市连绵区” 以武汉为中心,以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八座城市为腹地依托,在空间上表现为“圈层式”结构,囊括了东湖、黄鹤楼、文武二赤壁、汤池温泉、木兰故里、中山舰陈列馆等一众知名旅游景区景点。“鄂西旅游城市连绵区”以荆州、宜昌、襄樊为支点,联络荆州古城、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古隆中等著名旅游胜地,在空间上表现为“条带状”结构。这两大旅游城市连绵区集结了湖北省旅游资源的精华所在,应该成为湖北省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
  建设旅游城市连绵区的目的是增强湖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在上述战略布局框架下,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形成都市旅游、县域旅游、乡村旅游多极联动的发展局面
  要使湖北省境内的主要旅游城市真正“连绵”起来,达到“城界消失”的理想结果,必须大力促进区域都市旅游、县域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发展。城郊结合部是城市化的前沿阵地,也是旅游城市连绵区的重要节点,在这一认识前提下,都市旅游的发展除了进一步发挥其区域旅游吸引和集散中心的作用之外,其重点还在于发展“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 belt around metropolis)”,使核心城市的旅游边界得以向外延伸。县域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行政单元,县域旅游则是处于中观尺度的区域旅游形态。一方面,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推进县域自身的城市化与现代化;另一方面,县域旅游既是都市旅游的有益补充,又可以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传导”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引导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了“乡村都市化”的引擎,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乡村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了乡镇居民在物质与精神两大层面的“城市化”。因此,尽早形成都市旅游、县域旅游与乡村旅游多极联动的发展局面,是建设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首要课题。
  (二)贯彻以资源为主线、以产品为依托、以市场为前提的发展思路
  提出旅游城市连绵区的概念,实际上是要将湖北省的优势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并借助适当的区域平台来组合成整体旅游产品并加以营销。旅游线路就是这种整体旅游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基于旅游城市连绵区构造的湖北省旅游线路组合要在跨区域协作的视野下有效地涵盖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等一批知名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楚文化、三国文化等一系列底蕴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故可重点考虑推出2条连通各主要旅游城市的大型精品线路,即“武汉城市圈精华循环游”和“一江两山风情体验游”。前者以武汉为中心,通过公路、轨道交通连接周边8座城市的旅游精华,形成“网状”的旅游格局,其客源主要针对省内居民,尤其是武汉城市圈内的居民,各城市相互成为对方的“后花园”。后者以长江三峡风光览胜、武当山琼阁访道、神农架生态探秘所形成“帚型”格局为主体,向两端延展与荆州古城和襄樊古隆中接轨,由于该线路基本上囊括了湖北省内资源品位最高的旅游景区景点,其客源则主要针对国际旅游者和国内其他重要旅游省市。两条旅游线路既体现出鲜明的主题和市场定位,亦契合了建设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战略布局。
  (三)完善信息互通、营销互动、优势互补三位一体的发展机制
  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建设的本质还是区域旅游协作问题,其关键在于生成一个“利益均沾、多方共赢”的协作机制。目前,湖北省各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给人的感觉是各自为政,竞争大于合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该省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笔者认为,促进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快速形成,使其各旅游城市之间扭转为合作大于竞争的状况,必须实现信息互通、营销互动和客源互享。首先,由政府主导搭建起一个覆盖全省的旅游信息共用平台,该平台不仅能提供该省关于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等最新的行业资讯,而且还要能够实时监测省内旅游者的流向、流量和流动趋势并作出较为客观准确的预测,这样做有利于各旅游城市相互之间的客源共享;其次,要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进行整体性的宣传促销,尤其是以旅游资源为纽带关联性强的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和旅行社更是应该紧密的捆绑在一起,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这样做才会产生规模效益;再次,明确各旅游城市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在旅游产品设计与旅游品牌塑造的过程中突出个性,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避免近距离低水平重复项目的上马所带来的资源与资金浪费,这也是旅游链条在旅游城市连绵区各环节得以不断延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周霄,毛冬焰.湖北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思路[j].统计与决策,2006(2)
  2.毛冬焰,周霄,刘名俭,周胜修.湖北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3(增刊)

上一篇:旅行社产业地位弱化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天津旅游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