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旅游资料中的文化翻译
摘 要:旅游资料的翻译不同于其它翻译形式,其功能重在宣传文化,向游客传达具体有用的信息,因此,译者应使译文有可读性,让目标语读者能够接受文化信息。旅游资料中往往文化内涵丰富,中西文化差异使得这当中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文中难以传递。笔者主要提出了几种翻译方法,以期在实践中提高旅游资料翻译的质量。
关键词:旅游资料;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282-02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翻译决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的转换,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文化信息是否有效传达更是旅游翻译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较大,旅游资料中又往往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必须要处理好文化的翻译,才能让目标语言者理解源语言的内容,从而起到旅游资料宣传景点历史文化知识,激起旅游者的兴趣的作用。
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很难做到语言文字和信息量的对等转换,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现象也经常出现。如果我们不顾英语的表达习惯和读者的接受能力,按照汉语的意象直译,那么游客会不知所云,完全失去阅读旅游资料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以目标语言者为导向,以译文为重,将蕴含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转换到译文当中去,让目标语言者以他们熟悉的方式了解陌生的文化。但是文化的差异使这种信息的转换异常困难,笔者认为要做出有质量的旅游翻译,就有必要运用如下的翻译手法。
一、诠释
为了更好的传递本土文化,让外国旅游者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地名,历史典故,传统节日等往往需要对字面意思进行文内或者文外的解释。
在旅游翻译中出现词汇空缺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来补偿在英语环境中没有的词汇。以下是对川剧中旦角的介绍,丑旦被分为文丑,武丑和旦丑。译为:chou (clown) can be sub-divided into wenchou (male clowns), wuchou (clowns with martial skills) and danchou (female clowns)[1]。译文对川剧中的丑旦的各种分类加以解释,可以更好的向旅游者传递文化信息。在地名的翻译中有时也需要对音译的地名进行字面意思的解释,如西安大雁塔,dayan ta (great wild goose pagoda);鼓楼,gu lou (drum tower);峨眉山的宝光寺,bao guang monastery ( divine light monastery);“锦城”译为:jincheng (the brocade city) [2]。
二、增译
在人名的翻译中应该适当地加入对此人的介绍,这样才能让外国旅游者了解此人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如:“杨贵妃”可译为yang guifei, favorite concubine of a tang emperor;“黄帝陵”可译为the tomb of huangdi (yellow emperor), the first chinese emperor[3];“诸葛亮”可译为:zhuge liang,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e shu kingdom[2].这样一来,没有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外国游客也可以清楚地了解旅游资料中所传达的信息。
在地名或文化现象的翻译中,对于那些承载深厚文化信息的名称,只是解释其字面意思是不够的,应该增补它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比如“西域”译为:xiyu, the western regions (a han dynasty term for the area west of yumenguan pass, including what is now xin 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nd parts of central asia) [4]。又如 “丝绸之路”可译为:silk road ( a route over which han silk fabrics and other products were transported to southwest asia and europe )。
在历史年代的翻译中,也应该增补具体的时间,例如,下面是一段对成都历史的介绍:成都修建于战国时期。译为:chengdu was built during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如果对中国文化不了解,外国游客通过这样的翻译很难真正体会到这座城市历史久远这个暗藏的文化信息,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为了传递出这个文化点,应该怎增补信息,译为:chengdu was built during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770- 221bc)[2]。又如:“早在商朝”应译为:as early as in the shang dynasty (16th century- 11th century bc)。对于旅游资料中经常出现的朝代,年代的翻译,如果没有具体时间的增补,普通的外国游客看了资料也只会云里雾里。
三、类比
类比的翻译手法可以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熟悉的事物,通过两种事物的对比,他们很快就能接受新的意象以及附着在它之上的文化,这样理解原文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比如,在翻译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时候,我们用“chinese romeo and juliet”要比“love legend of liang and zhu”好很多。这种类比的翻译可以让游客联想到罗密欧和朱丽叶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与此有许多类似之处,这样可以使读者在自己的文化基础之上接受异国文化,加强文化交流。
又如介绍故宫的一句话:故宫耗时14年,整个工程于1420年结束。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bidden city took 14 years, and was finished in 1420, 72 years before christopher columbus discovered the new world. [4]译者将读者感到陌生的中国历史年代与他们熟悉的历史或人物所处的年代联系起来,有利于他们理解。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有译者还提出可以在“in1420”后加上“14 years before shakespeare was born”,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莎士比亚这位大师在欧美国家享有极高声誉,人们对他所处的历史年代非常熟悉,因此用莎士比亚的时代和故宫修建的时间来进行类比,可以让读者很快产生一种时空感。
在四川英语导游景点讲解一书中,作者将四姑娘山的和“alps of the east”进行类比,这样的翻译既生动,也能更快拉近和欧美国家旅游者的距离,使得本来陌生的事物有了他们熟悉的参照物,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四、归化和异化
旅游资料的翻译要灵活,不能死译,我们可以根据目标,目的的不同在翻译的时候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当直译原文会使目标语读者费解时,就有必要借用目标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且具有自己鲜明文化色彩的表达法对原文加以归化。例如:按照归化的方法,“西施”可译为chinese cleopatra;“月下老人”可译为chinese cupid;“鱼米之乡”可译为a land of milk and honey。[3]这样的译法可以让读者以相关文化内容为基础,以熟悉的文化意象为铺垫,用自己熟悉的接受信息的方式来理解富有中国传统色彩的人和物,简洁易懂,虽然不能文化意象不能完全对等,但信息却能够非常有效地传递,被读者迅速理解。
下一篇:知识管理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