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我国旅游投资问题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5-07-02 12:04

  [摘要]本文就1980年后旅游学界对国内旅游投资的问题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投资问题对策研究,投资区域和投资项目问题研究,投资主体问题研究,融资渠道和投资成本问题研究等。作者通过对十一五期间的投资数据分析,认为要使我国旅游投资日趋合理化,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的先期验证研究有待深入。
  [关键词]旅游投资 投资问题 对策研究
  
  旅游业是否是一个产业,在旅游学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在这里姑且不论旅游业是否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是为世人所瞩目的。面对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广泛,旅游投资的前景和未来也会更加光明。本文讲的旅游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旅游业或旅游企业发展的需要,为获得收益而投放到某一旅游项目上的一定数量的资金。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决定着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因此对旅游投资问题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主题输入旅游投资搜索到1980年到2007年核心期刊刊出的文献共55篇,其中1980年到1998年共14篇,1999年到2007年41篇,从文献内容可以看出,80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才逐渐兴起对旅游业的投资,研究的文献数目较少且内容单一,1999年以后国家经济发展迅猛,旅游成为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旅游投资的研究内容也开始更加全面,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一、投资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综合探讨旅游投资问题和对策的文献,普遍认为我国旅游投资存在以下问题:(1)招商引资观念存在误区,单纯倚重地方政府的优惠,忽视投资环境的综合改善;(2)投资结构不合理,20世纪中后期之前主要投资饭店业,使得我国旅游饭店业呈现恶性膨胀的趋势,之后主要以旅游景区景点为投资重点,片面注重游览设施和住宿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对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投资相对不足;(3) 投资决策问题,盲目投资现象严重,未进行严格的项目可行性论证就匆匆涉足,对旅游投资的期望值过高,重复投资,走老路造成同一种产品遍地开花;(4)资金筹措渠道少,对日益发达的资本市场重视不够。我国尚未建立旅游专业投融资机构,在利用政府间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援助方面基本处于空白,而世界著名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如坎昆和巴厘岛都利用了世界金融机构和国家间贷款;(5)投资机制存在缺陷,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地方政府采取灵活的政策招商引资这三种机制对于资金短缺问题、投资产品结构和地域机构不平衡的问题存有缺陷,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提出的对策:(1)建立健全旅游投资的引导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政府的引导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构建旅游投资项目的信息平台,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化投资环境达到较好的招商引资的目的,成功的投资促进是增加投资数量和提高投资质量的重要条件;(2)优化投资结构,东部地区饭店业已出现饱和的状态,中西部地区的饭店业还比较薄弱,饭店投资应向中西部转移,加强旅游景区的投资力度和注重专项旅游产品的发展;(3)凡是旅游投资项目都要进行科学论证,逐步建立专业化的旅游投资咨询公司和专门负责旅游业招商引资的服务机构,对旅游开发项目进行全面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并定期发布指导性的分析报告和信息;(4) 拓宽旅游业的投融资渠道,政府主管部门鼓励民营经济和外商企业及股份制经济等经济成分大胆投资旅游业,另外放宽旅游企业上市的条件,筹建旅游发展基金,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这些问题和对策是旅游投资研究中主要内容,其他的研究文献多是就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投资区域和投资项目问题研究
  资本逐利的天性,使得投资者会选定能给其带来更多利润空间的区域和项目进行投资。吴铀生就东西部旅游市场空间拓展优势进行了比较,认为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城市密集,地理空间有限,环境污染严重,资本投资与使用效率日趋低下,旅游消费将向西部发生转移,旅游投资的转向既能缓和东南地区过量资本和旅游收益下滑的矛盾,又能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合理空间均衡。陶振华,李晟之分析了西部旅游业的投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改善西部旅游投资。对于投资项目的问题,大家已经意识到饭店业的过度投入造成了恶性膨胀,自从1998年万贯集团收购碧峰霞景区的经营权获得经营成功后,买断景区经营权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我国进入两千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旅游发展,明确要求增加对资源型景区基础设施的财政投资,放宽对资源型景区开发项目的审核条件,另外,国家还安排了67.2亿元国债资金进行景区建设,促进景区发展。虽然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然而景区经营权的投资属于风险投资,景区经营权转让属于新生事物,伴随着很多的争议,国家政策也还不健全和完善,外部环境变幻莫测,景区的定位以及市场的需求问题都使得其风险大大增加。
  
  三、投资主体问题研究
  旅游业的投资主体,从最初的单纯政府投资转为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逐步扩大,在产业结构、产业地位等方面均有了明显提高,民营资金大量进入旅游领域。而且,其投资表现出了方式多样化、领域多元化的特征。董艳林,来逢波对民营经济的投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对策研究。认为民营经济普遍拥有经营机制灵活的优势,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宽松的政策环境也使民营经济有了放松的投资机遇。但是民营企业大多是从个体私人企业发展起来的,在管理和观念上存在许多问题,对开发的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论证,投资项目盲目跟从、雷同,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引导,为投资商做好参谋和服务,为民营经济搭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平台,建立民营经济投资旅游的抗风险机制。
  张英以世纪金源集团为例,对大型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驱动力、投资项目选择、投资模式、融资特点、市场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投资旅游业是旅游业和民营企业获得双赢的途径。其中金源集团融资的做法与传统的民营企业不同,它以北京银行第四股东身份为其获得了金融背景,为以后的融资打下了基础,规避了一般民营企业常会遇到的融资困难。黄郁成等还分析了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投资主体关系,乡村地区资金的稀缺性使得外来投资商可以获得乡村旅游投资的主要收益,而乡村地价较低,往往使乡村居民的投资被边缘化。
  
  四、融资渠道和投资成本问题
  总结各城市旅游发展资金充分与不足,可以归纳出一些旅游投资融资的方式。喻江平就对河北省旅游投资融资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到河北省旅游投资项目充分体现了国家、部门、集体、个人、内资、外资一起上的特点,渠道广泛,机制灵活,体制多样。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建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黄安在《江西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中阐述了如何培育旅游企业上市来解决江西旅游资本短缺的问题,宽松的环境,素质好有前景的企业或相关联的企业,懂得经营管理和资本运营的人才这三点是必不可少的。冉恒不仅提到了融资的方式而且还建设性的计算了筹资成本,阐述了筹资成本的风险控制。
  
  五、其他
  旅游投资是否能取得投资者的预期设想,为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与其投资决策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而正确的投资决策的作出必然需要科学的投资分析,因此旅游投资项目估价研究的意义就显得尤为突出。2007年的两篇论文《基于实物期权投资项目估价》和《具有可转换期权特征的旅游项目投资决策分析》分别运用了实物期权理论和期权博弈理论打破了传统旅游投资决策方法的束缚,使决策更加科学化。而作为招商引资的一方则将投资项目产品化,通过各种营销策略来吸引投资商的投资,两者之间的博弈必然会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六、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计划将建设的旅游项目12697个,总投资预计达到17834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占40.5%,中部地区20.59%,西部地区33.34%,东北地区6.01%;十一五期间投资资金的来源政府投入占总投资的18%,国有企业占9%,股份制企业占25%,外资占8%,银行贷款占12%,其他企业投资占28%;从投资流向看,服务业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和旅游业的环境保护投入和景区建设投入将分别占到26.3%和44.74%,这两个数字加起来超过60%,旅游饭店建设投资将缩小到19.0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旅游投资区域结构、主体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在趋于合理化,十一五期间我国投资的差异将更明显,虽然中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对于特色鲜明的景区深度开发需要进一步加大。而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流向更多的趋向于高档的休闲度假区,高星级饭店,滨海休闲度假和特色主题乐园等的建设,融资渠道需要借助世界金融机构和国家间贷款,这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另外,投资项目可行性的先期验证研究还有待深入,这关系到投资收益能否实现,避免资金和各种资源的浪费,使投资产品和设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以在保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实现投资者的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钟海生.旅游业的投资需求与对策研究.旅游学刊,2001,(3).
  [2]吴铀生.东西部旅游市场空间拓展优势比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9).
  [3]李平.我国旅游投资存在的误区及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03,(10).
  [4]黄安.江西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江西社会科学,2003,(9).
  [5]黄鹂.旅游投资项目的产品化及营销策略.四川大学学报,2004,(5).
  [6]吴卫东.论景区经营权投资评估模型的构建.经济师,2005,(2).
  [7]来逢波.我国民营经济旅游投资行为探讨.商场现代化,2005,(4).
  [8]董艳林.民营资本旅游投资行为引导与规范对策研究.商业研究,2005,(19).
  [9]李晟之.西部生态旅游投资与社会发展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6,(1).
  [10]张福庆.生态旅游投资重点领域选择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6,(3).
  [11]来逢波,张存民.我国旅游投资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特区经济,2006,(4).
  [12]喻江平.河北省旅游企业融资探讨.经济论坛,2005,(22).
  [13]冉恒.旅游投资的筹资成本研究初探.特区经济,2006,(11).
  [14]陶振华,杨克斯.进一步改善西部旅游投资环境商业时代,2006,(34).
  [15]张英.大型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实证研究—以世纪金源集团为例.商场现代化,2007,(3).
  [16]李宏.论旅游目的地营销框架的构建.决策参考.
  [17]苏国梁,吴必虎.旅游土地开发价值与风险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6).
  [18]黄郁成,张国平.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研究.旅游学刊.
  [19]罗铭,杨晓霞.基于实物期权的旅游投资项目估价.商场现代化.
  [20]刘立秋,宋占松.具有可转换期权特征的旅游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统计与决策,2007,(8).

上一篇:我国体育旅游节庆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下一篇:科技旅游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