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引导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
发布时间:2015-07-02 12:04
摘要:校企合作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涉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但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必须走可持续、高效、共赢发展的校企合作之路,在坚持一些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合作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引入企业课程、三师型教师培养及校企直接利益点的开发等都是我院涉外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可行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合作渠道;创新模式;旅游管理专业
一、对涉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spt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理解
(1)本专业部培养的学生具备为各类型客人提供服务的能力与意愿,特别是用英语对客服务中我们在省内具有优势。(2)本专业部培养的学生具备规范的导游、计调、翻译、票务等旅行社基层双语工作能力或者规范的客房、餐饮、前厅、商务、营销等酒店基层双语工作能力。能灵活运用这些具体岗位上的英语专业术语。(3)本专业部培养的学生具备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基本软件操作技巧,有运用现代化手段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4)本专业部培养的学生具有除专业资格证外的其他多本技术证书,具备综合性的技能。(5)本专业部培养的学生具备进一步升迁为基层管理者甚至是中层管理者的职业素养。
二、涉外旅游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建专业至2003年):领导访谈阶段。主要表现为专业部主任拓展校外合作企业,主动到企业寻找合作机会,邀请企业领导为学生进行专业讲座。
第二阶段(2004—2006年):校企互聘互训阶段。主要表现为专业部与合作企业之间互聘与互训,专业部派出教师为企业提供专业英语、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并从企业聘请管理与技术骨干来兼课。此阶段,从企业聘请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校企合作进一步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工作中展开。
第三阶段(2007年):定点专业实习阶段。主要表现为与酒店签订学生定点实习协议,大批量的落实学生专业实习岗位,每年稳定的向酒店输送实习生。专业实习是为适应spt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而进行的一项重大专业教学改革,从2007年11月开始,我们率先在05级专业学生中进行专业实习的教学改革,采用类似2+1但又不完全等同于2+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经管学院院长及教务处等领导的带领下非常人性化的解决了学生专业实习问题。
(1)不能因为专业实习而影响到学生就业、学业,兼顾了各方利益。(2)不完全照抄他人的一刀切做法,对学生专业实习岗位的选择弹性化管理,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与将来就业一致的专业实习岗位,同时也为学生提供符合人才培养规格与档次的实习岗位,制定制度保障企业的利益和专业实习的秩序。(3)安排专业实习指导老师进行专业实习指导。平均每个专业教师负责10人左右学生的实习指导,亲自赴实习岗位指导学生实习。
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集团定向培养阶段。与实力雄厚的大集团合作办定向培养班,而且该定向班的定位是“管理班”,这种定向班合作模式的好处如下:
(1)提前为相当一部分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学生提前就业,使学生具备就业优势。(2)解决部分学生的学习费用问题,如宁波南苑饭店集团为越秀南苑管理班学生提供大学二年级一年人均1 500元的助学金,可以缓解部分学生的学习费用问题。(3)学生同样的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学生学习费用有增无减,而且大三提前实习,学业不耽误的情况下,较其他同学既增加了社会阅历又获得了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与能力,并且获得长达两年的企业工作经历,还可获得职业规划、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能力和锻炼机会。当然,学生大三第一个学期要修的几门专业课程是我院和专业部要重点解决的问题。(4)集团重视外语。具备饭店英语分级考核系统,集团严格进行外语等级考核,外语等级与奖金挂钩,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用外语从事专业工作能力的培养。
三、涉外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前景展望
1.继续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效仿其他旅游管理专业较成熟的校企合作方式,本专业预通过以下渠道继续拓宽校企合作面:(1)聘用客座教授。聘请长期在高级酒店集团公司主要用英语从事专业工作的行家、长期在国际旅行社从事领队工作的行家、长期从事旅游英语教学和实践的专家及其他行业、企业技术部门负责人担任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请他们来校,指导学生和教师如何更好地用英语从事专业工作,指导专业部如何在spt理念和三个核心能力架构下进行专业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参与制订指导性和实施性的教学计划,确保专业教学的前沿性、可实施性和市场化。(2)理论课程实践上,在做中学。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到工作岗位后上手较快,越秀涉外旅游管理专业继续坚持和发展这一特点,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继续发展到学生毕业后立刻就能顶岗工作这一层次,并使其成为本专业的亮点。但本专业的课程改革还有较大的空间,那就是把理论课程以实践形式来上,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比如导游业务是一门理论课,但这门课程的主线其实就是讲团队或者散客从接到送的一整套业务流程,完全可以把理论讲授改成师生实践演练的形式来上,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实践训练。其他可以理论课程实践上的还有旅行社经营管理、前厅运行与管理、餐饮运行与管理、客房运行与管理、旅行社计调业务等课程。(3)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目的是培养三师型教师。在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三师型教师理念。所谓“三师型”教师,主要从教师个体的基本素质要求来说,要求本专业教师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能较好地用英语从事专业管理和服务岗位的工作。
2.校企合作创新模式。(1)企业课程引入。本专业将于近期内引入南苑饭店集团的“饭店英语”课程,并对南苑饭店英语课程进行内容上的充实与完善回赠给南苑,条件成熟时将南苑饭店英语课程取代本专业酒店情景英语课程,用行业和企业的标准来确定课程的内容和标准。使课程的设置最大限度地贴近市场和企业。在此基础上,继续从优秀的企业引进旅游英语、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核心专业课程,使我院的涉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在内容组织、标准制定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贴近市场,把行业和企业的标准作为我们人才培养的标准,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效率,这也能为将来进一步实践订单式培养提供便利条件。(2)校企直接利益点开发。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本专业校企合作力求各利益主体共赢发展,努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专业和社会等各利益主体效益共享。专业部十分注重在这种直接的综合利益点上的项目开发。
一个是依托越秀导游服务中心的“旅游管理专业兼职导游班”项目,兼职导游班于2007学年成立,首批成员全部来自本专业大二学生,专业部在学生和企业中架起桥梁,兼职导游班里的成员每学期至少有人均四次出团机会。一年后,原大一新生考取导游证后继续跟进,成为兼职导游班新成员,原大二学生进入大三专业实习阶段,这样循环往复,形成老带新、可持续发展的越秀兼职导游队伍。从兼职导游班走向专业实习岗位的学生因具有带团工作经验,实习期间可跨越地接工作过程,直接从事全陪导游工作或者出国导游服务工作。这种兼职导游班的模式既承担了绍兴导游服务中心的职责、又解决了企业导游人员淡旺季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给学生提供专业实践机会,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既解决了社会问题、又使各方受益,同时使专业部与绍兴各旅行社企业的校企合作关系更加紧密。
四、涉外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的突出问题及解决
1.任务重,学时少。在涉外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中我们遇到了较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时问题。培养spt型的专业人才,既培养外语综合能力,又要广泛校企合作,贯彻在做中学理念,这对专业部的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挑战。为此,我们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各高校旅游教育的课程不可照抄照搬,应根据本地域的特点和本校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求及学生的特点,以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课程的设置不需要系统和完整,而应力求精辟和实用。
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外语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力求外语、专业和公共素质课程的课时比达到1∶1∶1,这是我院涉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竞争力培养的关键所在,目前,我院涉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已经建设得比较精简实用,但专业课课时比例还有些大,外语类课时比例还有些轻,还要继续调整和建设。
2.相关政策和管理跟进滞后。因为本专业的准2+1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在越秀是首例,所以在合作中遇到了较多的难题甚至是阻碍,突出表现为教学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度及管理无法及时跟进,有时对本专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改革可能形成阻碍。校企合作决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教学改革问题,校企合作的成功实践需要学生部门、教务部门、人事部门等多个职能部门的政策疏导与协同合力支持。否则,一个专业部的校企合作之路将非常艰难。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孙伟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06,(4):23-25.
[4]赵立增,吴建华.校内实践实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14):88-89.
[5]王美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2,(6):84-85.
[6]舒惠芳.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04.
[7]陈志军,杨洪.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关键词:校企合作;合作渠道;创新模式;旅游管理专业
一、对涉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spt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理解
(1)本专业部培养的学生具备为各类型客人提供服务的能力与意愿,特别是用英语对客服务中我们在省内具有优势。(2)本专业部培养的学生具备规范的导游、计调、翻译、票务等旅行社基层双语工作能力或者规范的客房、餐饮、前厅、商务、营销等酒店基层双语工作能力。能灵活运用这些具体岗位上的英语专业术语。(3)本专业部培养的学生具备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基本软件操作技巧,有运用现代化手段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4)本专业部培养的学生具有除专业资格证外的其他多本技术证书,具备综合性的技能。(5)本专业部培养的学生具备进一步升迁为基层管理者甚至是中层管理者的职业素养。
二、涉外旅游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建专业至2003年):领导访谈阶段。主要表现为专业部主任拓展校外合作企业,主动到企业寻找合作机会,邀请企业领导为学生进行专业讲座。
第二阶段(2004—2006年):校企互聘互训阶段。主要表现为专业部与合作企业之间互聘与互训,专业部派出教师为企业提供专业英语、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并从企业聘请管理与技术骨干来兼课。此阶段,从企业聘请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校企合作进一步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工作中展开。
第三阶段(2007年):定点专业实习阶段。主要表现为与酒店签订学生定点实习协议,大批量的落实学生专业实习岗位,每年稳定的向酒店输送实习生。专业实习是为适应spt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而进行的一项重大专业教学改革,从2007年11月开始,我们率先在05级专业学生中进行专业实习的教学改革,采用类似2+1但又不完全等同于2+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经管学院院长及教务处等领导的带领下非常人性化的解决了学生专业实习问题。
(1)不能因为专业实习而影响到学生就业、学业,兼顾了各方利益。(2)不完全照抄他人的一刀切做法,对学生专业实习岗位的选择弹性化管理,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与将来就业一致的专业实习岗位,同时也为学生提供符合人才培养规格与档次的实习岗位,制定制度保障企业的利益和专业实习的秩序。(3)安排专业实习指导老师进行专业实习指导。平均每个专业教师负责10人左右学生的实习指导,亲自赴实习岗位指导学生实习。
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集团定向培养阶段。与实力雄厚的大集团合作办定向培养班,而且该定向班的定位是“管理班”,这种定向班合作模式的好处如下:
(1)提前为相当一部分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学生提前就业,使学生具备就业优势。(2)解决部分学生的学习费用问题,如宁波南苑饭店集团为越秀南苑管理班学生提供大学二年级一年人均1 500元的助学金,可以缓解部分学生的学习费用问题。(3)学生同样的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学生学习费用有增无减,而且大三提前实习,学业不耽误的情况下,较其他同学既增加了社会阅历又获得了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与能力,并且获得长达两年的企业工作经历,还可获得职业规划、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能力和锻炼机会。当然,学生大三第一个学期要修的几门专业课程是我院和专业部要重点解决的问题。(4)集团重视外语。具备饭店英语分级考核系统,集团严格进行外语等级考核,外语等级与奖金挂钩,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用外语从事专业工作能力的培养。
三、涉外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前景展望
1.继续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效仿其他旅游管理专业较成熟的校企合作方式,本专业预通过以下渠道继续拓宽校企合作面:(1)聘用客座教授。聘请长期在高级酒店集团公司主要用英语从事专业工作的行家、长期在国际旅行社从事领队工作的行家、长期从事旅游英语教学和实践的专家及其他行业、企业技术部门负责人担任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请他们来校,指导学生和教师如何更好地用英语从事专业工作,指导专业部如何在spt理念和三个核心能力架构下进行专业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参与制订指导性和实施性的教学计划,确保专业教学的前沿性、可实施性和市场化。(2)理论课程实践上,在做中学。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到工作岗位后上手较快,越秀涉外旅游管理专业继续坚持和发展这一特点,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继续发展到学生毕业后立刻就能顶岗工作这一层次,并使其成为本专业的亮点。但本专业的课程改革还有较大的空间,那就是把理论课程以实践形式来上,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比如导游业务是一门理论课,但这门课程的主线其实就是讲团队或者散客从接到送的一整套业务流程,完全可以把理论讲授改成师生实践演练的形式来上,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实践训练。其他可以理论课程实践上的还有旅行社经营管理、前厅运行与管理、餐饮运行与管理、客房运行与管理、旅行社计调业务等课程。(3)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目的是培养三师型教师。在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三师型教师理念。所谓“三师型”教师,主要从教师个体的基本素质要求来说,要求本专业教师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能较好地用英语从事专业管理和服务岗位的工作。
2.校企合作创新模式。(1)企业课程引入。本专业将于近期内引入南苑饭店集团的“饭店英语”课程,并对南苑饭店英语课程进行内容上的充实与完善回赠给南苑,条件成熟时将南苑饭店英语课程取代本专业酒店情景英语课程,用行业和企业的标准来确定课程的内容和标准。使课程的设置最大限度地贴近市场和企业。在此基础上,继续从优秀的企业引进旅游英语、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核心专业课程,使我院的涉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在内容组织、标准制定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贴近市场,把行业和企业的标准作为我们人才培养的标准,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效率,这也能为将来进一步实践订单式培养提供便利条件。(2)校企直接利益点开发。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本专业校企合作力求各利益主体共赢发展,努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专业和社会等各利益主体效益共享。专业部十分注重在这种直接的综合利益点上的项目开发。
一个是依托越秀导游服务中心的“旅游管理专业兼职导游班”项目,兼职导游班于2007学年成立,首批成员全部来自本专业大二学生,专业部在学生和企业中架起桥梁,兼职导游班里的成员每学期至少有人均四次出团机会。一年后,原大一新生考取导游证后继续跟进,成为兼职导游班新成员,原大二学生进入大三专业实习阶段,这样循环往复,形成老带新、可持续发展的越秀兼职导游队伍。从兼职导游班走向专业实习岗位的学生因具有带团工作经验,实习期间可跨越地接工作过程,直接从事全陪导游工作或者出国导游服务工作。这种兼职导游班的模式既承担了绍兴导游服务中心的职责、又解决了企业导游人员淡旺季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给学生提供专业实践机会,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既解决了社会问题、又使各方受益,同时使专业部与绍兴各旅行社企业的校企合作关系更加紧密。
另一个是专业部这个学期正在努力开展的“绍兴天马旅行社越秀营业部”项目。该营业部属于天马旅行社在越秀设立的试营业部,主要从事团队和散客旅游者的咨询、联络、招徕、接待、订票和收团等业务。目的是更好地开展与天马旅行社的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实践中吸收专业知识,熟悉导游工作之外的其他旅行社业务。
四、涉外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的突出问题及解决
1.任务重,学时少。在涉外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中我们遇到了较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时问题。培养spt型的专业人才,既培养外语综合能力,又要广泛校企合作,贯彻在做中学理念,这对专业部的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挑战。为此,我们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各高校旅游教育的课程不可照抄照搬,应根据本地域的特点和本校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求及学生的特点,以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课程的设置不需要系统和完整,而应力求精辟和实用。
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外语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力求外语、专业和公共素质课程的课时比达到1∶1∶1,这是我院涉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竞争力培养的关键所在,目前,我院涉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已经建设得比较精简实用,但专业课课时比例还有些大,外语类课时比例还有些轻,还要继续调整和建设。
2.相关政策和管理跟进滞后。因为本专业的准2+1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在越秀是首例,所以在合作中遇到了较多的难题甚至是阻碍,突出表现为教学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度及管理无法及时跟进,有时对本专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改革可能形成阻碍。校企合作决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教学改革问题,校企合作的成功实践需要学生部门、教务部门、人事部门等多个职能部门的政策疏导与协同合力支持。否则,一个专业部的校企合作之路将非常艰难。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孙伟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06,(4):23-25.
[4]赵立增,吴建华.校内实践实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14):88-89.
[5]王美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2,(6):84-85.
[6]舒惠芳.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04.
[7]陈志军,杨洪.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上一篇:鞍钢工业旅游发展研究
下一篇:营销重庆——打造重庆旅游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