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资源为依托,发展原州旅游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15-07-02 12:05
论文关键词:文物资源;旅游;须弥山石窟
论文摘要:该文以须弥山石窟为引子,阐述了原州以文物资源为依据,发展旅游产业的建议和意见。
原州区历史悠久,曾经是历代皇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地理位置“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河绕北,崆峒阻南”,是“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的咽喉要地。现为宁夏固原市政府所在地。
原州区文化积淀深厚,文物遗存丰富。境内有新石器时代遗址210多处,战国至明代古城堡、古军寨等遗址100多处,北魏至明代石窟寺5处,明清时期古建筑4处,战国至清代古墓群100多处。现已申报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这些先祖的创造,历史的馈赠,为今天的旅游业发展奠定了不可多得的物质基础。
本文想以须弥山石窟为引子,谈一点以文物资源为依托,发展原州旅游产业的拙识浅见,以飨广大读者,并与有关方面交流。
1.现代游客的主导倾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国家对两个法定节假日的时间做出新的调整之后,出行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古名山多窟寺,观赏名山沾灵气”又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旅游的主导倾向。据统计资料显示,每年全国数亿的游客中,涉足名山窟寺者在九成以上。其所以如此,大致有这样几种集聚游人心态的效应:首先,是名山效应。大凡名山者,都有其“名”的特殊个性。作为出游的人,在选择出游地点时,几乎都有慕名一游而观其“名”的心态,都有看看“名”山究竟“名”在哪里的想法。其次,是窟寺效应。中国的石窟寺院,虽数千年只有佛道两家所为,但其建造风格千姿百态,错落布局各具风格。石窟寺院的文化底蕴和先民祖辈的勤劳智慧,是吸引游人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到这里游览,既可以了解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又可以感受中华民族富于创造的拼搏精神。第三,传奇效应。凡名山窟寺,都有浓郁的神秘色彩和诸多的传奇故事。到这里旅游,人们尽可饱享眼福和耳福。须弥山石窟就非常具有这种特点。第四,打造效应。以文物资源为依托,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的前提下,利用文物资源打造旅游景点景区,是全国各地的文物保护工作的成功之举,其保护与利用的双赢效果十分明显。人们之所以愿意多次到一些名山窟寺旅游,就是因为每次都能看到那里新的打造成果,都能有新的感受和收获。第五,推介效应。大凡人气旺盛的旅游景区,其经营者在重视“硬包装”即景点景区打造的同时,都不惜人力投入,花大力气进行“软包装”,即人文特色和服务项目的宣传推介。特别是一些名胜景区的宣传理念如“青城天下幽”等等,能使游人产生一种不游此地,会成遗憾的惦缺感。
2.须弥山石窟的文化积淀
须弥(梵文smulou的音译),佛教传说中的名山,也为“苏迷卢”的音译,意为“妙高”、“妙光”。按《辞源》所引唐慧琳——切经音义——大班若波罗蜜多经——苏迷山之释:“四宝所成曰妙,出过众山曰高”,“以四色宝光明各异照世,故名妙光也”。在佛教的理念中,须弥是宇宙之轴的中心。
须弥山,位于宁夏固原城西北55公里处,山峦叠嶂,石峰林立,苍松挺拔,涛声阵阵。在明清时期,曾以“须弥松涛”之誉列为固原八大景观之一。清·李毓骧有诗云:古刹巍然近石城,苍松万树自纵横,维摩有室搜灵偈,逢义题山问旧名。一幅云屏开界画,半天风铎助边声,霄探惟听龙吟曲,随在参禅百虑清。
须弥山石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石窟始凿于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续凿建造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重妆,其石窟艺术历时1500多年而不衰,誉列全国十大著名石窟之七,是西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建筑之一,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整个石窟呈扇形开凿在由南向北、波澜起伏的八座山峰东南崖面上,共有窟室162座,其中现在还保存有各朝各代造像雕刻品、彩绘、壁画、石刻题记等窟室70余座。共有石刻佛像近1000尊,其中被称为须弥大佛的唐代弥勒大座佛身高21.6米,比洛阳龙门石窟、山西云冈石窟的最大佛造像还要高。其造像之雄浑高大,工艺之精美绝伦,可以和全国四大石窟的佛像相媲美。始凿于北周时期的相国寺佛像群被誉为“须弥之光”,其柱型塔庙窟的造像风格,更具有重要的科研史料价值和精湛的艺术观赏价值,是研究我国石窟艺术和佛教文化在西北地区传承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
须弥山石窟所展示的还不仅仅是石窟文化和佛教文化,它深刻的历史渊源是丝路文化。应该说,须弥山石窟是丝路文化的一种见证或者是丝路文化的生成物。
在西汉“文景之治”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改写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中国国力最强盛时期向外扩张的主要途径,是中国文化输出、中西文化交流、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它将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与波斯文化联结起来,将中国的桑蚕技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等通过这条通道先后传到中亚、伊朗、罗马等地。同时将西方的物产、佛教、伊斯兰教、天文、数学、医药、音乐等也传入中国。在历史上,须弥山地带是丝路商旅者西出长安之后第一个重要的驿站,站名曰之为石门关,唐代为原州七关之一。由于出长安经此关抵达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东段南、北、中三条路线中最具捷径的一条线路,因而也就成为商旅者首选的线路。也由于丝绸之路道经须弥山,才孕育了须弥山石窟。从固原境内丝路沿线出土的波斯银币、波斯鎏金银壶、东罗马金币、东罗马西部敛具等珍贵文物来看,须弥山石窟的文化底蕴纵可追溯丝路文化,横可涵盖石窟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乃至古军事文化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须弥山石窟完全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须弥山石窟的文化底蕴还在于这里有许多传奇故事精美绝伦。如“飞来石”,“菩提树”、“寺口子”等,也是人们耐以寻味的神秘之处。现已被文物工作者挖掘整理,成书问世。
3.须弥山石窟打造成旅游名胜的可能性
根据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须弥山石窟的文化积淀,笔者认为,把须弥山石窟打造成宁夏旅游名胜不仅可能,而且大有可为。其理由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它的可能性。这里有丰盈的可打造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重在打造。须弥山石窟现保护范围为3平方公里略余,仅仅是一个保护文物的圈子。虽然每年接待游人达数十万人,但基本上还是一种原始吸引力的现象,还没有步入把文物资源与周围的天然景观结合起来打造旅游名胜的轨道。在须弥山石窟的外围,有水域面积10万平方米,总容量6000万立方米的寺口子水库(专家建议将此水库改名为须弥湖),有天然生成的,集深、险、奇、美于一体的迷魂沟,有山间森林茂密、山上怪石嶙峋的丹霞地貌,有隋唐时期的石门关,有宋代的古城堡,有元代的古战场和古墓群,有伊斯兰民族聚居的回族风情村等。如果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与文物资源连接起来,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面积达24平方公里的名胜旅游区。有人到这里来,可以凭吊丝路文化,体验须弥灵境;可以瞻仰大佛雄浑,领略先祖智慧;可以卧听依旧涛声,霄探古刹幽境;可以菩提树下许愿,祈祷平安福祉;可以观丝路山色,赏丹霞地貌;可以在须弥湖上划艇戏水,增添休闲度假之快慰;可以到迷魂沟里探险,升华人生处惊不栗之素质;可以走进伊斯兰民族小镇,饱享回回民族衣食住行之风情,可以追忆古代边陲战事,感悟中华大统之昔
辛。一言以敝之,游人到这里来,有可游可看、可叹可感的东西。
其二是它的可为性。能够达到做大一个景区,改变一方面貌,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组织的测算界定,干旱半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能生存人类7-22人。我们把原州区按照半干旱地区能生存22人定位。现在原州区总面积5500平方公里,可生存人类11万多人,而目前原州区总人口已达50万人,超过临界点3.5倍之多。这个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为了这一方百姓能够彻底摆脱贫困,为了这一方百姓能够早日实现小康,除了坚持不懈地拼搏努力,发展第一产业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之外,必须把着眼点放到第三产业上来以解决人们的经济收入问题。因为发展第二产业我们没有基础、没有优势。而第三产业中能够起到辐射带动的作用的,当数旅游业。因为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所有的消费都将是地方的收入。据专家们测算,如果须弥山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达到30万人,(现在每年接待游客量只有5万多人,由于没有吃、住条件,游客只是过路),每个人的吃、住、行、游、购、娱总消费超过300元的话,每年地方可增加第三产业收入9000万元,是目前原州区年地方财政收入的3倍,即可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
其实,整个原州区同须弥山一样,它不仅是一个地理区位,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在原州区,可以经过数年的拼搏,打造成旅游名胜的景区景点还很多,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战国秦长城,元开城安西王府遗址。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固原古城址、城隍庙、魁星楼、财神楼、二十里铺拱北等,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可以打造成绝好的旅游名胜景区或景点。
毫不隐晦地说,笔者认为,现在应该是响亮提出打造“文化原州,旅游原州”的时候了。这是因为几十年以后,原州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靠旅游业来提升;原州区的经济大发展,要靠旅游业来带动;原州区老百姓的钱袋子,要靠旅游业来撑添;原州区的和谐社会新篇章,要靠旅游业来书写。
论文摘要:该文以须弥山石窟为引子,阐述了原州以文物资源为依据,发展旅游产业的建议和意见。
原州区历史悠久,曾经是历代皇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地理位置“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河绕北,崆峒阻南”,是“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的咽喉要地。现为宁夏固原市政府所在地。
原州区文化积淀深厚,文物遗存丰富。境内有新石器时代遗址210多处,战国至明代古城堡、古军寨等遗址100多处,北魏至明代石窟寺5处,明清时期古建筑4处,战国至清代古墓群100多处。现已申报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这些先祖的创造,历史的馈赠,为今天的旅游业发展奠定了不可多得的物质基础。
本文想以须弥山石窟为引子,谈一点以文物资源为依托,发展原州旅游产业的拙识浅见,以飨广大读者,并与有关方面交流。
1.现代游客的主导倾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国家对两个法定节假日的时间做出新的调整之后,出行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古名山多窟寺,观赏名山沾灵气”又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旅游的主导倾向。据统计资料显示,每年全国数亿的游客中,涉足名山窟寺者在九成以上。其所以如此,大致有这样几种集聚游人心态的效应:首先,是名山效应。大凡名山者,都有其“名”的特殊个性。作为出游的人,在选择出游地点时,几乎都有慕名一游而观其“名”的心态,都有看看“名”山究竟“名”在哪里的想法。其次,是窟寺效应。中国的石窟寺院,虽数千年只有佛道两家所为,但其建造风格千姿百态,错落布局各具风格。石窟寺院的文化底蕴和先民祖辈的勤劳智慧,是吸引游人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到这里游览,既可以了解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又可以感受中华民族富于创造的拼搏精神。第三,传奇效应。凡名山窟寺,都有浓郁的神秘色彩和诸多的传奇故事。到这里旅游,人们尽可饱享眼福和耳福。须弥山石窟就非常具有这种特点。第四,打造效应。以文物资源为依托,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的前提下,利用文物资源打造旅游景点景区,是全国各地的文物保护工作的成功之举,其保护与利用的双赢效果十分明显。人们之所以愿意多次到一些名山窟寺旅游,就是因为每次都能看到那里新的打造成果,都能有新的感受和收获。第五,推介效应。大凡人气旺盛的旅游景区,其经营者在重视“硬包装”即景点景区打造的同时,都不惜人力投入,花大力气进行“软包装”,即人文特色和服务项目的宣传推介。特别是一些名胜景区的宣传理念如“青城天下幽”等等,能使游人产生一种不游此地,会成遗憾的惦缺感。
2.须弥山石窟的文化积淀
须弥(梵文smulou的音译),佛教传说中的名山,也为“苏迷卢”的音译,意为“妙高”、“妙光”。按《辞源》所引唐慧琳——切经音义——大班若波罗蜜多经——苏迷山之释:“四宝所成曰妙,出过众山曰高”,“以四色宝光明各异照世,故名妙光也”。在佛教的理念中,须弥是宇宙之轴的中心。
须弥山,位于宁夏固原城西北55公里处,山峦叠嶂,石峰林立,苍松挺拔,涛声阵阵。在明清时期,曾以“须弥松涛”之誉列为固原八大景观之一。清·李毓骧有诗云:古刹巍然近石城,苍松万树自纵横,维摩有室搜灵偈,逢义题山问旧名。一幅云屏开界画,半天风铎助边声,霄探惟听龙吟曲,随在参禅百虑清。
须弥山石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石窟始凿于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续凿建造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重妆,其石窟艺术历时1500多年而不衰,誉列全国十大著名石窟之七,是西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建筑之一,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整个石窟呈扇形开凿在由南向北、波澜起伏的八座山峰东南崖面上,共有窟室162座,其中现在还保存有各朝各代造像雕刻品、彩绘、壁画、石刻题记等窟室70余座。共有石刻佛像近1000尊,其中被称为须弥大佛的唐代弥勒大座佛身高21.6米,比洛阳龙门石窟、山西云冈石窟的最大佛造像还要高。其造像之雄浑高大,工艺之精美绝伦,可以和全国四大石窟的佛像相媲美。始凿于北周时期的相国寺佛像群被誉为“须弥之光”,其柱型塔庙窟的造像风格,更具有重要的科研史料价值和精湛的艺术观赏价值,是研究我国石窟艺术和佛教文化在西北地区传承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
须弥山石窟所展示的还不仅仅是石窟文化和佛教文化,它深刻的历史渊源是丝路文化。应该说,须弥山石窟是丝路文化的一种见证或者是丝路文化的生成物。
在西汉“文景之治”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改写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中国国力最强盛时期向外扩张的主要途径,是中国文化输出、中西文化交流、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它将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与波斯文化联结起来,将中国的桑蚕技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等通过这条通道先后传到中亚、伊朗、罗马等地。同时将西方的物产、佛教、伊斯兰教、天文、数学、医药、音乐等也传入中国。在历史上,须弥山地带是丝路商旅者西出长安之后第一个重要的驿站,站名曰之为石门关,唐代为原州七关之一。由于出长安经此关抵达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东段南、北、中三条路线中最具捷径的一条线路,因而也就成为商旅者首选的线路。也由于丝绸之路道经须弥山,才孕育了须弥山石窟。从固原境内丝路沿线出土的波斯银币、波斯鎏金银壶、东罗马金币、东罗马西部敛具等珍贵文物来看,须弥山石窟的文化底蕴纵可追溯丝路文化,横可涵盖石窟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乃至古军事文化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须弥山石窟完全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须弥山石窟的文化底蕴还在于这里有许多传奇故事精美绝伦。如“飞来石”,“菩提树”、“寺口子”等,也是人们耐以寻味的神秘之处。现已被文物工作者挖掘整理,成书问世。
3.须弥山石窟打造成旅游名胜的可能性
根据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须弥山石窟的文化积淀,笔者认为,把须弥山石窟打造成宁夏旅游名胜不仅可能,而且大有可为。其理由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它的可能性。这里有丰盈的可打造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重在打造。须弥山石窟现保护范围为3平方公里略余,仅仅是一个保护文物的圈子。虽然每年接待游人达数十万人,但基本上还是一种原始吸引力的现象,还没有步入把文物资源与周围的天然景观结合起来打造旅游名胜的轨道。在须弥山石窟的外围,有水域面积10万平方米,总容量6000万立方米的寺口子水库(专家建议将此水库改名为须弥湖),有天然生成的,集深、险、奇、美于一体的迷魂沟,有山间森林茂密、山上怪石嶙峋的丹霞地貌,有隋唐时期的石门关,有宋代的古城堡,有元代的古战场和古墓群,有伊斯兰民族聚居的回族风情村等。如果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与文物资源连接起来,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面积达24平方公里的名胜旅游区。有人到这里来,可以凭吊丝路文化,体验须弥灵境;可以瞻仰大佛雄浑,领略先祖智慧;可以卧听依旧涛声,霄探古刹幽境;可以菩提树下许愿,祈祷平安福祉;可以观丝路山色,赏丹霞地貌;可以在须弥湖上划艇戏水,增添休闲度假之快慰;可以到迷魂沟里探险,升华人生处惊不栗之素质;可以走进伊斯兰民族小镇,饱享回回民族衣食住行之风情,可以追忆古代边陲战事,感悟中华大统之昔
辛。一言以敝之,游人到这里来,有可游可看、可叹可感的东西。
其二是它的可为性。能够达到做大一个景区,改变一方面貌,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组织的测算界定,干旱半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能生存人类7-22人。我们把原州区按照半干旱地区能生存22人定位。现在原州区总面积5500平方公里,可生存人类11万多人,而目前原州区总人口已达50万人,超过临界点3.5倍之多。这个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为了这一方百姓能够彻底摆脱贫困,为了这一方百姓能够早日实现小康,除了坚持不懈地拼搏努力,发展第一产业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之外,必须把着眼点放到第三产业上来以解决人们的经济收入问题。因为发展第二产业我们没有基础、没有优势。而第三产业中能够起到辐射带动的作用的,当数旅游业。因为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所有的消费都将是地方的收入。据专家们测算,如果须弥山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达到30万人,(现在每年接待游客量只有5万多人,由于没有吃、住条件,游客只是过路),每个人的吃、住、行、游、购、娱总消费超过300元的话,每年地方可增加第三产业收入9000万元,是目前原州区年地方财政收入的3倍,即可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
其实,整个原州区同须弥山一样,它不仅是一个地理区位,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在原州区,可以经过数年的拼搏,打造成旅游名胜的景区景点还很多,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战国秦长城,元开城安西王府遗址。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固原古城址、城隍庙、魁星楼、财神楼、二十里铺拱北等,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可以打造成绝好的旅游名胜景区或景点。
毫不隐晦地说,笔者认为,现在应该是响亮提出打造“文化原州,旅游原州”的时候了。这是因为几十年以后,原州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靠旅游业来提升;原州区的经济大发展,要靠旅游业来带动;原州区老百姓的钱袋子,要靠旅游业来撑添;原州区的和谐社会新篇章,要靠旅游业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