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国内竞争环境变化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15-11-07 11:02

论文导读::社交服务网站特点及其对互联网盈利模式的影响。国内竞争环境变化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
论文关键词:竞争环境,制造业,影响,综述

  0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竞争环境是指与企业经营活动有现实和潜在关系的各种力量和相关因素的集合,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国内竞争环境变化对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造业的发展。
  1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国外文献中鲜见直接研究中国国内竞争环境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关系的相关文献。Guo Bin[1] (2008)基于对1996-2001年中国大中型制造企业有关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技术获取的四种渠道对制造业创新绩效及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的贡献。Roy C. P. Chung 、W. H. Ip 及 S. L. Chan[2](2009)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1950-2007的官方统计数据构造发展的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回归分析、指数平滑法及自回归的综合移动平均法等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过热的经济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确定了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认为当前中国过热的经济表征,除了人民币升值外,都对吸引外资投入中国制造业有积极作用,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对制造业的FDI减弱的趋势。他们还预测未来五年外资对制造业的投资会逐渐增加,为制造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及深入了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国内学者对竞争环境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的关注,主要从国际制造业转移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状况、区域软环境、制度等角度分析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发展的趋势、对策等。
  胡国良[3](2006)认为五大优势促成了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干预、43%的国民储蓄率、完善的基础设施、迅猛增长的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巨大的勤劳而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论文服务,五大因素之间互为因果共同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黄凌云[4]等(2009)认为凭借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成本,制造业为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原材料、能源和土地涨价、劳动力成本和环保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中国制造”正丧失这一竞争优势。李金华[5](2010)认为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五大悖论,在当前国际制造业出现产业转移、绿色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的背景下,应该采取扩张性技术引进、兼并重组、市场准入、绿色制造等一系列对策,破解悖论,培植国际顶尖级制造品牌,打造国际顶尖级制造企业,构建我国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程斌[6](2007)田侃[7] (2007)分析了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健[8](2009)、赵群[9](2010)阐述了在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障碍、困境、契机及对策、路径。申力[10](2007)深入研究了中国制造业过度竞争问题。范钧[11](2010)研究了区域软环境对中小制造业竞争优势要素所用的机制。余典范[12](2009)、张光录[13](2009)、孙少勤[14](2010)等分析了制度因素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余典范在分离外资的基础上运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本土制造业的产业绩效,并在适宜技术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引入制度因素实证分析了我国技术选择的匹配性与产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张光录从微观层面制度创新分析、中观层面制度耦合分析、宏观层面制度环境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孙少勤基于制度因素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的效应,分析了在市场体制、外资鼓励政策、金融市场效率和经济开放四种制度条件下FDI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产出的影响。周应堂等[15](2010)论述了企业文化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李钢[16](2010)在2000多个制造企业中进行了有关热点问题的问卷调查,了解了企业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竞争环境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的若干有关问题的看法。
  2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一般分析
  2. 1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年的建设,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奠定了中国经济的基础,为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我国制造业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据工业和信息部提供的最新信息, 2009年,我国全年纱产量2406万吨、布产量568亿米、服装237.5亿件,化学药品原药194万吨,水泥的生产量达164559万吨,电解铝产量和电解铜产量分别为1299万吨和425万吨,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产量分别达到6064万台、4936万台和1989万台,彩电产量9966万台,手机产量61788万台,微型计算机产量18215万台,全年汽车产量1379万辆,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分别为58. 1万台和21. 9万台,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生产国。从生产总量上看,我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制造大国。然而,相对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我国制造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5]目前,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外在行业发展趋势及内在固有矛盾的双重约束。
  2.2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外部条件
  2.2.1行业环境[17]
  我国制造业面临的行业环境呈现出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所带来的敏捷制造趋势、资源刚性约束与经济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循环制造趋势、信息技术和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趋势等三大趋势及[制造业服务化、信息化、绿色化趋势。
  雍兰利[18]认为,进入21世纪,我国制造业与日本实现自主创新阶段(20世纪60~80年代)和韩国实现自主创新阶段(20世纪70~90年代)时的竞争环境有两点不同:一是我国加入WTO后,外资直接进入,本土企业基本失去了政府政策和关税的保护,不得不直接面对强大的跨国公司的技术、品牌、市场与服务的竞争。二是(核心)技术资源获取渠道更难论文服务,成本更高,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竞争环境的严峻对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产生了极大的压力。
  2.2.2 国际制造业新动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制造业出现了一系列发展新动向:一是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形成浪潮;二是全球价值链逐步形成,跨国公司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的最大增值,构建一个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通过生产设计、产品开发以及制造、营销、消费、售后服务、循环利用等各种活动,实现全面价值增值;三是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为标志特征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限制条件,钳制欠发达国家制造产品的生产和销售。[5]
  2.3 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内部矛盾
  2.3.1三大矛盾
  陈丽新认为,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制造业快速扩张与生产性服务业迟滞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价值链低端环节依赖与制造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矛盾、思想认识制度供应滞后与产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等三对矛盾,制约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2.3.2五大悖论
  李金华认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五大悖论,即庞大的生产规模与欠优的产品结构、较高的增长速率与偏低的生产效率、行业的门类齐全与战略性制造行业的薄弱、发展的强劲势头与发展持久力的隐忧、制造品出口量的巨大与国际竞争力的薄弱。
  2.4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制约或障碍因素
  李隽波[19] (2006)认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受到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核心技术、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单位产值能耗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相对优势逐渐减弱、制造业人力资源缺乏、贸易摩擦增多等因素的制约,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赵群等认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诸多障碍: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仍然较低,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生产率与国外相比没有大的优势。中国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较低环节。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创新能力。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科技、经济方面的体制弊端和观念至今仍是制约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一些科研单位封闭式的科技管理体制导致其游离在制造企业之外,不能围绕企业生产中的难题和需求开展科研,成果也不易进入市场。而教育体制的缺陷,培养出的学生在工程、科研训练和生产实践方面的能力存在不足,更缺乏创新能力。[9]
  3 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
  3.1 程斌认为在信息化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1)在信息化时代,制造业规模、制造业中心地位与产业能力的关系明显弱化。与工业化时代不同,知识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效率决定了产业的规模和效率,物质产品的价值决定于知识产品的含量,进而知识产品的价值决定了物质产品制造业的竞争力。(2)制造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相对分离,出现了全球科技中心控制制造中心的新趋势。(3)跨国公司内部国别分工体系的确立与强化。(4)扶持委托加工制造中心的发展。(5)通过掌握少数核心高端产品的设计,强化低端产品对高端产品的依赖。[6]
  3.2 田侃认为,(1)国际制造业转移波澜壮阔。(2)制造业转移方式不断创新,国际产业结构已经突破原来单一的直接投资模式,逐步形成了独资、合资、收购、兼并等多样化投资和产业转移方式并举的格局。跨国间的企业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方式。(3)国际制造业转移结构不断向高端推进。这都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影响。为此,我们要把握机会,(1)加快制造业对外开放的步伐。(2)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3)加强制造业信用体系建设(4)发展产业链经济,促进产业集群化。(5)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7]
  

  4 国际金融危机
  4.1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带来的挑战或困难
  4..1.1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遇到了四方面困难:第一论文服务,危机导致信贷紧缩,大量资金外流,严重打压了我国各地区,尤其是新兴快速增长地区的发展势头;第二,失业和企业萧条使得工人收入减少,从而减少了总需求;第三,伴随着金融危机的产业升级与迁移导致发达地区的产业空心化;第四,制造业西移导致了结构性失业。[20]
  4.1.2产品成本增加削弱了我国外向型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价格优势,国际需求疲软导致我国制造业出口减少、产能过剩我国制造业将面临更多的贸易保护壁垒在世界贸易组织的150个成员国和地区中,我国是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除此之外,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也已成为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应对我国产品的方式。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剧了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对我国产品的出口形成更多的壁垒,包括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技术标准、加大反倾销审查力度、增加配额和出口退税等。[21]
  我国制造业陷入困境还表现在采购经理指数持续上升,见下图[8]
  
  4.2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带来的机遇
  4.2.1国际金融危机凸显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值持续下降,各项统计均创下了各国历史下降幅度之最。英法美日,这就凸显了我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主要包括国家政策优势、生产因素优势、国内需求优势。
  4.2.2国际金融背危机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契机
  通过引进、消化后的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可大幅度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在产业技术上的差距。它可促进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国内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金融危机也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低成本抄底国外战略性基础产业的机会。
  5 国内制造业过度竞争
  严重的、无序的竞争和过度的盲目重复建设,无法在动态竞争博弈中实现“共赢”的良好结局,只会在某种程度上消耗彼此的发展实力。申力[10]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过度竞争问题研究》中深入研究了中国制造业过度竞争的现状。过度竞争是指数量众多的市场实力相当的企业在争夺同一个市场时,在该市场的成熟阶段表现出来的以价格战(或者是变相的价格战)为主要行为特征的竞争状态。
  5.1过度竞争存在的理论基础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中资源在各部门、企业间的流动转移是充分的,存在“价格负反馈机制”,只要存在有效的竞争市场即使出现过度竞争也只是暂时现象,因为市场会通过“价格负反馈机制”进行调节。然而在现实市场经济中无法满足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完全市场竞争的苛刻条件。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交易费用、个人有限理性、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都将削弱“价格负反馈机制”的调节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存在过度竞争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客观性。
  文章把市场经济中过度竞争存在区分为三个方面:成本非对称伯川德竞争、企业策略性行为、产品差异化,并对其运行机制理论依据进行研究。从有较强约束条件的成本非对称伯川德模型为起点,逐步放宽条件引入产品差异化,从而在理论上证明了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度竞争存在的可能性。
  5.2 过度竞争产生的条件及表现
  两方面的条件是促成过度竞争产生的必要因素:一、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低端化、行业集中度低或行业推出壁垒强,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原因难以形成差别化经营,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二、外界环境抑制产业内资源、信息顺畅流动,增加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市场退出壁垒。过度竞争在结构上表现为行业集中度低或者行业退出壁垒高,在行为上往往显现为过度价格战和低效率策略性博弈论文服务,在绩效方面出现行业企业低利润、组织不合理以及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5.3 制造业过度竞争
  中国当前制造业竞争力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一、中国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猛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二、中国制造业中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长足进步,但仍处于低端劣势地位;三、中国制造业缺乏自由技术和创新力,经济效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四、中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有待改善,行业内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下,缺乏必要的融合。
  正是由于我国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力,使得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表现为产业组织低级化,规模小集中度低,经济效率低,从而导致产业内企业缺乏研发能力、产品同质,过分依赖于价格竞争单一手段。无法否认我国制造业的这种现状符合过度竞争出现的两个重要条件之一,而恰恰我国正处在经济政治体制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仍不规范,法律体系不完善,使得外界环境抑制产业内资源、信息顺畅流动,使交易成本高等,因此过度竞争出现的两个条件均得到满足.综上所述,我国制造业中确实存在过度竞争问题。
  6 区域软环境
  范钧研究了区域软环境对制造业的影响。区域软环境即“特定区域内可随人为干预而改变的非物质产品形态的外部环境因素的集合”,包括政府服务、社会文化、商业法制、市场环境、教育科技、金融服务等要素。范钧以浙江制造业为例对区域软环境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11]
  6.1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法
  研究以浙江省内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金华、台州7个地市级行政区域的制造业中小企业为样本。主要采用自述方式(Self-Report),以6点式Likert量表形式,对区域软环境和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各要素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所得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并对假设进行检验。
  本研究在系统总结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考虑区域软环境的中国背景和中小企业的规模特征,提出了一个研究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及其来源的区域软环境新视角。并通过对浙江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确立了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要素作用模型,系统验证了六大区域软环境要素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各要素的具体作用路径和不同表现形式。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与区域软环境相关领域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动作用。
  6.2研究结论
  研究的主要结论具体如下:(1)区域政府合理的扶持政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市场弱势问题,并提高其获取财务资源和培育技术创新能力的效率;(2)先进的区域社会文化为中小企业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培育提供潜在动力,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发展壮大,这一作用有减弱趋势;(3)健全的区域商业法制为中小企业关系资源的公平获取和合法使用,提供积极的制度保障和市场规范;(4)良好的区域市场环境为中小企业关系资源获取和管理能力培育,发挥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但区域市场环境对中小企业营销能力的正向影响尚未完全显现;(5)区域教育科技环境已成为中小企业获取、运用外部知识的主要源泉和有效载体,并推动其人力资源、企业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培育和积累;(6)良好的区域金融服务环境可通过扩大资本要素的有效供给,对中小企业财务资源获取发挥积极作用。
  6.3研究的实践意义
  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要素作用模型的确立,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指明了区域软环境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获取和保持的两条可行战略路径。路径一为区域政府组织通过创建良好的区域软环境论文服务,来促进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和保持。路径二为中小企业通过实施环境战略,来实现自身竞争优势。
  7 小结
  对于本综述所涉及的主题,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国内竞争环境,不管是外部环境,还是企业自身内部环境(条件),不管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而且国内环境离不开国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国际环境会通过国内环境的媒介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既带来挑战、机遇,也会带来一定的困境、阻碍,等等。企业只有对身处其中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排斥障碍,抢抓机遇,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杨红云(1971-),女,湖南桃源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Guo Bin. Technology acquisition channels and industry performance: An industry-level analysis ofChinese large- and medium-siz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DB/OL]. ResearchPolicy 37 (2008) 194–209.
[2]RoyC. P. Chung ,W. , S. L. Chan. Impactsof the overheating economy o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DB/OL].Int J Adv Manuf Technol (2009) 43:1133–1143.
[3]胡国良.中国、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及竞争力比较[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6):50-54.
[4]黄凌云,鲍怡.制度特征、FDI对我国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9(11):22-29.
[5]李金华,李苍舒.国际新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悖论与解困之策[J]. 上海经济研究,2010(4):3-11
[6]程斌.基于世界制造业转移大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D]. 河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7]田侃.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J] 《商场现代化》2007年3月中旬刊,262-263.
[8]成健、王亚敬.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制造业走出困境的对策[J]. 中国物价,2009(5):68-70.
[9]赵群,张翔,李青绵.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制造业发展路径[J]. 现代制造工程2010(2):147-151.
[10]申力.中国制造业过度竞争问题研究[D]. 厦门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1]范钧.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要素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浙江制造业为例[J]. 科研管理,2010(2):105-112.
[12]余典范、干春晖.适宜技术、制度与产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10):47-57.
[13]张光录,邵慰.基于制度分析的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10):296-297.
[14]孙少勤、邱斌.制度因素对中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2):23-33.
[15]周应堂,刘霞,杨红锋.浅析企业文化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J]. 科技管理研究,2010(19):232-238.
[16]李钢,梁泳梅.中国制造业企业对一些热点问题的判断——企业问卷调查报告[J]. 经济研究参考,2010(28):28-64.
[17]]陈丽新.从内外约束条件论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J]. 开发研究,2010(3):33-36.
[18]雍兰利,叶微波.21世纪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空间约束[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62-64
[19]李隽波.进一步发展我国制造业的战略思考[J]. 改革与战略,2006(11):34-361
[20]杨风禄、潘啸松.产业经济、反垄断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新进展——“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评述[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60.
[21]靳晓东.从金融危机谈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战略构建[J]. 商业时代,2010(30):110-111
 

上一篇:中美工业企业R&D投入差异化原因比较与启示

下一篇: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构建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