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曲线效应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职业教
论文导读:最近,本人拜读了《校企合作:和谐的“双人舞”》(刊于《广东教育·职教版》2009年第12期)一文,文中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令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诚然,只有不断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才能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本文试从经验曲线效应角度,谈谈它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并为校企双方跳出和谐的“双人舞”鼓而呼之。舞曲已经响起,校企这一对“舞伴”,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练习,已经“心有灵犀”,信心百倍,他们正牵手走向舞台中央,将要为科学发展献上一支“和谐的双人舞”。
关键词:经验曲线效应,应用,职业教育,启示,校企合作,双人舞
最近,本人拜读了《校企合作:和谐的“双人舞”》(刊于《广东教育·职教版》2009年第12期)一文,文中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令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诚然,只有不断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才能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在政府着力推动和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点已在校企双方达成广泛的共识,并已付诸于行动。本文试从经验曲线效应角度,谈谈它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并为校企双方跳出和谐的“双人舞”鼓而呼之。
一、经验与效率
经验能提高效率。成语有云“熟能生巧”、“驾轻就熟”。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去熟悉之地找一个熟人,总比去陌生之地找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容易得多。同理亦然,如果企业员工熟悉他的工作,管理者布置任务时就不需多费口舌,何况他工作起来又熟练自如,劳动效率当然就高了。这就是经验曲线效应。
所谓经验曲线效应(Experience Curve Effect),是由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Consulting Group)的布鲁斯•亨得森(BruceD. Henderson)于1960年首先提出的。论文参考网。它表示企业生产成本和总累计产量之间存有一致相关性,即随着时间的增加,一项生产任务被多次反复执行,个体或组织对某个岗位、某项工作的熟悉程度也随之增加,他(它)的经验以及对这项工作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从而有利于他(它)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的目的[1]。如图1和图3[2]。(说明:对经验曲线,有用直线或曲线表示者,一并图示于此。本人倾向于后者。)
(一)经验曲线效应的积极作用
企业作为经济单位,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必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单位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经验曲线效应表明,在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品的长期平均单位成本,将随着企业累计产出的增加而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论文参考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熟练程度。这是影响经验曲线效应的最基本因素。随着员工反复地重复某一活动,他们于是知道如何工作以及如何更好地工作,用更少的时间去犹豫、学习、检验,少犯错误,使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再具体一点,就是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员工对生产过程更加熟悉,对机器设备操作使用更加熟练;生产过程中准备时间、调整时间减少,工作时间相应增加;产品优秀率、合格率提高,次品率、返修率、废品率相应下降;人员培训、协调沟通等管理费用下降。而且,生产效率提高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装配生产上,在各个层次的管理职能上也是如此。
2、专业化分工。产量增加使更为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分工成为可能,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流水线作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同时,当员工的工作岗位更专业化后,他们将获得针对这项工作的更多经验并且操作得更快。
3、技术革新。随着累计产销量的增加和工厂规模的扩大,企业能够更清楚地了解顾客偏好,在不影响产品功能前提下,重新设计、改善产品;能够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生产设备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导致单位产品成本降低。
4、有效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能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员工结构,形成一支稳定、高效的员工队伍;创造企业特色文化,减少企业内部矛盾,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从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二)经验曲线效应的负面作用
其实,经验曲线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员工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平均单位成本的下降也不是无止境的。如图2和图4所示,实际上一定存在一个最佳累积生产量Q0,当累积生产量超过Q0之后,平均单位成本将不再降低,反而会有翘尾(上升)的趋势。本人认为,这一趋势的产生,主要是由以下原因致管理难度增加而造成的:
1、员工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已经非常熟悉,懂得如何钻空子。员工彼此熟悉,容易“结合”,或明或暗地共同“对抗”管理。“熟能生巧”的另一面就是“投机取巧”。
2、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经过较长时间接触之后,不可避免地掺杂一些人情因素,管理者管理起来掣肘于“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老油子”现象出现。老员工比新员工难管,已无需多言。
4、员工产生职业倦怠。“干一行,厌一行”,工作没有激情,得过且过,谈何效率。
(三)、解决措施
经验曲线效应的负面作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能消灭。企业要做的是趋利避害、设法减轻和延缓。本人认为,企业可采取的解决措施主要有:(1)员工定期轮岗、换岗;(2)健全完善内部制度,特别是在员工工资福利、晋升晋级、奖惩等方面,形成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3)科学搭配部门、班组的员工结构,合理处理员工在社会关系方面的共性;使部门、班组之间互相竞争,企业内部员工群体之间相互制衡;(4)推行末位淘汰制等。
二、和谐的“双人舞”[3]
读者诸君,我们不妨暂时离开枯燥的“经验曲线”,到精彩的“舞林大会”现场看看吧。在那流光溢彩的舞台上,一对舞伴正忘情投入,热舞正酣,他们举手投足,配合默契。一曲终了,台下掌声如雷。此时,他们面向观众,频频招手,又向观众飞吻。在被“粉丝”献上的花束挡住之前,我们看到了他们胸前的几个字:职业院校(女伴)、企业(男伴)。
下面,还是来听听主持人对他们的现场采访吧。
主持人:两位好!祝贺你们!跳得真是太好了!(掌声又响起)……我来问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你们这是第一次参加“舞林大会”。据我所知,我们以前也发过邀请,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能参加又有什么原因呢?来,先问问女生。
女伴:谢谢观众朋友!谢谢“舞林大会”!“舞林大会”这么好的节目,我们早就想参加了。只是,实话实说,以前我这边倒是很热情,无奈别人热一阵冷一阵,没办法,又不能跳独舞。至于这次嘛,是我们终于想明白了。是共同的目标,或者说是利益使我们“舞”在一起。您知道,我的学生毕业之后就成为他的员工。把学生推荐到合适的企业岗位实习就业,是我所欲也。最近他才主动告诉我,什么员工要有一技之长,要有一定实践经验,要很快能上岗,而且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服从管理、安心工作,如此等等。以前不说,老让人家猜,能猜得准,对得上号吗?
主持人:原来好事如此多磨。好,我来问问男生。我听说,之前登记报名的不是你们两位,而是另有其人。当然,这不违反规则。你们是被强拉到一起,是“被跳舞”吗?
男伴:那可不是,我们是你情我愿,两厢情愿。其实,原来报名的是她的一个男同事和我的一个女同事。后来我们两家磋商,达成共识。说是什么,学校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提供者,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根据“终端为王”的原则,结果就派我和她来了。其实,这也没什么。舞是要两个人一起跳的。要相互主动配合才能跳得好。假如我象一根木桩,只会“指挥”她围着我转,这舞能好看?
主持人:说得太好了。最后一个问题,你们跳得那么好,有什么秘诀?
女伴、男伴(异口同声):无他,练呗。您听过经验曲线效应吧。拜拜!
三、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现在,就让我们再回到“经验曲线”。正如以上舞者所言,职业院校是企业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的主要来源。重视经验曲线效应的积极作用也好,负面作用也罢,无论如何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都需要依靠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企业员工的生产经验积累过程和职业道德培养已经“前移”到了学校。经验曲线效应使校企双方“相互吸引”,把它们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职业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职业教育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素质为根本的办学思想和宗旨,就紧紧扣住了这一主题。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职业院校必须根据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实践教学比重。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人员交流和信息沟通,不断完善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办学模式,形成“二元制”、订单式培养等“按需教学”模式,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实现“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的“工学四合”模式。
以技能为核心,就是职业院校必须紧紧围绕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根据企业生产模式组织实习和生产实践,丰富学生“实战”经验,让学生在学期间就掌握“一技之长”,缩短学生到员工的过渡时间,尽快上岗。
以综合素质为根本,就是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法纪观念教育,端正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干一行,爱一行”的优良品质。尽可能模拟企业环境,开展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论文参考网。定期对企业回访,共同做好学生(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综上所述,经验曲线效应揭示了经验和效率的关系,也揭示了校企双方的共同利益所在。舞曲已经响起,校企这一对“舞伴”,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练习,已经“心有灵犀”,信心百倍,他们正牵手走向舞台中央,将要为科学发展献上一支“和谐的双人舞”。
参考文献:
1 陈嘉莉.经验曲线与规模经济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北京:光明日报,2009-12-15
2 胡志勇.市场营销学(修订本).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198
3 俞仲文,胡忠等.校企合作:和谐的双人舞.广州:广东教育 职教版,2009(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