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市场营销战略

发布时间:2016-08-23 09:47

  上个世纪末,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以中档品牌居多,露华浓品牌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对其的品牌定位和市场定位进行了全面而且详细的介绍。露华浓对自己不恰当的定位,导致了露华浓在中国市场无法立足。笔者将从理性的角度,提出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一、露华浓简介

 

  1932年,露华浓在美国小有名气。刚开始,露华浓只是从事指甲油的生产,而且主要应用到美容院当中。正是因为女性爱美,和对美甲的需求,这项业务也开始开展到大商场当中。这对露华浓品牌的推广很有号召力。1939年,唇膏和指甲油配合这个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也正是因为这个理念的出现,露华浓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上百万的资产。

 

  正是因为女性都是爱美的,而在现今社会,女性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表。彩妆成为了女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产品。所以,彩妆不断火爆,而露华浓就是彩妆界当中的一颗新星。露华浓的中文名字漂亮而且富有诗意,取自于李白《清平调》当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露华浓主要以彩妆为主,美甲和美发。它的产品分类十分人性化,兼顾了各个年龄阶层或者肤质差异的不同。以粉底为例,粉底分为中性肌肤适用,混合型肌肤适用和干性肌肤适用。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广东的部分女性就已经开始使用露华浓的产品。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露华浓逐渐被中国女性所知晓。

 

  二、露华浓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1.市场定位

 

  在美国,露华浓的产品主要是工薪阶层使用,因为工薪阶层的工资都不高。所以,露华浓基本上是出现在超市的开放货架上面。价格也不是很高。这也得到了很多美国人的喜爱。而露华浓在中国却是相反的定位。露华浓在中国市场的定位是中高档消费品。这和很多洋品牌一样。但是,自从2000年开始,因为本土企业卡姿兰等彩妆的出现,我国出现了彩妆的概念。可是并没有大范围的经营彩妆的品牌。使用彩妆的人还是比较少,购买中高档彩妆的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是露华浓这样的先驱者,它的市场也没有爆发,只是扭转了亏损的局面。而扭转了亏损的局面之后,露华浓的CEO也更加坚定了露华浓的中高档定位。而且露华浓一直坚持自己的价格,不肯让步。例如,如果一个大商场为了促销,向露华浓拿十万元的货,露华浓的CEO可能不会很兴奋,反而会考虑很久。他觉得,表面上很热闹的推广方式,会给厂家和经销商较大的压力。想要让自己的品牌被大众知晓,不一定要打价格战。这样的想法没有错,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彩妆界,露华浓最需要的就是坚持。但是,露华浓除了坚持价格,在其他方面,都没有给这个价格做好铺垫。

 

  2.本土化运作

 

  露华浓进入中国市场,并没有创造出更加适合东方人肤质的化妆品。只是一味的复制原有的产品。而且,露华浓也没有更换代言人。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依旧是那个女模特。这些人在国外或许有很多人知晓,但是在国内却没有什么影响力。

 

  所谓的本土化就是在化妆品的设计,宣传等方面,都要立足本国市场,掌握本国的一手资料,这样也更有利于宣传该产品,消费者也容易加深和其的亲切感。

 

  而露华浓在日本却很花心思。每逢打折季,露华浓会采取一贯的促销手段,例如福袋。里面有很多化妆常用的单品。而新年福袋的价格就是单卖产品的四分之一。包装上面也采用了日本女生喜欢的图案。这样的做法都正中日本女生下怀。而在中国市场,却又是另外一番局面。

 

  3.市场渠道

 

  2000年之后,我国的销售渠道变得多元化,不在局限于单纯的超市或者是便利店了。而高档化妆品仍旧驻扎于大型百货商店。而和露华浓类似的是美宝莲,同为洋品牌,但是,美宝莲却更加亲民,他打开了销售渠道,不仅仅局限于大型的百货商店,还有便利店,网购等渠道。在价格上面,也更合理。号称走中高档路线的露华浓,却不得人心,没有紧紧抓住中国女性的心。和露华浓具有共同遭遇的还有蜜丝佛陀。但是,模仿美宝莲的品牌却成功了,例如本土的卡姿兰,他在了解了美宝莲的经营策略之后,紧跟其营销方式,也在彩妆市场占据了一定位置。

 

  三、露华浓在中国市场营销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露华浓品牌之所以败走中国,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战略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定位不清晰

 

  在中国市场,露华浓一直不能对其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在美国,露华浓的消费阶层主要是工薪阶层,产品的价格合理,质量也很好。因此备受喜爱。而在进入了中国市场之后,露华浓的定位是高端商品,但是,当时的中国彩妆市场是培养初期,而且公司没有做相应的品牌营销。钱港基做了CEO之后,在短时间内提高了销售业绩,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露华浓的存在问题。虽然在2002年,露华浓确立了新的定位,但是,还没有CEO在还没有完成这个转型就离开了,公司又陷入混乱局面。

 

  2.不接地气

 

  有一句话叫好酒不怕巷子深。国外的很多品牌认为,只要产品的质量好,那么,即使不用宣传,顾客还是会来买的。露华浓也是这样经营的。这句话或许在以前的中国是合适的,而现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露华浓之所以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是因为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像之前那样了。以前的中国只要质量好就可以赚钱。但是,现在,连迪奥,雅诗兰黛这样的一线大品牌,都已经进入到三四级的市场当中了。而露华浓依旧不肯放低自己的姿态,本着自己走的是中高档品牌化妆品的路线。不肯投入广告,价格又不亲民,年轻女性对露华浓的感觉更多的是陌生。

 

  之前和露华浓有过合作的人说,露华浓太不接地气。现在很多的国际大品牌都使用了本国的明星作为形象的代言人,但是露华浓还是坚持使用外国明星。不对产品进行改良,没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且,现在的很多化妆品都会拍电视广告,这就相当于在大力宣传自己的品牌。但是,露华浓还是坚持自己的思想,这种老套的经营理念在年轻人为消费主力的中国是走不通的。露华浓的老总在剖析了自身的现有条件,和要达到目的需要的资金之后,认为,中国市场已经不适合露华浓了。

 

  3.销售渠道老套

 

  化妆品的销售渠道很多,而国产化妆品基本上商店。洋品牌基本上都是百货店渠道和商超卖场。但是,伴随大牌不断亲民,洋品牌的渠道也逐渐下沉,甚至下降到了县级的市场。所以,愿意上架露华浓产品的商场也不多。

 

  广州市公关咨询公司总经理说,一般的化妆品都会分好几层的代理。但是,露华浓却不是这样。其公司没有代理,所有的公司想要上架露华浓,就要和总部进行联系。这样一来二去,是很麻烦的。总的来说,还是因为露华浓的公司总部不重视中国市场,投入的资金太少。

 

浅析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市场营销战略


  4.不注重创新

 

  露华浓没有同行敏锐的洞察力。在《中国好声音》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美宝莲很懂得抓住人的心理,广告代言也选择了人气女王吴莫愁。但是,露华浓还是按兵不动,代言人是外国女模特,一如既往。在这方面说,露华浓不懂得抓住机会,发展自己。可以说,露华浓曾经遇到了很多可以改善自己形象的机会,都让它悄悄流逝了。露华浓闹了个什么都不像的结果,结果也从商场里的中心位置被挤到角落里面去了。

 

  5.缺乏本土基因

 

  女性爱美这是很平常的道理。根据调查,以后的十年,中国使用化妆品的人群会越来越多。到2020年,将会超过日本。虽然露华浓在很早之前,就打入了中国市场,但是,在打进中国市场的37年当中,对自己的定位并不合适,因此,不能做到很好地和中国市场融合在一起。

 

  6.实体店利润太低

 

  化妆品代理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正是因为需要化妆品的越来越多,化妆品总部不可能做到一一过问。因此需要下放权力给其他代理。代理更加熟悉本地的情况,也能做到更好。这样也会提升该地的业绩。很多的国际大品牌进入到中国市场之后,都进入到一二线城市当中去,而且在进入市场之后,就进行了广告推广,甚至包括迪奥,兰蔻,雅诗兰黛等知名的大品牌,都投入了大量的广告宣传。销售更多的是关注市场,每个品牌在销售自己产品的时候,都希望有更多人关注。这也需要不断地去挖掘市场。正是因为代理的出现,需要支付代理的费用也越来越多。这些增加的费用都算在了消费者头上。露华浓在中国分部的销售点太少,所以,每个销售点需要做的工作量就很大。为了创造利润,只能提升价格。这也造成了露华浓的消费量大度下跌。

 

  四、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市场营销的优化策略

 

  针对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借鉴露华浓败走中国的教训,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公司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要采取一定的优化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更新价格和定位

 

  露华浓之所以逃离中国市场,经营策略不当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露华浓的定位是中高档化妆品,但是价格也不是特别高。放在百货商场当中,价格未免显得有点太低。放在超市当中,价格却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简单地说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再加上露华浓对中国市场也不花心思,结果也只能被淘汰。露华浓以前在商场里还有位置,但是后来都被其他的品牌取代了,因为价格太为低廉。而且品牌定位也偏向于地段。专柜里的东西一般都是比较高端的,在超市卖未免有点跌身份。好比雅诗兰黛放在了超市里面,就会让人觉得很奇怪。因此,商场和超市都不喜欢露华浓,想要做到上下通吃,是不现实的。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应该审视自己的品牌定位,确立其是高端品牌或是低端品牌,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大众也会乐于接受。

 

  2.改变渠道

 

  虽然露华浓的产品和品质都是很好的,但是因为其商业策略和经营策略的失败,也直接导致了其远离中国市场。在露华浓曾经工作过的人坦言道,露华浓是零库存的。简单地说,就是厂家需要多少货物,就从露华浓总部进多少货物。产品卖不完也不许退。露华浓不肯将自己的权力下放到代理商,所有的进货都要从总部入手。这样会加大很多工作量。而且,也很不人性化。这种机械的销售模式,让露华浓不得人心。自从露华浓增加了护肤品之后,销售渠道更加复杂。产品的流水线很多条,让人更不清楚如何销售。露华浓也不懂得吸收人才,其中也没有推陈出新的人才。这也导致了露华浓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伴随的是产品的更新,不管是产品更新,还是政策申请上面,露华浓似乎总是跟不上趟儿。上面的口令存在问题,下面的执行也存在问题。对于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来说,当今的一二线市场已经饱和了,三四线的市场才是他们的天下。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应该更新自己在华的经营思路,不应墨守成规。雅诗兰黛,兰蔻等大牌都被迫广告植入了。试问谁会去买一个根本没有听说过的产品?所谓的广告效应就是一传十十传百,从而引发更多人关注。对于广告植入方面,也应该向竞争对手美宝莲学习,迎合中国人的审美口味,选择适合的亚洲形象代言人。而不再是全球播放的千篇一律的外国女模特广告,这些人对于中国的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是陌生的,不熟悉的,更多的是觉得没见过。通俗的讲,是要本土化。只要是外来的东西,就必须考虑本土人民的心理感受,要根据他们的审美需要,选择合适的代言人。全国各地只是一个代言人的话,就起不到宣传品牌的作用了。

 

  3.产品创新

 

  随着韩剧风靡全国,越来越多的人,都希望拥有韩国人的肌肤。随之火起来的就是韩妆。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可以尝试向宝洁公司学习,走多方向销售的渠道,宝洁公司之所以可以占领市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产品多元化。宝洁公司生产了众多产品,虽然都是面向大众化消费,但是侧重点略有不同。而露华浓只是针对一个消费阶层,并未做到适合各个消费阶层。因此,在产品创新方面,露华浓应当更加用心。

 

  4.提高重视程度

 

  露华浓在中国不得人心的一个原因,就是自身不关注中国市场。同样是销售产品,在日本更考虑女性的消费感受。而在中国只是单纯的机械式销售。我们常说水到渠成。露华浓没有将水引到中国这条渠里面去,自然谈不上成功。

 

  美宝莲被欧莱雅收购以后,自身发展也很下功夫。之后,美宝莲无论在广告代言上,还是产品更新上,都更加注重亚洲人的心理感受,价格也十分具有亲和力。美宝莲不仅出现在各大商场,超市也有出现,消费者有购物欲望的话,买也更加容易。而且,时不时的采取打折的策略,走大众化消费的路线。所以,美宝莲更为人所熟知。除了销售产品之外,美宝莲还会举办类似的美妆会,帮助中国女性变得更美。美宝莲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相比较而言,露华浓走的是高冷路线。但是这个高冷下的,就是对中国市场的不在乎,无知。美宝莲的CEO懂得根据地区的不同,调整相应的经营策略,但是,露华浓始终坚持一条路走到黑的策略。

 

  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对中国市场重视起来。要关注中国女性的喜好,适时推出适合她们的产品,或者是适时打折促销。虽然眼前获利较少,但是更多的女性了解了露华浓。同时,适当的美妆发布会,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女性了解到彩妆的知识,也起到了宣传该产品的作用。宣传作用到位了,购买的人自然不会少。

 

  5.获得权威机构的认可

 

  如果获得了权威机构的认可的话,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挡箭牌。女性朋友也会觉得该品牌更加可靠。例如,水宝宝防晒霜参与了防晒指数的研究,露得清,薇姿等护肤品也得到了皮肤医学专家的认可,通过防过敏测试等等。这也是更多女性选择他们的原因。而露华浓的产品质量是绝佳的,因此,如果有了权威机构的认可的话,就会让更多消费者对其熟识,也会增加消费的数量。

 

  现在的消费者买不买一款化妆品,归根结底是对其是否熟悉和信赖。只有信赖感产生了,才会产生购买这个行为。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多增加一些广告植入,而且有权威机构的认可的话,就会有更多的消费者信赖,也愿意购买。

 

  6.关注小市场

 

  很多化妆品的品牌喜欢将目光着眼于一二线城市,但是现在一二线城市已经趋于饱和。雅诗兰黛等国际大牌都开始降低身份,将目光放在了三线城市。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也应该效仿,放低自己的姿态。大牌的化妆品价格定位一般很高,因此,只有大城市才能消费得起。但是国情决定,我国的农村较多。因此,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更不应该放弃这个可以发展的机会。超大城市只是少数,小城市会有更多市场,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发展自己,推广自己。寻找新的发展市场,避开和其他大品牌的直接竞争。

 

  五、结束语

 

  在国外,露华浓是备受喜爱的彩妆品牌之一,至今也被化妆品界视为至宝。但是,自从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这个品牌除了含有漂亮的名字之外,其余毫无亮点。最终被市场淘汰。本文在分析了露华浓品牌定位的失误点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试图找到同类中档化妆品牌可以改革的渠道,以期对国外中档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吕苹 崔娜 来源:商情 201627

上一篇:从市场营销视角优化大学品牌形象研究

下一篇: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思考与实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