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
会展经济在城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滞后,亟需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为发展动力。本文为培养高质量的会展人才,从培养目标定位、教学模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途径探索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会展实践对会展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构建了本专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从市场需求、学科属性以及专业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社会需求永远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动力
市场需求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层次,作为服务贸易产业,会展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的特征。服务性、务实性及操作性很强,这些特征决定了会展人才要具备适应新兴市场需求的新的知识与理念。会展人才包括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人才以及会展支持人才。会展核心人才包括会展研究、策划和会展高级运营管理等人才,他们在行业中层次最高,专业性最强;会展业辅助人才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销售等人才;会展支持人才则包括高级翻译、旅游接待等。会展核心人才的需求数量少,这是会展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但会展核心人才培养最为重要,培养周期也最长,需要进行专业培养。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的人才培养层次主要着眼于会展核心人才培养。
(二)学科属性决定培养目标的复合特征
会展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科学,包括了经济学、管理学、贸易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美学、工程设计学、心理学等等内容。会展学科的这种属性决定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复合型人才特征。会展学科的高度综合化、应用化属性,决定了会展人才培养要在强调知识体系传授的前提下,着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体现了会展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复合化要求。
(三)专业建设和会展实践决定人才培养的创新要求
会展专业建设和会展实践决定了会展人才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目前,会展学科和专业建设滞后于会展经济实践,因此,在进行会展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在消化会展实践的基础上加强会展理论的创新研究,以会展理论研究为突破口用于指导会展实践,突出创新,拉动我国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会展实践本身也十分强调创新。会展经济看重的是综合效益、社会效益,而不单纯是经济效益。因此,会展实践强调要用创新意识、全局观念去发展会展经济。
综上所述,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致力于培养具有基本的艺术与文化素养,有很强的创意、策划、组织、管理与协作能力,既掌握会展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又具有现代管理知识,能对会展活动进行设计、规划与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此基础上,随着学科的发展和专业建设以及行业人才标准的提高,还要求本专业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设计
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以知识作为培养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加强实践教学,促进专业知识向能力和素质的转化,并通过能力和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促进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形成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良性循环。其中,会展人才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力,这也是会展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素质培养的前提条件。
根据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应注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并积极争取和创造条件,实行“产学研结合、教学研相长”的教学模式,培养和锻炼学生对基本知识与理论的理解能力、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强,并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教学模式设计上,构建“能力培养,实践创新、复合成材”的教学模式。强调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独立发现、研究、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积极参加会展实践实习,在会展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理解消化,各学科知识的系统化,达到融会贯通,形成学生主体的自身能力,使学生形成理论到实践,知识到能力到素质的提高。
根据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教学模式着重突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第一,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会展经济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科学,对开拓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综合思维能力都有极大作用。加强会展经济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旨在优化提升学生的会展经济学基本理论素养,为创新做好知识储备。第二,专业基本技能培养。会展学科作为交叉学科,应具备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这也是现代创新人才的需要。而外语、计算机等学科已经成为生存于现代社会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加强会展经济学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旨在强化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为创新做好技能上的准备。第三,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实际的工作实践,不仅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还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处理事务等能力。加强会展经济学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旨在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强烈的创新欲望,从而达到不同程度的创新。
三、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坚实的知识基础、广博的知识量以及优化的知识结构是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最大优势,为人才的发展和创新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会展经济专业基础培养应着力于学生会展经济基本理论素养和基础知识的积累与优化;在课程设置方面,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后开设基础知识和理论科目,积极保证教学水平和质量,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融会贯通,从而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去选择自己的复合型发展方向的可能。
1.设置原则。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这一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与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既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又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能力直接有关的专业知识,配合实践性教学环节。
另外,考虑到学生毕业时面向的是一个岗位群,在教学体系中适当拓展学生的专业面,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宽广的选择范围,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能够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会展经济概论、计算机展示设计、会展策划与设计、展示空间与环境设计、展示设计、广告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概论、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等。
3.平台与模块。第一,理论教学平台。主要包主义哲学、法律法规、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职业道德修养、外语、计算机、微积分、计算机基础。专业理论课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个模块,其中必修课模块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应用文协作、会展经济概论、经济法概论、市场营销学、设计概论、广告学(文案与设计)
会展管理、CI概论、财务管理、会展策划与设计、计算机展示设计等课程;限选课模块包括展示设计、设计美学、多媒体技术、美学等课程;任选课模块包括商品学、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会展信息与研究等课程。第二,技能教学平台。主要包括基本技能课程模块和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两部分。基本技能课程模块包括口才训练、商务礼仪、推销技能训练、数码摄影技术、展示空间与环境设计等。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包括商务谈判实训、会展实务训练、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技能、综合实训、毕业论文等。
四、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1.实训基地建设产教结合方式。第一,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包括苹果艺术设计中心、经济管理中心实验室、计算机中心、商品学实验室;校外以展览中心、展览馆、科技馆、博物馆、商城等企业为技能训练基地。第二,产教结合方式。利用校内实验室加强实训,每个环节均由学生亲手操作,使学生对会展管理与策划的各环节的技能得到训练;利用本专业技术人才优势为企业培训员工,提供会展信息、进行展示策划等;利用本行业的管理人员和享用的专业场馆,为学生提供辅助教学。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方式。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科研是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参加一定的系统专题研究的实践训练,能使学生的创新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是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巩固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不断的实践使基本知识、技能掌握更加熟练,视野更为开阔,思维更为敏捷;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初步科研能力的具备,使学生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改革教学方法,关键在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最主要是应做好三个转变:一是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观念转变到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思想上来,自觉地将创新教育寓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二是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从“满堂灌”、“填鸭式”、“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转变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上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总之,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提出问题往往是创新的开始。
作者:周云峰,于景洋(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上一篇:分析高职会展管理的实践教学设计
热门论文
- 会展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
-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探讨
-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 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型
- “会展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 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
-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理论建设
-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管窥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导论课程建设研究
-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
-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研究
-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构建
- 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