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教学改革应用实践思考作用研究(共7篇)
第1篇:利用汽车展作为汽车营销课程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教育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而职业教育则是我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对职业人员的基本需求,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将对学生的培养重心转向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的应用人才的需求,教育部颁布了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书,其中明确表明要将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考核实现校内与企业相结合,通过学生的校内实现、企业实训和实习的三个方式实现课堂教学和实习一体化。根据意见书的指导方针,我校的汽车营销课程一直是由我院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担任的,2015年起对该课程进行了课改尝试,参与此项目的班级为汽车运用技术1407班36人。在本文研究中,主要是以汽车营销教学过程为例,通过引入汽车营销工作环节来开展相关的教学过程,而后总结最终的教学效果和成果,从而为提升汽车营销课程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1研究背景
1.1企业背景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现有汽车4S四百多家,仅乌鲁木齐市,就有有近170家汽车4S店,所以对于汽车销售行业来说,对于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量非常高,对于汽车营销课程来说,就业前景非常可观。根据近些年的企业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学生的反馈效果来看,他们对于学生的汽车专业知识还是比较肯定的,但是学生的市场调研的能力以及企业营销策划的能力一直是欠缺的,仍旧是企业最关心的。如果大量招聘市场营销专业的高职生,由于缺乏对汽车行业的了解、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反而成为了开展营销策划和汽车销售的瓶颈。新录用的人员都要进行系统培训后才能上岗,这无形中造成了汽车4S店的招聘成本和生产成本投入,所以很多汽车4S店在反馈的意见基本上集中在一点,是希望我们提供的毕业生能够在市场调研与营销和汽车专业知识两方面都能充分掌握。
1.2现有实践技能的评价标准不够清晰,考试方法比较单一
根据课程标准,汽车营销实训项目中要求包含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汽车4S店工作人员的商务礼仪的实训,再者是对汽车4S店实际的工作流程进行实训,另外,要求对整车销售过程、基本的维修保养流程以及汽车的库存管理方式等内容都要靠开展相关培训,最后要对六方位绕车和相关操作进行培训。一般说来,在教学计划中,都会有相关的标准和说明,但是汽车营销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各个标准很难量化来测定,再加上当前很多都是以笔试为主,通过试卷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测评非常不科学。加上笔试机制引导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获取更高的学分,反而压抑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从而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
1.3实训基地建设投入较大
目前我国汽车的营销主要是在各汽车生产厂商建立的4S店中进行的,学生只有去这样的单位进行实习,才能掌握真正的汽车销售的办法。但事实上汽车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往往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用人單位基于商业机密等一系列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接收或者是不愿大量接受实习生,这就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为此,建设好校内的实训基地就成了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的主要解决办法了,但是汽车营销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并不像其他的一些工科专业那样便于实现,要模拟出一个真实的汽车营销的环境,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很多时候预一算出来,学校就打退堂鼓了。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学生没有过汽车销售的现场感受,如何能做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呢?
1.4老师实践能力不高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老师的学历越来越高,甚至有很多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加入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来,但是很多老师由于从学校直接进入教师队伍,实际的企业营销经验很少,大都没有经过汽车4S店中实际的营销过程的锻炼和洗礼,最终导致了对于实际的汽车营销技能不了解,实际的营销实战经验验证不足。再加上老师自身学识来自于高等院校甚至是研究生阶段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应用型的高职教育有些格格不入,导致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偏离教学主题,或者把握不到整个课程教授的重点。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老师在汽车营销实战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习培训、讲座等各种方式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为汽车营销课程带来极大的便利。
2利用汽车展作为汽车营销课程实践教学实施课程改革
2.1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新疆卓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为我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新疆卓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公司注册资金4121万元。是全疆最大的东风日产专营,集团公司总部位于乌鲁木齐市市天山区金银路611号,紧临外环路,背依国际大巴扎,交通便利。目前在新疆地区有11家4S店,年销售量上万台。是集整车销售、售后服务、备件供应、信息反馈为一体的大型汽车销售集团。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了解企业在营销中最急需最主要解决的问题,发现基本集中在客户满意度、消费趋势、客户关怀等方面,而营销主要的方式有促销、团购、车展等。本课程期间恰逢新疆冬季国际车展,经与企业沟通协商,汽车1407班36名学生参与车展,利用汽车展作为汽车营销课程实践教学,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助企业完成车展销售任务。车展实践教学:在一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完成车展活动策划。学生完成本教学任务的过程是首先了解营销策划的理论知识,然后根据企业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品牌、特点、宣传的重点、促销的目的、提供的经费和人员情况等相关因素,完成一份车展活动策划;企业在规定的完成时间内,评判各组上交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可行性。
将汽车营销部分课程放至企业进行,教学由学校课堂转换到企业,学生由企业专业人员进行企业文化、市场营销和销售技巧培训,并有学院专业教师陪同指导。经过集中培训后,学生完成活动策划书后,学生参加在红光山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15年冬季国际车展,到真实的销售岗位上去锻炼技能,检验学习成果。
2.2参加汽车展的其他教学目的
汽车展上展示的内容很多,包括了汽车上的各个部件以及经典车型,利用最新技术开发实现的零部件,各种汽车实物展示、模式展示、部分实物解剖,借助多媒体、3D动画技术展示的汽车特技或技术信息等。通过对车展的参观以及对现场技术人员的沟通,从而获得更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对汽车文化、汽车企业的了解,感受了企业氛围,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学习。最后,参加车展极大地提升而其对汽车专业的热爱,通过了解产品和技术,增强了自己未来职业的美好憧憬,从而对汽车营销专业更加热爱。
3汽车营销课程校企合作改革实施效果
3.1贴近市场,联系实际
改革意味着压力,课程改革不仅需要老师在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压力的。在课程改革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实际分配的任务都很迷茫,这说明了学生对实践性的教学的不适应。但是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学生逐步地完成了分配的任务,自信心建立起来之后,自我学习的动力和模式就逐渐运作起来了。通过学生更加贴近市场了解实际需求,理论联系实际地完成相应任务,最终通过感受实际的工作氛围以及完成工作的成就感来带动学生后期学习的开展,感受营销的魅力。
3.2解决了企业短期用人需求,为学生就业打基础
通过此次课程改革,将课程与车展很好的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营销能力,同时也解决了企业短期用人需求,促进了校企合作。2015年12月24日,为感谢应用工程学院汽车运用技術1407班学生在乌鲁木齐冬季车展期间对卓辉公司的帮助,进一步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新疆卓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晓江、行政经理苏泽剑、销售经理殷建梅一行来我校进行校企合作洽谈,学校党委副书记马瑞丰、应用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勇,院长李晓娟、副院长关宁、汽车1407和1507班学生等参加了此次洽谈会。卓辉公司总经理邵晓江对我校学生在这次车展期间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邀请我校学生在“3·15”车展以及后续的车展中能继续来卓辉集团进行实践,希望学生在毕业后能加入卓辉集团继续服务社会。
汽车营销的课程改革,是我校课改的一次尝试,也将是我校课改的开始。通过实施对汽车营销课程改革,参加车展实践,既开拓了学生视野,又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可以帮助并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现顶岗实习阶段,汽车1407班有12名学生进入卓辉集团旗下4S店实习。对于汽车4S店招收到员工之后,对这些在课改学习后的学生进行了考核,结果非常令人满意,他们在反馈意见书中提到这些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这些都是课程改革的直接效果,汽车营销企业也都对校企合作的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扬。这次课程改革的成功,给予了我们更大的信心,我们将持续对本课程进行深化改革,通过改革方法和经验分享、加大校企合作深度等方式,使其他专业课程也都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走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道路。
作者:李飞
第2篇: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市场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于汽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汽车营销领域,这一趋势尤其明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对于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需要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相结合,这就对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需要深入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培养出能够满足企业新需求,适应时代发展新趋势的汽车营销人才。这样一来,人才的培养过程就不能脱离企业的需求,而应当与企业进行深入的交流与互动,采用校企合作便成为目前为止较为适合的一种方式。在具体的培养方式上,基于校企合作的理念形成了校企融合、定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结合这样四种方式。其中较为深入的要数工学结合和订单培养这两种方式,而灵活性较强的是校企融合和顶岗实习这两种方式。当然,这四种方式孰优孰劣很难评判,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一、“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对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
企业对于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一直都比较旺盛。一方面是因为营销人才的流动性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周期比较长,据大多数汽车销售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反应,一个新进的汽车营销人员从入职到熟悉基本知识,至少要三个月的时间,从熟悉到精通则需要9个月到2年不等,这还是基于员工本身思维活跃、勤劳肯干的基础上。从各企业的招聘情况来看,具有一定汽车专业知识、营销理论知识以及良好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比较受企业欢迎的。
我们走访了金华市规模较大的几十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进行了相应的人才需求状况调研,发现企业最看重的依然是员工的品质,包括忠诚、勤劳、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是对能力的需求,沟通协调能力是企业在选拔和提升营销人员时最看重的方面,其次是汽车专业知识和营销业务能力,最后,才是对学历的要求。在学历需求上,普遍以大专学历为主,也有企业表示,如果能力突出,可适当放宽学历的要求。
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个新现象是,企业希望自身的营销人员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操作互联网营销。据一些汽车4S店反应,现在有许多客户会在易车网、汽车之家以及品牌官网等主流的汽车网站上留下咨询信息,4S店相关人员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梳理、及时跟进,挖掘到不少的潜在客户。再通过电话营销、邀约来店、上门回访等方式,在这些潜在客户中促成了一定的成交。这些4S店对于汽车营销人才的要求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希望自身的营销人员不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要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善于操作互联网,始终站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前沿,形成具有个性的营销方式。
这样的汽车营销人才,仅仅依靠学校里的课堂教育,有条不紊的实践教育是很难培养出来的。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毕竟离市场一线仍有一定的距离。為了培养出适应当今企业所需要的汽车营销人才,需要选择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同时,在基于校企合作的理念上,对于人才培养路径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二、改革理论课程,推进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
汽车营销人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汽车营销人员是指从事汽车整车销售并提供相关销售服务的工作人员,而广义的汽车营销人员除了从事汽车销售的人员之外,还包括汽车配件销售人员、汽车保险销售人员、汽车服务接待人员以及客户服务人员。我院汽营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指广义的汽车营销人员。经我院专家与合作企业骨干人员的岗位群调查分析,明确了我院汽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领域,应当完成的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确立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能运用现代汽车结构、原理、性能与使用等相关知识,会汽车技术服务、汽车市场营销预测与策划、汽车市场分析,具备汽车营销及后服务管理能力,具有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备中高层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本专业毕业生既要熟练现代汽车尤其是轿车的结构、原理以及性能特点,又需要具备较扎实的营销专业知识,形成较强的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具有团队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具备创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基于此,我院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特别是重构理论课程体系,推进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
(1)根据企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大方向,引入电子商务实务课程,并将其设置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电子商务是现代商业发展大势所趋,汽车作为高端消费品,其购买的流程,涉及到的服务较为复杂,一般都需要消费者到店亲自进行试乘试驾,进行体验并充分对比后才会形成购买,汽车购买后的保险、上牌、交税等手续,又需要专业人员方能完成,这就和一般消费品不同。现代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图片展示、文字描述将商品的性能通过网络展示给潜在客户,消费者选中商品后在网上下单、支付,商家又经过物流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样一笔交易便形成了。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是通过商家的文字描述、图片展示而对商品进行了解的,商家要做的是尽可能准确地将商品信息传达给潜在消费者,消费者下单付款了,一般交易也完成了。与汽车的交易相比,销售过程中需要的服务和手续少了很多。因此,电子商务在汽车销售中的应用,远远不如一般消费品那样深入。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互联网+”模式的推广,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开始探索独特的适合汽车销售的电子商务模式。目前主要是浅层次的结合,即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进行营销推广,吸引并邀约客户来店体验,进而促进成交。在该专业引入电子商务的课程,正是基于企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形成电子商务理论基础,以便将来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的变化以及新的要求。
(2)扎实学生的汽车理论知识。在课程体系中安排了汽车文化、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技术、汽车底盘技术、汽车电气技术等课程,使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的汽车知识。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都安排了一定课时的实训,与合作企业共同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观摩、体验,甚至亲自动手操作,形成对汽车的完整认识。包括汽车品牌文化,不同车型的构造和特性等,为学生有效地认识和分析一款汽车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汽车营销人才的核心能力仍然在于营销技能的形成和提高。营销不同于销售。营销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往复的工作过程,包括市场调研、战略制定、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营销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不同于销售经验可以以一次次的实战中得到增加和提升,营销能力更需要有全局的观念,需要有对市场的感觉和把握。学生在走上汽车营销岗位后,一般的职业路径是销售顾问——销售顾问讲师——销售经理——销售总监——总经理,或者是在职场中打拼一段时间后自己进行创业,无论是哪种路径,都需要对市场有足够的把握,需要有全局观念,形成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如此一来,理论储备的重要性便显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少走一些弯路,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包含了汽车市场营销、汽车营销心理学、汽车营销策划、汽车配件市场营销等着重于培养学生基础营销能力的课程。
在专业理论课程的设计上,分别确定了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具体安排如图1所示。
图1理论课程设计构架
三、创新实训内容,推进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
为了培养面向企业需要、面向未来的汽车营销人才,汽营专业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定位于要求学生既要有丰富的汽车专业知识,深厚的营销理论知识,更需要把专业知识和营销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中,利用实训课程体系的设计,形成了学生经常走入企业的走出去模式。
学生实践能力包括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其中一般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社会上生存必须掌握的基本实践能力,主要有独立生活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对于汽营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有正确评价汽车的能力,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能力、客户开发的能力、沟通能力、汽车服务相关业务处理的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是指完成复杂任务和解决新问题所具备的实践能力。这三种类型的实践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核心是专业实践能力,主要解决职业适应问题。
在教育条件下,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经过从知识到一般技能再到熟练技能最后能够综合应用这样4个阶段(见图2)
图2
第一步是从知识到一般技能的转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影响,学生将获得的显性知识加以实际操作运用,巩固知识,获得某种技能和问题解决的策略。第二步是从一般技能到熟练技能的转化。学生将已获得的技能,经过多次实践,强化训练,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进行独立的实践训练,教师指导学生不断地修正错误,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风格。最后是从熟练技能到综合应用,学生能够应用技能来解决现实情境中复杂的、不良结构问题,这是在学生熟练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知识内化的迁移过程。
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的客观要求,我院在实训项目的安排上,由浅到深安排了课程实训、专项实训、岗前实训以及顶岗实训,确保学生每一学期都可以与企业进行一次深入的接触,对市场前沿有一定的感悟,一步步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形成。
在实训内容的设计上,我院汽营专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先后与金华南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金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汽车4S店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不定期地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借助企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技能教育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通过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任务,企业人员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项目等,实现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我院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依托地方企业的优势,得以把实训课程引入到企业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完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实训。初始实训课程有认识性实训,学生在企业里实训一周,对汽车行业形成感性认识。汽车专业知识的实训有汽车发动机实训、汽车底盘实训、汽车性能实训、汽车电气实训,学生在校内实训室中进行简单地操作,然后到企业参观,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跟着企业里的师父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并详细描述自己的实践情况形成实践报告。在此过程中,从新车观摩、新车清洗验车,到维护车辆的接待过程与维修过程的观摩、体验和实践,再到对车辆修理的参观和体验,使学生形成对汽车产品的整体认识,对于汽车的构造、性能、文化形成直观的体验。在完成了汽车专业知识的实训之后,开始进行营销实训,包括汽车商务礼仪实训、汽车推销与商务谈判实训,以及基于营销管理的5S管理实训,通过这些实训,将学生的汽车专业知识与营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汽车营销实践能力。
经过以上实训内容的实施,学生的实践能力已初步形成,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能,在实训体系中设计了岗前实训,这一实训安排是基于校企合作进行汽车营销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的特色。这一实训安排在第五学期的后12周,时间长、内容综合,学生完全进入企业进行锻炼,并完成相应的项目。經过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实训,学生对理论有所巩固提升,在技能上实现综合应用。
图3实训课程体系
四、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为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双师型教师是指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各种技师(工程师、会计师等)素质于一体的教师,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的示范者,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高素质、具有双重专业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要求,“双师素质”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近五年累计2年时间),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既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专业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主持(或主要参加)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汽车营销专业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师的培养上设计了包括教师入企业培训、教师企业挂职在内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
首先,汽车营销专业通过学院与合作企业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给每一位专业教师提供了进入企业一线学习锻炼的机会。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重在长效,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所采用的方式比较灵活,有参与企业培训会议、参与一线岗位的顶岗实践、做企业管理人员助理三种方式,安排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经常性地到企业培训。学习专业技能,感受企业文化,与各类客户接触,提高应对客户的技巧,体会汽车市场的风云变幻,进一步掌握各类汽车营销技能。使教师能够始终对生产经营一线的状况有所了解,对汽车行业有深入的体会,持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提升教师的实训教学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搞好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一,共同进行人才的培养提供契机。
经过培训,教师对自己所教授课程对应的岗位现状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当前市场的新现象、新变化,使教学的步伐能够跟上行业发展速度,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及早适应职业要求,今早与社会接轨,提高汽车营销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比教师入企业培训更深入的是教师挂职机制的建立。挂职期间,教师完全成为企业的员工,服从企业的管理与考核,学校与企业共同对教师进行过程管理。在挂职锻炼期间,教师需要做到真正深入企业、参与生产、参与管理,同时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每日撰写工作总结与工作体会,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做到工作与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教师应了解相应岗位的工作要求,学习行业里的新技术,接受汽车行业的新观念,同时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企业服务,真正让企业、学校双方都从中受益。
经过挂职锻炼的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形成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有更准确的了解,为准确定位汽车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规格提供有效建议,完成课程教学的改革。
经过企业的培训和一定时间的挂职锻炼,教师对于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任务,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用自身的实践经验现身说法,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实训中作为指导老师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真正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承担好校企合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营销人才的重任。
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培训,进企业挂职锻炼,学院制定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将教师入企业的情况作为教师认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之一,与教师的待遇挂钩,并进行考核评价,为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路径的设计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成长规律。在课程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为学生走向管理岗位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训设计上,考虑了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由分散到综合、由浅入深地进行实践能力的锻炼。而这些设计,又都建立在与企业深入沟通,相关教师在行业一线亲自体验的基础之上,因此,能够有效地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企业需要的汽车营销人才。
作者:武瑾
第3篇:区域汽车维修水平对汽车营销的作用
1.我国汽车维修服务的现状
近年来,根据国内学者以及专家对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等体系的研究发现,汽车售后服务的各个子行业具有一定的共性,尤其是汽车维修,高超的维修技术不仅可以为销售企业创造良好的口碑,更是汽车销售服务环节的一个缩影。尽管如此,可在汽车售后服务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笔者归纳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汽车销售环境方面
随着日渐扩大的汽车销售市场,由于相关的法制法规的不健全,一度造成市场环境恶劣,导致汽车销售及售后出现恶性竞争。
1.2汽车销售管理方面
就现阶段而言,汽车销售管理环节的薄弱主要体现在缺乏管理规范、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制度等问题较为严重。作为众多的汽车销售机构,对“服务”理解的意识不够深入,缺乏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销售管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对整个汽车销售服务链都造成一定损失。
1.3汽车销售服务体系方面
当前汽车在售后方面,缺乏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各个汽车经销商、4s店,售后服务机构等各自为政。这种混乱的管理场面导致效益差,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出面进行协调、从而创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社会化售后服务体系。
1.4汽车销售人才方面
实现良好管理效应人才是关键,现阶段,诸多汽车销售机构对服务型人才缺乏远见,而只注重技术人才的重视,从而导致企业面临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无从应对,以此出现诸多不良竞争。
2.维修水平对汽车销售的作用
近年来,根据对汽车消费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众多汽车销售过程中,通常消费者看重的只是汽车的功能,而更多在意的还是与汽车相关的售后服务,其中对汽车售后保养以及维修技术是消费者参考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维修水平是汽车销售环节必须考虑的重点因素,以高标准的服务质量以及售后维修保养服务来创造口碑,以此提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占有率。因此,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2.1高水平的维修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大动力
如今,为了促进大众对汽车的消费,汽车的使用功能也日渐多元化,许多新工艺、新技术不断的被开发应用,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瑕疵也是在所难免。再者由于汽车拥有量的普及,许多新手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出现摩擦是在所难免的,这时作为消费者,总想第一时间能够得到应急服务,以此希望尽快解决问题,尽可能不影响正常的工作或生活秩序。纵观这些因素,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就会综合考虑该品牌汽车的售后服务水准。在我国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销售市场中,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汽车售后服务的竞争不仅依靠口碑、品牌和价格的优势,高质量的维修技术是保障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的基础。因此,当汽车从生产环节投放到市场的那—刻,如何提高汽车维护、保养以及维修服务是制定汽车销售的重要举措,以此获取强大的市场占有额。
2.2高水平的维修是消费者获得优质服务的前提
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选择汽车品牌、销售机构以及就近購买等因素的考虑,不过就是为了一个便利,汽车使用过程中,维修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在一点消费者选择舍近求远,其反倒造成不方便。汽车作为较为高端的消费,维修过程中还会造成一定的费用支出,维修技术与否是直接导致汽车使用寿命的关键,上述因素都将给消费者的利益造成直接损失,因此消费者对汽车综合使用成本的考虑也是情理之中的。
2.3提高维修水平是汽车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
在人们生活质量日渐提高的今天,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汽车作为高科技产品,如同其他电器一样,在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对维修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水平的维修要做到24h面对不同客户的服务,其中也包括上门服务、处理应急维修、以及对客户进行维修保养小知识的科普,让客户真正感受到维修环节的各个附加服务,对客户进行售后服务信息的采集,吸取客户提出的珍贵建议,从而为提升服务水平作为借鉴。对客户进行集整车销售、零部件服务、售后维修服务以及信息反馈等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建立,在大多数区域的二、三线城市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整车销售量达不到规模经营。随着地区消费水平的提高,包括农村市场、城镇市场,潜在的消费需求正在增强;(2)维修水平落后,对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车辆的维修仍缺乏技术支持;(3)缺乏售后服务体系,相关的售后服务在偏远地区和城镇难以普及。
3.提高维修水平的途径
3.1汽车维修服务网点的设置
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工商管理部门对维修公司进行备案和收缴一定的信誉保证金,这对于网点有一定的约束力,如果网点出现问题,那么对于客户的索赔可以直接从保证金当中去扣除,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建立客户档案,定期对客户回访询问汽车使用情况。顾客购车对汽车经销商来说不是一次性的买卖交易,而是长期合作关系。
3.2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维修服务理念
作为汽车销售企业或4S店,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维修技术,同时还要更多地关注服务质量,不只是单纯的汽车维修或是零部件供应。如今随着汽车消费水准的日益提高,汽车的维修服务应从传统的观念加以改变,要延伸服务层次,向多元化服务方向去发展。比如汽车美容养护、售后上门服务、汽车保险理赔以及汽车会员俱乐部等多领域发展。新的售后维修服务理念会促进汽车的营销、积累忠实客户群体,推动相关服务的营销。通过拥有忠实的客户群体,才能在日益竞争的市场中立足,改变经营服务思维,以被动等到客户变为主动出击向忠实客户群体拓展服务及营销理念的方式转变,以此推进汽车售后维修服务的推广及发展。
作者:薛东红
第4篇: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关乎衣食住行方面的行业发展也随之加快。近年来,人民对于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促使我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迅速,这就催生了汽车方面的营销人才,但是纵观我国的汽车营销人才,大多为初高中文化,且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专业营销知识和能力基本不具备,汽车营销人才市场良莠不齐的局面导致我国的汽车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中职的汽车营销教育就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在不断创新和探索,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培养中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问题,有利于中职院校汽车营销教学以市场为基础,培养出市场经验更丰富,理论知识更扎实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一、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校企合作模式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多,汽车行业需要在各个方面都迅速发展才能跟上人们对汽车越来越多的要求,而根据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我国的汽车市场潜力巨大,而汽车技术等条件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也占据优势。因此,汽车市场的发展使得汽车营销能够发展良好,且不断要求其人才培养能够跟得上市场发展的要求。因此,只有校企合作,才能更加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校企合作模式是中职汽车营销教学创新发展的必然出路。中职教学是我国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而设立的专业教学,中职教学中的汽车营销专业也是为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设立的专业,这体现了中职教学与时俱进的特点,但是中职教学归根到底要更好地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中职教学中虽然有一定的实习安排,但是在对实践有较高要求的汽车营销教学来说,校企合作模式,才是中职汽车营销教学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血液。
二、中职汽车营销教学存在的问题
1、汽车营销教学跟不上汽车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中职院校在我国是培养和输出专业性极强和实践能力极高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其所输出和培养的人才出了校门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因此,毕业生一旦毕业,就需要具备专业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中职院校的教育必须与社会市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然而,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和中职院校的教学情况,在汽车营销教学方面,学校教育和市场需求的结合尚未达到无缝连接,衔接程度远远不够。中职院校的学校在学习汽车营销知识时,在基础知识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失。同时,由于我国的中职院校的学生基本上成绩不理想,在学習自主性和自觉性方面都达不到要求,如果中职院校汽车营销方面的教师在教学方面稍微放松一点,或者在教学中不讲求教学方式方法,而没有将市场营销和社会的实践相结合,就很难在中职院校的汽车营销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实质性进展[2]。
在中职院校的汽车营销教学中,存在着老师对汽车营销只是在营销行为和营销技术进行了模式的讲解,而没有将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从而使得汽车营销教学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产生较大的距离。
2、中职汽车营销尚未对营销界定清楚。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面向社会和专业性的行业的,这就要求其必须对市场和相关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义。然而,结合当前我国中职院校汽车营销的教学情况,中职院校对汽车营销的概念和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汽车营销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一辆车卖给客户的活动,它也是需要将各个方面的综合知识和销售技巧巧妙结合的复杂性活动。而根据市场调查的数据显示,现行市场上有百分之八十五的销售只是将汽车营销当做是卖车,而在真正的营销和服务方面的重视程度则显得不足。很多汽车销售都没有接受过系统且专业的培训,尤其是客户在对汽车的售后和维护等专业方面知识的问题,他们往往不能够及时给予解答。这就是中职院校在汽车营销方面对营销的定义没有解释清楚且在教学中定位不明确,使得中职院校的汽车营销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三、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重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培养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方面,只有将学校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将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而校企合作的模式则是当前汽车营销教学方面的最好的米模式,能够达成互利共赢的机制。中职院校在汽车营销教学方面应用校企合作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输出在理论和技术方面能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通过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才能充分了解汽车市场,了解汽车市场对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从而能够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2、提高中职院校中的汽车营销教学质量。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中,中职院校不仅要充分利用汽车企业来合作制定出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更应该合理和科学,从而将中职院校中的汽车营销教学与市场发展的趋势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让中职院校中的教学能够充分满足汽车企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例如,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中职院校可以在基础的理论课程中加入一些汽车营销的教学软件,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汽车营销中的工作要求,从而使得中职院校中的汽车营销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提高[3]。
作者:杨雪松
第5篇:小议中职汽车营销专业课程设置
随着汽车产业的深入发展,汽车销售越来越火爆,行业对汽车销售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营销课程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全面掌握汽车技术服务于营销的基本理论和营销技巧,培养学生应用营销学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汽车营销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汽车市场营销、策划和汽车销售等岗位。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教学资源和条件的制约,汽车营销课程一直采取比较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潜力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使学生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以适应当前汽车销售行业的需求。
1.中职汽车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1.1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掌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使用技术、汽车电气、检测诊断、企业管理及现代市场营销和国内外贸易等专业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汽车运用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能从事现代汽车及配件的营销、维修接待、售后服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等。
1.2主干课程。汽车构造、汽车文化、汽车电气设备、汽车性能与试验、市场营销学、汽车技术服务、汽车维修接待、公共关系学、谈判与推销技巧、汽车专业英语等。
1.3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销售、汽车维修企业,从事市场策划、营销、业务接待、汽车贸易、旧机动车交易、汽车信息和技术服务、汽车租赁、汽车查勘定损等方面的工作
1.4职业领域。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就业方向。①在汽车制造或汽车贸易行业(如4S店)中从事汽车的营销工作;②在汽车制造或维修企业中从事汽车配件的销售与管理工作;③保险机构或汽车维修企业中从事汽车保险咨询及定损核赔工作;④在金融机构中从事汽车信贷工作。
2.中职汽车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形式与方法不够多样化,课堂缺乏互动。汽车营销目前在中职类学校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式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授课形式下,教师旨在讲完课程的相应的知识点,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听课状态,有时教师为了完成理论授课目标,容易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学生整体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略显不足,互動性不多,这样容易导致教与学相分离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预期教学效果很难达到。
2.2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不足。汽车营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但目前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当前汽车营销课程授课过程仍以理论教学唱主角,且缺乏具有汽车销售与服务相关企业实战经验的教师;同时缺乏相应的实践基地,有部分学校虽有实践基地,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展开教学实施,此外,相应的汽车营销实训室的利用率也不高。总之,实训实践环节的匮乏,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无法很好地掌握,容易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无所用。
2.3与高职汽车营销专业课程设置雷同。目前中职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与高职汽车营销课程目标没什么区别,甚至有采用高职教材实施教学,这样就出现了中职期间就把高职的内容学完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升入高职的学生就出现的重复学习的问题。相对中职教材来说高职的教材更难,学生学起来困难、教师教起来吃力的现状,最后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局面。
2.4师资力量薄弱。目前的课程设置,不是以专业的角度来设置,而是更多以目前的师资角度来设置,师资队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4.1专业课教师总体数量偏少,目前许多汽车营销专业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本身数量就不多,以正常的,每年级2个班,两个年级4个班,按照60%的专业课比例,每个班18节专业课,4个班72节,课务量普遍较重。
2.4.2教师专业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汽车营销这个专业实践性非常强,专业知识更新非常快,有些专业课(如:二手车、品牌营销等)的开设,教师上起来非常吃力,专业课教师目前的知识水平如果再不提升将很难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3.解决中职汽车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3.1缩减专业课程,合理调整教学要求。目前中职汽车营销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参照了高职汽车的课程设置,所用的教材也是高职高专的教材,这本身就不合理,高职专业课是按照五个学期来安排,而中职学生在校只有四个学期,再加上中职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有限,因此要适当缩减专业课程,一些专业核心课可以延长教学时间(如一门课原本一个学期6节课延长到一学年每学期4节课)。
此外在教材征订方面一定要选择适合中职生的中职系列教材,如果有条件专业课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校本教材,总之要让课程和教材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3.2提高实训课的比例。提高实训课的比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提高实训课比例笔者觉得要好做一下几方面:
①至少增加实训室,目前汽车营销实训室不够,如果提升实训课比例,实训室显然是不够的。
②在师资没有到位前考虑大班实训课,也就是说上实训课不进行分班教学以节省教学资源,当然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3.3优化专业课教师师资结构。目前中职汽车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最大的障碍就是师资,很多专业课难以开展或者无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师资力量跟不上,如果能解决师资的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环节课程设置的问题。优化师资结构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学校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教师珍惜培训机会。外出培训可以说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一个重要的途径,每年学校外出培训的教师次数不少,但是外派培训的结构分配还是不均衡,笔者个人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外出培训力度而且更要倾向于一线的教师。作为教师也要珍惜自己外出培训的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②引进优秀教师,提升专业队伍的整体实力。
现有的专业师资已经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如果我们的专业想做大做强进一步的发展势必要对外引进优秀教师(可以是优秀大学毕业生也可是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充实我们的专业队伍,引进师资不仅能解决专业课课程紧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壮大专业队伍。
3.4引入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师的主导施教和学生的主体认识相辅相成的課堂活动过程,即"教"和"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性活动。在汽车营销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下面以项目教学法在汽车营销教学过程中的"初次接待顾客"为例,描述其实施的主要过程。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对4S店里的初步接待工作过程作如下安排:确定项目任务-计划-小组决策-执行-检查-效果评估。确定任项目任务:教师根据汽车4S店销售人员的实际工作设计出教学情境,并下发任务给各小组。草拟计划:学生根据给定的任务情境、工具、资源条件等利用头脑风暴法总结出完成任务的2-3种方法。做出决策:计划的方案有多种但真正付诸于实施的方案仅有一种,组长应选择出一个最佳方案,这个决策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执行:根据最佳解决方案各组自主开展工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会与计划有些偏差,关键在于对于发现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并适时进行调整。检查:整个检查步骤主要由教师来完成,与以上完成的四步骤同时进行,教师来回巡视并予以指导,确保每一组均按项目的进程进行。项目评估:可采用立体交叉式评估网络,主要由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在教师点评的环节需联系汽车销售顾问的实际工作内容对项目结果进行多方位评价,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与提高的过程。
总之,我们做的一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课程更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
作者:林英
第6篇:汽车营销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践性教学已逐渐成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教学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而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汽车营销专业已从营销领域逐步分流出来,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色,其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配套资料也将会日趋完善。
一、汽车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兴起和快速发展,汽车销售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多数高职院校开设了汽车营销专业,并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开展了与之对应的实践性教学。
1、培养上岗操作基本技能
高职教育主要强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汽车营销实践性教学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更直观地熟悉汽车构造、营销业务流程、各车型的报价组成和销售服务规则,并积极了解相应的实时政策、法规、制度,掌握顾客的消费心理,善于与顾客交流沟通。通过这些操作技能的培养,使专业学生得到系统地训练,将来投身于专业工作时能及早适应,并进一步扩展和强化,最终达到掌握操作技能和形成初步经验的目的。
2、增强理论应用于实际能力
通过一定的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上岗操作,加以应用,不断地接触认识并理解工作中事物的实际性、动态性、多样性和综合性,扩展自身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掌控,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积累经验。
3、提升专业综合素质水平
实践性教学在培养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实践性教学能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仿真实践,树立自身责任感,培养其认真负责、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同时也通过专业实践进一步深入了解专业、学习专业、热爱专业,养成忠于职守、维护社会公德、法制纪律的公共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汽车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有欠完善
目前的汽车营销专业虽在积极蓬勃地发展,但毕竟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专业,建立时间较短,仍处于摸索阶段,且中国的汽车营销市场与世界相比又具有自身的特色,所以其实践教学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体系的欠系统性、模式的欠科学性、环节的欠连贯性、内容的欠完整性等。
2、实践教学条件有欠成熟
汽车营销实践教学中主要是以汽车为对象,让学生通过实训能够完整完成汽车的营销流程。虽然大多数学校开设了相应的校内实训场地,但由于资金、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其实践教学环境和资源配置仍较为紧张,有些学校即便和校外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也只是个形式未必落到了实处。
3、实践教学师资有欠提高
高职院校普遍要求教师既要具备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即双师型人才。但严格来讲,大部分教师往往缺少实际的下企业工作经验,加之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之有效的交流体系并没有真正形成和落实,也导致教师不能很好通过此途径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水平。而学校自身实践条件也有限,整体师资实力有待提高。
三、提高汽车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依托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因此,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首先应建立完整健全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并根据人才目标培养方案,确立适合自身专业特点的整体项目和各个具体项目的实践教学目标。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度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一一入手,逐步形成课程设计、项目教学、实训实践、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技能大赛和社会实践等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执行依赖于管理制度,所以汽车营销专业应与之配套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减少相关问题的发生。做好课程设计管理办法、项目教学管理办法、毕业设计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技能大赛管理办法、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实训室管理制度等,让科学健全、系统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实践教学更好地发展。
2、成熟实践教学条件
目前,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普遍都开设有校内实训基地,这也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所,学生在这里可以进行相应的实训操作,培养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所以,校方还应主动与企业合作,开辟校外实习基地,建立起产学研合作深层次关系。充分利用企业经营场地、发挥设备作用,营造真实职场,锻炼专业技能,养成职业素养。也让学生们在真实的环境中的适应人际关系,树立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理念。
3、增强实践教学师资力量
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既要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要能进行专业操作,即常说的双师型教师。为此,高职院校院汽车营销专业可制定专业教师培养计划,建立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要求和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生产和技术开发,下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践,从事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提升专业技能,丰富实际经验。同时做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可聘汽车营销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兼课,引进行业专家和企业的管理者加盟专业教学、科研和营销队伍,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此外,还应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以老带新,形成实践教学团队合作长效机制,为教学团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保障。
4、提高实践教学教材质量
在专业教材的选择和征订上,校方应把好质量关,切勿滥竽充数。好的实践教材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也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汽车营销实践教材应在内容上充分体现技能训练的技术含量,运用技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如若没有合适的实践教材,学校和教师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自编教材,突出实践教学的目的,丰富教学知识内容。教材编制时可采用具体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的学习,每章节可安排好学习实践目的,明确学习内容和标准,然后准确、具体的描述实践内容和步骤,并配置相应的时间标准,提示重点与难点。当然,整个教材的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激发实践教学学生主动性
实践教学中往往学生主动性不强,且学生多教师少,很多时候是被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安排来进行学习,部分学生的自学性也不高,这也导致了实践效果不理想。汽车营销实践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前面所提供的一些列条件,制造仿真環境或如实际环境,从岗位竞争、角色担任、工作执行等多角度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要积极发挥指导老师的导向作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重要性,自觉主动地讨论、参与、完成学习任务。但要做好这些工作,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还应多方面尝试。如可以对学生多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制定严格的奖惩考核制度,建立团队合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开展比赛竞争自评互评等,定期反馈信息等,这些过程应注意方法手段,不同的学生对象也应适当灵活对待。
汽车营销实践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认清形势,采取有效措施,在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下,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管好实践教学过程,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
作者:胡喻
第7篇: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建构主义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他认为:“人是认知的主体,当人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会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当建构活动离开了主体的能动性时,就不可能使自己的认识得到真正的发展。”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同时也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因此,体验式教学模式正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通过让学生在亲历与体验过程中充分感知、感悟、构建其知识结构,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整个学习之中,使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紧密结合,达到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在高职汽车营销实务教学中,其传统教学模式多是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更多地侧重知识、理论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主观认知与构建,进而造成很多学生只会“死学”而不会“活用”,甚至其营销方法还会脱离工作实际。因此,本文对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高职汽车营销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思想
汽车营销课程中涵盖了市场环境分析、市场调研、消费者分析以及战略制定等内容,其知识内容涉及范围广,各节点之间的知识联系紧密。因此,在设计、应用体验式教学时,教师应培养学生能够同时将各环节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并能设计、拟定汽车营销的决策,真正解决汽车营销的盈利问题。在汽车营销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创设一个“环境”,即经济、行业周期以及企业资源环境,让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情境体验;其次,要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习的营销学基础知识进行市场调研、战略制定、渠道决策、定价决策等;第三,指导学生对上述的“营销”“经营”结果进行客观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并形成一种经验,最终达到提升自身对汽车营销知识的认知与构建的目的,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的实践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一)明确教学目的
教师在汽车营销课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时,必须要结合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即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基本的汽车销售理论、方法、技巧以及在汽车售后服务中的服务技巧,并熟练汽车保险的办理与理赔等,同时,学生还需具备在营销中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具体实施过程
1.岗位具体化。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时,应结合班级学生以及职业岗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组织、帮助学生进行组内成员的分工(如接待岗、销售岗、客服岗等),并指导组内成员通过合作完成汽车销售的全过程。
2.创设营销情境。教师可以收集不同汽车品牌(如进口品牌、合资品牌、国产品牌)以及消费者信息等基本营销要素,并要求各体验营销小组对教师提供的零散营销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以此来进一步完善教师所创设的各种营销情境。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完善各个营销环节之间的衔接,进而确保营销情境过程的实施。
3.组织学生调研。教师可以联系相关汽车4S店或实训基地,带领各小组学生现场参观、了解不同品牌汽车的具体营销过程,让各小组成员进一步明确其所在岗位的职责,并为完成体验式营销奠定基础。
4.营销结果展示。教师在各小组完成体验式情境营销之后,还要指导各小组对其体验营销结果做出书面分析与自我评价,并对学生的分析与自我评价提出修改意见,使之更趋完善,这对提高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5.总结与归纳。教师要对每个小组及组内成员进行过程式的考核评价,让每个小组及组内成员均能了解自身在整个体验式营销环节中的表现。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小组以及自身的表现进行客观的总结性评价,进而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体验式营销过程中的不足,以便吸取、借鉴他人所长,进一步提高个人的营销素养。
三、汽车营销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时的注意事项
(一)情境创设须符合实际岗位需求
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时,所创设的情境必须符合汽车营销企业的实际,还要充分体现营销专业的职业特点,切不可采用虚假或想象的情境进行教学和实践,避免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时,应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使之能够在具体的营销实践中,不断地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各类营销体验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营销知识与经验,进而提升实践能力。
作者:刘建伟
热门论文
- 汽车营销教学改革应用实践思考作用研究(共7篇)
- 高校教育管理变革应用对策实践思考研究论文(共7篇)
- 药事管理工作改革策略应用研究与实践论文(共7篇)
- 逻辑学教学改革应用实践研究论文(共3篇)
-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应用实践思考论文(共4篇)
- 汽车营销论文 篇7
- 初中地理教学实践策略应用思考论文(共7篇)
- 汽车维修教学改革发展问题对策应用实践论文(共4篇)
- 土壤学教学改革实践应用探究论文(共5篇)
- 医药市场营销教学方法应用改革研究论文(共5篇)
- MBA教育改革定位思考研究论文(共7篇)
- 语用学教学改革作用启示探索论文(共7篇)
- 逻辑学应用改革思考研究本科论文(共6篇)
- 应用心理学教学改革实践思考及发展现状论文(共6篇)
- 音乐教育发展传承实践应用研究论文(共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