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如何提高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发布时间:2015-07-10 09:35
摘要:本文对我国电力企业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员工培训 积极性 对策
  
  一、影响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的因素
  员工培训是电力企业提高工作效益,增强员工素质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电力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效果来看,仍然存在着部分员工不愿参加培训的现象。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员工自身意识层面的问题。表现在部分员工缺乏长远意识和岗位竞争意识。电力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再加上其员工的工作岗位的相对稳定性,使得电力企业的员工还没有认识到企业为他们提供的培训其实是一种福利,可以为他们自身的进步带来很多好处,反而误认为这种培训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把培训当作任务来完成或者选择放弃。
  2.培训效果方面的问题。目前有一些电力企业的培训实际上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有的电力企业开展的培训活动趣味性不强,无法吸引到员工的积极性;另外,有些培训项目在其针对性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导致部分员工觉得培训对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工作效率没有多大实际用处。
  3.培训时间安排上的问题。就目前的电力企业培训情况来看,某些电力企业把培训时间安排在下班休息时间或周末等,占用了员工的闲暇休息时间,加上平时工作的繁忙,然后又有培训占领了休息时间,导致一些员工不愿意参加培训。
  二、提高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的对策
  1.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要求电力企业在企业内部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终身受教”的观念,努力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努力培养企业的学习型人才、创新型人才。wWW.133229 .cOM只有在员工的思想上进行了疏导,才能把员工参加培训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让员工从根本上接受培训,积极参与培训。
  2.企业领导积极倡导培训,重视培训活动。电力企业的领导是企业活动的组织者和带领者,因此领导要深刻认识到培训对员工的作用和对企业的意义。同时,也要做好培训的积极参与者,与员工一起参与培训,增强员工培训的精神支持,同时加大对培训的投入。
  3.建立健全内部岗位的竞争机制。由于电力企业相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其内部的竞争力较小,因此,在电力企业内部建立岗位竞争机制,对员工产生了一种外在的压力,促使他们不断的参与培训,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以避免在岗位竞争中被淘汰。
  4.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开展培训。要提高员工参与企业培训的积极性,就必须使电力企业培训对员工产生切实有利的效果。让员工在培训中看到实际的效果,也让员工发自内心地认为培训是他们增强工作能力的有力手段,而不是一个浪费时间且没有任何作用的形式。
  5.坚持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有部分员工不愿参加企业的培训,主要是因为培训耽误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平时的工作就已经很沉重繁忙了,再加上休息时间用来培训,对员工来说,不堪重负。因此,电力企业管理者在安排培训时间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尽量不要把培训时间安排在休息时段,在保证员工适当休息的前提下,再进行培训,这样,员工才更容易接受。
  6.提高培训产品的吸引力。针对员工实际需要,提供优化培训项目,提高培训产品的吸引力。目前,有部分电力企业的培训活动,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在对于培训产品的选择上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造成了一些培训内容与员工切实的需要不相符的现象。这样不仅浪费了员工大量的时间,也浪费了企业在培训上面的开支,增加了企业的运作成本。因此,电力企业在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产品的时候,一定要经过不断地思考和调整,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培训主题,培训的侧重点是什么,多与员工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根据员工的需要来进行安排,员工需要什么,企业就提供什么样的培训。
  7.建立一个有效的培训体系。提高企业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要求电力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培训体系。它包括培训的分析与评估、培训机构的选择、培训方式的选择、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实施细节以及培训后的评估等。在员工参加培训之前,要按照既定的程序来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经过不断的评估,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以最好的培训服务于员工。在培训结束之后,电力企业还要有相应的培训绩效评估,对培训结果做一个总结和分析,作为以后培训改进的依据,不断地完善和进步。


  提高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是目前电力企业在员工培训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同时也是最紧迫的问题。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培训的作用,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改进员工培训方法。只有这样,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才能实现企业赢利和员工进步共赢。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原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徐文进.如何激发员工参加企业培训的积极性[j].现代管理科学,2004(3):88-89

上一篇:员工福利的发展趋势分析

下一篇:试论高职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