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贫困地区高职院校 双师型 教师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13 09:56
论文关键词:贫困地区;“双师型”教师;高职教育;管理
  论文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本文讨论了贫困地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管理问题。
  
  我们河池职业学院是位于广西贫困地区——河池市的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对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在“双师型”教师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基本没有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院的发展,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相对就更加滞后了,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我们贫困地区的高职院校开展“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制定比较完善的“双师型”教师的管理体系来谈谈本人的体会。
  
  1 政府的管理
  
  我们贫困地区的高职院校开展“双师型”教师的管理,首先要从政府开始,从源头抓起。
  1.1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帮扶。一是各级政府应该重视贫困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二是充分发挥综合大学、工科院校的人力和物力优势,为贫困地区定向培养“双师型”教师。
  1.2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标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任职资格缺乏具体、严密、细致的规定,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严重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3推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制度。一是推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制度。二是实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认可制度。
  1.4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训。www.133229 .cOm加快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是尽快建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师资培训体系。
  1.5提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待遇。为了缩小职业声望与收入的差距,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切实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
  
  2 学校的管理
  
  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的基地,院校的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是学校上水平、上台阶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院校发展的根本保障。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1加强专业分析和教师分析,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避免盲目性,必须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教师实际,确定培养教师的数量和类型,制定好“双师型”教师发展的长远规划。
  2.2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双师型”教师。职业院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专业教师培训,充分利用联办企业提供的场所和有利条件,推行“轮岗制”,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接受企业训练,了解企业、行业信息,增强行业、职业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到相应的大学培训学习,提高其综合素质,帮助其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对较为成熟的“双师型”教师,为其提供条件,推荐其参加全国、省、市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和教材、教参、教学大纲的编写,参加行业、企业培训及职业技术等级鉴定等工作,组织出去考察,到行业指导产品开发推广活动,把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促使其成长为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标兵,并协助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
  2.3建立健全激励制度,提高专业教师参与培训的自觉性。专业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把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培养教师的自觉行为,还需要一个过程,学校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2.4从企业调入高学历的技能型人才,走校企合作的道路。现在许多中小型企业由于行业竞争,生产不景气,经济效益差,而在这些企业当中有一些工程技术人员,愿意到职业院校从事职业教育工作,他们既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而且比较熟悉企业、行业的情况,如果能够培训进修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就是一个合格的“双师型”教师了。


  2.5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交流,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开拓教师的眼界。贫困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师跟外界的联系比较少,获取先进经验、先进技术的渠道不多,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校际间交流与合作,让贫困地区的教师到发达地区办学条件较好、办学水平较高的职业院校参观学习,学习这些院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严谨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的科研态度,开拓教师的眼界。
  总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是我们贫困地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生长的土壤、壮大的基础,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证,没有配套的管理措施,任何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精彩设想都是空中楼阁、水中明月,随时都会随风而逝。
  
  参考文献:
  [1]顾晓叶.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上一篇:对人力资源激励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及设想

下一篇:旅游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