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CS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是认识主体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教学方法则是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手段、途径或活动方式。而作为传递和掌握人类科学文明知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惟有融“教、学、做”为一体,才能强化学生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工作改革实践中,探索出KPCS教学方法,以期顺应这一改革发展的趋势。
—、K:知识与理解
大学教师首要的职责是向学生传递人类文明和先进的文化知识成果,“传道、授业、解惑”是对教师角色的经典概括。教师以知识传递为基础,组织指导学生完成学业活动,将“储存文化”转化为“活文化”。在此,教与学是一种传承关系,从而使教学具有传习性。这种教育传习是人类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前提,它是社会分工细化的必然结果,从而产生教育的规模“生产”劳动力。因此,我们在实施物流专业教学工作时,首先注重对未来人才基本物流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师应遵循描述情景一叙述事实一解释概念一论证原理一阐明规律的教学流程,以使学生通过感知、理解来实现新知识的掌握,其关键是理解,能动的将他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例如,我们在讲授现代“物流”的思维意识时,通过引入经济领域中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理论,将教学导入社会化大生产过程的四大环节,叙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循环回路,向学生表明物流在四大流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推出物流的标准概念;接着从物流的一般构成切入分解,论证其六大功能要素和运作原理,阐明现代物流的思维意识是系统性和整合性,从而把握现代物流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完成现代物流知识体系的基本架构,自觉地去认识社会实践与知识理论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以实证分析展开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教学的过程来看,理解是知识传递和注入的关键,这也是“Knowledge”第二层含义,它取决于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理解去促进学生的理解,前者是途径、后者是目的。理解教学通常是运用虚拟、目标、情景、案例等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体验现实环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范式与知识讲授方式结合在一起,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更具有计对性、实效性和扩展性。我们认为,在以知识传递和理解体验的教学范式中,应遵循理论知识的结构和顺序,并按照教学规律作局部调整,采用渐进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促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架构的形成具有合理的逻辑性,从而使教学从传统的“传授一接受”走向“阐释一理解一建构”知识。
二、P:练习与实训
加强职业技能实训,是高职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重点。我们在物流专业教学中,将职业技能引入到教学环节,有利于理论课程与能力实践相结合。它是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知识,形成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基本途径,是现代高职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这一实践教学环节中,肩负着将“活文化”转化为“技能文化”的任务。在此,教与学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关系,具有实践性,其教学方式有场景模拟法、演练法、仿真法、顶岗实习法等。我们认为,实践教学就是要将高职教育办成“准企业”运作,即工学合一。实训教学工作应按照单元演练——集成模拟——综合训练——素质养成进行构思和安排。具体讲:——是单元演练,以培养学生的单项能力为目的,通过单元演练使学生对生产过程或服务活动的具体环节形成明确的认知,有目的地强化生产或服务活动中的某一个(项)或几个方面的技能培养;二是集成模拟,以培养学生的项目综合能力为目标,是在单项学习和演练技能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环境模拟和项目仿真等,形成在校内安排具有情景融合的实训模拟项目,为学生提供项目实训的虚拟学习场景;三是综合训练,是在前两项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地参与完整的工作(工程)项目训练,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进行顶岗实训实习,提高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衔接、职业技能与工作实践结合的能力;四是素质养成,是特指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主要涉及未来人才在职业规范、爱岗敬业、交际礼仪、语言艺术、心理品质等方面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完成职业行为规范的建构,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合格劳动者。
三、C:交流与沟通
交流与沟通教学是一种双向性的教学方法,它是在上述二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展开的治学教学,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其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地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入者、策划者和执行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应注重向学生介绍前沿性和前瞻性知识,以及科技发展的新动态和新技能,开拓专业视野,完善职业知识结构,使学生成为“治学”的学习主体。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应将“技能文化”转化为“团队文化”。在此,教与学是一种治学的导向关系,赋予其沟通性,其教学方式主要有情景演练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演讲法等。
交流与沟通主要有师生双向交流、学生之间自主交流、教师工作交流等三种形式。具体来讲:
一是在师生双向交流中,应将课程的教学过程设置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之中,教师只针对事物或现象作一定的阐释而不作任何价值判断,由学生自主地去理解和领会。如我们规定,教师在每次教学工作的实施中,必须进行相应的互动教学,与学生适时交互沟通,以落实“教”的目的。这种教与学的双边互动,使其成为以教促学的“对称性”教学活动。
二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作为独立性的技能学习者,客观需要将结构化知识和过程化工作进行无缝“链接”。而过程化知识是合作性工作的总结与归纳,强调团队式活动与群体组合,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应发挥学习主体之间的合作性交流。基于此点,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是KPCS法实施的有效形式。学生通过课堂交流、小组讨论、网络交互、项目研讨等方式进行合作性互动学习,其学习效果更加显着,它促使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个性诸方面得到健康发展。例如,我们在《采购物流管理实务》教学中,增设了“采购沟通与礼仪”教学模块,采用场景模拟、仪表仪容展示、演讲辩论等互动式交流,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又训练了学生的个人形象气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式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独立性教学活动。
三是在KPCS法中,教师之间的研究性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制度性的听课评教、教研议教、专题论教等活动,构建合力式教学工作团队以保证KPCS法的有效实施。教师之间就教学工作的交流与沟通,更有利于专业队伍的建设、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界面的连接、新课程模块的开发、实习实训的研究等。例如,我们在规划物流专业各课程教学内容上,注重教师间的交流沟通,合理界定各专业课程的知识点,避免同一知识点的重复教学,正确处理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使专业课程结构更趋合理。这种教与教的交流互动,更能进一步地提高教与学、学与学的教学效果,它是“教”在更高层面上的研究性成果。例如,2009年我校在湖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物流专业)大赛中,派出有2名教师带队的参赛代表队,师生同台竞技,3人获得一等奖、7人获得二等奖,还被大赛组委会授予组织优秀奖,检验了我们物流教学工作的效果。
可见,运用交流与沟通的KPCS教学法,就是将传习性教学、独立性学习、研究性教研合为一体,以对话为基础进行沟通式学习,在个体与自身、个体与个体与群体的互动环境中完成教学过程。
四、S:思考与推测
“思能解惑”,思考与推测是在上述三种教学方式实施后的一种反思性教学,具有知识迁移功能,它是以理解、经验、总结、表达为基础的“感悟”。我们通过教与学的反思,更能理性地认识知识与技能,进行新一轮的知识与技能的转化,这是一种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实现学习主体知识结构化的自我构建。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应完成“技能文化”向“知识文化”的回归,这一回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回归,而是一种高技能在文化层面上的升华。在此,教与学是一种递进关系,具有研究性。它是学生自觉运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去诠释他们在社会层面上的自我知识技能架构的形成过程。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的学习主体。例如,我们设置了物流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有低碳经济与现代物流、冷链物流的原理与实务、超市生鲜物流实务、连锁经营的形式与运作、招投标采购实务等课程,使本专业学习更具有前瞻性和应用性,拓展了物流知识范围、开阔了学生学习视野、完善了专业知识架构;再如,我们抽调骨干教师组建快递项目学习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速递快运物流学习,研究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快递物流的发展趋势; 我们特别注重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鼓励学生对前沿性知识的探索和研究,倡导学生提问质疑、思考分析、见解设想、推测创新。可见,思考与推测是KPCS法中的教退其次、学居主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有情景刺激法、项目推进法、范例分析法、目标学习法、小组合作法等。
总之,我们倡导的KPCS法是一种一体化的整合教学方法,合理地吸收了现代和后现代教学理念。它是以知识与理解作为先导的一种教学范式,依靠练习与实训为保证的教学实践,提供交流与沟通互动的教学平台,倡导思考与推测的教学理念,开展传习性、实践性、沟通性和研究性的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由“求知一阐释一理解一交流一建构”进行知识与技能构筑的教学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螺旋上升过程,顺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
梁长明(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武汉40002 3)
上一篇:物流管理教学人才培养
下一篇:物流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