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作为高等本科教育的有效补充,到2014年,我国共有独立学院283所。各独立学院在经过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张之后,内涵的提升已成为其发展取向。要提高办学质量,关键要构建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科学确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彰显独立学院办学特色以及增强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各地工业和服务经济的大力发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受到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物流管理专业纳人了第一类学科分类。作为新兴的学科,开设时间相对较短,独立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时间则更短。如何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是目前开设物流教育的各院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物流专业人才巳被列为十二类紧缺人才之一。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能物流专业人才,成为我国物流教育的当务之急。
岗位需求状况。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亟待提髙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物流企业对中高级物流管理人员和物流客户服务人员需求较为旺盛。
学历及能力要求状况。从文凭看,物流企业对本科生的需求大约占到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三分之一。从能力方面看,物流企业希望找到既懂理论又懂实践,即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人,要求他们不仅能够在全局上驾驭物流,还具备实际的物流经营与物流设备操作能力。通过对本院物流管理专业11级毕业生的调查得知,物流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比较重视应聘者的专业成绩、专业技职业资格要求状况。物流企业要求部分岗位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此举除了满足国家要求的持证上岗以外,还可以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检验毕业生对从事物流管理专业技术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考査其是否达到了从事相应技术工作的资格要求。目前,物流企业以物流师、报关员、单证员等职业资格要求居多。
二、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不准
独立学院一般是依托母体学校吸收社会力量办学,在这种体制下其生源质量和办学条件往往不及普通本科高校,但多数独立学院还是简单移植或照搬母体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人才,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独立学院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理论能力比不过二本的学生,实践能力又比不过高职学生,既无科研方面的优势,又无实践技能优势,降低了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吻合社会实际人才需求,导致培养目标“高大上”而没有针对性。学生完成四年学业后感觉学了很多,但什么都不精。而物流企业需要的是能快速上手的专业技能人才,尤其是能从事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国际物流事务的人才。所以现在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虽然容易找到工作,但大多数都是从基层的岗位干起。
(三)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或有心无力
在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下,大多数院校都将重点放在了理论教学环节,而对实践教学的投入相对较少,实践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特别是独立学院,即使院领导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但由于受投资的限制,导致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比较少,实践设备和设施甚少,实践教学可能流于形式,甚至停留在教学计划上。这种教学模式是难以培养出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并且能够从事物流系统规划和运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三、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教育部2014年出台了高校改革调整方向,计划在全国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将600多所转型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就包括全部的独立学院。
(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2003年4月教育部)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专业。”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的确立上,要明确人才服务行业和地区,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地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输出人才,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较强实际操作能力,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如南昌商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基础扎实、身心健康、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经修订,最终确定为:素质上要求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知识上要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我国现有的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掌握物流运输、仓储、配送、采购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信息系统软件操作等物流应用知识;技能上要求具有数据收集、处理及统计分析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操作、公文写作技能,掌握人际沟通技能和管理决策技能;能力上要求具有物流市场调研分析能力与物流设备运用操作能力。
(二)重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大类: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根据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可按模块分设,如企业及流通物流模块、外贸物流模块等,而任选课一般有8个学分的要求。
(三)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体系
实践体系设置应考虑人才成长规律,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系统可分为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实践能力培养要坚持一、二、三课堂结合。将校内的课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的课外科技及文化素质教育等活动以及校外的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组成三个课堂相互关联、整体优化的完整而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构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验室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软硬件岗位能力实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如本院采用的带研究项目实习方式:大一学生基础实习,大二学生方向实习,大三学生专业实习,大四学生毕业实习。学生在实施项目中参加了实践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评估结果。在实践项目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实践知识,也锻炼了学生沟通、协调、合作、创新、解决问题等能力,并使得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效地结合起来。
(四)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多证教育”体系
我国推行的“职业资格”准人制度,是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础。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应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并行,学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修养,而职业资格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现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考取的职业证书有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报关员资格认证、驾驶证等。学生对资格证的重视程度不一(如图3),如本院物流管理专业11级毕业生,有80.5%的同学取得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职业生活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树立明确的目标,更好地明确学习目的,将自己的学习与将来的职业生涯紧密地联系起来。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但大部分都是停留在理论教学上,学生也是为拿到课程学分而学习,教学效果较差,根本难以达到让每个学生做好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所以学校不仅要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而且还要理论结合实践,指导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与今后就业、职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建立终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六)创新教学模式
作为教师,要研究课程适宜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前及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学生感兴趣的、比较喜欢的教学方式,适时实施及调整教学方式。如通过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创新,改变教师主导、学生消极应付的被动式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多元智能。
四、结语
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应以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基层管理人员为主,能力培养上高度重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知识掌握上坚持够用为度、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的原则,重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提倡“多证”教育,加强学生职业生活规划指导。
邹玉(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热门论文
-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
- 独立学院对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研究
- 独立学院农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 试论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 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
-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 独立学院广告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探究
- 高级应用型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思路
-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构建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