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应用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11 07:53

  

第1篇: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训研究


  引言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表明,物流与区域经济存在相互依存关系。区域经济对物流具有拉动作用,而物流对区域经济具有推动作用。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物流需求的旺盛,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对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许多大学看到了这样的机遇,纷纷开设物流专业。对教育部2000年开始连续9年的相关文件统计结果表明,截止到2009年,物流专业可以招生的专业院校数共有279所,其中,可以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为232所,所占比重约为83%,开设物流工程专业有47所约占17%。培养人才的层次包括研究生、本科、高职高专,三个层次办学定位是有所差异的。当前我国应用性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因此,本科层次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一般性掌握物流业务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初级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岗位的基本业务要求和适应未来进一步发展成为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要实现这一办学目标,高校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训的阶段及形式分析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分两个阶段,即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阶段以及毕业实习阶段。


  1.1专业课程教学阶段的实训


  专业课程教学阶段的实训是在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把从理论教学中获得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意识的应用到实践之中,以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锻炼和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环节。形式包括:第一,课内实践教学;第二,专门的实践课程教学;第三,专业设计。前两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与专业课程教学同步穿插进行,目的是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通过校内试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对物流设施设备和操作流程以及管理活动的感官认识,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的培养,将实用的物流管理软件应用在教学中,使学生能直观快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岗位上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熟悉物流构成要素及生产过程,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提高’就业能力。专业设计主要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2毕业实训


  毕业实习阶段是在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之后,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同时完成毕业论文阶段的实训。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进入实际岗位的操作训练,让学生真正深入到企业内部,和企业正式员工一样接受企业的管理,与学生就业的岗位相结合,实行顶岗实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展实践教学的几个环节


  2.1完善物流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的设计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物流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阶段实训环节的教学活动,其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结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来进行。针对目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的特点,先要解决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许多高校根据自身办学能力和条件开设专业课程,有些学校甚至根据老师的专业特长设置课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根据市场和物流业的发展,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应根据自身学科的优势和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结合社会和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特点,在原有物流专业基础课程体系调整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必修课的比例,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并设置较为宽泛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例如根据社会对中级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设置诸如采购、运输、仓储、配送、货代等更具专业性的课程。另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物流业发展需要,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增加地方经济特色模块。


  在完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实践教学的内容应紧密配合课程教学内容和结合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例如对刚进入第三学期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主要是进行认知训练,通过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参观等,认识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操作环节;进入高年级阶段进行物流专业技能培养可进行生产实习,就是在实训时能够参与物流管理流程进行实际操作;完成了课程实习阶段进入毕业实习的学生可以到企业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2.2加强师资培养和教材的编写


  专门的实践课程教学和校外实践要求编写专门的教材和讲义。可以通过建立教材建设基金,鼓励和组织物流行业的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结合实训中心和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体现岗位(群)的针对性、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编写校内实践课程教材和校外实践教学讲义。


  在师资培养方面,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加强在岗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例如派教师进修、企业培训。另外,教师带队到企业,通过了解企业的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工作中的理论难题。这样既锻炼了教师队伍,又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二是外聘教师,优化实践教学教师的结构,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高校应逐渐打破封闭办学的状态,充分利用校外所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层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


  2.3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


  (1)校内实验室建设。建设具有与物流实践教学相关的网络技术实验室,建设具有适应性、可操作性强的物流实验中心和建设安装具有第三方物流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软件系统的模拟室,将物流管理置于一个更真实的情境之中,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节,能更好地开阔学生学习的视野、增强学生广泛的就业适应能力,实现物流教育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的接轨。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应在合理选择合作伙伴的基础上,与校外企业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形成紧密的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一是要合理选择合作伙伴。可以选择坐落在物流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行业特点突出的物流企业或工商企业作为实习基地。选择合作伙伴不要盲目地追求数量,而要重视质量。选择那些具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和具有很强的市场效应的规模较大的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习质量,保证校企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


  二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第一,要本着“双赢”原则,与实训单位展开长期合作,实现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赢”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内在驱动因素。校企双方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到合作给双方带来的利益。一般来讲,校方利益有以下几点:有利于人才培养更贴近市场需求;高校得到行业或企业资金、设备、场地等物质资源方面的支持,实现对学生的实训,有利于节约投入的情况下,提高人才培养效果;有效解决高校“双师型”教师数量的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企业的实习环境就是学生就业后的工作环境,大大缩短了学生就业之后在企业的磨合期。而企业通过参与合作教育,参与共同培养学生的过程,能够获得满意合格的人才,同时也降低了人才流动的风险和职工培训的成本:企业可以提高知名度,获得优质人才、智力资源;与高校开展项目咨询的合作,借助高校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在物流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物流技术与管理水平。第二,实行规范化管理。规范管理是长期合作的保障。校企双方的责、权、利以协议书的方式进行规范。双方应信守承诺,共同遵守契约或协议书的各项条款。第三,开展更广泛的、更深层次的合作内容。要改变过去那种仅仅将其作为实习场所的传统观念,校企双方应该在更广、更深的区域里寻求合作,以项目和技术服务为纽带推动校企之间的深层合作,如教改立项、科研立项等。这样,将很好地促进校企间的互动,有利于实习基地建设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有利于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另外,通过进行专项投资、双方经常性的沟通、互派人员等方式也可促进校企紧密合作关系的发展。


  第2篇: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在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应用研究


  引言:目前有关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研究大体包括几方面内容:1、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2、有学者将学习阶段进行分类,提出“分散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但还未提出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有学者提出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模式。还有学者提出主要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但还没有明确阐述企业的需求。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运用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匹配为满足社会多能力需求而开展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一、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类型


  多元化实践教学有多种模式,主要有:


  (一)传统实验室模式。主要是指根据实践课的教学大纲要求,由教师指导,在实验室进行集中实验。


  (二)开放式实践基地模式。是在校外建立的实践教学环境。


  (三)现代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以人为本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及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为主的方式。


  二、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应用


  (一)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在各个课程中都有体现,比如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中。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归纳如下:


  1、通识教育类实践。例如军训、计算机应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


  2、课程设计以及课程实践。运输与配送课程设计、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课程设计、电子商务模拟实践、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模拟仿真实践等。是一种通过物流沙盘模拟训练、电子商务的模拟训练、数据统计软件的运用是学生提高到实践课程。


  3、毕业设计。由指导老师来选题学生应用为主导。主要通过学生把所学知识,了解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撰写毕业论文。


  (二)与实践教学内容匹配的实践教学模式


  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结合我院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可以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匹配。


  1、运用传统的实验室模式,主要是进行课程设计或综合实践。这种模式通常地点是在校内进行的。我院对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一直很重视,突显在不断对实验室资源进行优化。在学校和社会的各方面力量支持下,实验室现有科育电子商务模拟教学系统、德意通物流实验模拟实验系统、并引进了物流模拟教学沙盘教学体系。


  2、建立开放式实践基地,进行物流管理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我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可靠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了我院本科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在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实践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实践平台,主要表现在开展课外调研和参加竞赛、做毕业设计(论文)。我院曾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江西省物流设计与沙盘模拟大赛、“E路通”电子商务设计大赛等。


  结束语: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原则,是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此模式是通过多年实践教学的经验,为学生建立的一个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将传授知识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保证更多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使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个性化培养、充分展示个人才华,不仅使拔尖学生人才脱颖而出,而且能够使每个同学都能够有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毕业时敢于面对社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社会位置。


上一篇:物流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论文(共2篇)

下一篇:仓储物流管理的应用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