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设置
关键词:大类培养;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运行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从2005年开始,长江大学大学管理学院的本科专业以“管理门类”的名义进行“大类招生”,在前两年对所有本科生进行统一的平台培养,即开设完全相同的课程,从第5学期起才分为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六个专业方向。
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科(也有按系或学院)制定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的一种招生模式。
按类培养是指在按类招生的基础上,低年级时学生在学科(或系或学院)的范围内共同实施基础课程的学习,高年级时学生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学科范围内选择专业。通过学习进行选择,通过选择完成学习直至毕业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长江大学管理大类培养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一)长江大学管理大类培养模式下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设置。长江大学管理大类培养模式可以概括地称为“1+1+2”模式,即一年级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管理大类本科生统归为“一工部”管理;二年级主要学习学科基础课程,从此回归“管理学院”管理;第五学期专业分流后,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学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本科生毕业须取得包括理论必修课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和选修课学分,193.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包括基础理论必修课和专业理论必修课)134.5学分,实践教学(包括基础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28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7学分)31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课除了教育部规定的两课外,还包括社会学科中的中国近代史纲要(2学分)、人文学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总共41学分,占总学分的21.2%。
学科基础课中主要开设高等数学、管理学原理、线性代数、FOXPRO基础及应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物流学、概率统计、运筹学、中级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必修课程,总共57学分,占总学分的29.5%。
专业核心课主要开设了统计学、经济法、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学、专业英语、运输与配送管理、企业物流、货物学、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必修课程,总共34.5学分,占学分总数的17.8%。
专业选修课主要开设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技术与装备、国际物流、石油企业物流、预测与决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物流政策与法规、物流标准、电子商务、文献检索与利用、证券投资学、信息经济学、企业资源计划、技术创新管理、资本经营、现代企业制度等选修课程,总共39.5学分,要求最少选修24学分,加上至少选修学校提供的公共选修课7个学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时要求至少选修31学分,占学分总数的16.0%。
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开设了企业物流系统实务模拟、物流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总共24个学分,占学分总数的14.5%。
(二)长江大学管理大类培养模式下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设置的不足
1、相对于国际一流商学院和国内其他大学来讲,长江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门数过多。第1~7学期,学生周课时平均达到了26课时,学生用于独立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时间过短,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按大类招生所要求的“厚基础、宽口径”不是一味增加基础课,这也是不现实的,必须淘汰原有适应单个专业培养的课程内容,设置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课程。
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特色很浓,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设置几乎未见。按大类招生模式培养人才,必须改进原来适应于单独专业的课程设置,调整课程内容,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跨专业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程,建立“大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改革应立足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特别是满足学生就业后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能力,为学生由单一专业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本科教学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
3、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实践课程占学分总数的比例偏低。24个实践学分中,毕业设计学分达到了50%,专业实习(分散实习)学分达到了25%,加上还有1门实践课程的3个学分,真正对学生的实践岗位认识、锻炼、学习时间只有6周;第二,实践教学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与学校无关。管理大类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中分散实习的课程设置过多,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教师只负责给成绩,影响实习质量,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本科教育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三,实验、实习教学资源缺乏,实践指导教师资源缺乏。管理大类实验用教学资源近年来得到长足进步,但管理大类培养的本科专业众多(有7个本科专业),硬件设施上去了,软件资源还相当缺乏,造成一些课程无法开出。实习基地虽然签了不少实习基地协议,但大部分还停留在纸上,大部分实习基地不具备教学能力或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三、管理大类模式下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运行中注重以班级为单位的整齐划一,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已不适应“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球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本科生毕业后继续深造的需求和途径增多,一生中变换职业(专业)的次数增多,因此本科教育必须为学生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特别是终身学习培养能力和奠定宽厚的基础,并进行一定的科研训练。
根据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内容与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学生入学开始,为学生先后配备学习适应导师组(主要由博士生、硕士生担任)、科研创新导师组和就业创业导师组(主要由班主任担任),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度,将学生管理、教书育人、人才培养有机融为一体。
(二)评价学生的手段片面,采用单纯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能力的评估模式,把一般能力和创新能力相混淆。完善以学分制为手段的弹性教学、双学位和主辅修管理制度,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模式。一是建立免听和免考制度。大学应允许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完成一门或多门课程的学习。美国大学一般规定,学生在得到授课老师许可,并制定了专门的学习计划,可以不参加听课、课堂讨论和其他课业活动,老师将专门为其布置作业,制定其作业的评价标准。这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二是允许学习优秀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所有学业后提前毕业,对学习差的学生或中途休学的学生保留一定时期的学籍延期毕业;三是促进学科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相关学分的相互认可。这样就可以使优秀学生同时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获得双学士学位。也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也辅修其他跨类专业课程,获得相应的辅修证明。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启发式、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对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注重大众化教育,又要注重精英教育,对学生实施多层次、多规格的因材施教,让学生自由发展,鼓励每个学生自己找到最感兴趣、最容易发展的方向。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也是按大类招生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利用语音室、投影仪、幻灯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等,并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四)建立动态专业分流制度和专业分流指导制度。对同一届学生进行分流应是一个动态分流,不能硬性规定必须在某年级进行分流,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在弹性学制规定的有效期内完成某专业所应完成的所有课程,达到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学分,就应颁发给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这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五)课程体系运行中要转变观念,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制度。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呼唤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现行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是以管理者为本位、以教学控制为中心的制度,其最大的缺陷在于刚性过强,缺乏选择性和灵活性,限制了学生学习自由。而学习自由又是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总结以下观点,供有关人员参考:
第一,如果说培养教学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大学按大类招生进行“通才教育”,那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按专业招生就是在进行“专才教育”。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两种模式相比,专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性和应用性强,但因为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造成知识单一、发展后劲及创造力不足;而通才教育注重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学生基础知识广博,在实际工作中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第二,管理大类培养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打破按专业招生和培养的束缚,树立“大专业”思想,课程体系设计应注意选取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课程。
第三,课程体系设计要考虑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动削减课程总数,建立导师制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规格的培养。
第四,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加强实践教学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投入,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
第五,课程体系运行中应改革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分流制度,建立健全教学运行管理制度。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兆信.大类招生:现代大学人才培养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2]郑超美.本科教育按大类招生及培养模式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5.
[3]郑长娟,陈林兴.美国优秀商学院本科管理教育的特色分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3.
上一篇:物流管理与IT融合
下一篇: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