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顶层设计理念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5-11-05 11:13

【摘要】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构建是一个“和谐”的大工程,体现在系统性、协调性、动态的平衡,是一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有机整体,这一大工程要求构建者运用顶层设计的理念以项目管理式的体系统筹运作,在这一进程中,紧扣中国特色和贯彻以人为本尤为重要,是保障该理念下构建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石与执行实施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顶层设计,中国特色,以人为本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意义深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包含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两个维度,既体现出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知与创新,也体现出我党执政能力党提高与执政理念的思维转变。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构建是一个“和谐”的大工程,体现在系统性、协调性、动态的平衡,是一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有机整体。本文仅从顶层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思考与分析。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秉承顶层设计理念的必要性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就必须要拿出巨大的政治勇气,在观念上实现新的突破。而“我们当前的改革属于‘刺激—反应’式,揭露了问题再去解决问题,这很容易导致改革的‘碎片化’。”[1]兵法云:“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足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顶层设计”是促使改革工作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
  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不断积累,迫切要求从根本上做出调整。顶层设计理念就避免了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零敲碎打。顶层设计在社会发展和管理领域的运用,也可以理解为政府“战略管理”战略管理这一概念则包含三个内涵:一是战略目标的规划与设计;二是战略过程的组织与控制;三是战略执行与实施。
  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顶层设计理念一方面要设计国家治理体系总体方案,对现代化的治理体系的全局进行把握,体现目标的设计与规划,这包含了我们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基本原则的理解与诉求;顶层设计理念另一方面则是对体系基本模式的设计与规划,对现代化的治理体系的全局和体系构建的进程进行系统配套安排,使得该体系的组织与过程可行可控;同时体系的构建具有鲜明的层次性,从宏观到中观,从中观到微观依次递推,保障体系内各环节以及各进程的执行与实施。对重大的改革,应当先立法后改革,以法律手段来使改革从经验型过渡到理性、规范有序的阶段,这样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保证改革的执行力。
  顶层设计理念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这两者并不矛盾,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中既要坚持“自上而下”的基本路径,也要重视“自下而上”的路径,两条路径的统一,才能有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二、顶层设计理念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紧扣中国特色
  “顶层设计”英文为“top-down”,是系统工程学概念,表达一种从最高端向最低端、从一般到特殊展开系统推进的设计方法,其方法实质上一个总体规划的具体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将这一理念引入社会领域,主要指站在较高战略点上,统筹协调各方面因素,整体性、系统性地解决社会问题之道,强调解决问题的规划性、科学性、关联性、系统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既明显不同于过去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更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模式;相反,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中国共产党把这种政治模式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何能在顶层设计的理念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或者说,顶层设计这一理念如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语境中去发挥作用,中国特色是我们不得不着重关注的一个问题。
  1、紧扣中国特色,必须深刻把握当前中国的历史方位。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发展生产力,这就势必要求在顶层设计理念下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下战略目标的规划与设计必须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契合,即以发展生产力作为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2、紧扣中国特色,必须深刻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特色。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最明显的特征,这就要求该特征在顶层设计战略基本原则中得以充分体现,在此基础上获取强大的民意基础和推动国家发展的社会力量。
  3、紧扣中国特色,必须深刻融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复旦历史系朱维铮教授指出:“文化传统指文化中的精髓,是文化得以延续下去的东西。”“传统乃是一种有生命的、不断在修正中延续的东西,是民族文化的命脉。”从具有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和价值坐标出发所建构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所秉承的基本精神,应该与当前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只有从顶层设计的理念出发,在战略目标即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规划与设计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才能为战略过程的组织与控制和战略执行与实施夯实基础。同样,在组织与控制和战略执行与实施方面,也要紧扣中国特色,比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差异化,比如德治所尊崇的软实力等,都需要在这一现代化体系中得到展现。
  三、顶层设计理念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核心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以人为本在既体现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谋福利,让人民得实惠,也包含在顶层设计理念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构建中蕴含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无论多么完善的治理体系,最终都要落实在具体的治理能力上,治理能力是实现治理实效的关键。”【2】在构建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管理,为顶层设计理念中战略的执行和实施做好充分的铺垫。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摈弃将体系中的执行者作为工具性角色的观念,从而注重在管理执行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工作,以实现人与体系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在现代化治理体系中,执行者不仅包括传统模式下的公务员,还包括多种治理途径下参与的社会组织人员等,美国管理学权威彼德·杜拉克曾说:“企业或事业惟一的真正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3]
  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秉承管理第一,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优化教育培训,开发与发展人,个人与体系共同发展等原则。在深化定位这行队伍的人性假设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层次的体系执行者的工作动机和心理需求,创建有助其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管理平台及激励机制,发挥“人格”软实力与有效的沟通的管理艺术,“在规章制度的硬性条件下,凸显执行者本后软性个体思想和创新精神”[4]从而保证确保体系执行实施过程中沟通的畅通与执行实效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高小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4(01)
[2]戴长征:《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14(01)
[3]商自申:《对“以人为本”管理实质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6,(01)
[4]罗珊珊:《人性假设理论视角下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完善》.[J].管理观察.2010(10)

上一篇:湖北在中部地区优先崛起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下一篇:论如何发展欧洲知识型城市—以慕尼黑城市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