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元结构到一体化发展:理论评析、思路转换
论文导读::实现中国城乡发展由二元结构向一体化发展的转换必须深入研究造成这一结果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和空间主义等理论流派对该问题的探讨从不同层面上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角度。中国从二元结构到一体化发展的特殊历程,决定了我们不能将农业和农村当作工业化的一个工具,而是必须全面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
论文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为更好的推进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有必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的梳理和探讨,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一、城乡关系和发展的主流理论点评
1、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对立与融合。马克思从生产关系的研究中深入剖析了城乡对立的形成和解决城乡对立的根本途径。在对城乡对立状态的形成上,马克思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1]“城市就是这种集中的体现,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2]“由于农业和工业的分离,由于大的生产中心的形成,而农村反而相对孤立化。”[3]关于如何消除城乡对立,列宁指出,城市优于农村是有了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一切国家的一般的必然的现象,如果城市的优势是必然的,那么,只有把居民吸引到城市去,才能削弱这种优势的片面性。如果城市必然使自己越居特权地位,使乡村变成从属的、落后的、无助的、闭塞的,那么,只有农村居民流入城市,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才能提高乡村居民,使其摆脱孤立无援的地位。 [4]恩格斯在他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了城乡融合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5]可以看出,早在十八世纪,经典作家对于城乡差距的形成和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已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
2、新古典主义的二元结构模型。新古典经济学在完全市场竞争和信息充分的严格假定下,专注于研究资源配置的价格理论。[6]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试图在一个纯粹新古典主义框架内探讨工业部门的增长是如何依赖于农业部门的发展的。乔根森认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为使经济持续发展并避免低水平均衡陷阱,工业部门积累资本是必要的。但是,其先决条件是农业存在剩余。由于农业剩余的出现,现代部门的发展成为了可能,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农业剩余的增长速度。同时,还取决于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状况。[7]
3、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结构转换。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比较深入的研究了城乡关系,指出传统部门劳动力无限供给构成了二元经济的内在特征,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刘易斯极力主张建立城市中心,形成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都享受真正的城市生活的益处。[8]但刘易斯只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没有考虑到农业部门的发展。费景汗——拉尼斯进一步揭示了二元经济发展中劳动力配置的全过程,认为,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长对避免经济增长趋于停滞非常重要,并证明了伴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完全实现商品化。[9]费景汉和拉尼斯从保证工业部门扩张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在这一模式中,农业部门始终处于附属地位,农业只是一个向现代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和输送劳动力的被动部门。与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式不同,托达罗模式不是把农业和农村作为工业化的一个工具,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发展目标。托达罗认为,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是依靠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而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但与此同时,这一模式对现代工业部门增加就业的结果持消极态度,没有揭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对于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意义。[10]
4、空间理论下的地域融合。空间理论侧重于从空间地理因素和空间要素因素上提出和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这种分析方法的引入更深化了对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空间理论主要分析了城市与农村的相互关系及转变趋势。如麦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指出城乡之间的传统差别和城乡之间的地域界限日渐模糊,城乡之间在地域组织结构上出现了一种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趋向城乡融合的地域组织结构。[11]日本学者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设计”模式,试图通过超越城市、农村界限的“人类经营空间”的建立,产生一个与自然交融的社会,即城乡空间融合的社会,通过发展“农工一体复合社会系统”、“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组成三维的立体规划实现城乡融合。[12]
5、新发展观下的区域平衡。从上世纪中期以来,对城乡关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传统意义的经济学领域,进一步向社会学、资源和管理学科渗透。特别是以发展观念取代增长观念的新的发展观对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提出在工业化条件下实现城乡结合的发展道路。“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把城市与外围乡村当作一个整体来分析,并对资金来源、土地分配、城市财政收支和田园城市的经营管理、人口密度、城市绿化带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13]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以解决城市布局和发展问题为主要内容,主张将原来密集的城区分成单个的集镇,集镇之间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联系起来。将城市看作一个有机联系同时存在相对分离的区域,从区域角度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这是一种城乡差距较小的城乡区域均质体。赖特的广亩城理论认为,现代城市不能代表和象征人类的愿望,也不能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是一种反民主机制,需要将其取消(尤其是取消大城市)。他指出,未来城市应该是无所不在而又以无所在的,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城市,以致我们根本不会把它当作城市。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通过分散权力来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通过以现有的城市为主体,就能把这种区域统一体引向许多平衡的社区内,就有可能促进区域整体发展,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
二、从二元结构向一体化演进的“中国历程”
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暨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先进的现代经济部门并存的社会状态是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从二元结构向一体化演进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经的历程。但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却有其特殊的经历。我国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快速推进工业化,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严格的城乡分割政策,人民公社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强化了这种过渡形态,延缓了社会转型过程。1958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需要准迁证明,该条例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它是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制度,随后国家又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二元结构形成的政策,如粮油供应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最终形成了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与以传统农业为特征农村经济相对立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由于我国未及时进行制度和政策的调整,二元制度达到了一种稳态均衡,突出的表现,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在1957-1978年的21年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40.3%降到28.1%,降低12.2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从15.4%提高到17.9%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只提高2.5个百分点。“中国历程”的特殊性在于,首先,二元结构建立在城乡分治的行政建制基础上的,服从于工业和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并由一系列强制性政策体系固化,人为造成城乡居民待遇的不平等,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14]
其次,二元结构的产生与工业化道路不可割裂。一方面,中国工业化过程的资本积累采取的是通过低价收购农产品,把一部分农民收入强制转化为工业化启动资金的路径。与农产品统购统销相伴的是一整套强制性配套措施。如,在生产领域,通过指令性生产计划,严格控制农民生产经营范围,降低农产品机会成本;在就业政策上,限制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压低农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在流通领域,通过高度集中的国家垄断,限制乃至关闭农村和城市的集市贸易。从而造成城乡之间巨大的差别。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并不是按照由“轻”到“重”的一般工业化道路,而是囿与国家安全的优先考虑,率先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工业,从而造成上世纪50-80年代农村剩余农业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与工业发展阶段中技术、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挤同时发生。[15] 正是这些特殊性,导致了中国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的步伐迟迟不能迈开。
三、从二元结构到一体化发展的转换思路
中国城乡分割问题的演进表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深入研究造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一般和特殊性问题,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和治理因素中,是政策因素还是市场因素,是宏观因素还是微观因素,是供给因素还是需求因素,是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来改变还是通过专项治理政策来改变。是更重视政府功能还是通过市场功能来解决统筹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亟待理论界进行回答。
学术界一般主张通过现代工业的扩张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来实现二元结构转换,这客观地反映了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曾经发生过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进行的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城市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抓住了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如果仅象刘易斯只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没有考虑到农业部门的发展,或者象费景汉和拉尼斯也只是从保证工业部门扩张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将农业部门始终处于附属地位,农业只是一个向现代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和输送劳动力的被动部门,这种逻辑出发点,对中国的实际政策而言,容易忽视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拉大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当代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必须考虑如下问题:一是城乡劳动力的兼容。由于农业和城市工业的兼容性和接续性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但不能被城市所吸纳,相当一部分游离于城市产业部门之外。低级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与城市各产业对高级劳动力需求之间产生的矛盾,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不利;二是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兼容。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低下,农业GDP相对生产率逐年下降,造成工农业二元结构强度不断扩大。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比较生产率及比较收益率是世界最低的,说明我国农业相对于非农产业而言发展太慢,也反映了我国的工业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太低。三是工农产品比价的兼容。工农产品比价因收入需求弹性不同而出现有利于工业,不利用农业的变动趋向,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容易形成垄断,而分散的小农在交换中处于劣势,极不利于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四是城乡社会发展的兼容论文开题报告。城市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换,而农村则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中,两种社会形态之间的矛盾会深化,需要解决。
因此,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和农村不能是工业化的一个工具,而应该是一个既独立又和工业化、城市化密切联系的目标。不是简单的靠工业化来解决农业问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靠市民化来解决农民问题,靠城镇化来解决农村问题,而是从根本上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必须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
四、从二元结构到一体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厚积薄发的累积效应,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工作。因此,应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协调和循序渐进,加快深化一体化发展的各项部署,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
首先,要通过规划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标准、规模、持续性等难题。规划是统筹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制度和法律保证。实现城乡由二元向一元的转换,必须从规划入手,用高标准、可持续的规划,引领城乡建设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规划制定过程要力求做到科学性、超前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既要严格标准,又要符合实际。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合理布局,提高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把提高农民收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前提。现阶段,必须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既要在农村产业上挖掘农民增收的途径,也要从农村土地集中流转上创造农民增收的路径;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好农业产业功能区,就近创造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也要通过适当的赋予农村住宅和建设用地的资本属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确保农民的资本性收入。
第三,努力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载体。要重视城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引导,促进产业集中和战略重组,推进技术改造,加快服务业发展,迅速提升农村综合经济实力。要紧密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确定的方向,按照土地集约、效益优化、高质高效的基本原则,围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科技设施农业、乡镇新型服务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等发展重点,引进和储备一批与区县可使用土地相适应的发展项目。多形式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耕地向集团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支持、鼓励和引导非政府部门、非国有机构、企业(国企、民营)和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第四,实现农村社会服务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和农村文化服务建设以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服务水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成果,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改造传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方式,注重知识、科技和文化层面的反哺,努力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改变乡村治理模式,继而推动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重大变革,使城乡差距、工农差距逐步消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第5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第40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733页.
[4].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第192页.
[5].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371页.
[6].赵勇.城乡良性互动战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16页.
[7].毕世杰.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145-147页.
[8]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第1989页.
[9].李晓澜,宋继清.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14-20.
[10][24].张桂文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l:(121).
[11].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第395-399页.
[12].张伟.试论城乡协调发展及其规划[J].城市规划,2005(1):79-83.
[13].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商务印书馆,2004,第26-27页.
[14].王国敏.城乡一体化: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54
[15]许经勇.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统筹城乡发展[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41..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研究述评
下一篇:试论法团主义视野下的行业协会自治